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讯】 换一个视角看乡村建设——《回嵌乡土》新书研讨会举行

文章来源:重庆日报

5月12日,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潘家恩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回嵌乡土》新书研讨会在福建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举行,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乡村建设的前世今生,探索了新时代乡村建设的新可能。

打破理论与实践藩篱

为乡村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与国仁乡建社企联盟共同举办,邀请到全国多位知名专家教授和乡村建设实践者进行了观点分享。

▲作者潘家恩

“我写的这本书,除了它厚以外,其实是希望能够有‘三个打通’。”研讨会上,该书作者潘家恩首先分享了该书的写作背景。

他称,2001年,他读大二时便开始投身到乡村建设事业中,起初在河北定县翟城村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做农民培训和生态农业等工作。

他最初对农民的理解是刻板的、有偏见的,要么觉得农民勤劳朴实,要么觉得他们目光短浅。但在后来的工作中,他发现,农民其实很强,比如聪明,一次他在农村办电脑培训班,有的人竟然把摘辣椒和学电脑结合起来,把手指头管的是哪几个键抄在纸上,一边摘辣椒一边练习,刷新了他的认知,让他很大触动。

之后,他从学生一路成长为高校老师,从未离开过农村。“过去,很多研究都以所谓‘中立客观’为目标,但我觉得不应该这样,应该把自己的经验、感受和思考写进去。”潘家恩称。

为此,他在写该书时,一是希望把实践和研究打通,让作品更有温度;二是希望把宏观和微观打通,把微观问题放到中国、放到历史、放到全球的宏观背景下解析;三是希望把经验与战略打通,注重学术性,既给历史一个交代,又要更好地启发新时代的乡村建设。

“该书确实为当下的乡村建设提供了历史镜鉴。”研讨会上,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研究系博士张振表示,这本书的一个特点是,对乡村建设进行了一种整体性、贯通性的历史叙述,为当代乡村建设提供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的镜鉴,非常有助于当代实践。

注重“人”的问题

为知识分子“到农村去”提供借鉴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第一个感觉就是挺厚的、沉甸甸的,翻了目录之后,可以看得出来,这真是潘家恩老师的心血之作,且出得很及时。”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地方合作办公室主任肖青表示。

▲肖青

在他看来,过去,人们对乡村建设的更多理解是基础设施,是物质层面上的东西,很少去关注人的问题,这本书不仅系统地阐述了乡村建设历史,还关注了乡村教育、医疗等问题,提出了“乡建学术化、学术乡建化”的理念,其中“学术乡建化”就是指把相关的知识转化成农民能听得懂的、愿意听的和对乡村有帮助的知识,即回流与回嵌乡土。

在书中,潘家恩还通过对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陶行知等被世人熟识的知识分子不约而同地投身乡村建设的分析,诠释了当代知识分子的另外一种可能,进而去感召一部分年轻人参与到乡村建设实践中,很有意义。

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人才计划”项目负责人张玉表示,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选择返乡,有的做生态农业,有做的乡村教育,有的游学……但如何让青年人去更好地探索,在乡村安身立命?《回嵌乡土》一书以“实践者—研究者”的视角进入乡村建设的历史与现实,实现了“学院派”与“实践派”的互动,打破了学院研究与社会实践相互隔绝的格局,从中国现实中提取问题,以理论方式介入现实议题,为知识分子“到农村去”提供能很好的借鉴。

回流与回嵌乡土

从世界看中国的广阔天地

▲《回嵌乡土》

“借用这本书的标题,‘回嵌乡土’对我来说是一个期待。”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联合创始人黄志友在研讨会上表示。

他称,做乡村的更新,做城市的更新,其实指向的都是城乡融合,形成一个人才融合、文化融合的新城乡文明。因此,在城市里,要做海绵城市、做智慧城市;在乡村,要做文创、作新老村民融合,只有城市、乡村同步更新,才能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格局。潘家恩这本书主张人才、资金等回流与回嵌乡土,具有引领性。

“感谢潘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这本书,一本沉甸甸的好书。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需要反复研读,其中序文我就看了三遍。”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周芬芳称。

在她看来,这本书首先是“知行合一”的成果,作者以“个人经验、切身经历、真情实感的介入”,远离了闭门造车,让理论变得更有温度。

其次,见解独到,对历史和当下的乡村建设作了敏锐洞察,如对百年激进、百年乡村破坏的分析和反思,让人印象深刻。

再次,客观冷静,作者始终保持着一种冷静和客观,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最基层的民众生计生活及生态环境。

最后,国际视野,书中对中国乡建历史与实践的研究以及总结20世纪的中国经验,采用了世界性光谱与全球性视野,展现了一个从世界看中国的广阔天地。


全国知名学者联袂推荐《回嵌乡土》



《回嵌乡土》关注中国问题、总结中国经验、创造中国理论的勇敢尝试,还得到钱理群、温铁军、戴锦华、汪晖、孙歌、赵月枝、贺雪峰、贺照田等学者专家鼎力推荐。

"

记得我在2004年对听讲的包括潘家恩在内的支教支农的大学生提出了“沉潜十年”的嘱咐,即“沉潜到民间、底层,沉潜到生活的深处、生命的深处、历史的深处”;现在,16年过去,潘家恩这一代终于以自觉的研究,对20世纪中国经验做出了自己的总结,发出了独立的声音!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

"


"

作为大众广泛参与的当代乡村建设事业,已经是一代人用热血书写的历史。作者当年是高校大学生支农社团负责人,恰逢其时地参与了这完整的二十年,从大学时期的支农骨干到今天的高校教师,其自身经历就是波折起伏的乡建缩影。于是,此书中记述的既是波澜壮阔的百年乡建,更有他亲身经历的酸甜苦辣。

——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

"


"

“回嵌乡土”是一段我参与且目击的历史,是新乡建一代人的青春热度,也是他(她)们实践与思想的印痕。在知与行之间、在前行与归来之间、在故乡与世界之间,他(她)们践行,他(她)们追寻、他(她)们摸索,他(她)们劳作。这里的文字,只是片刻间沉淀的片段,血犹热。

——戴锦华(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


"

知行关系是中国思想的重要问题。在20世纪的历史实践中,对这一问题的持续探究产生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命题: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家恩的著作正是沿着这一传统而展开的探索。

——汪晖(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

"


"

自下而上的历史如何书写?中国历史有没有内在机理?理论与实践存在什么关系?作者从特定角度向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让乡建从“有实无名”走向名副其实,这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朴素的一段历史,却承载了中国原理的鲜活生命。

——孙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


"

《回嵌乡土》是一部用非凡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写成的新时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里程碑式创新力作。作者立足乡土,面向全球,既充满理想与激情,又富有理性与反思,其对中国百年乡建的脉络化与参与式行动研究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统一层面达到了令人惊叹的高度。

——赵月枝(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缙云县河阳乡村研究院执行院长)

"


"

乡村建设需要顶天立地。家恩的写作足以证明:百年乡建,绵延不绝,其情怀令人感佩。如何更加深刻地切入我们的时代,是百年乡建一直面临的挑战。乡建需要理论,需要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贺雪峰(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

"


"

这是一部历史之书,也是一部思想理论之书,更是一部实践之书。认真读它,将为我们开启过去不足但又极其重要的历史经验视野、思想理论视野和实践行动视野,并有力地推动我们重新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以及“中国是什么?它从哪里来?应该往哪里去?”

——贺照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


延伸阅读

【书讯】《回嵌乡土》:中国乡村振兴的真实经验

【前沿】潘家恩:回嵌乡土:中国乡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重庆日报】潘家恩:在“泥巴墙”和“象牙塔”之间建立连接

【实践者】潘家恩:知识分子的可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资讯】 换一个视角看乡村建设——《回嵌乡土》新书研讨会举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