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a:对非厂房非历史非特别的建筑,做点什么。
中国古建筑很清楚,
但中国未来建筑是什么,
谁知道?
一路经过“靓点女裤”、“花呗鲜花”、“江胖哥卤肉”,顺着李岳九(人称九哥,a9a Studio创始人之一)发来的定位,我最终被导航到一处......老干部退休中心。
楼下有个晒太阳的老大爷,我拍了张照发送给九哥确认,没一会儿就收到回复。
“就这儿。4楼,没电梯。”
行,这很a9a。
┇从建设南新路到a9a办公室,第一人称视角。摄影: 小枝、羊童©ZIPART
先生活,后建筑
顺着水磨石“吭哧”到4楼,以此为界,英语是唯一的通用语言。
80平的空间,常驻人口仅9人,国籍却有3种。
4年前,来自迪拜的Asif与内蒙古人李岳九成立a9a建筑设计工作室,后来,九哥又在酒吧捡到西班牙人Ale。直到今年,Asif解决签证问题、回归成都,a9a才算是最终“齐活”了。
不要误会,这帮搞建筑的,既不文艺也不另类,他们的设计来得很陡,生活却像黄油融进面包。耍朋友,喝茶奶,“重庆小面好好吃”。
┇ASIF AGHA Asif,因为建筑,这位迪拜的伊拉克移民,在成都拥有了一个“家”和“一群伙伴”。他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拉克、土耳其和中国从事过一些高级项目,拥有10年的国际经验,在创立a9a之前,曾工作于AREP、CLOU、HUASEN Group、IAPA和dxbLab。摄影:羊童©ZIPART
┇Alejandro Piqueras(左)和李岳九(右)。摄影:羊童©ZIPART
Ale2011年毕业于ETSAG(马德里,西班牙)建筑和城市规划研究生,专注比赛、建造技术和装置。2012年曾在西班牙成立自己的工作室,2014年来到中国,寻求欧洲之外的全新体验。
李岳九 从事规划建筑与室内设计工作8年,先后在多家建筑事务所及建筑大院工作,2015年成立a9a,并在成都从小空间积累项目参与并完成多个室内及建筑设计项目。经过多年市场地产项目,最终选择从零梳理对建筑的理解。
采访a9a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建筑——毕竟,用九哥的原话来说“我们是一个目前没有作品的建筑工作室”——更是为了生活和价值观。
这些年大大小小的尺度经手不少,展馆、酒店、室内......甚至小到一方阳台。
至于当前放在网站作品库里的那些漂亮项目图片,九哥不甚满意,“就是感觉目前做的东西,还不能达到我们认为的作品的范畴。”
┇HIDEOUT COFE,已落地,2016年7月。
┇意念造型,已落地,2018年。
┇天鹅展览中心(山东),概念方案,2017年。
┇雁栖湖生态示范段展示中心,概念方案,2019年1月。
┇荥经黑沙博物馆综合体(雅安),概念方案,2018年。
┇月光宝盒(兴隆湖书店建筑创意设计竞赛),概念方案,2018年8月。
他们不像建筑工作室。
九哥曾正儿八经发给我一份品牌书,我在办公室看得笑岔了气。
第一页,大大写着“理念”。你期待看到“求是创新、永远向前”一类,但印入眼帘的文字却是这样:
此刻似乎并不需要对a9a的思想下一个确切定义(如果有的话)。我们没有很强烈的欲望也没有什么动力为我们这个团体编写一条理念......
比起抠破脑袋给公司一个精准定位,他们目前更在意的是“对环境的感知”与“建构自己的认知”。
不为市场竞争力而缩小自己的研究范围,而受工作生活的这片老城启发,a9a近期逐渐将自己的研究课题锁定在城市的“新陈”与“代谢”。
┇九哥在一筑一事929现场。摄影: ©十三
一方面为了保持对建筑、空间、自身与世界的敏感,另一方面是因为偶尔会与客户对场地的直觉出现偏差,a9a常常选择提供2个方案。
“让客户自己选?”
“不是,让他们看看差距。”
“......”
┇沟通现场的手绘。摄影: 老美©ZIPART
来回推敲,不论对错。
建筑当然没有所谓正确答案,但一定会有更好的答案。
“老”城代谢,从工作室开始
“给一个人一吨半的铁和四个橡胶轮胎,他就可以移动了,摆脱空间的束缚”,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底特律告诉世界的“自由”。
世界上的许多现代城市也都效仿了这般“自由”,成都也不例外。
但因年代久远,a9a工作室坐落的建设南新路,却是成都的例外。
┇世界上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天府大道。摄影: icy©ZIPART
┇建设南新路,十字路口。摄影: 羊童©ZIPART
建设南新路81号,a9a工作室所在。这里常被人们形容为“最后的老成都”。
这里没有大型超市,没有CHANEL、GUCCI,也没有联想旗舰,只有随处可见的商家丢在街道的椅子,和店铺门弦之上还未晾干的衣服。
1954年,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都东门一带摇身从天府沃野变成四川现代工业中心。八二宿舍、69信箱,这些沿用至今的地名曾是军工等保密单位的代码,如今则神秘而遥远地呼应着工厂集群时代。
┇a9a所在老干部楼院内场景。摄影: 小枝©ZIPART
2年前,a9a的建筑师们发现这儿的时候,水泥老楼破败却仍旧清爽,白墙磨石地面、水洗石的花池子,无处不透出20年前的机关单位气质。
“我觉得,这儿很合适我们想表达的东西。”九哥说。
这儿,也是a9a这帮青年建筑师,关注老城区新陈代谢的起笔。
┇a9a建筑设计事务所,如图所示四楼。摄影 ©HB
80平米的空间,囊括了大家关于“home office”的最初想象:
不等电梯;拒绝高昂停车费;不点外卖——最好,中午还能回家“眯”一会儿。
Ale便住在离公司步行只有15分钟的地方。这样的街巷与生活尺度也让九哥想起自己的小时候。
┇a9a建筑设计事务所,刚装修好时的室内。摄影 ©HB
“那时一天很长,能去好几个地方,做好几件事。我感觉人吧,怎么讲,现在想休息,还得熬会儿夜。”
九哥的回答第一次让我意识到,一个人生活节奏的快慢,步行与否,甚至交通事故的频率,或许均与一座城市的设计有关。
街道、建筑、室内,形形色色的空间与细节设计无一不在给人以暗示。
┇办公室的结构很简单,一个走廊一间教室,两个门一前一后,单动线关系,一面休息,一面娱乐。©a9a建筑设计事务所
正如a9a这个由3个男人创立的“建筑工作室”,室内却铺满浅绿色,像极了婴儿蓝,柔软而神秘。
九哥说当初不过是厌倦了黑白,随意调了个色。
是种暗示也未可知,暗示他们想挣脱现代以来的各种“所谓建筑”。
┇如今的工作室,逐渐被速溶蛋花汤、耳机、建筑模型等占满,乱了,也更有人味儿了。摄影: 羊童、小枝©ZIPART
但除了颜色温柔,室内设计的其他细节,却无一不透露着“不想让人久呆”的气质。
连续的桌面与邦硬的椅子,暗戳戳告诉设计师,“请把屁股挪开”。毕竟,久坐除了“腰痛”,并不能练就什么。
他们相信灵感不止来自Retina屏幕,更深藏人与人、人与物交互的“只道是寻常”。
到头来,再“高级”的灵感,也需要与柴米日常交锋。
┇a9a团队部分成员,从左到右:lisa, nina,李炳均, Ale。摄影: ©Ale
公司应该开在写字楼里吗?
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在哪里?
弄堂街巷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真的过时了吗?
......
透过这间普通居民楼里的国际建筑工作室,他们在回答这些问题,或者至少,在试图提供一种新的解法。
┇楼与楼之间的透视与邻里关系,也十分有趣。摄影: 羊童、老美©ZIPART
至于墙上那一段长长的独白,那是Asif留下的。
“we are part of a team, but most importantly we enjoy working with anybody who shares our believes that architecture can make a positive, inspirational but never overbrearing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 around us."
我们是一个团队,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享受
与拥有这个共同信念的人一起奋斗。
这个共同信念就是,
建筑可以为我们周围的世界带来积极的、
鼓舞人心的却并非压倒性的贡献。
┇Asif(左)和九哥(右),a9a最初的模样。图片: ©a9a建筑设计事务所
公司刚成立,Asif就因为签证的问题开始了“流浪”,从土耳其到马来西亚,就是不见来成都。到今年,才正式成为合法“外籍劳工”。
至于他留下的这段“唠叨”,九哥说,这几年一直在坚持,是真的有用。
对非厂房非历史非特别的建筑
做点什么
2017年9月,没有Asif的a9a,曾参加上海一个建筑比赛。
凌晨有感而发,九哥推送了这么一条朋友圈:
用词干燥、诚恳、利落而生猛。
和文字一样,建筑会暴露作者,人们也迟早会受制于此,显示他们从何而来。
做一次项目耗时不菲。小伙伴们对老建筑每一块砖瓦反复拿捏,时间一长,老建筑的温润手感、历久弥新的光影尺度铭记于心。
也许他们会想起路易斯·康,这位生于现代主义浪潮却偏爱古典的建筑师曾说过:“一件印象深刻的艺术作品,实际上应当以普普通通为其特质。它既不必是特别的,也并非一定是新颖的。”
┇老房,新人。摄影: 羊童©ZIPART
怎样能让普通人住的地方,焕发生机?
现代建筑本来就是舶来的。这种唤起,只有在摸索老城、在摸索城市回忆的过程中才能找到。
最近一次为年轻人设计居所的竞赛之中,工作室几位小伙伴便锚定了工作室背后的老区——红光小区。
┇项目区域示意。图片: ©a9a建筑设计事务所
Ale不太能理解成都的现状,他觉得这里的人和房子一样,都是一块一块的,年轻的一个地方,年老的一个地方。
在他的国家西班牙,社区没有“年龄”之分,海滩就在巴塞罗那高楼两三步开外,生活与工作之间也无需“一个小时”地铁。
老居民楼,难道只能被拆掉吗?
能否利用原有尺度,给这些建筑以二次机会?
能否让年轻人与长辈们的生活产生交集?
......
与“home office”的项目不同,这一次他们试图为住房、老龄化等问题提供一种可能。
┇红光小区现状。摄影: 小枝©ZIPART
在这一次的设想之中,轻型结构凌驾于老建筑之上,建构起仿若斯皮尔伯格在《头号玩家》中所呈现的未来世界。
预制组建的胶囊空间,可灵活满足不同个体年轻人的需求——最重要的一点是可负担。
┇设计思路示意。图片: ©a9a建筑设计事务所
与逐渐缩小的公寓面积相对应,共享公共空间在年轻人的生活中将起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杂货小店被重新归属到住宅一楼,而非占用街道面积。“为这些难以为继的小本商户想想”,亦是此次设计的重要命题。
社区公共空间被重新开发,屋顶成为新老居民交互的重要场所,微型公园、健身交际——而我期待在这样的夏日屋顶,叫上老友、带上狗子,一起看一场院线最in的“坝坝电影”。
.
.
.
a9a相信,建筑一定会回馈它所在的城市。正如武侯祠的谦逊,也如电视塔的高耸。
但中国古建筑很清楚,中国未来建筑是什么,谁知道?
当下关于设计的问题,或许正是太多“网红”,太多“爆款”,以至于模糊了时地。
法国人类学家 Marc Augé 把越长越像的全球各地的机场叫做 non-places。这些“非场所”千篇一律、毫无个性,与周围隔绝也不能给人以历史感。像这样异常相似的“非场所”,正在世界各地不断增加。
┇a9a建筑设计事务所。摄影: ©a9a建筑设计事务所、小枝©ZIPART
他们并不想当网红。因为对媒体具有相当的警惕,甚至因此拒绝了我的第一次采访。
比起一夜成名的刺激,九哥说他宁愿花一年的时间,慢慢咂摸一个项目,咂摸出滋味。
“我就想,怎样我不发朋友圈,这个东西也深深印在了这个城市、这些人的心里?”
.
.
.
END
延伸阅读
设计这一行
创作信息
主编
编辑
撰稿
摄影
栏目
牧之
黄鹤
小b
小枝、羊童、icy、老美©ZIPART,或a9a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
空间志/人物圈/筑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