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南亚到底有多少种粉和面?

食帖CULTURE 食帖 2020-09-01


文末点击【阅读原文】
速入手食帖特集系列

东南亚饮食向来带有一种神秘感,特别是面食的种类,更是纷繁多样。


东南亚面食的一大特点就是丰富的汤料和配菜。茂密的雨林孕育出各种各样的香料,使得东南亚饮食在世界占有独特的位置。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的原因,东南亚地区的饮食在保持当地的特色的同时,也深受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影响。


比如东南亚饮食中的很多面食便源于中国广东一带,在很多东南亚华人的记忆中,东南亚的粉面常常带有家乡的味道。


今天食帖君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东南亚这令人眼花缭乱粉和面。



泰国


泰式炒粿条



粿条由大米制成,扁而宽,类似河粉。东南亚地区的粿条做法基本就是炒和水煮两种,泰式炒粿条便是炒粿条中最负盛名的一道菜。


泰式炒粿条最早起源于柬埔寨首都金边,因此也叫“金边粉”,后来传入泰国及越南,经过不断改良,才成为泰国经典菜肴之一。


作为国民饮食的泰式炒粿条在曼谷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



正宗的泰式炒粿条不油不水,粿条形状完整,口感劲道弹牙。制作时选择质量上乘的粿条浸泡至少 1 个小时,同时准备酱汁和配菜。


酱汁中有当地特有的罗望子汁、棕榈糖、鱼露和辣椒;配菜食材种类则非常多样:豆芽、红葱、菜头、豆干、虾、蛋、花生米等都可以加入。



炒粿条对时间的把握非常严格,因为一旦下锅,几分钟之内就要端上桌;并且锅边必备白开水,因为每家粿条不同,有的需要多次加水,才能炒得恰到好处。


泰北金面



金面是以小麦制作的鸡蛋面,因面条呈漂亮的金黄色而得名,是泰北菜里最著名的面品之一。


据考察,它的起源地在大傣族聚居的中缅边境,后来随着傣族向周边地区的迁徙而传入东南亚,成为缅甸、泰国和老挝闻名遐迩的面食。


现在,在泰国北部著名的旅游城市清迈,到处都能见到金面的身影,“吃一碗泰北金面”更被誉为“到清迈必做的 10 件事之一”。



金面汤多以咖喱配上胡姜、姜黄和生姜作为汤底,加上椰奶、酱油与棕榈糖等配料烘托出独特的香味。


鸡蛋面口感滑嫩,汤汁附着力强,和咖喱汤一起食用能吃到汤面一体的绝佳味道。



泰国北部人口味偏重,喜欢辛辣的菜肴,因此泰北金面还会加香葱、酸辣的腌菜和辣椒酱等调料。


配菜除了传统的鸡肉和牛肉,还有鲜虾、墨鱼、芭蕉猪肉、杂菜等,选择非常多样。


酿豆腐



酿豆腐是一款比较特别的泰国菜,它的泰语名字是由客家话的“酿豆腐”音译而来,一般搭配面条、米粉或粿条食用。


酿豆腐最早是街头小吃,现在不论是街头巷尾还是大型餐馆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酿豆腐使用中式红腐乳酱料搭配红姜、辣椒制作汤底,调味后带有酸甜的滋味和粉红的色泽。


与客家酿豆腐不同的是,泰式酿豆腐常以鱼浆为馅料,且配菜一般只使用空心菜。



越南


越南牛河



越南牛河是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饮食文化交融的产物。


它结合了中国的河粉、法国的牛骨汤与牛肉片,还有越南当地的香料。这种混杂着各国饮食精粹的菜肴先是出现在街头,后进入餐厅,如今已成为当地人最喜爱的美食之一。



牛肉汤底是越南牛河的灵魂。制作汤底的过程费时费力,十分繁复。


将牛筒骨、牛腩、洋葱、生姜用小火熬制 10 个小时后,加入八角、草果、肉桂、花椒、香叶等香料再煲 2 个小时。


越南各地的牛肉汤底香料的搭配也各有不同,越南南部的人因为偏爱甜味,会在汤底中加冰糖,而越南北部的汤底中则不加。


河粉的选择也丝毫不能马虎。新鲜的河粉带着米香,直径以小于 1 厘米的最好。



盛好一碗河粉之后,正宗的南部吃法是先用热汤将新鲜的生牛眼肉烫熟,再将九层塔叶(即罗勒)磨出香味,撕碎放入碗中,挤一点青柠汁,最后加入大量芽菜和辣椒拌匀。


而在越南北部,河粉中除了牛肉以外,一般就只会加青柠和辣椒。


蟹粉丝



蟹粉丝由螃蟹和西红柿炒制而成,除了加入油炸的豆制品、肉类和海鲜作为配料,还会使用柠檬、罗望子、辣椒等调味料。


越式米台目



越式米台目是越南有名的平民小吃,作为主料的面是近似乌冬面的粗米线。


使用的配菜根据地域不同有所区别,一般都会加入螃蟹、虾、鱼板和猪脚。



马来西亚


叻沙



叻沙起源于南洋地区,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代表性菜肴,一般使用米粉、黄面。


东南亚地区曾深受古印度文化的影响,“叻沙”一词就源自于梵文,意为“数量非常多”。


叻沙的种类十分丰富,不同地方的叻沙,其做法和味道也存在极大差异。


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常见的叻沙多为咖喱叻沙(Curry Laksa)或亚参叻沙(Asam Laksa)。


△ 咖喱叻沙(Curry Laksa)


咖喱叻沙在马来西亚中部、南部和新加坡比较常见,有的地方也叫“咖喱面”。


主料一般使用米粉和各式黄面,配料有油豆腐、鸡肉丝、豆芽、血蚶、虾子、鸡蛋等,偶尔会加入叉烧和猪皮。汤底多为加入椰奶的咖喱汤,味道十分浓郁


制作时将虾米、咖喱粉、香茅、红葱头、辣椒等香料炒制片刻后加入高汤和椰奶,待煮沸后放入配料,最后放入米或面煮熟即可。


△ 亚参叻沙(Asam Laksa)


亚参叻沙在马来西亚中部、北部较为盛行。主料一般会使用粗米粉或者濑粉(以粘米为主要原料制成)。


亚参在马来语里意为“酸豆”,指的是用于制作亚参叻沙汤底的原料罗望子,而酸酸辣辣的鱼汤也是亚参叻沙的特色。



制作时先用甘榜鱼或马鲛鱼加入南姜、香茅、红葱头、辣椒、罗望子、亚参果片等香料熬制出浓汤,再将鱼捞出去头尾,鱼肉撕碎后放回汤内。


在配料的选择上,亚参叻沙中通常会加入凤梨、黄瓜、洋葱、莴苣等蔬果。把蔬果放在粉上,淋上熬好的汤底,最后倒上少许虾膏食用。


板面



板面是传统的客家面食,后传入东南亚地区,在马来西亚的华人社区,板面是最常见的面食之一。


过去制面机尚未普及时,厨师都是用玻璃空瓶将面团辗平,再用刀将面团切成条状,因此得此名。


作为平民美食,板面一般在茶餐室、美食中心或路边摊都会出售。


其最大特点是现点现做,提前将面粉、水、盐和成面团静置,待醒好后放入制面机切成条状,用开水煮熟后淋上猪骨高汤,放上肉末、木耳丝、薯仔菜、炸江鱼仔、青葱等配菜,就可以端给顾客享用。


马来炒面



马来炒面也叫印度炒面,是马来人非常喜欢的家常面食,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街头小摊和餐馆都很常见。


马来炒面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素炒,一种是加入各种海鲜或肉类混合炒。主料使用的是黄色的鸡蛋面,还可以用方便面。


炒的时候先放鸡蛋和海鲜,然后加入马来西亚一种特色酱料——桑巴酱(一种以糖、虾米、辣椒等为原料制成的酱料),放入黄面后再加入青菜、洋葱丝和西红柿等,用猛火翻炒即可。


槟城虾面



槟城虾面是马来西亚槟城特有的美食。


马来西亚北部以外的人习惯称之为虾面或福建面,主料一般使用米粉或黄面,加上利用虾壳及辣椒熬煮的赤红辛辣汤底,充满虾的鲜味及辣椒等香料的香味,深受热爱重口味的马来西亚华人欢迎。


哥罗面



哥罗面是马来西亚砂拉越地区的特色干捞面,又叫作干面。主料一般采用黄色的鸡蛋面,面条的形状曲折。


有说法称哥罗面最早源于广东和客家人的干面,而“哥罗”就是由“干捞”音译而来。


哥罗面可以在砂拉越境内大小城镇的熟食店找到,而且有多种做法可供选择,如干面、酱油干面、酱油辣味干面、叉烧油干面,配料一般有肉末、叉烧和小葱等。



菲律宾


肉蔬面



菲律宾的面食最早源于中国。肉蔬面是一种使用卢克班(菲律宾城市)鸡蛋面制成的炒面,在菲律宾深受学生和公共汽车司机们的喜爱。



制作肉蔬面时,将胡萝卜、洋葱、大蒜等蔬菜炒制后重新起锅,加入五花肉、猪肝和虾略微炒熟,加入高汤,煮开后放入面条。


制作的关键在于此时要尽量让面吸收大部分汤汁,最后加入炒熟的蔬菜,再用酱油和胡椒调味即可。


橘子酱米线



橘子酱米线是在层层的米线上浇上“橘子酱”制成。橘子酱并非使用橘子制作,而是由其呈现的颜色而得名。


制作橘子酱米线时,先将米线用清水泡软,然后起锅炒熟猪肉末,加入高汤炖煮片刻后加入面粉,使其粘稠,后放入酱油和胡椒调味。



米线煮熟后浇上橘子酱汁,撒上猪肉、切好的白煮蛋、虾和猪皮即可,有时还会放牡蛎和乌贼。


将当季的新鲜果蔬、海鲜、嫩肉全部加入到面条之中,清新凉爽的口感让这道简单的面食在当地广受欢迎。



新加坡


虾面



虾面应该是最为知名的新加坡面食了。爽滑的面条和浓郁的面汤可以说是新加坡人从小的记忆组成部分。


虾面的主料一般为黄色的鸡蛋面。制作时,将虾头和虾壳在锅中用蒜蓉爆出虾油,再加入猪大骨和冰糖、白胡椒熬制 2 个小时,直至汤汁呈现漂亮的红色。


用汤汁将面和虾烫熟,依照面、虾、排骨的顺序装碗,最后浇上虾汤即可。



你还推荐哪些东南亚粉面?

评论区分享

我们会选取 2 位朋友

随机送出食帖特集 1 本

公布时间 9 月 9 日


text. 贺卢文迪 | photo. Google

商务合作|职位应募:witheating@foxmail.com

转载请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点击下方图片

👇阅读精彩内容👇

蔬菜不好储存?那就把它们晒干!

这些名人竟也是美食老饕?


News!
一碗面,就是一个宇宙。
《面的奥义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就能快速入手!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入《面的奥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