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手术狂人”杨庆:一年能做1000台手术,敢于挑战医疗极限

界弟 医学界 2021-04-25

编者按:8.19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在2020年这样一个抗疫大年,“医学界”作为医疗行业媒体,我们希望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批中国青年医生:他们有的是风风火火的住院总,有的是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还有的是独当一面的副主任医师……在他们身上,你能看到坚持、勇敢、隐忍、付出……阅读这群青年医生,感受一股向上的力量。


 

杨庆是个喜欢唱反调的医生。

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医生抢救28岁小伙,胸外按压“1.5万次”,最后成功救活。
 
网上一片赞美之声时,杨庆却坐不住了——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靠长时间的心肺复苏救回来。盲目宣传医务人员为救人而进行长时间心肺复苏并不可取。这不仅会提高大众对心肺复苏的期待,还可能耽误其他患者的救治。”
 
这位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心内科大专家,之前还在微博上为“挂号黄牛”存在的合理性辩护,惹得评论区一片骂声……
 

杨庆的微博账号“华西医院心内科杨庆”有156万粉丝。他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出他从医20余年对人生、对医学的哲思。隔着屏幕,人们认为他是“心内科最好的段子手”,知道他是个“唱反调”还“不怕事”的医生。
 
但离开网络,来到现实。杨庆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射频消融术第一刀。
 
手术狂人“杨一枪”
 
杨庆做的射频消融手术效率高、找靶点准,经常一枪就解决问题,因此杨庆有个绰号叫“杨一枪”,他也因此名声在外,找他做手术的人非常多。
 
这些患者,最远的来自美国,国内新疆、青海、宁夏、广西也不少见,更不用说云贵川渝陕和西藏。
 
最多的时候,杨庆一年能做1000多台射频消融手术。在当时,相当于3家小医院一年的手术量。
 
所以,杨庆还有个外号,叫做“手术狂人”。
 
想做”手术狂人”,天赋和努力都不可缺少
 
“手术狂人”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回想当年学习射频消融术的场景,没有模拟器,杨庆只好想办法自己制作了一套模型。
 
“我当时把PVC管加热弯成‘主动脉弓’,再用玻璃罩当作‘心脏’,以此来观察操作导管在心脏中的运动轨迹。这样,当真的在患者身上做手术的时候,该怎么做,心中就有数了。”杨庆说道。
 
除了自制的模型,他还用去掉果肉的橘子来模拟心脏,观察思考心脏的电激动情况。
 
“那时候,随手拿一个东西都可以想象成心脏,就在那个物品上思考着手术该怎么做。”
 
正是不断的模拟、推敲、实践,杨庆很快就在手术的质、量上脱颖而出。
 
杨庆说:“做医生需要天赋的,正如做射频消融术,手术遇到问题时,换个地方可能就是靶点。但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到的。”
 
“除了思辨的天赋,还要有动手的天赋。有天赋,固然好,但是这不值得夸耀。在天赋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地磨练,勤于思考、勤于操作。”
 
为了学习更前沿的射频消融手术知识,杨庆将那几年发表在国际知名心血管期刊上的论文全部打印出来,每一篇都认真地研读,时常学习到深夜。
 
这样地刻苦钻研,才能在手术台上,胸有成竹。
 
杨庆医生在做手术
 
 
杨庆医生在手术室
 
做一个医生,也许可以在舒适区,诊疗一些普通的病。在医患关系恶劣的现在,敢承担起风险,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有勇气挑战医疗极限的医生更值得敬佩。
 
近年来,杨庆做的射频消融手术的难度越来越高,很多都是疑难杂症。
 
以下这张照片来自杨庆的微博。

图片来源于杨庆医生个人微博

照片里这个9岁的小男孩是杨庆的患者。他患有室性心动过速,使用了很多药物,都没有任何效果。来就诊时,患儿的心跳可以跳到150-180次/分,并且因为心动过速引发了心衰。
 
但是因为病变点在希式束旁边,如果做手术,很容易导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安个起搏器。
 
随着他的生长发育,体格会变大。而起搏器的电极长度是不变的,到时候,起搏器可能会把他的心脏拉破。
 
但是,如果不做手术,患儿心脏在高强度的工作下,也许半年后就会有不可挽回的伤害。射频消融手术可能是唯一能救活他的办法。
 
看着这个孩子,杨庆决定救他。
 
手术过程中,杨庆每做一步,都要不停地看、谨慎地看,一直胆战心惊,几乎快做不下去了。
 
手术助理提醒杨庆说:“要不算了,万一出事,孩子发生三度传导阻滞或其他重大并发症,对您的影响是很大的。”
 
他说:“我不给他做,这个小孩以后怎么办呢?”
 
经过长时间的鏖战,手术很成功,也没有损伤到希氏束。
 
现在,距离手术已经一年多了,这个小男孩的心功能已经恢复,而且能跑能跳。
 
杨庆说,尽管当时压力非常大,但是手术做成功后,对这个孩子的未来是很好的。
 
做医生,心里牵挂患者,才能给自己打高分
 
或许是因为手术太多,工作太忙,2018年,杨庆生了一场病。没想到这场病初愈后的第一天门诊,他就开了近40张入院证。
 
杨庆在文章中写道:“每次上门诊,刚走到门诊护士站,一大帮人就围住我,都在说:‘杨教授,加个号吧!我挂了一个月您的号,都挂不到。’”
 
在新冠疫情之前,杨庆每逢上门诊,都要加30个号(正号20个)。

疫情前,杨庆医生上门诊,看完正号以后,一拥而入的要加号的患者。

杨庆医生在门诊与患者交流
 
如果遇上危重症患者,杨庆还会想办法加班,尽快给他们做手术。
 
杨庆常常说自己“不忍心“。
 
许多患者手术前跟他说:“杨教授,听说您对射频消融手术很在行,我是专门来找您做手术的。您一定要亲自做呀。”
 
这时,杨庆总是无法拒绝。即便不是手术日,他也尽量在下午安排几台手术,并且亲力亲为。
 
当问及给作为医生的自己打多少分时,杨庆动情地说:“做医生的话,我给自己打95分。医生最重要的是心。我心里无论何时都有我的患者。牵挂患者的这一部分,应该要占到80%的分数。”
 
95分的医生,80分的老师
 
在杨庆的微博介绍里,有这样一段话:“师者医者,我有幸二者兼之。愿以己之所长,为世间尽微弱之力。不为闻达,只求心安。”
 
杨庆不仅是一位心内科医生,还是一位老师。他担任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的本科生教学工作,同时还会带教研究生、规培医生。但谈到做老师,杨庆只给自己打了80分。
 
“我没有时间带学生。做手术很忙,还有各种学术会议。当医生的老师,是一件很费心力和时间的事情。不仅自己要有很高的业务水平,还要能够带他们去做实践。”
 
“除了自己的时间上的问题,患者有时候不愿意年轻的医生做手术,这时候会很为难。最后还是只能把关键的部分自己亲自来做,学生锻炼的机会又变得很少。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无解的,我只能尽量去平衡。”
 
尽管杨庆这么说,他的学生们却很喜欢他。他在华西医学院上的本科生大课几乎场场爆满。
 
杨庆谦虚地说:“那只是讲课技巧,稍微琢磨一下,就可以讲得很好。但是做老师最重要的还是言传身教。”
 
事实上,杨庆也是如此践行的。“我会告诉他们,如何做一个快乐的医生,如何感受医学的美。”
 
杨庆认为,现在的年轻医生分为几类。如果是本科的医学生,他们对医学事业有憧憬,但是更多的是迷茫。他们看到医患关系如此紧张,还有很多恶性事件,甚至是杀医事件,心里会有负面的感受,也不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
 
“现在的年轻医生很聪明,但是把自己培养成高手的能力差一些。这可能是因为对医学事业缺乏热情。”
 
对医学缺乏热情,就不会愿意在工作之余投入时间,也不会愿意主动学习。
 
工作几年后,他们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有一些就会积极地学习、成长,还有一些就消沉下去了。
 
做医生,好像只是在小小的一方诊室,但却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看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做医生,还能用双手拯救生命,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
 
杨庆的学生曾写信给他:“您一直倡导的医生应具备人文精神,并指出医生的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敬畏生命,令我铭记在心。“
 
也曾厌倦当“大V医生”
 
医生,似乎应该潜心修炼医术。然而,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一大批医生成为了“网红”。
 
杨庆是一个微博大V,同时,微信公众号“杨庆闲弹医迹江湖”平均阅读量也有1万左右。
 
在“网红医生界”风生水起时,杨庆也厌倦过。那时,他的手术量很多,临床工作令他应接不暇。大V的荣光,并不能帮助他做更多的手术,看更多的患者。甚至,还需要花很多精力去运营。


然而,2018年以后,他的想法变了。
 
因为生病,杨庆感到了人生的短暂和人的渺小,一个人所能做的事是有限的。他决定继续做医学科普,让更多人知道如何去预防疾病,甚至在疾病早期知道如何正确处理,才能救更多人。
 
为了做这件事,他拿出1万元的薪水招募助理,运营微信公众号。
 
“我只能这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尽量平衡我临床的工作、带学生的工作和自媒体运营。”
 
杨庆说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能力范围内做了有价值的事情。
 
“我从农村考上大学,留在华西工作,在外人看来是很羡慕的。但是,人的一生不能到此为止,必须不断地成长。人必须要有理想主义,不能满足于名誉、物质。”
 
“人的价值应该在于自己为社会做了多少事。生命的长度可以很长,但是那没用。我们需要在某个领域达到一定的高度,还要能够跨不同的行业、领域,有一定宽度才行。”
 

杨庆医生



福利时间到!

如果你有工作或职业选择上的疑问,还有机会获得杨庆医生的一对一回复截止明天15:00,留言点赞最高的专业问题即可中选!

欢迎各位留言提问~

来源:医学界
作者:唐颖校对:臧恒佳
责编:潘颖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