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院被冒名咋办?市场监管总局启动专项整治,“李鬼”们或被更名
国家终于出手了!
提起“协和”,公众约定俗成认为是北京协和医院。
然而在中国不少城市,“协和”、“华山”、“同济”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知名医疗机构林立。
这种现象引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关注:将对知名医院等机构被冒牌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整治。
“傍名院”不行了!
5月29日,国家市场监管管理总局官网发布《关于对知名医院等机构被冒牌问题开展清理整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加强对知名医院等机构字号的保护,重点查处擅自使用知名医院等机构具有一定影响的标识的仿冒混淆行为。
《通知》称,部分医疗机构利用“协和”等知名医院名义对外开展经营,扰乱正常医疗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为促进医疗等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决定以“协和”、“华山”、“湘雅”、“华西”、“齐鲁”、“同济”、“天坛”等知名医院被冒牌问题为重点,对知名医院等机构被冒牌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整治,切实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
“医学界“注意到,按照《通知》要求,部分社会办医机构恐要改名。
《通知》提出加强对知名医院等机构字号的保护。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主动与全国名称规范管理系统对接,进一步完善名称禁限用字词库,及时更新保护知名医院等机构相关字词。加强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名称的规范管理,对含有“协和”等知名医院名称相关字词的企业名称,无授权的一律不得登记;已经登记注册的营利性医疗机构,无投资关系或相关授权的,指导其变更名称。
此外,严厉打击医疗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大对仿冒混淆、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重点查处擅自使用知名医院等机构具有一定影响的标识的仿冒混淆行为,及发布虚假医疗信息等虚假宣传行为。
医疗机构究竟该如何命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有明确规定。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八条规定, 卫生行政部门有权纠正已经核准登记的不适宜的医疗机构名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有权纠正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已经核准登记的不适宜的医疗机构名称。
知名医院“苦不堪言”
2018年,新华社曾报道,记者通过第三方软件检索发现,全国竟有1700多家“协和医院”。
据南京大学数据新闻官方账号“真数”,在天眼查用关键词“协和医院”搜索,跳出2038个结果。对搜索结果加以筛选,删去非医疗单位、曾用名的情况后,共整理出560家名称含有“协和”二字的医院或医疗机构。这些“协和医院”遍布全国。其中,河北省共有59家“协和医院”,河南有50家,贵州44家,位列前三。
这些“协和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有关系吗?
答案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协和医院宣传处常务副处长陈明雁表示,除了北京协和医院,还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协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与“协和”有历史渊源,其余的“协和”和“北京协和”没有任何关系,“北京协和医院在国内也没有任何挂靠、合作、协作关系”。
尽管和北京协和医院没有关系,医疗机构依旧可以在名称中使用“协和医院”的字样。
2006年,时任北京协和医院宣传处的段文丽曾经表示医院也曾咨询过注册商标的事情,但从工商部门得到的答复是:不能注册“协和”二字。有观点称,这是因为“协和”二字作为较为常见的词语,并不能被注册商标。
“医学界”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官网查询发现,含有“协和”字样的商标名称涉及众多领域和申请主体,“协和”二字并非注册商标,北京协和医院不能“独有”、“独占”。
冲着北京协和医院的美誉度,诸多医疗机构可以合法“傍名院”成为“协和医院”,更有医疗机构明目张胆地扬言或者暗示他们是北京协和医院的“亲戚”。
据新华社报道,已经关门的河北定州协和医院,尽管和北京协和医院没关系,但定州协和医院在门诊大厅高调标识自己是“全国协和品牌连锁医院”,贴在大厅墙上的一张全国示意地图上,北京协和、定州协和都成了“协和系”。地图最上方,硕大的字写着“相信品牌的力量”。
更为夸张的是“线上推广”。
上海复大医院直接使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上海红房子”等关键词作为搜索条件进行广告推广活动,“李鬼”成为真正的“李逵”。
不仅北京协和医院,华西医院、中山医院等多数知名医疗机构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北京协和医院曾多次就虚假宣传、被“冒名”问题发声,依旧不能遏制遍地开花的“傍名院”问题。
国家卫健委曾针对医疗机构“傍名院”现象表态:医疗机构名称是医疗机构登记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识别、辨认医疗机构的主要途径,直接影响民众的看病就医选择,正积极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公开,为民众看病就医提供清晰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