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家三甲医院换院长了!
三个身份:医生、科学家、管理者。
据上海市东方医院官网,1月12日下午,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简称东方医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医院主要领导任命决定:任命陈义汉同志为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同志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东方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职务。
截自上海市东方医院官网
从临床医生到医学家
再到管理者
陈义汉,1964年10月生,江苏射阳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心脏病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据公开资料,陈义汉分别于1987年、1992年从南通医学院获得医学学士、内科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得内科学博士学位。
自1987年8月起,他先后在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上海铁道大学附属甘泉医院(上海市同济医院前身)任心内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2003年,39岁的陈义汉发现了人类心房颤动致病基因,鉴定出人类心房颤动的部分遗传学和电生理学机制,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被认为是中国心脏病学和医学基因组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是房颤研究领域的里程碑,为我国在国际心律失常研究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这一年,他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年,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7年,担任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
2007年,陈义汉担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内科主任;2008年12月,同步兼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
2009年,陈义汉调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之后,兼任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主任、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心律失常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主任、心脏医学部主任、心脏内科主任、心律失常诊疗中心主任。
2012年9月,陈义汉担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同年,担任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
2015年12月,他当选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2016年11月,他担任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仍兼任上述职务(加粗部分)。
2017年12月,他担任同济大学副校长,仍兼任上述职务(加粗部分)一直到此番调整。
35年从医生涯,陈义汉完成了从临床医生到医学家再到管理者的身份转变。
为人低调,擅长做基础研究工作
“陈义汉为人低调,鲜有媒体报道,他也很少出现在镜头前。”一位资深医疗媒体人向“医学界智库”透露。
成功捕获人类第一个房颤的致病基因,陈义汉却自称,走上科学的道路,完全是出于偶然。
陈义汉曾自我评价,当医生需要“思考、归纳、推理”,然后才能对疾病作出诊断。
最早在门诊上,他发现房颤患者越来越多,还带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有时一个家族几口人一同来看病;他萌生想法,“何不获得一些家族性房颤患者的血液标本开展研究,尝试是否可以有所发现”。
一次,他偶然听说一个70多人的家族有17人患有房颤,连夜坐火车硬座赶赴采样。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奔走了大半个中国的乡野,去采集数个房颤大家系和众多对照病例的样本和临床资料。然而,科研的道路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的连续数月奋战,他并没有盼来期待中的完美图谱。
屡败屡战,历经3年攻坚,2003年,他在合作者的倾力支撑与协作下,成功捕获了人类第一个房颤的致病基因,成果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美国《科学》杂志。
科研中的陈义汉 图源同济大学新闻网
“一旦你从科研中发现了很有价值的东西,你就不会止步。”从此,陈义汉带领团队驰骋于人类心律失常研究领域,接连在中国本土发现多个心律失常致病基因,并揭示、阐释了若干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这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的陈义汉,立足于基础研究为解决临床问题,积极推动转化医学,为同济转化医学研究的崛起做出了重要贡献。
老牌医院的科研翻身史
1920年,实业家陈桂春创办了浦东医院,并任首任院长。
曾资助辛亥革命、两次担任上海总商会主席的实业家王一亭担任该院第二任院长。民国青帮大亨杜月笙,任该院第三任院长......
这家百年老院于1993年更为现名。
东方医院曾创办过多个上海第一或者中国第一:
老院长马龙瑞于1980年发表“人死观”,是国内提出将遗体捐献医学研究的第一人。
1981年,上海市医务系统内第一个急诊科在东方医院成立。
东方医院于2010年组建的“上海市卫生应急救援队”是全球首批、国内第一支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国际应急医疗队伍。
与60余家海外保险公司签约就医服务,是国内唯一一家法国国民医保定点医院,年服务外籍患者近4万人次。
……
东方医院于2001年正式成为同济大学附属医院。在第21任院长刘中民带领下,于2010年底晋升为三甲医院,加速了医院医教研水平快速发展。
如今的东方医院,拥有1院3区[(陆家嘴、前滩、沪东(建设中)]三个院区,目前床位1780张,现有职工3160余名,年门急诊344万人次。
尽管体量越来越大,但东方医院目标是创建“公益性、学术型、国际化”的研究型医院。作为同济大学附属医院及多个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院,该院承担了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临床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3个博士后流动站,年在院培养学生近1500名。至2021年底,共获批纵向科研项目合计1096项(国家级项目占比52%)、科研经费合计9.3亿元。
在上海市三甲医院科研竞争力提名中,东方医院位居第10名,SCI论文篇均影响因子排名上海市第7名,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排名全市第6名,国内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排名全市第3名,专利转化排名全市第6名。
“医学界智库”观察,上海的大型三级医院中,科研副院长升任院长的不是孤例,例如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院长李斌(此前任上海岳阳医院主抓科研的副院长)在调任之后,力抓科研、业务同步发展,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已成为2020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皮肤病学排名第一的医院,并连续两年在上海市皮肤专科科研成绩排名第一,业务量也得到了同步提升。
起于临床,精于科研,又身兼“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副校长……希望在陈义汉的带领下,上海市东方医院能够以科研促临床,打造出更多的诊疗特色,以巨人之姿,傲立东方。
专家介绍
陈义汉,心脏病学家。
199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内科学博士学位。同济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副主委。现任同济大学副校长、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和心律失常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首席、国家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负责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国家干细胞与重大疾病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和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负责人。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学发现。
他是第一个人类心房颤动致病基因的发现者,定义了心脏起搏细胞的谷氨酸能神经元样细胞属性,发现了新的心脏生物电控制系统,识别出了控制心肌细胞增殖和心肌再生的一个关键信号通路,研发出一系列靶向重大心脏疾病的新药前药。论文发表在Science等刊物上。他的科学发现曾经被评为国际心脏电生理学领域年度突破性进展、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他是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获得者、上海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3年拿下5所直属三甲医院,这所大学的野心藏不住了
大三甲医院院长、副院长落马后,牵出系列贪腐案
清华大学的第一家三甲医院,会是它吗?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