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样持续减少患者伤害?世界首个患者安全日,大院长们有话说

杨丹丹 医学界 2022-04-23


今天全世界包括中国一样都回归到一种公正的文化,你报了以后,不是惩罚不惩罚的问题,更重要是回归事情的本质,我们应该从实事求是中学习到,同时要引以为鉴,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9月17日是第一届世界患者安全日,“医学界”在国家卫健委今天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住院患者死亡率、压疮发生率、输血反应率等患者安全类指标持续下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中日友好医院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 / 医学界


今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9月17日设立为世界患者安全日,以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程度,增强全球认识,推动全球团结互助,并敦促会员国采取行动,增进患者安全。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长强表示,今年世界患者安全日的主题为“人人参与 患者安全”,目的是提升社会各界对患者安全的重视,动员医院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患者安全、人人参与患者安全。


需完善医院上报患者安全不良事件制度


2018年,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患者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指定专门部门负责患者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收集、分析和总结工作,鼓励医务人员积极报告不良事件,从错误中学习,实现持续改进。


2018年7月,中日友好医院建立了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院内上报信息系统,优先改善患者身份识别、药物使用、围术期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患者安全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据中日友好医院院长孙阳介绍,截止到2019年9月4日,系统报告不良事件共计1054件,较往年明显增长。通过不良事件上报与管理,医务人员安全意识明显增强,职能部门及时调查分析,改进系统缺陷,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同时将典型事件的教训在全院进行警示教育,建立学习型的患者安全文化,持续改进。


孙阳强调,讲患者安全,首先以患者为中心,强调系统误差是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为了更好地提早发现系统中的误差,所以我们鼓励医务人员报告他所遇到或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差错,包括对病人造成损害以后产生的不良事件。通过这种鼓励可以看到报告数量比以前明显增加,这样使我们能及早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医院系统里面存在哪些隐患和漏洞,及时地修正、改进,避免其他患者再受到伤害,也避免其他的医务人员再犯同样的错误。


“对于主动报告的,我们不会处罚。” 孙阳说,我们的处罚往往是针对瞒报的,明明犯了错误,对病人造成了损害,你不去报告,造成其他的医务人员重复发生这样的错误,或者造成其他患者会重复发生这样的损害,对于这种行为我们是不容忍的,我们是一定要进行处罚的。


“以前都是惩罚性文化,犯了错就要惩罚的。后来发现这种方法不奏效,因此就非惩罚性的文化。”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肖明朝说,今天全世界包括中国一样都回归到一种公正的文化,你报了以后,不是惩罚不惩罚的问题,更重要是回归事情的本质,我们应该从实事求是中学习到,同时要引以为鉴,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电子病历管理”首被纳入安全目标


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方来英介绍,最新版《患者安全目标》于2019年5月底在中国医院质量大会上正式发布。该版《患者安全目标》是结合当前我国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实际,遵循“实用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可实现性、国际可比性”的基本原则制定。


现在国内正在大力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和日间手术。而电子病历的广泛建设与日间手术的大量开展,也将带来新的安全隐患。


于是,我们将“加强电子病历系统安全管理”首次单独纳入安全目标,并在“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中强调日间手术的术前检查评估与术后访视。“现阶段,我们正在制定《患者安全目标操作手册》,加强专项培训,强化理解与认可,保证目标落实不落空。


方来英透露,目前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也更加复杂,危急重症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往往会置入多种管道、建立多种通路和应用各种监测设备,导致多种“管”“线”交织,容易发生管路滑脱、打折、阻塞或用药错误而导致严重的患者伤害,因此,2019版《患者安全目标》中新增了“提升管路安全”。


“患者安全主要是指通过采取系统性的、预防性的措施,降低医疗过程中以及医院环境中的各类风险,使患者在医院期间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伤害,维护患者及整个医疗环境的安全状态。”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长强说。


据统计,由中国医院协会组建的患者安全教育与研究协作网,现已涵盖全国100余家医院,并坚持定期组织开展患者安全案例分享和系统改进分析。


“目前,我们基本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分门别类的患者安全培训体系,累计培训超过1万名业务骨干。”方来英介绍,协会还联合相关医院积极开展患者安全重点专项研究工作,以及患者安全目标实践典型案例征集,现已累计入库案例已达1000余例。


患者安全已经走过20载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肖明朝认为,患者安全是贯穿在医疗保健的整个过程中,它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可预防的”。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在诊疗过程中将可预防的不良事件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最低程度。对于不能预防的,疾病本身的发展,还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并发症,这些不属于患者安全范畴。


虽然今年是第一届世界患者安全日,但现代患者安全运动诞生至今已有20年了。早在1999年, 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在其代表性的报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建立更加安全的卫生体系》中披露,在美国,医院内每年有多达9.8万名患者死于可预防的医疗差错。

       

20年后,可预防的医疗差错仍然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患者受到伤害。专家说,尽管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患者安全运动已经取得了一些巨大的成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报告发行后不久,美国国会便通过了一项立法,要求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机构(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发布年度报告,监测医疗服务的改善进展。发布报告60天后,AHRQ就发布了研究报告——《做对患者安全至关重要的事情》,概述了几项预防医疗差错的具体策略。


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报告发行之后的几年,美国联合委员会(The Joint Commission,TJC)利用其作为认证机构的角色确定了预防医疗差错的关键步骤。并在2003年针对美国国家患者安全目标,发布了第一份标准清单,之后每年更新一次。最近,2019年版增加了防止患者自杀的应对方案。


多年来,该委员会也采取了许多其他措施。例如,2011年,其医疗改革中心将全国各地的卫生系统整合在一起,进行了为期18个月的减少医院跌倒的努力。这项努力包括营造一种促进安全的组织文化,使与跌倒相关的伤害减少了62%。



本文首发:医学界智库

本文作者:杨丹丹

责任编辑:李兴鹏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又是劳累的一周,作为医生的你,

是否感觉精神状态不佳?



填写问卷

有机会获得医学界精美礼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