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存在与精神:除夕夜完成的《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再版前言和后记
听着除夕夜的鞭炮声,听松坊在修改她的普鲁塔克诗学书稿,我在修订《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补写再版前言和后记,也是醉了。《诗》云:“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与经典和先贤一起过年,也算是鸡年的正确打开方式罢?
在托特瑙山寻访海德格尔木屋的路上
时间、存在与精神
《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修订版前言与后记
前言
(一)
前年夏天收到这本书的再版邀请时(本书初版以《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为题,2004年出版于同济大学出版社,底稿是我在北大跟随靳希平老师做的博士论文),我正在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参加何乏笔组织的“通三统工作坊”。这是十五年后再次访问德国。十五年前在德国搜集研究资料的情景历历在目,回北大写博士论文的艰辛也记忆犹新。
十五年来,我从博士论文的研究工作出发,走向儒道经典解释、古典政治哲学、中医和书画,似乎远远离开了起初的出发点。然而,当我重新翻开当年的旧作,我发现一个人无论去到多么遥远的地方,随处所在的永远是他自己的Dasein和Lichtung,如果他还算有生命的话。(拙著《思想的起兴》(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前言:“在一个字一个字的写作中,我一点一点地救起-省下(save)了我的生命。我的生命也许会成为生命,而我必将。”)
生命的Dasein就在那里,无论身在何方。生活的Lichtung需要每天重新解蔽,重新开启,无论一个人已经做了什么、已经是什么。在这个意义上,时间的主题不可能“为一个学者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而只能作为必定要离开的起点。正如一个人的时间,与其说是生命的Grund,还不如说正是生命的Ab-grund。
在这个时候,我不由得想起1991年刚上大学时,读到斯宾诺莎时感到的震撼:“荣誉、资财、感官快乐”这些必然要消逝的东西配不上灵魂的生活。九十年代初,那是一个堕落时代的开始,而直到今天,世梦方酣。我从走上学术道路的第一天开始,就做好了孤独、清贫和被边缘化的准备。我很幸运,虽然没有拿过一分钱国家课题,但是不用磨镜片。
这些年来,感谢听松坊的并肩工作、相与鼓励。这本书的资料准备阶段,我在德国,她在国内;这本书完成之后,我在上海,她在北京。十多年来,唯有这本书写作的那一年,我们在北大48楼度过了最幸福的相聚时光。今天,当我们终于可以安顿工作和生活的时候,这本书又有了再版的机会。感谢孙周兴老师的关怀,使这一切成为可能。感谢靳希平老师、张祥龙老师和所有支持帮助过此书写作和出版的师友,希望这次再版的修订不会让你们失望。
多年前与海裔等朋友们一起在坝上草原
(二)
去年暑假曾与听松坊一起去黑森林,寻访托特瑙山上的海德格尔故居。第二天,乏笔夫妇和孩子也来了。穿行在托特瑙的云林和牧场之间,我忽然明白“存在”为什么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成为最基本的词语,代替了黑格尔的“精神”。
在每一个德国小城,教堂的钟声仍然如几百年前一样准时敲响,然而古老的建筑里已经只剩下空间,没有了精神。钟声仍然在回响,但是一声一声不再敲入拾穗者的晚祷,而是成为机械钟表报时的附庸,报告现代早期火车到站的消息,警醒城堡之梦,催促变形的格里高尔去上班。
林木静植
溪流淙淙
山何岩岩
零雨其濛
田畴既耘
井泉滺滺
风日晴好
景福其休
这是海德格尔的诗句,写在托特瑙山的路标上,我抄录下来,意译了一下。木石之静,水云之动,正是山水观象之几,犹如“时间”、“空间”之于“存在”。这与“精神”展现为“自然”究竟有什么联系和不同,正是拙著致思的主题。
此书原题《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虽则朴实,但未提点要害。借再版之机改为《时间、存在与精神:海德格尔与黑格尔的亲密争执》,则便于点明“事情本身”的关键。海德格尔曾言,哲学家之间的对话都是亲密的争执或“爱的争论”。用古人的话说,就是“道并行而不相悖”、“君子和而不同”。不但对于海德格尔和黑格尔,而且对于中西之间、古今之间的基本问题意识,本书皆以之为诫。
在海德格尔木屋对面的山坡回望
(三)
“Arnika、Augentrost是两种疗伤的草药。策兰的《托特瑙山》为什么用这两种草药带起?”何乏笔在海德格尔木屋前问我,又像是自言自语,陷入了沉思。他坐在木屋门前的井泉水槽上朗读海德格尔“黑皮书”中谈及中国的笔记。泉水叮当,愈显出夏日正午的宁静。木制的六角星矗立在井泉的柱子上,反射着耀眼的光芒,静静地投下阴影。云浮天际,没有一丝风。
木屋并没有向公众开放。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海德格尔仍然是锁闭的。被意识形态化的“政治正确”宰割的现代人还没有可能找到打开木屋的钥匙。各种争论只是停留在门外的喧嚣。五十年前的那个夏天,同样是七月,犹太诗人策兰与海德格尔在木屋里谈了什么,没有人知道。透过木屋的窗户,只看见幽暗的隔板上放着一台硕大的老式收音机。乏笔说,那是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海德格尔为了听广播新闻而买的。今天,在“黑皮笔记”里关于苏联、美国、欧洲和亚洲的紧张思考中,我们似乎仍能听到这台收音机的频率,但又远远超出它所能收到的频道波段。
而从今年开始,随着特朗普的上任和欧洲各国的激荡,“世界局势”很可能又要发生巨变。对于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来说,前景完全是晦蔽不明的。而对于已经去世四十年的哲人来说,当我们读到他当年坐在这个黑森林深处的高山小屋写成的笔记,却似乎能感觉到,这个人对于我们的未来,早就看得比我们还清楚……
海德格尔木屋前的野花和井泉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352x701jh&width=500&height=375&auto=0
何乏笔在海德格尔井泉朗读策兰诗《托特瑙山》视频(中间有一段轰隆隆的声音,是我用手机录像时掉进了溪里)
时间的芒刺:《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修订版后记
这部博士论文的主题,“时间”,最初的注脚可能是在儿时游戏的村路上,正午的阳光在稻草秆上发出金色的芒刺。一到芒刺的扎眼达到某种强度,我就知道该是午饭的时间了。无论玩得多么疯,我都会撇下小伙伴,往家里赶,而这时满村都会响起各家的妈妈叫孩子回家吃饭的喊声。我的妈妈没想过为什么不必满村喊我。她不知道我的秘密是知道时间。我的时间不是通过钟表的指针,而是太阳在草尖上发出的光芒。
这道光芒的指针可能一直指引着我生命的道路。不然,为什么直到今天,这条道路没有一刻可以停留,没有一物可以安慰?我自知性情远不是完美的天物,智慧更是残缺不全,只能依靠勤奋读书。每当窗前的日光逐渐式微,直到看不清书本上往圣先贤的遗言,我的心中就充满无限的悲伤。每天就这样结束一天的阅读,迟迟不要灯光的照亮。然后打开电脑,在子夜的写作中,用时间的芒刺,刺痛正午的阳光。
博士论文之后,我的第二本书叫《在兹》,用海德格尔的德文说就是“Dasein”:Sein是“在”,Da是“兹”。副标题叫“错位中的天命发生”,又是海德格尔所谓Geschick、Verrücken、Ereignis之意。这既不是对海德格尔的生硬套用,也不是对孔子斯文的狂妄自诩。这是时代的命运。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不得不通变古今、融贯中西,虽然最终可能还是徒劳。时代的品味已经急速变坏,一切严肃美好的事物正在被迅速无视,甚至连“接受批判”的待遇都不再享有。
这本博士论文写作前后的那几年,常与一群朋友聚会:去山海关读海子,在北京、广州、上海做读书会,讨论问题。平时不在一起的时候,老式的BBS论坛成为不散席的会场。早期的网络生活不像现在的微信群和朋友圈那样单调,每个人每天都在发同样的东西。比起手机屏幕来说,键盘时代的网络生活仍然是可以长篇大论的。
博士论文之后的几本书,《在兹》(2007年)、《思想的起兴》(2007年)、《道学导论(外篇)》(2010年)、《古典文教的现代新命》(2012年)、《心术与笔法》(2016年)、《诗经、诗教与中西古典诗学》(2016年编著),到处充满了老式网络的痕迹。在手指敲打键盘的力度、节奏和沉吟间隙中,是可以有思想发生的。(我手头正在编的一本新书《生命的学问:当代社会的古典教育》却开始浮现微信的痕迹。)
《思想的起兴》和《道学导论(外篇)》是一项较大计划的准备工作。这项计划是想通过比较系统的经典解释工作,建立一种生动的古今对话,让古代经典朝向今天打开,也让当代的问题意识朝向古人打开。这是“学”的工作,也是“教”的工作。《古典文教的现代新命》、《诗经、诗教与中西古典诗学》便是在“教育”维度的展开。《心术与笔法:虞世南笔髓论注及书画讲稿》和即将出版的《生命的学问:当代社会的古典教育》仍然延续了这一工作。不过,这些都还是准备工作。要写的东西一直没有出来,而年岁在蹉跎,志气在消磨。只有心,仍然在感受时间芒刺的痛,虽然儿时的稻草再也没有对我显现。
柯小刚
丙申年除夕记于青山无竟寓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3705hki84&width=500&height=375&auto=0
托特瑙瀑布视频。这个瀑布是德国境内落差最大的瀑布群中的一段。瀑布下面是托特瑙镇,上面就是海德格尔木屋所在的托特瑙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