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大学的第一家三甲医院,会是它吗?

于枫 医学界 2022-08-11

奋勇直追的清华大学附属医院。



11月11日,一则来自青岛的新闻引发了业内关注。当天,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会主任、区长周安做客“民生在线”,公布了一条工作进展:新建项目清华大学附属青岛医院目前正在按计划进度建设,预计2024年12月竣工。


项目效果图。图源:青岛西海岸发布


该项目于2020年9月开工,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和时任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都出席了开工仪式,足见双方对此项目的重视。开工仪式上公开的信息显示,该医院将依托清华大学附属北京长庚医院建设,是清华大学在北京之外设立的第一家附属医院,项目总投资45亿元,总占地268亩,规划建设临床医学院教学基地、公立和国际两家医院,打造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


清华大学官网显示,其有四所附属医院,分别是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级综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三级中西医结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三级综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三级综合)。也就是说,清华大学的附属医院中没有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这些附属医院,究竟能给医疗资源丰富的青岛市(三级医院21家,其中三甲医院13家)带来多少帮助,也值得存疑。此次的合作方中,并未出现北京协和医院的身影。


清华的医学力量,仍需赋能


与本省(市)内的医科院校合并组建综合大学医学院,是一个省内Top院校扩充医学实力最便捷的双赢方法。通过合并,医科大学能获得来自Top院校的全方位支持,获得Top院校带来的优质生源。而Top院校也能补齐自己医学教育方面的短板。成功的案例有,北京医科大学融入北京大学后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河南医科大学合并到郑州大学后成为郑州大学医学院等。


在2006年,也就是清华大学医学院成立的第5年,教育部与原卫生部共同推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与清华大学合作办学,下发《清华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关于落实两部协议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将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原清华大学医学院逐步整合成为一个一流的医学院,清华大学不再另办医学院”,这在当时被看做是双方合并的前奏。合作不久后,北京协和医学院加挂“清华大学医学部”的牌子,在清华统招中招收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


曾经的挂牌


到了2016年,也就是双方合作10年后,清华大学医学院在其官网发布《医教研三位一体,清华大学在医学院成立临床医学院》,通知中称,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英文名称为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英文缩写SCM,医学中心相关职能转入临床医学院。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两所院校的合作立即终止,双方也在当年通知发布后继续启动了包括在医学生培养、双导师制等方面的合作。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学生,前2.5年的医学预科阶段,仍然是在清华大学内学习,甚至于高考报考时填报的就是清华大学的“临床医学(协和)”大类。


但清华大学自办八年制医学实验班的人才培养进度似乎揭示了双方的合作力度。清华大学官网显示,2017-2020年,清华大学医学实验班共毕业70人,虽然毕业生们的去处基本都是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顶级三甲医院,但医学生的培养数量显然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与之相比,北京大学医学部仅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年招生超过130人。


近几年理工科、社科、文科都飞速发展的清华大学,唯独在医学领域发展相对缓慢,与没有强大的医学院做支撑有很大关系。自立门户的医学发展道路,必然是很艰辛的。清华大学需要尽早与一所顶级的医学院校合并,实现自己医学实力的快速提升。其实,除了北京协和医学院,位居“医学界”中国最佳医学院校排名前5位的首都医科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但首都医科大学归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管辖,在隶属关系的协调上可能会面临诸多难题。


区域医疗中心,谁能打造?


参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概念——2019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要在北京、上海等医疗资源相对富集的地方选择一批优质医疗机构,通过建设分中心或者分支机构,促进医师多点执业等多种方式,在患者流出多、优质医疗资源相对比较薄弱的八个省区,即把河北、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河南、云南、新疆作为试点省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在这些省区能够建成一批高水平的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准的科研创新转化平台。培育一批品牌优势明显、能够跨区域提供高水平服务的医疗集团,形成一批以区域医疗中心为核心的专科联盟,实现缩小区域间医疗水平差距,减少跨省跨区域就医,将“分级诊疗”落到实处。


目前,上述八省区已经依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等国内顶级医院,合计建立了10多个区域医疗中心,填补了当地多项基础空白,有效降低了当地患者域外转诊率,初步实现了“大病不出省”的效果。


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国家中医药局医政司又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新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名单>的通知》,开展第二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将31家全国顶级医院列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进一步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作出安排部署,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其中,位于济南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也在其中,成为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重症医学方向)建设单位。


这些顶级医院,基本都是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前列医院,代表中国医疗的最高水平。但是,成立于2014年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或许难以支撑起为青岛打造国家“级”区域医学中心的重任就像原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现任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的董家鸿曾经说的“我们现在不需要那么多的附属医院,关键要先做强师资队伍,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的几方合作中,出现了地产集团融创中国的身影。据公开资料介绍,融创中国董事局主席孙宏斌在医院项目奠基仪式上表示,“融创的医养产业能力和独特优势将因青岛市政府、清华大学共建青岛西海岸新区医院的成功奠基,获得全新的发展机遇和发挥空间。”在融创中国的官网上还出现明显的提示:


融创医疗康养:专业优势——清华融创医学中心。


据悉,建设该医学中心的45亿元,都将由融创中国投资。在医院项目开始数月前,融创中国以8.43亿元获取了青岛西海岸新区风河北路北、豆金河西两幅住宅兼商业地块,规划总建筑面积27.60万平方米。加上原有的东方影都和阿朵小镇等项目,截至2019年10月底,融创中国在青岛的投资累计已达1500亿元。清华大学官网也将清华大学附属青岛医院项目称为“清华大学附属融创青岛医学中心”,称该中心将集“医、教、研、产”于一体,未来将建成“中国版德州医学中心”,造福一方百姓,成为“健康中国”战略实践的重要成功范本。



来源:医学界智库
责编田为
校对:臧恒佳制版:薛娇

往期精彩回顾




清华大学成立公卫学院,获捐赠52亿、陈冯富珍出任首任院长
“不强制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论文”,清华大学打响第一枪
我和我的医院 |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