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史伦:环球旅行,并没有改变我什么。

卉芝 一筑一事 2022-03-22


我们依旧在家与公司两点一线间来回,而史伦已走完5万公里。


历时232天

走过13个国家

97座城市

50000公里

全程无飞行

他结束了这次环球旅行

(点击文字可查看往期推送详细路线)


不少人好奇“环球旅行后的人都在做什么?”继北京、上海数场分享会,以及一个月前在成都的“言筑”后,史伦并没有停下脚步。


他送给自己几天大假,一个人去了大理。


环球旅行结束后,史伦来到大学同学在万亩茶园旁盖的小院子

┇ 北京·燕京里 “史伦的环球旅行”分享会

┇ 上海·静安公园 “史伦的环球旅行”分享会

┇ 成都·言几又凯德天府 “言筑”——“史伦和他的环球旅行”

┇ 大理·既下山SUNYATA酒店


踏上大理这片土地,强烈的新鲜感令史伦高度兴奋。


大理民居优雅挑起的屋檐提醒着他还是个建筑师,层叠的灰瓦白墙间腾起的青烟,洱海边降落的海鸥,山峰上的积雪,从民居墙里蔓出的鲜花……


在这院子里仿佛可以抱着阳光温柔死去,一阵风起,又飘回尘埃里。


┇ 大理·既下山SUNYATA酒店


“留下来吧,这才是生活。”刹那间,新鲜之余,史伦似乎已经对这里有了留恋心绪。


也不禁回想过去的一年,所到访的97座城市,有哪些城市让自己有类似的感受?


北京、西安、伊斯法罕、安塔利亚、佛罗伦萨、伦敦……都让人念念不忘,去到每一个地方,史伦总是试图像一个当地人那样在他们之中生活。


旧金山,视频资源来自:史伦


与他们一同躺在清真寺的穹顶下时,被邀去他们的家中享用晚餐时,被他们含泪送上离开的大巴时……那份留恋之情便格外强烈。所有的念念不忘,都缘起于自己与这些城市的交融刚有了深度和温度,却又突然被迫抽离。


如果细探原因,则发现这些城市于史伦而言的一个共性:故事。



带着五年前的诺言

“寻找”伊兹密尔


史伦的大学设计课许老师,五年前曾到访伊兹密尔,随意游走街巷时,遇到在家门前举办生日聚会的本地人。


他被热情邀请加入其中,并以相机镜头记录下在场人们的真挚笑脸,答应回头将这些照片发给他们。


土耳其海港和城市


然而不巧,许老师在离开土耳其之后弄丢了联系方式。


五年来,这些照片一直被许老师珍藏在电脑中,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再回到伊兹密尔,亲手将这些照片送给那些让他在异乡有了归属感的人们。


去年五月初,许老师得知史伦将在七月到访伊兹密尔,便兴奋地将这些他拍摄于五年前的照片发给史伦,希望待他抵达伊兹密尔后,能够寻找到照片中的孩子们,并将照片交予他们,史伦欣然答应后发现事情并不轻松。


许老师5年前拍摄的伊兹密尔


许老师已经完全忘记照片在伊兹密尔的哪个区域。


他所能提供的唯一线索,是一张他当晚在这个社区附近拍得的街景照片。然而这张照片实在太普通了:昏黄的路灯下,一排普通的房子,没有任何地标建筑物以及街道信息。


在伊兹密尔这座人口接近300万的大都市,通过一张普通的局部街景照片,史伦开始“寻找”。



当乘坐的汽车开进伊兹密尔城区时,远远望见那些在山顶上层层叠叠铺开的房屋,从山头蔓延到海边、天际。


眼前的伊兹密尔让史伦绝望。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询问一些本地人。


然而,大多数人都是眉头紧锁地盯着照片,几秒钟后,对史伦无奈地摇头、摊手……



当史伦准备放弃这个街区,随口问了问打印店店主是否知道照片上的地方。店主仔细端详后,眼神突然发亮,思考片刻后,向史伦指出了大概的方向。


绕过巴扎区百折千回的街道后,在一条城市主干道的边上,史伦望向马路对面的一排房子,层次、布局都像极了许老师发给他的那张照片,他兴奋地掏出那张照片:


房屋高度、窗洞大小、进退关系——没错!就是这里!建筑的轮廓,让这个关于“寻找”的故事,有了眉目。



走进巷子,两旁都是居民,大家不由得关注起这个拿着照片的年轻人。


深巷中,顽皮的孩子们见到史伦,摩拳擦掌作出武术迎战的姿态,口中不停念叨:“Bruce Lee, Jackie Chan。”向他们递出照片后,孩子们又一脸茫然,随即嬉笑着散去。


史伦拿着照片询问了坐在门前的妇人,路过的几个年轻小伙子,巷子尽头小卖部门前的老先生……兴奋、茫然、无奈、摊手、离开。


他开始迷失在这片起伏的街道里。



幸运的是,其中一位中年男人突然指着一张照片上的女人,兴奋地看着史伦,示意要亲自带他过去。


跟随中年男人的脚步,在迷宫般的巷子里一阵绕,他突然看见了那座刷着橙色涂料的房子!中年男人接着带他挨家挨户敲门,寻找那些照片中的人物。



是的,他找到了。


当他们看到自己当年的样子,在时间过去五年之后,被一个中国人又原封不动地送回来了,激动地攥着照片,说不出话来。当年照片里的小男孩,如今已是翩翩少年。而那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却已不在人世。



他们指着照片上那些街坊邻里,语言在手指停留的瞬间突然欣喜愉悦,又突然哽咽、沉默。


尽管语言不通,却依稀看得出这片看起来安宁的社区,在六年间发生了不少事情。门外,史伦致以微笑,他们激动地握着手中的照片,站在门口对他挥手。


很快地,几家走访,十多张照片分发完了。



“这是许老师在信息丢失后念念不忘,只求补上那个应许别人的回音,而作为回音的传递者,我却切实听到了自己身体里,那深深的共鸣。


“光阴变迁,世事难料,却总有些美好,令人激动。”


史伦向中年男人致谢,道别后,走出街区,汇进伊兹密尔繁忙的车水马龙里。



于他而言,这并非只是帮许老师“寻找”相片里的故人。这一段“看见”也照见了“自己”。




那段让史伦觉得

“自己属于伦敦”的“艳遇”


大多数朋友对史伦的环球旅行,最好奇的地方,非“艳遇”莫属,而在伦敦的这个深夜,史伦遇见了她。


英国伦敦的夜晚,史伦摄于2017.8.25


离开一位朋友在伦敦东区一个桥洞内举办的音乐派对后,史伦坐在巴士二层的前排,穿梭在灯红酒绿的伦敦街头。


临近到站,起身穿过空无一人的车厢,握着扶手走下楼梯,站在门口等待车停。不经意回头,他望见后排仅有的一名乘客,灯光下,这位女士蓬松的金发垂肩,她看着他,嘴角正微微上扬。


史伦习惯性地致以饱满的微笑,她也笑起来,满脸的温暖与亲切。


英国伦敦的傍晚,史伦摄于2017.8


见史伦手中端着相机,她将双手抬起,做取景框手势,声音温婉:


“你是出来拍照吗?”

“是的。”


车到站,门开,史伦回头望向她:“愿你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她愉快地点头:“谢谢你!你也是!”



史伦下车,低头走在人行道上,回味着刚才的温暖画面,巴士门关,引擎轰响着开过身旁,不禁抬头望向那加速离开视线的巴士。


突然,后排玻璃窗暖黄的灯光下,那位女士正微笑着回头对史伦摆着手,史伦也赶忙伸起胳膊,用力地对她挥手,就像老朋友送别一般。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属于这座城市。”



关于“艳遇”,也许有人不接受它竟然如此平淡。


但它却真实发生于每一个十字街头,每一次擦肩而过,每一次脸红心跳加速,每一个让你回味的瞬间,让你记忆犹新的人,都可以成为旅行中的“艳遇”。


.

.

.


绕地球一圈

再一次遇见


史伦的环球旅行伊始,在喀什遇见两对朋友:分别来自日本大阪、澳洲悉尼。他们一同经过吉尔吉斯斯坦,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在费尔干纳分别。


路上一聊才知道五个人都是刚辞职,正在进行自中国开始的环球旅行,并且亚欧段行程惊人相似!



一百多天后,他们都各自顺利地完成了亚欧大陆横跨之旅。澳洲夫妇在伦敦住下,开始新的生活,Adele一边实习一边准备下个月的博士入学,Cameron也找到了职业的新方向。


史伦千里迢迢赶到伦敦与他们汇合,聆听彼此这一路的故事,借宿在他们的大房子里。


Cameron(左)、Adele(中)、史伦(右)


与另外两位友人的重逢则是在史伦环球旅行的尾声,他来到了日本,彼时的森田雅也与Natsumi经历过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土耳其、埃塞尔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后回到日本,并兴奋地计划着他们的下一趟旅程。


一个人绕过整个地球的史伦,再一次把出发时遇见的四位朋友一个不落地见完,大家又回归各自的生活,计划下一次相遇。


史伦(左)、森田雅(中)、Natsumi(右)


.

.

.


还有他们……

以下内容来自史伦的讲述


 温哥华与Holly 


“2014年11月6日下午,我在北京首都机场国际区候机,由歌声被这位即将飞往温哥华的女孩吸引,简单坐下攀谈、合影、互留联系方式,之后我登机飞往纽约,她飞回温哥华。”



“三年后的这天,我们在她的城市重逢,纯粹的一面之缘因此变得好像老友相聚。记得三年前在首都机场我对她讲:‘如果哪天我去温哥华,咱们一定要出来喝杯咖啡。’


“将诺言兑现的这天,感觉格外美妙。”



.

.

.


 去往非洲的Poona


“Poona是我在国际巴士站遇到的泉州女孩,曾在泰国和新西兰工作,现正在独自去往非洲的路上。照片中的白衫情侣是Poona的沙发主,他们来自伊斯坦布尔,女生是一位小学老师,男生在军队里工作。”



.

.

.


 教堂遇见马德里水彩女孩


“教堂遇知音:来自马德里的水彩女孩,聊到high处,我们彼此用谷歌为对方搜索并呈现各自之前曾出版的著作,并约定在世界的任何一座城市再见。”



.

.

.


 来自伊朗努力的阿里


“每天都被一些努力的灵魂所鼓舞。


“照片中这位名叫阿里的伊朗男生,小我整整七岁,却已在伊玛目广场经营纪念品商店很多年。住在伊斯法罕的九天,几乎每天都会从他的店铺门口经过,总被阿里叫住请教汉语问题。



“斋月期间商店生意清淡,阿里就一个人对着本子练习汉语常用句,还总能请教从他门前路过的中国游客。


“勤奋的阿里告诉我,这一年的目标就是掌握汉语,在这之后,他将开始试着学习法语。”


.

.

.


 声声稚气的“你好” 


“迷失在喀什老城的街巷中,一位维吾尔小朋友跑到跟前,睁着大眼睛仰头望向我,试探两秒后,他的嘴角开始微微上扬,然后说:‘Hello?’我回应,他紧接着说:‘你好!’


我回‘你好’,马上,周围那些孩子们纷纷开始对我说:‘你好!’我回:‘你们好!’


一时间,不同的、稚气十足的“你好”从四面八方传来,回荡在巷子里。”



.

.

.


 那个爱着中国的男孩


“如果你不学习汉语,那代表你不愿意与这个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交流。“




.

.

.


那些“不期而遇”的人



.

.

.



关于史伦和他的环球旅行,这一次,我们没谈勇气,没谈毅力,没谈建筑,没谈旅程中他所受的苦难。


聊得更多的关于人,和他们串联起的故事,成就了这趟环球旅行。



我曾问及史伦,此程辗转232天,究竟有什么收获与改变?他一时间似乎也找不出什么答案。


于是认为,大概也并无什么改变吧,身在世间,总要安身立命维持生计,该面对的问题一个也躲不过。


所谓环球旅行,不过是为自己提供了一个认知的过程与视角,让自己以相对舒缓的节奏去感受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与文化交织脉络。反思自己过去的生活,进一步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


┇ 2017年3月31日——2017年12月11日,史伦完成了他的环球旅行。


“如果非说有什么收获或者改变,恐怕就是在由东向西,再由西归东的整个过程,加强了自身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而这份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已经体现在史伦关于日常设计的思考中。如何将旅途中所有受到的启发、吸取的营养运用到今后的设计中,是这一阶段史伦正在思考的问题。


在这个日渐趋同的世界,差异正显得弥足珍贵,而这趟环球旅行便是一场寻找差异、思考差异的过程。



当我们出发时,对未来的一切充满未知与茫然,期待着所有生命的惊喜。


可是当你终于走到终点,却发现一切是如此平淡,好像什么也没有改变,但是一路上你看过的风景、走过的路、见过的人,都让你变得与众不同。


旅程如此,生命亦然。



此刻,史伦脚踏在另一个城市之春的伊始。冬日非常漫长。云朵已经移开,露出干净的天。哈出去的热气成为白雾,散在眼前。


我们被故事触动的同时,总有人依旧在路上,向自己“朝圣”的路上。





史伦

建筑师/独行主义者/写作人

《环美建筑日记》作者

2017年12月完成了232天的环球旅行



.

.

.


NOT THE END




📘

-选书师计划-


关于「北美建筑与设计」

有哪些书对建筑师影响深远?


明天,我们将带来首篇

“选书师计划”独立选题

关于「言筑」史伦共同推荐的一组


『北美建筑必读书单』


准备好小板凳哦!




📗

关于“选书师”计划


“选书师”计划为一筑一事《人物圈》特别栏目,将人物专访与推荐书单结合,从书籍内容延伸相关专业领域或生活美学分享,在这个纸质书重归的年代,用阅读去感受人物和生活。



 创作团队 


策划

撰稿

摄影

栏目

  


牧之

卉芝

Mila、13@一筑一事,或由史伦提供

空间志 /人物圈/筑事研究院/小蓝书百科/筑事会/言筑



📂

延伸阅读

这些设计师都挺有种


罗雨石:贴标签不是坏事,总好过没人搭理你

⚲ 成都 2017/12


耿叔:别再叫我网红店设计师了

⚲ 成都 2017/12



凡一筑一事刊载的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如违反上述声明,一筑一事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