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所站之处,尽自己所能做的——陈玉昆在纳米比亚的宣教生活
在你所站之处,尽自己所能做的——陈玉昆在非洲的宣教生活
文|戴芯榆 照片提供|陈玉昆、徐壮华
「你要有心理准备,他已经习惯纳米比亚的思考和沟通模式,如果你觉得他讲话很跳跃或松散,那是因为纳米比亚和台湾很不一样。他已经是纳米比亚人,不是台湾人了。」
采访之前,我频频收到这样的提醒,是很特别也很有趣的经验。
「那么,你们不会觉得双方很难沟通?还愿意支持他在纳米比亚的工作?」我问。
「这样很好,就是要当个真正的非洲人,跟他们生活在一起,不是吗?」发言的人,是长期支持他的台湾少数伙伴之一——大安便以利教会的徐壮华牧师。
「我们每次拜访当地,结束都像风一样地走了,只有他留在那里。如果我们没有真正了解纳米比亚,为何要对他指手画脚呢?」
在贫民窟中间的铁皮屋教会
这位我们口中的「他」,就是陈玉昆── 一个在非洲纳米比亚待了十五年,在当地娶妻生子,大家都说「他已经变成非洲人」的台湾人。
「目前我们贫民区固定礼拜二,四,六。每一个礼拜有三天煮给小孩吃。菜单是:马铃薯,红萝菠,番茄西红柿,地瓜,南瓜,牛肉,鸡蛋。食物有米,玉米粉。麵包,奶油。果酱。」在陈玉昆写给台湾伙伴的信件中,常见不通顺的标点符号和文句,甚至还有错字,却在文词间读得到他传递出的认真。
纳米比亚(The Republic of Namibia)位于非洲西南部,1990年脱离南非统治而独立,官方语言为英语,不过,由于当地白人多为德国人和荷兰人,因此也通行德语、荷兰语和土着语言。人口大约两百万,半数从事农业,但因气候干旱少雨,境内多为草原和沙漠,加上失业问题严重、社会财产分配悬殊,人民贫穷和饥饿的情况非常普遍。九成纳米比亚人自称是基督徒,但只在婚丧喜庆采用基督教仪式,境内也很少教会,基督徒多在树荫底下聚会。
现在,陈玉昆和妻女住在纳米比亚首都的第二大贫民区「哈班纳」,一个由铁皮屋组成的大社区。当地日夜温差大,加上居民多酗酒、失业率高,饥饿 34 43846 34 14985 0 0 2856 0 0:00:15 0:00:05 0:00:10 2969题非常普遍,许多人直到饿死在铁皮屋内都不会求救。在这里,陈玉昆一家最常做的就是煮饭,让哈班纳的小孩尽量不挨饿,并陪伴、教导他们,如今,他们照顾大约三百位小孩。
看着照片中由铁皮搭建而成、门外孩子大排长龙的教会,我不禁好奇,当年陈玉昆为何来到纳米比亚?他搬到纳米比亚之前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子?
「作什么牧师?是要当乞丐吗?」
「我几乎快要忘记,自己在台湾的时候都做些什么了。」语句不通顺,加上话题跳跃,我只能在破碎的对话中努力拼凑,才终于稍微窥见陈玉昆在台湾的日子。原来,陈玉昆在台中沙鹿长大,十五岁开始到教会聚会。有一天在教会领圣餐,他心中突然涌上一股感动,瞬间泪流不止,便跑去厕所洗脸。「有人看到我,以为我出了什么事,问我:『你需要帮助吗?』但我不知道我在哭什么。」这时,有个声音对他说:「你知道耶穌为你钉十字架,为你的罪而死吗?祂付出牺牲的代价,就是要使用你。」陈玉昆自此领受上帝的感召,期盼将来成为牧师,但家人知道后都很反对。
「家人对我说:『作什么牧师?是要去当乞丐吗?』他们觉得,牧师都在向别人要钱。」但他仍一心寻求,念完神学院后,经人介绍到恒春基督教医院担任院牧。
在恒春时,他常在夜市、街头布道。他没有口才,也没有新奇有趣的布道技巧,滚一个油桶,立在众人聚集的地方,拿着麦克风就开始讲道,而且单纯传讲圣经内容与呼召人归信基督,「我喜欢冒险,上帝不断燃烧我要这样布道。」渐渐的,陈玉昆发现自己渴望去海外更需要福音的地方,在恒春待了三年后,他被派去英国伦敦、荷兰阿姆斯特丹和南非开普敦,最后确定自己要呆在北邻南非的纳米比亚。
↑陈玉昆外出布道时,曾拜访一个名叫「欧它比」(音译)的城镇,镇上有一棵奇妙的巨树。这棵巨树内部是一间教堂,有讲台和会友的坐席,可容纳十几位会友。这棵树的歷史也很特别:昔日种族战争时,这棵树是老弱妇孺的避难所;后来变成一个绞刑场,将犯人吊死在树内;德国殖民时期,这棵树变成邮局;南非统治时期,则是军事指挥中心。现在,一切恩怨情仇都过去了,这棵树变成一间小教堂,陈玉昆曾在这棵大树下搭帐蓬过夜。图中的小女孩是陈玉昆的小女儿,站在树教堂的中央。
「当时听其他人说,如果你想去纳米比亚,必须坐飞机跳伞降落。我就想:『哇!那一定是个很原始的地方,我要去!』现在想起来,那当然是错误的印象,但这里的贫穷问题的确非常严重。」
四个国家之间的街头生活
初到纳米比亚,陈玉昆原本以为自己要负责当地的华人工作,然而,看见伊斯兰激进势力渐渐出现,让他非常担忧。他将储蓄都拿去买发电机、扩音器、音响等布道器材,又借车子,轮流去附近四个国家──坦尚尼亚、安哥拉、辛巴威和尚比亚布道。「伊斯兰激进势力问题在尚比亚最严重,许多穆斯林从中东和巴基斯坦来到这里,在各地开始建清真寺,招募穷人去阿富汗种鸦片、海洛因,以支持恐怖组织。还有不少阿拉伯人藉由娶妻的方式,带领年轻孩子到阿拉伯受训。我很担心尚比亚会变成下一个苏丹,大量基督徒遭到迫害。」
于是,陈玉昆在非洲的布道几乎都不在教堂,而是在学校、车站、街头或菜市场。「有时候,布道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处理报关、签证、运器材要填一堆资料,还需要有当地的联络人。有些国家的时间观念很不同,有一次我去安哥拉,和对方约好四点在教会见面,到了五点多,他人还没到。于是我到他家找人,结果他穿着睡衣正在看电视,看到我出现,才急忙说要准备出门了……」每次出去,几乎都是住帐篷,还曾被当地人放鸽子,在沙漠过夜,不知名的野兽在帐篷外面怒吼,只能靠着祷告撑过一夜。
↑陈玉昆布道时,常常随地搭帐棚过业。
↑陈玉昆布道时,常常播放《耶穌传》影片,吸引民众观看。
↑因奇妙际遇开始的车站布道,人群常是稀稀落落,即使听众寥寥可数,陈玉昆仍每週定点讲道。
问他,这样在街头布道,有当地教会帮忙和跟进造就信徒吗?陈玉昆说:「我们跟亚洲很不一样,你每到一个地方,最好尽量按照他们的习惯和方式。」在非洲,没有所谓的系统和组织,陈玉昆却仍相信上帝可以使用他。
每次布道前,陈玉昆都要拜託人带他去找当地首领,告知要播放《耶穌传》影片和布道,偶尔免不了遭到拒绝。有一次,一个以无神论立党的政党不允许他布道,他便转向另一区布道,没想到这群人竟浩浩荡荡带着党旗走来,想阻挠活动。然而,当他们走进群众,竟开始聆听陈玉昆的布道内容,带队的首领见情势不对,在一旁咬喝手下捣乱,却没有人听从,只好气冲冲地回去了。
还有一次,陈玉昆在一个城市布道,播放《基督受难记》影片,当片中的耶穌被人打得遍体鳞伤时,五百多名观众,竟有近一半的人放声大哭,喊道:「不要再打他了!不要再打他了!」哭声宛如在丧葬场合那样惊人。陈玉昆与伙伴担心场面失控,引来警察干涉布道会,便赶紧带哭泣的人离场,安慰他们。那次呼召,半数以上的人决志归信耶穌。
十年前开始的车站布道更是奇妙,「2004年,我要开拓三个华人教会,常常得去纳米比亚的一个海港。一天,一个在车站的工作人员问我:『为什么你经常坐车去海港?你在那边做生意吗?』我说我是牧师,他就说:『嘿!你是牧师?很不像耶!如果你真是牧师,要不要来这里讲道?我可以帮你召集听众喔!』我以为他在开玩笑,他又说:『我是认真的,只要你下週来,我就把人带过来听你讲道。』」从那时开始,陈玉昆就每週带一本圣经去车站布道。当时,那一带还有很多穆斯林,他总是站在车站中央的椅子上,传道、唱诗歌。原本群众聚集的地方,只要他一出现,人就会一个接一个离开,剩他一人孤零零地继续布道。这样连续三个月后,才渐渐有人聚集,甚至警察也来听道。有时候,陈玉昆去其他国家布道,回到车站时,还有人问他:「牧师,这个月怎么都没看到你?」
贫穷难熬,但不痛苦
陈玉昆说:「尚比亚教会看见我的布道有果效,希望我能常去,可是我每次去布道需要两週到一个月的时间,妻儿的生活就会出问题。」
他坦言,刚到纳米比亚的时候很难熬,尤其没钱吃饭、付房租的时候,甚至与太太吵到几乎要离婚。陈玉昆的岳母是基督徒,在家里开了一间快三十年的孤儿院,一家人曾穷到住在孤儿院里。曾经,有中国籍会友让出一间小小的房子,让他的妻女住,陈玉昆则在外面搭帐篷。陈玉昆傻笑说:「即使家住帐篷,还是可以帮助人,因为我曾接待旅客和流浪汉一起睡在帐篷里。」
2007年,他们搬到纳米比亚首都的贫民窟「哈班纳」,这里矗立几万间铁皮屋,密密麻麻紧挨着彼此,而陈玉昆的教堂也是一间铁皮屋,就盖在他们中间。「这里大部分的父母都没有工作,孩子饿了也无法照顾。我因为没钱,不能开孤儿院,但我想,总有什么是我可以做的。」于是他开始为这些孩子煮饭、发粮食,煮到排队的人龙越来越长,煮到越来越多人搬到教会附近,煮到政府开始透过教会颁布政令宣导,煮到教会开始聘请传道、司琴、厨师、行政人员,让陈玉昆出门时无后顾之忧。
「整间教堂都是靠人奉献,现在却养了六个员工的家庭,还有三百个小孩要照顾,有时我们连养自己小孩的钱都很难凑出来。」陈玉昆说:「但没关系,一开始来纳米比亚,我就知道必须凭信心度过所有情况。如果我不相信上帝会供应一切给祂的儿女,当初大概就不会来了。」
陈玉昆说,十五年前离台时,他找不到愿意支持他的伙伴,仍决定前往非洲。他拿著行李在忠孝东路等车,差点错过巴士,提著皮箱就跑,追巴士追得满身大汗。气喘吁吁地上了公车,坐定座位后,发现前方的两个乘客正在读圣经。他好奇搭话:「你们是基督徒呀?」对方抬头,给了他一个微笑:「是啊!」又问:「你要去哪里呢?」陈玉昆答道:「我要去非洲当宣教士。」下车时,对方悄悄塞了名片和两百美金给他,对他说:「我在中国开工厂,到非洲后请与我联系。」
彷彿再次确认了来到非洲的心志,陈玉昆说:「贫穷虽然很难熬,但我不觉得痛苦,因為一切都在上帝的计划里。」
「我宁愿给那个亚洲人」
2014年八月,陈玉昆的太太向政府申请登记土地,希望可以稳定居住在「哈班纳」、发展当地工作,但是,纳米比亚政府对她非常不友善,并刁难她,说了许多不好听的狠话。最后,一位官员说:「我们还不如把那块地给一个亚洲人,他老是在那里煮饭,让飢饿的小孩得以饱餐。这种爱心很令人感动,我们宁愿把地让给他,也不卖给你。」
陈玉昆的太太一听,马上回答:「那位亚洲人就是我先生,他是那间教会的牧师,如果我们没有地,就没有人关心那些飢饿的小孩了。」政府官员听了很震惊,也无言以对,只好答应陈玉昆的太太。
我问:「你是不是特别喜欢照顾小孩?」他说:「不是,只是刚好所处环境都有很多小孩。我相信生命中遇到的,就是上帝安排给我的。」
原来,他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因為曾有一段特别的经历,发生在南非开普敦。
在你所站之处,尽自己所能做的
来纳米比亚之前,陈玉昆在开普敦待了三个月,住在背包旅舍。
那时正值六、七月,是开普敦的冬天,常常下雨,有时入夜温度会降到十度以下。很多无家可归的小孩,总是在街上游荡,累了就睡在教堂前的石路上,用厚纸板随地铺一铺,抱在一起入睡。当时,陈玉昆已确定自己要到纳米比亚,只是暂时停留於开普敦,但心中却有个声音告诉他:「上帝要你為这些孩子煮饭」。於是,他早上去买菜,下午煮饭,再自己骑著脚踏车,带著三十几个便当,到孩子聚集的地方,一边唱歌聊天,一边发便当。
久而久之,附近的商店老板常到旅馆找他:「你的小孩打破我们的橱窗偷东西」、「你的孩子要照顾好啊!」孩子们,都变成了「他的孩子」。一看到陈玉昆出现,原本在逞兄斗狠的少年,都丢下棍棒逃跑,再假装没事地绕回来跟他打招呼。而当地的帮派流氓,发现这群人总是跟著他,开始带小嘍萝上门找碴:「你是谁?凭什么在这里聚集?你知道这是谁的地盘吗?」陈玉昆总是平心静气应对,几次下来,竟也化险為夷,附近的警察倒忍不住告诉他:「你不要再养这些人了,这些人都是坏蛋。」
后来,他遇到一位老妇人,看见她在街上的垃圾堆翻食物,便请她过来一起用餐。一开始,妇人不好意思加入,因為她的嘴巴已经溃烂了。她一边进食,一边流血,用完餐,便迅速地消失在街头。第二天吃饭时,他问孩子:「昨天那位老妇人呢?為什么没看她在附近出现?」孩子回答他,妇人已经过世了。
「在开普敦的这三个月,我无法做什么『大事』,只能每天煮饭,和他们一起谈话、用餐。虽然我是个只会『讲话』和『煮饭』的牧师,虽然曾被威胁、劝退,但当我想到,也许这些少年一生难以得到几次关爱,也许这位妇人临终前好好享用了最后一餐⋯⋯我知道,此时此地,这就是我唯一能尽力完成的最有价值的事。」
在纳米比亚的十五年间,他遇过无数挫折和挑战,但在开普敦那三个月的经历,却是帮助他安然面对困难的关键之一——
不管是三个月,或是十五年:不管是短暂停留,或是定居长驻;不管是只会『讲话』和『煮饭』的牧师,还是纳米比亚官员眼中的「那个亚洲人」,这一刻,都要在你所站之处,尽自己所能做的。
活出让人「宁愿给那个亚洲人」的生命吧!
↑陈玉昆的全家福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
向所有走向宣教前线的弟兄姊妹致敬!
—— 本文选自宇宙光杂志 ——
— —— — —— — —— — —— — —— — —— — — ——
更多精彩见证请点以下链接查看:
在地震中失去双腿、女儿、婚姻,重生后上帝赐下更美的人生——重新绽放的廖智
为什么越拜却越没有平安?最终耶穌把我救上岸——孔玉想的飞越迷信之旅
三则见证【“放心吧我没事,我是基督徒!”】&【得了胃癌,欢呼“哈利路亚”!】&【伤疤成了爱的印迹】
— —— — —— — —— — —— — —— —
【信仰的力量】一年两遍读经进度提示
今日读经计划【2017年6月2日 礼拜五】
耶利米39—43
哥林多前书15—16
本周读经计划:【5月28日——6月3日】
耶利米18—48
罗马书14—16
哥林多前书1-16
哥林多后书1-5
—— — —— — —— — —— — —— —
往期信息,快速查询,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信仰的力量”:
注:关注公众号后才能在首页对话框回复!只能准确回复红字数字部分,每次只能回复一组数字才能收到
【每日经历神】:在【信仰的力量】公众号首页下面的菜单栏【赞美灵修】中每日更新!
【关注事工和奉献】:只回复数字“0”
【牧师讲道】“11”—冯秉诚牧师; “12”—张伯笠牧师;“13”—远志明牧师;“14”—叶陈淑淑见证;“15”—范学德传道;“16”—杨安鼎牧师; “17”—保罗华许牧师“18”—于宏洁牧师; “19”—沈保罗牧师;“20”—宋尚节牧师;“101”—杜丽艳
【信仰答疑】:“21”;
【探访活动】:“31”—“觅非播舍”;
【祷告】:“41”;【认罪悔改】:“4101”认罪、悔改、读经;
【禁食】:“4102”;【等候神】:“4103”;
【见证】:“51”—比尔盖茨、王石、李开复、赖昌星;“52”—【彼岸见证】、尼克.胡哲;501—洪汉义;502—蔡琴;503—黄绮珊;504—袁幼轩;505—吕丽萍、孙海英;506—罗慧娟; 507—廖智;508—释远诚;509—范玮琪;510—西藏宣教;511—方师母(倪月娥);512—胡福林(欠债见证);513—孙大信;
【宗教之分】:“61”,耶稣对其他宗教的影响见证;
【疾病及医治】:“71”;“701”—抑郁忧郁症;“702”—赌徒重生见证;“703”—癌患见证分享
【灵修】:“81”—《标杆人生》;【2017读经计划表】:“8101”;
【婚姻】:“91”;【儿女教育】:“901”;
【美文回顾】:回复“20140000”查阅2014精华信息; 回复“20160000”查阅2016精华见证;
【圣经学习】:回复0108、0916、1724、2532、3340、4148、4956查看大卫鲍森《圣经旧约纵览》的讲解; 回复 5764 查看《圣经新约纵览》
【每日经历神】:在【信仰的力量】公众号首页下面的菜单栏【赞美灵修】中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