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黑石公寓:100年前中国最好的公寓,今天奏响年轻人的“波西米亚狂想曲”

麦斯威尔 一筑一事
2024-09-03


一个世纪前它可以激发想象力和欲望

如今依旧




“Insight of Urban Renewal · 识城计划”


随着城市化过快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城市更新”的话题在不同的场合被频频提及,它被视作人类对未来城市的想象,也是打破城市固有模板、激发城市活力、改善人类生活的重要举措。


当人们将更多目光投向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建筑肌理与业态创新中时,我们将从媒体视角出发,持续探访、记录有价值的城市更新实践案例,也从参与者的角度出发,对话那些拥有专业见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学者、建筑师、运营者,以及投身城市更新的多方人群……


共同探讨城市更新的意义、它在更新什么、又是如何更新以及更新后有何变化等话题,希望为城市的未来规划提供些许参考路径。


· · ·


以创新思维与视角,

探索和记录当代城市的更新进化。



现在的上海被戏称为“魔都”,其实这一典故源自1924年。日本作家村松梢风在自己的见闻录《魔都》里,描写了彼时上海法租界各种迷离而混沌的世相,“魔都”一词横空出世。


那的确是个令人疯魔的时代,在动荡不安的大环境之下,作为局部的租界,反而畸形地发展出整个远东最为繁华的商业和娱乐业。“十里洋场”之盛名,与更多被战乱和贫穷所包围的犄角旮旯形成了鲜明反差,何不食肉糜的故事比比皆是。


以“魔都”为时代注脚,明亮上海与暗角上海平行生长,纷扰乱世中却诞生了一座座流传至今的经典洋式建筑。其中占据C位的,是一栋六层钢筋混凝土建筑,名字也气势十足:黑石公寓。


作为全中国第一座整栋用混凝土浇筑的大楼,黑石公寓的设施与服务均远远甩开了当时的社会标准,惊艳亮相之后,它被美誉为“全中国最好的公寓”。


· 一百年前的黑石公寓;图源网络

· 今天的黑石公寓;摄影©麦斯威尔


黑石公寓的业主兼设计师,是来自美国的传教士James Harry Blackstone。他的野心不仅仅是建造一所公寓,而是想要把黑石打造成上海乃至中国最豪华的酒店,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


按照当时的设计方案,共有20间大型套房、3间中型套房和8间小型套房。所有卧室都提供冷热水浴室,厨房内都配有冰箱、煤气灶及小型洗衣设备。更夸张的是,公寓内还配备了四季恒温的室内泳池、舞厅和网球场,大楼顶层甚至有一座屋顶花园,可以俯瞰大半个租界。这些无比奢侈的生活条件,在20年代的中国都是难以想象的。


· 1925年黑石公寓的招租广告;图源网络


而黑石公寓地处的位置,恰好是法租界的物理中心点。公寓门前的马路,在1924年建成时还叫“拉裴德路”(Rue Lafayette),也可译作“老佛爷路”,直到解放前才被改名成今天的复兴路。一个世纪以来,这里始终是能够代表上海气质的核心区域,梧桐成荫,幽雅得体。


· 优秀历史建筑标牌;摄影©麦斯威尔


经历了从老佛爷路到复兴路的变迁,黑石公寓也由专属于上流社会的名利场,转变成今天对所有人开放的半公共空间。这无疑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进程,曾经珍贵的历史建筑可以被近距离观察、触摸、甚至生活在其中,使得百年后的普通人都能共振到时代脉络下传承的文化印迹。


敏锐的商业机构也捕捉到黑石公寓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将一楼整体改造为集酒店、书店、咖啡馆、音乐视听室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已经成为时下上海最热门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 黑石M+商业综合体与幸福集荟;摄影©麦斯威尔


更令人惊喜的是,一群充满想法的年轻人选择在黑石公寓里生活和创作。他们想要在这栋特别的建筑里,重现波西米亚狂想曲式的天马行空,因为黑石公寓丰富的肌理,就是最理想的空间载体,足以让各种独一无二的体验在此发生。


他们相信百年不变的是人文关怀,是人们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是那些非功利性的部分。


· 左:黑石公寓内的艺术展览,右:黑石公寓内的品牌活动;图源Litchi Experience



历史与生活交织的空间


今天一走进黑石公寓的门廊,你很难不会被那些斑驳石材带来的岁月质感所震撼。采取折衷主义风格的黑石既有直击人心的大气,也充满了丰富的细节:石柱上的巴洛克雕花、门廊顶部的分段式弧线、地面的马赛克拼贴花砖,都让人回味无穷。


“你看,我手上的纹身就是头顶这个图案。” 艺芝指着门廊顶部的一处装饰细节告诉我。


· 黑石公寓门口石柱;摄影©麦斯威尔

· 左:黑石公寓门口顶部,摄影©麦斯威尔;右:黑石公寓彩色地砖;图源网络


艺芝是Litchi Experience的主理人,一家由她自己所创办的商业咨询机构,专注于“体验咨询“。与此同时,她在黑石公寓内经营着5个单位,作为不同的体验空间。


出于对黑石公寓的热爱,艺芝不仅将公寓的细节纹在了身上,还给自己起了个很直接的绰号:“黑石一姐”。


· 黑石一姐Litchi;图源Litchi Experience


“黑石一姐”是在19年4月正式入住黑石公寓36室的。在决定搬进来之前,她花了2个月时间来研究这栋公寓的历史。随着对黑石的愈发了解,艺芝也从原先对公寓外貌的一见钟情,渐渐变得想要更深入去延续和保育这个空间的内核精神。


于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最初的36室拓展到现在的五个空间:一间Co-working Space、一间画室、一间聚合了当代生活方式的Show Room、还有两个在改造中的位于顶楼天台的多功能空间,未来这里会成为一方小小的城市天台公园,重现100年前自由而炙热的社交氛围。


· 黑石空间36室;图源Litchi Experience


让艺芝感受最深刻的,是黑石公寓里所交织着的历史感与生活感。这里曾经代表了上海最光鲜亮丽的一面,但作为公寓,它也承载着生活在其中每一个真实的人的日常琐事。因此在黑石既有随处可见的精致,也有特别市井的一面,花砖与晾衣杆共同组成了这座建筑迷人的气质。


· 黑石公寓内走廊;图源网络

· 黑石公寓电梯;图源网络


今天公寓里的老居民还剩下10来户,占了1/3,因为比邻于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徐汇艺术馆等艺术机构,加上黑石本身的独特气质,这里吸引了许多卧虎藏龙的艺术工作者,比如钢琴老师、小提琴修复师、家具设计师等。他们的邻里关系就如《七十二家房客》般融洽,但同时每个人又在各自的小空间里自由创作,使这里充满了真正的社群氛围。


· 钢琴老师王阿姨;图源网络

· 来自丹麦的家具设计师马书文;图源网络

· 小提琴修复师姚伟兵;图源Litchi Experience



社交与艺术相遇的空间


1925年,黑石公寓落成后的第二年,美国画家朗特利就在25号房间举办了一场艺术展览,隔年这里又举办了“美国大学妇女联合会”的讨论会,讨论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内的男女平权问题。因此黑石公寓自诞生起,就一直作为城中文人墨客聚会的社交中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文化和审美的变迁。


1926年黑石公寓内“美国大学妇女联合会”讨论会;图源Litchi Experience


一个世纪之后,艺芝和Litchi Experience的小伙伴们Yoni、Yiyang也共同致力于重现黑石的峥嵘岁月。他们举办各种展览活动,与天马行空的新锐艺术家们一起,在黑石公寓里再造出一个不羁的Bohemians Community(波西米亚部落)。


在艺芝看来,因为黑石公寓百年的历史印迹,让黑石公寓里发生的艺术体验,也有着其他空间所无法比拟的独特价值,对于历史的认知会激发体验者更多的想象力。


“策展人和艺术家们在这里的工作与其说是创新,倒不如说是复兴。你能想象100年前的理想主义者与今天的理想主义者在同一个空间里互相碰撞、激荡,继而产生出影响各自时代的洞见吗?这就是它好玩的地方。”


· Litchi Experience团队布展中;图源Litchi Experience


在疫情高峰过后,Litchi Experience联合九位艺术家做了一场名为「黑石森林」的展览,鼓励人们重新回到线下真实的交流中来。作为策展人的Yiyang和Yoni,试图将黑石空间作为一个艺术体验的试验样本。他们打破公寓本身的物理局限性,用极具巧思的观展动线,使穿梭房间的体验仿佛有如在森林嬉戏般充满趣味,惊喜十足。


· 黑石森林展览;图源Litchi Experience


光与影,装置与音乐,历史与未来....透过记录这座百年建筑将要发生的无数片段和瞬间,“黑石森林”还原了1925年的黑石公寓该有的艺术体验。


· 左右滑动观看更多图片 ,黑石森林展览;图源Litchi Experience


除了艺术展览,Litchi Experience也在黑石公寓内做过一些商业化的尝试,主要是与小众品牌合作。希望透过这个空间赋能于品牌所带来的体验价值,更好地与消费者连接。


· 黑石空间的品牌活动;图源Litchi Experience


或许黑石公寓注定无法成为一个完全商业化的项目,但艺芝和小伙伴们依旧乐此不疲地去尝试各种可能性,去寻找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平衡点。


· 黑石公寓曾经办过的各种展览;图源Litchi Experience


他们最新密谋的计划,是把曾经见证了名利场纸醉金迷的顶楼天台,打造成一个平民社交空间。他们还为天台新取了个有点土味,但又不乏国潮感的名字:健寿公园。

健寿公园将会是一个无比松弛的场所,Yiyang形容它为青年养老院。年轻人可以约着三两朋友一起,在繁华都市的上空,喝着精酿啤酒,看着露天电影,指点江山或抒发忧愁,享受“近似退休”的状态,就像是《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带着狱友们在屋顶喝啤酒的经典场景,阳光洒肩,无比自由。


除此之外,还有天台农场、露天戏剧、户外麻雀等眼花缭乱的丰富活动,适合各类问题青年按需服用。


· 黑石公寓的顶楼天台;图源Litchi Experience



商业的本质:人与人,人与空间


随着黑石M+和幸福集荟的开放,几个月前黑石公寓突然刷爆了不少人的朋友圈九宫格。


以“生活中的音乐家”为设计理念,幸福集荟包含了儿童集室、灵感集室、生活集室、视野集室、音乐艺术集室、文化集室、唱片试听集室7个主题集室。


· 左:幸福集荟书店,右:幸福集荟Drops咖啡馆;摄影©麦斯威尔


其中最具特色的唱片视听集室,放置了从古典到流行的各式黑胶老唱片,以呼应黑石公寓所处地区浓厚的音乐氛围。


· 幸福集荟黑胶视听室;摄影©麦斯威尔


在商业上,幸福集荟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更新案例,让黑石公寓再一次收获大众的关注度。稍显可惜的是,整体空间设计几乎焕然一新,大量网红元素的使用,如水磨石地面和教堂式拱门,令其具备复古建筑的形,却少了黑石公寓独有的魂。


· 让更多人以友善不打扰的姿态进入黑石公寓;图源Litchi Experience


艺芝认为商业机构的介入,在资金和营销层面确实能帮助黑石公寓的发展,但同样面临挑战的是,如何平衡观光消费者与生活在此的居民之间的关系。


网红式的消费商业,在带来流量的同时,也可能会迅速改变甚至破坏建筑原本的气质与氛围。只有真正建立起两端的连接,让消费者更友善而轻柔地介入到建筑里,才是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 让更多人以友善不打扰的姿态进入黑石公寓;图源Litchi Experience


从大学时就开始探索体验与艺术在商业中所承担的角色,到成为一名躬身入局的创业者,经历过风雨的艺芝相信,商业的本质,始终是人与人、人与空间的关系。


为什么中国没有百年品牌?或许是因为我们的发展太快速了,每个人都专注于可复制和扩张的变现模式,而不是可持续创造美好生活的商业。


· Litchi Experience为黑石公寓制作的线上杂志《1924 Blackstone Boheimians》;图源Litchi Experience


“我从黑石公寓这栋建筑里所学到的一点,是艺术和人文永远在推动着人类进步,这也是我们坚持做黑石公寓项目的动力。我们想透过今天的体验找回来的,是100年前后相通的人文关怀,是那些非功利性的部分。”


对于黑石公寓未来的设想,艺芝和小伙伴们希望最终可以复兴它重新作为一个开放的酒店,但这里的原生居民也能继续在此生活,是这里的一户人家。住客与住民共同形成有活力的单元体,生长出新的黑石公寓故事,关于空间孕育人和人美好关系的故事。


· 《1924 Blackstone Boheimians》尾页;图源Litchi Experience


-



本文作者


 

麦斯威尔


“主要游走于京都、大理两地,喜欢建筑、设计和塞尔达传说,正在朝着‘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过一种慢悠悠的生活’的目标前进。个人运营了一个关于日本建筑设计分享的公众号【屋游】,欢迎同好关注。”



关于“一筑一事签约撰稿人计划”


作为专注“建筑与生活方式”的内容平台,一筑一事正式开启内容共建与多元化的“签约撰稿人”计划,期待借此链接深耕于不同领域、拥有独到见解的撰稿人,为他们提供自由的创作空间、优质的传播平台、专业的编辑指导和活跃的社群交流,并为读者呈现更有趣有料的优质内容。


* 合作联系:hh@zsstudio.net



-


主编  |  牧之、鹤鹤

编辑  |  邱子

撰稿  |  麦斯威尔

摄影  |  麦斯威尔、Litchi Experience、或源于网络;封面源于pinterest.com

校对  |  涩々

设计  |  小杨

-


延伸阅读

“识城计划”2020


成都“最聪明”的街区,还有什么好更新的?

“环太古里”,可能是成都最有趣的城市更新

这个重庆创意园界的“黑马”,为何成为年轻人的私藏宝地?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筑一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