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发现有这9个“异常”,当心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顺应身体的规律都是最高境界。为此,我们要学会听懂身体的话。如果能做到,往小了说,可以减轻对病状的恐惧,避免过度治疗;往大了说,可以减少“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1. 动则出汗
身体说:缺氧了
有些人出汗并不是因为热,她们也没怎么动,就已经大汗淋漓了,这样的出汗就是身体在求救,它想告诉你:“缺氧了!”
体内氧气的供应是心和肺合作完成的,心脏功能不好,就容易缺氧,比如冠心病发作时会满头大汗,这就是心脏泵血无力导致的缺氧。
建议:夏天出汗过多的人可以自制“生脉饮”:西洋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西洋参补心气,麦冬补心阴,五味子是收敛的,帮助减少出汗。
2. 喝了就尿
身体说:火力不足了
平时就算不出汗,身体也在“无感蒸发”,水分通过皮肤被排到体外。身体很壮实的人代谢率高、火力旺,“无感蒸发”带出去的水分多。相反,身体很弱的人“无感蒸发”也很弱。频繁上厕所是因为排水只有小便这一条通路。
建议:尿频可以服用“参苓白术丸”。白术的长项就是健脾运化水湿,特别是炒过的白术,燥性更大,运化水的能力更强,更能帮助身体用水。
3. 坏心情
身体说:其实是我不舒服
身心是一体的,也是互相影响的。当你心情不好可能是身体在告诉你:“我不舒服了。”
“无病呻吟”常用来形容人没事找事。其实,这些人不是“无病”,而是身体弱了,不像强壮时那么能耐受痛苦,是因为说不清楚的痛楚而“呻吟”。
建议:我经常推荐“小建中颗粒”给身体不好又到了更年期的女性。“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内里不血虚,心情也就痛快了。
4. 长出气
身体说:肝郁了
有些人时常会深深地叹气,只有叹气之后才觉得舒服,这就是典型的肝郁。肝郁的叹气是身体在抱怨:“憋屈!不痛快!”
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的委屈和束缚都会导致肝郁。所以,宅女、淑女等,性格越内向越是喜欢静坐的人,越容易肝郁。
建议:当你总想叹气的时候,除了吃一些疏肝解郁的药物,比如“加味逍遥丸”“柴胡舒肝丸”,帮助疏通肝经,每天也最好在太阳下扩扩胸。
5. 肚子胖
身体说:这里很冷
腹部变厚的脂肪就是为了保温,肚子上的脂肪越厚,一个人内里的虚寒就越严重。这种人阳虚的可能性很大。
肚子很胖的人,稍微吃点冷的,或是遇冷风,马上就会泻肚。这就是阳虚,具体一点说是脾肾阳虚。除了需要注意饮食和加强运动,还需要借助药物。
建议:最具代表性的药物有两个,一个是“附子理中丸”,一个是“金匮肾气丸”。用药后,有人会感觉肚子小了一点,这就是身体代谢率提高的结果。
6. 月经失调
身体说:正在与时俱进
有些月经失调是身体在告诉你“内分泌正在自我调整”。
有些女性因为一次严重的受凉,月经骤然停止了。这是身体能预判到原有的能量可能不足以抗寒,就会以停止月经节约能量。这时的月经失调,中医辨证大多是“寒凝血瘀”。
建议:寒凝、血瘀最常用的调经药是“艾附暖宫丸”,一般要在来月经之前一周开始服用。血虚可以服用“八珍丸”“乌鸡白凤丸”有助于月经恢复。
7. 黄脸婆
身体说:舍车保帅
“黄脸婆”不只是脸色会发黄,脸上的线条也不紧致。这其实是身体在告诉你,它因为气血虚在“舍车保帅”,决定脸色的“血”,和决定表情的“气”,都不足了。
之所以,不是她们吃得不好,而是没有吸收营养的能力。需要改善脾虚的症状,身体才有造血的能力。
建议:每天可以用生黄芪10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送服5~10克阿胶,如果有舌苔腻的问题,可以在黄芪茶中加陈皮10克,帮助化湿。
8. 白头发
身体说:没有余粮了
为什么生活这么好了,头发的营养反而供不上了?原因很简单,用脑过度!在身体营养入不敷出时,头发这个次要的身体组织,自然最先被甩掉。所以,长白发就是身体在告诉你:没有“余粮”了!
年纪大的人头发白多是肾精的自然耗损。而年轻人头发早白,血热的可能性大。
建议:避免头发早白需要补肾。血热时的补肾,还需要清虚热,这就要谈到一个代表方:二至丸。虽然同为补肾阴的药物,与“六味地黄丸”相比,“二至丸”养阴退热的效果更好。
9. 长骨刺
身体说:我要维稳
所谓骨刺,只是关节的赘生物,在X光下看很像一个突出的“刺”。为什么好端端的关节会长出这么个东西?因为关节不稳了。
长骨刺其实是身体的“代偿”,如果关节不稳的问题没解决,新的骨刺就还会长出来。现代人关节问题之所以高发,就是因为我们很少运动到肌肉,肌肉力量不足,全靠关节自己硬撑。
建议:怎么才能从根源上让关节稳定,不劳身体长骨刺呢?首先就是锻炼肌肉,肌肉强健了,就可以分担关节的压力。只不过随着增龄,可以将跑步变成走路,不要每天高强度地爬山,适度减轻关节负担,这就是省着用。
更多精彩文章:
癌,其实是一种状态!肿瘤医生:不要给癌细胞创造“生长环境”!
本文来自:2022-07-15 健康时报《学会听懂身体的话》,摘编自《听身体的话》,佟彤著.
本文编辑:任璇 刘玫妍 审稿主任:杨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