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近9处现存的苏联式建筑,在成都偶遇“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KK 一筑一事 2022-03-22

成都现存的苏联式建筑

还有多少?


上个月,第71届艾美奖颁奖典礼在洛杉矶的微软剧院落幕,高分神剧《切尔诺贝利》最终斩获了“最佳迷你剧”、“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三项大奖。抛开剧情的精彩,猎奇心的满足以及对“悬在人类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重新思考,那些四四方方、灰扑扑的、整齐划一的集权式建筑群更是值得关注


 从上至下:《切尔诺贝利》剧照;鸟瞰“废城”普里皮亚季


这些建筑林立在普里皮亚季各个角落,一方面直观地反映出城市的历史,而其形态、气质更呈现出诞生之际(前苏联时期)的时代特征。


作为约定俗成的民间称谓,“苏联式建筑”(简称苏式建筑)通常是指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华援建时期建造的建筑。其具有明显的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并融合了地域和中国传统建筑元素。


典型的苏式建筑有三种基本风格:即斯大林式建筑、大集合建筑和中苏合璧式建筑。同时具备以下两大特点:一是建筑造型左右两边呈中轴线对称,中间主楼高耸,两边回廊宽缓伸展,平面规矩整齐;二是楼体呈明显的三段式结构,即分为檐部、墙身、勒脚三个部分。


 斯大林式建筑:1955年前较为盛行,建筑尺度宏大,布局对称,强调高耸的尖顶,气势磅礴,装饰富丽。图示为莫斯科大学主楼。国内斯大林式建筑比如北京展览馆等,但川渝地区基本没有

 大集合建筑:1955年后较为流行,也称赫鲁晓夫楼、筒子楼、大板楼。其讲究经济、适用、高效,统一标准,特别是针对居住建筑。而后的勃列日涅夫楼是其升级版。图示为典型的五层高的大集合建筑

 中苏合璧式建筑:与斯大林式相比,多简化构件和雕刻,减小建筑尺度,多沿用当地建筑材料和注重传统建筑元素的融入,如建筑顶部多使用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飞檐斗拱或民族风格的“大屋顶”。图示为“北京十大建筑”——北京站


解放初期,我国建筑设计队伍还未真正成长起来,学习苏联模式成为主流,就这样,苏式建筑在中国大地上多处开花。到了今天,苏式建筑虽已不大被提起,但你肯定见过实物(如北京展览馆、上海展览中心等)。


回到川内,“苏联式建筑”也屡见不鲜——有苏联专家参与设计的工厂(如已被改造成“东郊记忆”的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也有中国建筑师仿造苏联风格的设计建设(包括筒子楼宿舍、机关大楼、大学教学楼,更有那家天府广场旁的人民南路新华书店)。


 人民南路新华书店,建国后成都的第一座苏式建筑


这些艺术风格被统称为“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建筑,在改革开放前占据了统治地位,而后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即便来到影响力已退潮的21世纪,这些时代特征突出的建设成果还时不时让人眼前一亮,或感慨万千,因为它们早已融入到了成都人的记忆中去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

.

.



成都理工大学苏式建筑群

 核工楼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综合楼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理化楼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教学一楼、教学二楼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办公楼

📍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1956年起,由苏联援建,建筑群集中围绕于砚湖四周,几乎呈对称分布。风格上,建设者在苏联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加入了中国古建元素(部分大屋顶设计),应归属于中苏合璧式建筑。建筑群分别由核工楼、综合楼、理化楼、教学一楼、教学二楼、办公楼等8栋构成。




成都机车车辆厂厂部大楼

📍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北二路31号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1955年3月,由铁道部工厂设计事务所照苏方图纸而建。中苏结合的风格使得建筑外观呈大气、古朴,屋顶为盖小青瓦的庑殿顶,墙体由青砖砌筑,接近墙基部分则以水磨石装饰表面。这栋中苏合璧式的建筑现为中车置业办公楼,至今里里外外均保持着建成初期的原貌。




红楼1956

 1980年代的红楼

📍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府青路三段5号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红楼1956,即原成都量具刃具厂大楼。1956年,前苏联开始向中国援建156个项目,而在成都则按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原样复建起量具刃具厂。因改造后的整栋楼呈红色,居民便习惯称之为“红楼”。红楼坐东向西,屋顶为宝瓶顶,为典型的中苏合璧式建筑。拜访之时,红楼尚处整修期,外部广场已作为停车场使用,其后续保护,仍值得关注。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主楼

📍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四号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1956年,仿照前苏联“莫洛托夫动力学院”教学主楼而建,为成都市内体量较大的单体中苏合璧式建筑,至今仍为东城的地标式建筑。这栋体量宏大、特色鲜明的主楼,六十多年后,最初的使用功能也一直沿用至今。




八二信箱一区苏联宿舍楼

📍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一环路东二段11号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所谓信箱,即指原来厂矿对应的生活区,出于保密的目的才以编号作称,八二信箱即为宏明无线电器材厂家属区。1955年,为安置援华苏联专家而建。这些宿舍楼结合了一些中式建筑的风格(如屋顶),仍属于“赫鲁晓夫楼”。建筑整体已非常破败,却依旧有居民居住于其中。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第一理科楼

📍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51号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上世纪50年代建成,体现了中苏合璧式建筑的稳重风格,在川大校园内大片传统复兴式建筑中显得尤为特别。建筑整体呈半围合形,平面呈素食简直典型的结构:主体长,两边的副楼垂直于主体,主体稍微凸出。入口部分作重点处理,采用了柱廊式入口形式。其至今仍作为川大学子的教学、研究场地。




四川科技馆

📍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中路1段16号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1969年,原名“四川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的四川科技馆建成了,其平面被设计为“忠”字形,在忠字的中心是一座20米高的毛泽东塑像;这栋建筑与那些体验设备陪伴了成都少年们的成长。除此外,天府广场北侧的建筑群,也是成都苏式建筑的一个代表,如原成都市政府办公楼(现已作为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和市人民政府外事办使用)。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部

📍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羊市街19号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后改扩建,包括5、6、8号楼,曾长期作为成都市委主要领导和机关办公区使用(原中共成都市委办公楼群),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成都的建设与发展。掩映于茂盛植被中的古楼,正面的大红漆柱让整个古楼显得庄严肃穆。该楼群现均作为三医院门诊部使用。




原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办公楼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花牌坊街2号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典型仿苏建筑,秉承了苏式建筑中轴对称的范式,平面规矩,中间高两边低,没有过多的精雕细琢,简洁大方的楼体和沉稳的深色墙壁交相呼应。现在,整座大楼已满是爬山虎,作为成都工业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办公用。



后记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境内多数的苏维埃建筑逐渐被拆除,当年那些小成员国中的建筑有的也被拆除,有的被荒废却意外成为了独特的建筑景观,有的也焕发出新的生机。


而我国境内这些中苏合璧式的建筑,是在建国后外来建筑文化影响下对新民族形式的一次全新探索,意义不言自明。不管人们对苏联式建筑的评价如何,它们都终将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一样,和那个特定的时代一起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

.

.



🎁

互动福利


文末留言聊一聊

“你还知道成都哪些遗存的苏式建筑?”


留言最走心的,

可以获得一份来自一筑一事的神秘礼物哦~



延伸阅读

 更多 One List 



主编  |  牧之、鹤鹤

编辑  |  KK

撰稿  |  KK

摄影  |  雨婷©一筑一事,如无特殊标注均来自网络

学术指导  |  牛韶斐

设计  |  三金©ZASHE杂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