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日常》x 于坚|从大自然所赐的万象中感受真谛
人充满劳绩,但还
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大地之上。
——节自《轻柔的湛蓝》
“郁郁乎文哉,深邃伟大的文。中国文化它是一种以文来领导生命的文明,以文照亮生命的动物性的黑暗,这就是文明。”
“在广义上,文在中国已经化为生活技术、艺术,生活就是作品,就是作品的创造。写作是文,烹调是文,园林是文,建筑是文,做事是文,一个木匠是一个文人,一个厨师是一个文人。”
“昆明的显赫不是文明和历史的显赫,而是大地和存在的显赫。她奉献给世界的不是济世英雄、开国功臣、铁血宰相、无道昏君。而是单纯朴素的阳光、蓝天白云、鲜花、空气、春天、大地和有益于生命的日常生活,是对文明世界已经麻木的对于栖居的感受的唤醒。”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节选)
理发店隔壁的棋局(于坚摄影,选自《建水记》)
“建水充满细节。这里凹进去,那里凸出来,无法一览无遗,什么都是弯弯曲曲的,弯弯曲曲的屋檐,弯弯曲曲的墙壁,弯弯曲曲的门头,弯弯曲曲的院子,弯弯曲曲的巷子,一切都是曲曲弯弯,曲径通幽。”
“尚义街六号
法国式的黄房子
老吴的裤子晾在二楼
喊一声 胯下就钻出戴眼睛的脑袋
隔壁的大厕所
天天清早排着长队
我们往往在黄昏光临
打开烟盒 打开嘴巴
打开灯
墙上钉着于坚的画
许多人不以为然
他们只认识梵高
……”
“……世界只剩下尼采们,没有君子小人、大树庸才的对比,世界不也很平庸吗,就没有世界了,老尼。”
- 于坚获奖经历(部分) -
鲁迅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百花散文奖、台湾《联合报》第十四届新诗奖、台湾《创世纪》诗杂志四十年诗歌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奖、德国亚非拉文学作品推广协会主办的“感受世界”亚非拉优秀文学作品评选第一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全球摄影大赛华夏典藏金框奖。
《于坚的诗》
收入了于坚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创作的大部分作品。包括《尚义街六号》《罗家生》《避雨之树》《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事件系列》以及长诗《O档案》《飞行》等。
《挪动》
于坚的散文自选集,收入散文二十余篇,均为未出版过的作品。
《众神之河》
一本澜沧江的传记。于坚用6年时间多次拜访澜沧江,从她的发源地到入海口进行了实地勘察,倾吐所见,分享所感,“一条河流就是一条文明史。
《昆明记》
于坚关于故乡昆明的散文摄影集,从个人记忆和时代变迁两个维度,叙述了他眼中昆明的种种样貌,历史、自然和人们鲜活的生活。
《在东坡那边:苏轼记》
循着《东京梦华录》所记录的中华文化造极的宋,于坚走遍开封、眉山、杭州、黄州……在古今场景交织中,还原一个更真实的苏轼,再现一个伟大的黄金时代。
《印度记》
于坚用文字和摄影的方式呈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印度。2012年获得《人民文学》最佳非虚构奖,其中的摄影作品获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华夏典藏奖。
《巴黎记》
于坚关于巴黎20多年的所见所思。未见时,他以为这是个未来之城,到达后,震惊于她依然是经典小说所描绘的旧世界。他沉醉于这个城市的包浆之美,将其精神景观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现到我们面前。
《建水记》
于坚关于古城建水的散文摄影集,诗人穿梭于建水的大街小巷,体悟建水的建筑、手艺、生活方式,细述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探寻了建水人为何至今仍能“诗意地栖居”。
《密西西比河某处》
于坚的散文摄影集。于坚钻探了密西西比河所渗透的美国的方方面面,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重构独属于他的密西西比河。
《暗盒笔记》
于坚的思想片段的集合。于坚漫步于世界各地,去观察和描述被浮躁的工业化社会视为庸常乃至落后的日常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生活之诗。
《相遇了几分钟》
一部关于日常生活、身体旅行和心灵游历的文字。收录了于坚的五十多篇散文,包括:《游泳池记》《看画记》《火炉上的湖泊》《似是而非的镜子》《少年中国》等。
主编 | 张素桂监制 | 王圣志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