查看原文
其他

文学里的北京 | 徐则臣:写作,是一个人的战斗

徐则臣 十月文艺 2022-06-21


大水汤汤,溯流北上
我从小就是在河边长大的。江苏水多,所以从小基本上是以水为邻,而且那个时候没有现在孩子的各种玩具,我们农村孩子只能在大自然里找自己的小伙伴,那个伙伴就是水,就是河。我想所有农村长大的孩子,跟河流之间的关系,应该都是他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财富,因为它培养你跟水的感情,培养你对自然界的认识,甚至水流或者河流可以给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提供定位,提供地理上的一个概念。我长大以后,又在京杭大运河边上生活过一些年,这个时候你对它的认识跟过去又不一样了,因为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写作,我会有意识地把运河、河流作为我写作的一个背景。


我之前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耶路撒冷》,写了几个小伙伴生活在运河边上,后来他们都离开了故乡,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们又回过头来,相聚在运河边上的这条街道,相聚在他们的故乡。运河是他们非常重要的一个背景,是他们童年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回忆,所以小说里面写了一部分运河。但是写得不尽兴、不彻底,有些朋友看过以后觉得,看起来我对运河挺熟悉,但是在这部小说里面,它不是主角,也不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他们就建议,能不能专门写一部小说,以运河为主角,沿着运河来写。我在很多场合跟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总编辑韩总聊过,还有另外一个朋友,我们在当代商城旁边的咖啡馆里聊天,那个朋友说看《耶路撒冷》,看运河觉得不过瘾,能不能专门写一部。当时韩总也极力赞成,说既然你这么熟悉,可以试一试。
那时候的确也年轻气盛,觉得自己好像还挺了解运河的,因为我一闭眼,整个运河的轨迹可以在头脑里非常清晰地呈现出来。我就想,既然我能从宏观上把握,那应该问题不大,而且这些年我对运河的了解的确越来越多,自信应该能认认真真地讲一讲运河的故事。所以当时一拍桌子就答应了。 


但真正开始写作以后,我发现问题不是这么简单的。一旦近距离盯着一个东西看,你会发现你过去所谓的“熟悉”,其实是不太可靠的,所以我得重新去做功课。一是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读书,这是我的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第二,因为运河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这片土地上的,所以我沿着运河又走了一圈,从南到北。当然走的也不止是京杭运河,隋唐大运河开封段我也走过,浙东运河我也去过,甚至长江、黄河我都去有意识地做了一些比较,虽然都是河流,淮河和运河之间、长江跟运河之间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在走的过程中,你都会下意识地去比较,所以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有了他者以后,你的那个描述对象才能建立它的主体性。所以说是在研究运河,其实是在研究所有的河流,只有你把它的周边问题处理清楚以后,运河才会更加鲜明地凸显出来。
 自从那天在咖啡馆里喝了一杯咖啡,一兴奋说要干这个事以后,剩下的几年时间真是挺辛苦的,把望远镜放下,把显微镜和放大镜拿起来,然后断断续续做了四年,写成了这本书,《北上》。


其实写运河的小说并不少,比如我们的前辈作家刘绍棠老师,他是正儿八经被称为“运河之子”,他的一生都跟运河打交道。而对我来说,虽然很早就跟河流建立起来感情,但是我在运河边上生活的时间远远没有他们长,就是从日常生活的层面上,我对运河那种直观的、感性的占有肯定没有他们多。这逼着我换另外一条路走,结合我自身写作的特点、我的优势,我努力去写一条日常生活中的历史中的运河,同时我应该更努力地去写一条文化意义上的运河。这条运河除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解决了漕运、水利等生活问题,它给我们的文化、给中国人的精神带来了什么。我们的文化是比较典型的内陆文化,而在南北差异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内,我们实现了平衡,实现了融合,实现了流通,原因是什么?其实就是这条河流。这跟我们最后形成非常平和的,能够自由、流畅、自然的中华文化也有很大关系。
大雪封门,跑步穿过北京
我个人的人生经历也是一个“北上”的过程,逐渐沿着河流往北走,最后来到北京。从2002年到北京,到现在生活了快二十年,一直没离开这个地方。我也不敢说是扎下了根,但是一时半会肯定也不会搬到另外一个城市。对这个城市了解的越来越多,就会发现你对这个城市知道的越来越少,就像个圈似的,周长越大,你的周长接触外围东西的范围就会越大,未知的世界就会越大。
 这二十年里,我个人觉得还是留下了一些非常好玩的东西,见了很多有意思的人,经过了很多有意思的事,这些事断断续续也基本都被我写到小说里了。 如果按照严格意义上大家对京漂的定义,我可能不算那种典型的京漂,因为毕业以后我留在北京,有着北大的光环,而且从事文化工作,是很多人都很羡慕的工作。但对我来说,京漂可能是一种心态,就是你对这个城市,对这个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没有一种笃定的认同感,这个很重要。我刚毕业以后在北京,好多年我一直很难建立起一种认同感,很难有扎下根的意识,这可能是中国非常传统的一种观念,在某一个地方要留下来,必须建立足够的认同感,扎下根来,能够继续生根、发芽、长叶、开花,觉得这是你的故乡,或者这是你终老之地,像苏东坡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但是很多年里我都没有心安,虽然北京有很多好处,但是你在这个地方,刚开始还是非常迷茫。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认识了很多纯正意义上的京漂,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京漂,他们是在这边讨生活的。他们的物质生活我当然也关心,但我更关心的是他们的精神生活,我发现他们也非常在意认同感,非常在意跟北京之间的关系。所以基于这样基本的、共同的、共通的认同感,身份认同和心理认同,我写了一批小说。 现在有极少数人最后可以留在北京,有的时候我们也会交流,交流的时候会谈到一个问题,就是年少时候来北京,后来离开了,或是留下来,对他们的人生意味着什么,是成功还是失败。大家都知道京城米贵,居之不易。留下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生是成功的。离开了,他可能是失败了,或者是世俗意义上会理解成失败。

 

但是《北京西郊故事集》出版以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在北京西郊当年生活过的那个地方,见到了很多年前的一个老朋友。他是一个厨师,我们认识的时候都很年轻,二三十岁,现在他已经满头白发,我们聊了所谓的成功和失败的问题。在那群人中,他是我所见到的最后离开北京的,当时我问他:“要走了,有什么感觉?”他说:“我觉得很好。我在想来的时候来了,我在想走的时候走了,我觉得很开心。”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特别好的心态,我们在年轻的时候怀揣着一个宏大的理想,想在某个地方施展自己、发挥自己,但是碰了壁,因为遇到种种障碍而得不到施展的空间,我们回去了,会觉得灰头土脸的,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但是这个家伙,他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我想来的时候,我能来就已经是成功的,我想离开的时候又能顺顺当当,拍拍屁股就走。我觉得这样很好。


写下去,一个人的战斗


今年的新书《青城》里面,三个小说,两个中篇,一个短篇。前两个中篇,一个是《西夏》,一个是《居延》,也是在我所谓的“京漂系列”那个时段里面写的,虽然两个小说之间相距五六年,当然到后来的《青城》相距时间更长,大概跟最早的跨度接近二十年。


写作有很多的偶然性,但如果你回头梳理一下,会发现所有的偶然性背后都有一个必然性。比如,为什么这三篇小说之间的时间跨度这么大?在我写《西夏》的时候,我觉得只写一个《西夏》是不够的,应该再写一个,后来写了《居延》。之后就有出版社跟我说,能不能把这两个小说放到一块出版一本集子。我当时一直不同意,原因是我觉得不够、不充分,当时只有两个人物,应该再有一个,或者再有两个人物,它才能成为我所认可的、我觉得圆满的一个集子。 我在写《西夏》的时候,二十五六岁,还处在恋爱的阶段。到了写《居延》的时候,我已经结婚了,但是结婚时间不长。而写《青城》的时候,我孩子都好几岁了。我在爱情和婚姻里走得越来越深,越来越远,所以对女性、对婚姻、对家庭的理解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也不敢说理解得越来越深、越来越透彻,但的确是知道的越来越多,知道女性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起到多大的作用。所以西夏、居延和青城,她们的性格完全不一样,你能够在她们身上看见她们的婚姻跟家庭、婚姻跟爱情之间的关系。我也不敢说三个女性完全表达了我对这块生活的一些看法,但是我觉得它阶段性地清空了我的一些思考,如果现在让我再写一部关于女性的小说,我会处于失语状态,一时半会不知道说什么,因为我的想法还没有充分到我可以再写一个小说的程度。虽然《青城》是一个短篇小说,但是放在这个小说集里面,《青城》跟《西夏》《居延》站在一起的时候,它们的份量是一样的。而这三篇放在一起,我期待中的那个圆满和那个完整都实现了。 说到茅盾文学奖,我觉得获奖有很大的偶然性,谁也不敢说你就得拿这个奖,谁也不敢说我跟这个奖就无缘。但如果真的是有缘,我觉得一定程度上是运气,因为它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这么多年,我对类似的奖励一直是这样的一个心态,拿到了当然很高兴,这是一个鼓励。因为在写作这项工作中,虽然我们现在痛并快乐着,但你还是会觉得它是一个人的战斗。再坚强的人,可能在这个漫漫长途中都会有一种孤独感,都会产生某种虚妄感,你会怀疑你工作的价值。在这个时候迫切需要有人有所呼应,这个呼应无论是鲜花和掌声,还是批评,你都会觉得我这个事有人关注,所谓“吾道不孤”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是鲜花和掌声,是别人的认可和肯定,就像奖项,那当然是最好的,起码证明这一阶段你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但是对我的写作本身,其实影响不是特别大。不是说一个作品获奖以后它就会变成另外一部作品,获奖以后,我就从一个作家变成另外一个作家。你的写作还是在原来的路径上往前走,这个过程还是要保持你的惯性,同时还要创新,还要吸取新的东西。我没有感觉到获奖以后我的压力有多大,我的心态发生什么变化。写了二十多年,我们对文学的看法,对荣誉、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固定的。一种批评摧毁不了你,一个荣誉同样也摧毁不了你。所以很多人觉得你获了一个大奖,是不是就能毁掉一个作家?我从来不这样认为,如果一个奖就能把一个作家毁掉的话,那这个世界上能毁掉作家的东西太多了,也就没有必要对这个作家抱有多大的期望。所以一个强大的作家,我觉得没那么容易被一个奖摧毁。 但是它有一个好处,它会让你更放松。我会更加一意孤行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它会把你的自信心提高到一个高度上,可以坚持相对比较偏僻的、比较偏执的一些想法,包括非常实验性的一些想法,我都觉得我可以去做。 


写作到一定程度是需要勇气的,这个勇气不是你拿刀面对敌人那种你死我活的勇气。对很多人来说,在战场上的那种勇气当然是非常难得,我们要表示无限的敬意。但同时,一个人面对稿纸、面对电脑的时候,你能敲下去,你能写下去,依然需要一种勇气,那个勇气真的不亚于在战场上面对敌人、面对生死的选择。所以这么多年,其实是一个一个的鼓励,不断地给我勇气,让我能够面对一张空白的稿纸、面对一台电脑。我可以一直写下去。


相关图书



点击【图书封面】一键购买图书

《北上》

徐则臣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8年12月出版


《北上》是著名作家徐则臣潜心四年创作完成的长篇新作。本书阔大开展,气韵沉雄,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北”是地理之北,亦是文脉、精神之北。大水汤汤,溯流北上,本书力图跨越运河的历史时空,探究普通国人与中国的关系、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探讨大运河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以及世道人心变迁的重要影响,书写出一百年来大运河的精神图谱和一个民族的旧邦新命。在这个意义上,大运河是中国的一面镜子。作为中国地理南北贯通的大动脉,大运河千百年来如何营养着一个古老的国度,又是如何培育了一代代独特的中国人,在作品中亦有深刻的文化思索与艺术表达。

点击【图书封面】一键购买图书

《耶路撒冷》

徐则臣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0年1月出版


少年时代,初平阳和小伙伴们在运河边一座摇摇欲坠的斜教堂外,听见一个文盲老太太独自在里面一遍遍地念叨:耶路撒冷。初平阳一直以为是这个词的汉语发音足够动听和神秘,才让他多年来念念不忘。直到博士毕业前夕,在一个从以色列来的犹太教授的追问下,他才发现,自己对耶路撒冷的想往,不仅源于汉语发音的诱惑,更是内心里隐秘多年的忏悔和赎罪之结……

《耶路撒冷》是70后首位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的长篇小说成名作。本书聚焦在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一代中国年轻人,以在运河边长大的五个年轻人举行的一次赎罪式的聚会开始,勾连出北京、上海、故乡和国外等不同城市和地域的生活,旨在通过对他们父辈以及自我切身经验的忠直描述,深入地探寻在急速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这一代人的精神脉络,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生活现状和疑难困惑。作为70后的成长史、一代人的心灵史,《耶路撒冷》是作家生活经验和文学经验的一次重要总结,也是70后作家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作品,是70后作家迄今最具雄心的长篇作品。

点击【图书封面】一键购买图书

《北京西郊故事集》

徐则臣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0年1月出版


《北京西郊故事集》是70后首位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的短篇小说集,收入了《屋顶上》《轮子是圆的》《六耳猕猴》《成人礼》《看不见的城市》《狗叫了一天》《摩洛哥王子》《如果大雪封门》《兄弟》等九篇作品。

“花街”与“北京”是徐则臣小说创作的两个重要脉络,本书正是描写了一群自花街来到北京的年轻人——行健、米箩、木鱼、宝来等的生活境遇。他们在北京西郊这片他乡生存艰辛,却始终心怀热情,面对未来即使心中彷徨,也绝不屈服于此刻。他们喜欢在夕阳渐落之时爬到屋顶上,遥望那一片浩瀚的楼房加霓虹灯的热带雨林。入夜的北京前所未有地空旷,在柔和的路灯下像一个巨大而又空旷的梦境。

王城堪隐,万人如海,在这个城市,你的孤独无人响应;但你以为只是你时,所有人出现在你的生活里:所有人都是你,你也是所有人。

点击【图书封面】一键购买图书
《跑步穿过中关村》
徐则臣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年10月出版

《跑步穿过中关村》精选了作家徐则臣作品中“北京”主题的三篇中篇小说,分别是《啊,北京》《跑步穿过中关村》《天上人间》。三篇作品均讲述了漂泊在北京、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他们没有北京户口,没有正式工作,除了身份证,很少有拿得出手的证明。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们是这个社会旁逸斜出的那一部分,歪歪扭扭地在一边独自生长。这些年轻人虽然生活有些艰难,但生命力旺盛,有着永远不灭的生活热情,和对未来的积极向往。作者在繁华的京城景象之下,展现了“北漂”这一特殊群体阴暗、动荡、困窘而又不无喜剧意味的底层生活。“跑步”,为生存奔跑,有目标,有速度,有力度;以小人物身上洋溢着的旺盛向上的生命力,反衬其苦苦挣扎不甘沉没的现实。三篇小说,情节不断分衍,场景随机设置,通篇结构看似大写意,却有细致的勾描,足见作者的掌控能力;叙述语言娴熟、生动、富于生活气息而又自成格调。尤其是徐则臣成名作《跑步穿过中关村》自问世以来,温暖了许多生活在北京的年轻人的心。“跑步穿过中关村”里的地名,也已逐渐成为一些年轻人对于北京的向往地标。


点击【图书封面】一键购买图书

《如果大雪封门》

徐则臣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年10月出版


《如果大雪封门》精选了作家徐则臣的十七篇短篇小说,内容也涵盖了作者创作的两大脉络——“北京”和“花街”,其中一篇同名作品荣膺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作品以较强的文学性和思想性,表达了作者始终探索的年轻人奋斗的主题。正如徐则臣一贯的风格,一个好的题目孕育出的一个更好的故事。同名作品《如果大雪封门》,以几位青年打工者在北京的生活为底子,以精细绵密的语言和出人意表的想象,讲述了一个梦想与现实、温情与伤害、自由与限度相纠结的故事,如同略显哀伤的童话。对几位来自南方乡村的青年来说,大都市的生活恍若梦境,现实却不免艰难,但他们一直生活得认真严肃,满怀理想。这部作品中的其他主人公也大都心怀善意,有着苦中作乐的智慧,作者写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安,包括灵魂的动荡,那些看得见的,他写得郑重,那些看不见的,他写得更用心用力。全书文字质地坚实,甘冽温暖,静水深流,有一种近距离的艺术感和思考世界的纵深感,从中可以一窥作者十多年成长的轨迹。


点击【图书封面】一键购买图书
《青城》
徐则臣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年10月出版

小说集《青城》收入了作家徐则臣创作的两篇中篇小说《西夏》《居延》及同名短篇小说《青城》。三部作品彼此独立,又内在相连,主人公都是现代女性——西夏,居延,青城;“三姐妹”的命名又都与某一地名有关,西夏是中国历史上存在近两百年的神秘王朝,居延是古代西北地区的一处军事重镇,青城则是地处西南的一座道教名山。这种取名寄予着作者的一种文化与历史情愫,但更多的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神来之思。“西夏,居延,青城;三个词放在一起是多么合适,三姐妹聚在一起是多么美好。”三篇作品文笔凝练,意蕴深远,作者藉饱含历史意味的古地名作为人物的精神符号,探讨着现代女性的情感与精神自洽问题。三篇哀伤又清澈的爱情故事,讲述了三位女性的情感遭际,道尽了她们的艰难、辛酸、迷茫与坚执,也写出了她们的正直、坚韧、善良与仁爱。


本文系“文学里的北京”直播内容
整理:王昊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主办单位:北京出版集团融数中心、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文学里的北京—直播流量

徐则臣:写作,是一个人的战斗

微博:7.2w 快手:6.2w 抖音:0.9万 微视:14.1w 头条:0.1W 百度:1W UC:0.3W 优酷:27.1W 知乎:2W 腾讯视频:0.2W 抖音:1.4万   微视:5.2w   快手:12.2万   头条号:0.2w   百家号:0.1w   新浪新闻:12w   腾讯视频:0.4   优酷:25.8w


▼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直播回放


| 往期精选|

徐则臣:小说是一个自叙传

徐则臣:成功的小说家要雌雄同体

“我就是在为渐渐凋零的老英雄写一部史,写一首诗。”

李唐:写诗、写小说,追问存在的意义

纪念曹禺|他赋予他们在舞台上生的灵魂

▽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购买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