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医66年后,她给彭丽媛写了封信

界弟 医学界 2021-11-30
出于对传染病的恐惧,很多人“提痨色变”,马玙不一样,她从不担心自己被传染。


撰文 | 纪佳文

“这封信对我来说是一个鼓励,也是对我们‘结核人’的鼓励。”收到彭丽媛的回信,马玙有点意外。

马玙是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的一名医生,2021年3月,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前夕,马玙给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大使彭丽媛写了一封信,感谢彭丽媛对结核病防治事业的支持,并讲述了自己多年从事结核病防治的感受,表达了要继续发挥余热的决心。

马玙没有想到,这封信会这么快就得到了回应。4月24日,收到彭丽媛的回信,她展开信件,认真地读了一遍又一遍。信中,彭丽媛肯定了国内结核病防治方面的显著成效,并称愿意与结核病防治工作者和全社会共同努力,在结核病防治上取得更大成绩。


“结核病,不能只看病不看人”

马玙90岁了,身边的人称她“马老”。

1955年,毕业于江苏医学院的马玙被分配到中央结核病研究所(现北京胸科医院),开始从事结核病的诊治、科研与教学工作,至今已有66年。如今,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她,仍然坚持在岗位上发挥着她的光和热。

每周四,马玙都会在北京胸科医院出诊。她接诊的病人,很多已经被结核病困扰良久,慕名而来;别的医生拿不准的复杂病例,有时也会被转到马玙这里来。马玙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放大镜,一张一张地看患者的胸片CT,认真地与患者交流病情。

接触过马玙的人都知道,马玙对待患者,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她常说,“结核病的医生,最忌讳治病只盯着结核而不管人。”对于每个前来问诊的患者,马玙都耐心询问病情,怕患者被听诊器冰到,马玙每次使用听诊器前,都会先用手把听诊器捂热。

结核病的治疗周期较长,最少要六个月,多则长达几年。治疗期间,患者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病痛,还要面对家庭、学习、工作、治疗费用等各方面的压力。作为专科大夫,马玙非常理解结核病人承受的身心压力,因此,她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急患者所急。


结核病具有传染性,这不仅让公众对结核病有着天然的恐惧,也让结核病患者产生自卑心理,害怕被别人当做“异类”。曾经有位患者,刚刚考上大学,发现自己得了肺结核,但又不想让老师同学们知道自己的病情,所以总是不能按时去就诊。马玙了解情况后劝他,这个病不是短期内能治好的,你去学校住在集体宿舍,还会有传染他人的风险,另外如果不及时治疗,变成了耐药性肺结核,治疗会更加麻烦。最后,这个男生听从马玙的建议,半年后康复,回归了正常的校园生活。

“以诚相待”是马玙对理想的医患关系的总结,马玙总说,理解病人的困难与苦恼,是医者的责任。正因为对患者耐心负责,马玙和很多患者成为了朋友,至今还保持着联系。有一位患者右肺发现了病灶,来找到马玙问诊,马玙觉得该患者的情况不太像结核,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听到自己得的不是结核病,患者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也没有再到北京胸科医院做检查。“我还没有下诊断呢,怎么就不来了呢?”马玙等了好多天,也没有见到这位患者,她担心患者的病情被延误,于是发动了其他医务人员一起找,最终找到了这位患者。由于治疗及时,患者的病情没有恶化,身体恢复得很快。患者的儿子说,“只见过病人找大夫,第一次见大夫找病人的。”现在,这位患者还定期和马玙有联系。

考虑到马玙的身体,医院每周只给马玙安排了半天的出诊时间,然而,许多在马玙这里问诊过的患者,在她不出诊的日子就直接带着片子到实验室找她,马玙挨个儿为他们诊断,从来没有抱怨过。

“年纪大了,听力和视力不如以前了,看病的速度也慢了一些。但有的病人大老远来找我看病,我还是要尽力帮助他们。”近几年,家人多次劝她退休,有时,马玙也开始憧憬退休的生活,“毕竟年龄大了,担心万一自己糊涂出错,影响了病人。”


六十多年来,马玙和她的同事们,一直在医疗一线与结核病作斗争。如今,在一些发达国家,结核病已经基本销声匿迹,但在其他国家,结核病的防治依旧任重道远。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卫生估计报告》显示,结核病不再是全球前十大死因。从2000年到2019年,结核病死亡人数从第7位降至第13位,全球死亡人数减少了30%。但它仍位居非洲和东南亚区域十大死因之列,是非洲第8大死因和东南亚区域第5大死因。

彭丽媛的回信,不仅是对马玙的鼓励,在北京胸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眼中,这封信更是对全体奋战在结核病防治一线的医务人员的肯定和鼓励。

与结核病结缘

马玙与结核病防治工作结缘,并不是偶然。

1932年,马玙出生在江苏如皋。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自此,“逃难”成了马玙童年的重要记忆,1939年,七岁的马玙随着父母从江苏一路逃难到上海。巨大的社会贫富差距让马玙受到震撼,“富人住在高楼大厦、花园洋房,跳舞听戏,而路边每天都有人病死、饿死,底层的人只能在河边上用几根棍子搭个棚子住着。”从家到学校的路上,马玙常常看到路边有冻死、饿死的人,“甚至有时还会见到专门拉尸体的车子在街上,给路上的死者收尸。那时候年纪小,看到这些心里非常害怕。我就想,如果将来做个医生能救人,也挺好的。”

家里七个孩子,马玙排行老三,马玙父母对孩子没有过多的要求,也从来不会因为成绩原因给孩子压力。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马玙度过了轻松的学习生涯,从小学到中学,她都与“好学生”这个词毫无关联,放学后就和同学一起去打球,直到天黑才回家,“排球、篮球、乒乓球我都打得挺好。”提起打球,马玙难掩语气中的激动。

同时被清华大学外语系和江苏医学院的医疗系录取,马玙和家人都感到吃惊,“你都不用功念书,怎么两个都让你考上了?”两个专业,马玙都很感兴趣,选择哪一个?在家人眼中,马玙嘴笨不爱说话,不适合学习外语,于是,马玙听从了父母建议,选择了江苏医学院的医疗系。

上了大学的马玙,开始用功学习了,医学对她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需要她不断学习和探索。1955年毕业后,马玙被分配到了中央结核病研究所,从此开启了与结核病斗争的工作生涯。


结核病俗称痨病,民间流传“十痨九死”,当时国内在结核病方面的治疗技术与现在相比还很落后,药品也有限,加上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很多人对于结核病避之不及。马玙的一位中学老师,因为得了肺结核去世,亲戚家的孩子也有得结核病的,因此,马玙对结核病并不陌生。用马玙的话说,她是“干一行爱一行”的人,进入结研所后,马玙开始在结核病领域深耕。很快,马玙就发现,结核病的鉴别与治疗,远远比她想象中的更为复杂,结核病的种类复杂多样,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肺结核,还有淋巴结核、肾上腺结核等,而结核病的患者,通常都伴有一些其他的疾病,有的患者伴有肝脏、肾脏、心血管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低下,可能有糖尿病等病症,也有可能伴有真菌或细菌感染,因此在治疗和用药时,需要大夫综合考虑,不能只站在结核病的角度去诊断。即使是专科大夫,也一定要有整体观念——这是马玙在工作中一直坚持的信条。

出于对传染病的恐惧,很多人“提痨色变”,马玙不一样,她从不担心自己被传染,“我是医生,而且我觉得身体挺棒的,我不怕被传染。”然而,在接诊的过程中,马玙还是“中招儿”了。打链霉素可能会对听力造成损害,“我是个大夫,要是听不见的话怎么给人看病?听诊器都没有办法用了。”考虑到这些,马玙坚持不肯打链霉素,因为嫌麻烦,药也没有按时按量服用。这时,马玙接到了随医疗队下乡的通知,“你这样不行,要出毛病的呀。”大家担心她的结核病这样下去会越来越严重,但马玙却不在意。“结果你看,我到了医疗队,任务我也都完成了,病也好了。”说起这些,马玙的语调变得轻快,“但是大家最好不要学我,患病还是要及时治疗。”

坚守六十载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提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在“六二六指示”下,广大城市的医务工作人员投身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工作,马玙随医疗队先后被分配到通州区永乐店镇和平谷区。乡下的条件比不得城里,蚊虫叮咬、物资匮乏,马玙从小生活在南方,吃不惯窝窝头,也没有睡过土炕,但她觉得,“还可以克服,我就是比较随性的人,农村也有乐趣。”

在平谷,为了主动发现病人,医疗队要带着机器去到村民家里做筛查。土谷子村在大山里,当地人说“这座山,好汉爬也得出三身汗”,马玙和放射科的同事一起,找了匹骡子驮着X光机,一步一步地爬上山,为村民们做筛查。

当时,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农民们生活得也不富裕,马玙至今还记得当年的一件小事。“大夫,你们在这儿等我一会儿。”老乡拿了药,留下一句话便离开了,马玙和同事一头雾水,左等右等也不见人。等到老乡回来,马玙一问才知道,他是跑回家,从鸡窝里掏了鸡蛋,又拿着鸡蛋去换了钱,才跑回来交药钱。这件事让马玙受到了很大的震撼,“老乡太苦了,还有很多这样的老乡看不起病,买不起药。”她和同事准备了一个小盒子,装着两个人身上的零钱,遇到拿不出钱的病人,他们就用盒子里的钱去给病人换药。

在医疗队,大夫们什么病都得看,马玙的身份从一个专科医生,变成了“全科医生”,这让她意识到,做医生必须要“一专多能”,不停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给老乡们看病的同时,马玙和同事们还要给村医们讲课。马玙负责讲的是内科,晚上睡觉前,马玙坐在煤油灯下,把讲义背熟,早上醒来,在被窝里还要再背一遍,再去给村医们讲课,“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锻炼,我把那些知识都记在自己心里了,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就这样,马玙在下乡期间,又学习到了很多专业知识。

有天下午,马玙刚吃完午饭,便收到一个突发消息:有个村民劳动时,遇到塌方被压在下面,现在刚刚被救出来,情况危急。马玙和同事立即带上急救用品到现场,看到那位村民灰头土脸的,人已经快不行了,马玙赶紧给他做心脏按压,另一位同事给他做人工呼吸。看到同事进行人工呼吸,马玙觉得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我是党员,这个时候应该冲在最前面,人家是党外人士,但人家比我快,我觉得有点惭愧。”于是,马玙主动要求,她来进行人工呼吸,让同事做心脏按压,“病人有没有传染病,这些都不知道,但当时根本顾不上那么多了,救人要紧。”遗憾的是,最终这位村民也没能被抢救过来。

那时候,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诊疗手段有限,导致一些结核病人最终不幸离世。其中一位结核病人的离世,让马玙内心一直感到懊悔和自责。病人是一位30多岁的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经过抗结核治疗后,病人情况有所好转,但是老是不规则的发热和头疼。马玙为这位患者做了全身的检查,包括神经系统的检查,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她想,可能是病人心理作用造成的。有天晚上,病人突然抽搐、昏迷,后来才知道病人是结核性脑膜炎。但当时医院没有做头颅CT的仪器,也没有核磁,所以无法查出脑膜炎。现在,结核病诊断的仪器越来越先进,抗结核的药物种类也日益丰富,但国内依然存在对于进口药的依赖,有些偏远地区面临着用药的困难。可以说,马玙参与并见证了国内结核病防治的点滴进步。


这些年,马玙获得了不少的荣誉和称赞,2018年3月,马玙获得“最美防痨人”称号,彭丽媛作为亲善大使亲自为马玙颁发证书。马玙从未把这些荣誉放在心上,“比我厉害的年轻人很多,只是人家看我这么大年纪,尊重我,才给我这些荣誉而已。

马玙带过的学生中,出了不少的专家教授,如今,她的研究生也开始带研究生,马玙开玩笑说,“研究生已经到了孙子辈儿”。

有人说,“马老,您不仅自己是专家,您的学生们,也都成了专家了。”但她从来不认为这是值得炫耀的事情,“现在新的知识太多了,分子生物学、人工智能,我都要请教年轻人,以前他们是我的学生,现在,我成了他们的学生了。”


来源:医学界
责编:凌骏
校对:臧恒佳
制版:薛娇

往期精彩回顾




中国角膜移植术创立者夏德昭逝世,曾在狱中行医
英国医生在中国行医9年后,怎么看中国医疗?
行医58年,她生前“嫁”给医院,逝后希望把骨灰撒入大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