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78-2020,寻找沙坪坝

涩々 一筑一事
2024-09-03


“没在沙坪坝待过,啷个能算正儿八经叻重庆人嘛!”


这是吴师傅在沙坪坝生活的第九年,他日复一日地上坡下坎,将整个城市的脉络摸得门儿清。那辆总习惯开到“飞起”的黄色出租车,也在江雾弥漫的山城间显得格外醒目。


· 三峡广场,2020年10月。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去哪儿!”“到咯!”“就这儿嗦?!”不只吴师傅,每位出租车司机无一例外都是大嗓门,生怕人听不见,热情又火爆地高声和乘客交流着。


于是,“绝对地道的重庆味儿”,是沙坪坝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


“沙区”发展进化史


下着小雨,我们站在空旷的三峡广场前,看着一群群从下午两点就开始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很难想象几十年前的它,曾拥有过令其他城区颇为羡慕的繁华岁月。



文化中心沙坪坝

凝固重庆历史的“活化石”


从地区文化发展到商业形态聚集,沙坪坝的成长是迅速的。


自周朝巴国属地起,沙坪坝区已有3000余年历史。沙坪坝位于磁器口和小龙坎之间,离重庆市区大概30里,沙坪坝“在抗战没有开始的时候,是一块荒僻的地方”。相比起来,几里之外的磁器口要热闹得多,“街市繁荣、人烟稠密”。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毗邻沙坪坝的磁器口古镇,当年因盛产瓷器出名,作为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被赞誉为“小重庆”。


· 金碧正街,2019年4月。摄影: ICY©ICYWORKS


“茶客可能是附近的居民、船工和商贾,也可能是巴金、冰心、丰子恺、臧克家、矛盾或老舍......附近大学的学者教授们大多是磁器口茶馆的常客,而一个个看似简陋腌臜的破茶馆,却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高峰论坛。”(详见《明暗磁器口》)


磁器口固然迷人,但由于市区容量有限,抗战时期大批迁渝机构和人员,都逐渐把目光聚焦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风景宜人的沙坪坝。


· 金碧正街,2019年4月。摄影: ICY©ICYWORKS


汉渝路、新桥、双碑、马家岩……每个地方都有故事,每个故事都记载着一段历史的轨迹。尚存着的巴渝传统民居,是重庆历史文化的缩影,是储藏城市记忆的仓库,也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空间。


· 桂花湾抗战遗址群,图源网络


从1939年4月开始,傅抱石及全家居住于沙坪坝金刚坡下民居当中。此后的7年零6个月时间里,傅抱石便一直在此生活,常在画上题署“金刚坡下斋”。


位于歌乐山停车场的冰心旧居又称“潜庐”,《小橘灯》散文中那盏“小橘灯”,照亮的就是冰心返回“潜庐”的山路。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也是典型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


· 冰心旧居,图源网络


冯玉祥、郭沫若、张治中、林森、孔祥熙都曾长驻沙坪坝,他们的过往生活被缩印在一个个不大的空间内,关于时间和历史的年轮们,都有迹可循。不止文人墨客,重庆的文化中心也逐步向沙坪坝迁移。


1933年,重庆大学第一个搬迁到这里,随后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在磁器口组建。1936年,张伯苓选中重庆沙坪坝建成天津南开中学第一分校,即南渝中学。


· 马路两旁分别是南开中学和重庆一中,2020年10月。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央大学作为当时的最高学府,也举校迁至沙坪坝,借用重庆大学松林坡打造了简易校舍。据统计,抗战期间,沙坪坝、磁器口、歌乐山、青木关、磐溪等地,汇聚了专科以上的学校多达22所。


而今,沙坪坝早已是重庆市的科教文化中心,除了重大、“三一八”之外,川美、陆军医大等知名高校都在这里。


· 2020年10月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沙坪坝区的众多名校,不仅是收藏着珍贵历史文化的遗迹,也是数十万重庆学子们求学问知、安身立命的精神信仰和文化的世外桃源。


· 沙坪坝区,2020年10月。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从“黄金时代”到“边缘沙区”

沙坪坝的辉煌与落寞


放眼过去几十年,沙坪坝不止成为了重庆最有“文化”的城区,在农商制造业方面也是起步飞快:“仅仅两个年头,沙坪坝的进步竟赶上了两个世纪。”


1937年,重庆电力炼钢厂在双碑建成投用,后改为第24兵工厂,被誉为“西南一切工业之母”。1938年,原上海龙华枪弹厂迁至石井坡,成为第25兵工厂。同年,上海大鑫钢铁厂、河南豫丰纱厂迁至土湾,它们都是当时内迁的民营龙头企业。


大批进驻的学校、工厂、医院和科研机构,给沙坪坝带来了巨大人流量。1978年改革开放后,沙坪坝开始进入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有“十里钢城”之称的特钢厂发展迅猛,职工1.6万余人,年产钢材30万吨,80年代达至顶峰,创造了“北有抚顺、南有重特”的辉煌。


- 工人们在炼钢,图源网络

- 曾经的特钢厂生产车间,图源网络


这个时期的沙坪坝努力发展工业和制造业,像无线电厂生产的金鹊电视机、钟表厂的山城牌手表、缝纫机厂的红岩缝纫机、三峡电器厂的三峡牌电风扇、啤酒厂的山城啤酒等,都创造了家喻户晓的品牌,深深地烙印在老重庆人的记忆里。


而在短短数十年的发展中,沙坪坝区既抓住了时代机遇,又“被迫”迎接新的挑战


1984年整体城市群,几乎都紧缩在渝中半岛周围,沿着两江四岸发展。1994年,经历了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之后的重庆各区,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 1994年的重庆,图源网络


西区的沙坪坝、九龙坡地区得到了巨大发展,从此时开始,重庆的发展趋势便开始由“中心四散”变为”一路向西”。新划进来的西部九镇成为了沙坪坝转型突围的主战场,也影响了整个重庆产业和城市的布局。


跨入新千年后,沙坪坝的城市建设进一步发力。2003年1月,三峡广场竣工开放,成为仅次于解放碑的重庆第二商贸中心。广场与公园相结合的新颖模式,产生了广泛的示范带动效应。


· 三峡广场附近的地下通道,2020年10月。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发展到现在,被多所知名中小学和高校环绕的三峡广场周围,几乎集结了重庆最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从氛围上看,是重庆最“年轻”的商圈;但身处重庆最早的五大传统核心商圈内的三峡广场,这些年虽然并不缺乏人气,但它与新兴消费群体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同时,作为文化大区的沙坪坝,老城内的工业产业其实并不多,很多企业都搬往区县,以前著名的老厂也不在沙区了,导致老城区的经济在过去几年几乎处于发展停滞状态,没有产业就没有人才,即便坐拥如此多的高校,毕业后留在本地的几乎也都是在北区,年轻人都在北区买房消费,给北区经济做贡献。


· 三峡广场附近的地下通道,2020年10月。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从整个城区土地规划来看,沙坪坝绿地面积虽多,核心地带却是密密麻麻的房子,其中破旧的老房子又占了主流,城市界面和居住环境也比不上新区那么高大上


· 三峡广场附近的老小区,2020年10月。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作为一个曾经在重庆上学的‘半土著’,我感觉我从未真正走进过沙坪坝。”毕业多年的小周提起沙坪坝时,是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回忆在沙坪坝生活的大学时光,小周除了对“唯一的天堂”三峡广场,以及酒醉后吐了一地的书城街口印象深刻外,最让他难以忘怀的就是这里的“魔幻”交通。


· 沙坪坝区,2020年10月。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跟着导航却总是走错,明明想要去的地方就在马路对面,却只有绕远路才能抵达。谈到沙坪坝的道路规划,小周抱怨道:“石门大桥和三峡广场周围一圈,一到高峰期,平时仅10分钟的车程,愣是可以堵上半小时!”沙坪坝的路除了太堵,停车也是个大难题。综合经济、交通等原因,尽管沙坪坝是重庆高等学府最集中的文化中心,但有不少像小周这样的高材生,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


· 沙坪坝区,2020年10月。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路网交通“大”格局

重建沙坪坝的焕新“命脉”


众所周知,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交通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庆在整体交通规划上投入了许多精力,对沙坪坝而言,其实“获利”不少:


1979年沙坪坝站始建,车站紧邻重庆三峡广场,地址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沙坪坝站的建立,标志着沙坪坝区第一次拥有铁路。


· 曾经的沙坪坝站,图源网络


2011年,轨道交通一号线开进了三峡广场,这条线串起了解放碑商圈、大坪商圈以及现在正逐步发展的石桥铺商圈,极大满足了本地人和外地人逛吃的需求。全线开通后,更是方便了大学城众多学子的出行,吸引了众多消费力,沙坪坝由此迈入“轨道时代”。


· 沙坪坝动车站,2020年10月。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同年,中国第一条中欧班列线路首发成功。火车从沙坪坝团结村出发,经新疆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转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直抵德国杜伊斯堡,全程1.1万公里,用时16天。


比海运快、比空运便宜。“中欧班列的开通,其意义远不仅仅是带动笔记本电脑等外向型产业崛起那么简单,更重要的在于开始构建起了以自身为中心、辐射欧亚大陆的对外开放通道,由此极大地推动了重庆国际化的进程。”


- 图源网络


一方面,交通建设为城市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重庆市可开发的绿色板块也越来越少


并且由于当时的资金和技术不允许大肆建隧道,整个区域的发展也因为地形原因遇到了瓶颈。“一路向西”开始走下坡路,“一路向北”逐渐崛起,并在后来得到了繁荣发展。


· 重建中的沙坪坝站,2020年10月。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时至今日,北区也渐渐陷入无地可建的境地,连最北部的水土都成了开发对象。南区和东区依旧受困于地形,只得挑小块的平地发展……唯有西区有着一丝希望。


- 2016年的重庆,图源网络


西区之前受困于山脉地形,发展之势被腰斩,但如今技术成熟,穿山架桥已不在话下。只要能克服中梁山和缙云山山脉的影响,那么西部迎接的将是大片的开阔地区。


由此看来,在“一路向北”不再强势的今天,“一路向西”将再次成为新的主题。



环线拉通、融合破局

双城经济圈下的全面更新


遵循“一带一路”政策,成渝位于长江经济带上游,区位重要性不言而喻,推动成渝一体化发展也被提上日程,作为重点关注项目得到了大力扶持。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对TOD模式的不断尝试为沙坪坝的“重生”带来了新的契机,重庆的TOD模式探索目前就以沙坪坝为典型代表区域,将为这座老城重新注入充满活力的新鲜血液。


· 2019年。摄影: ICY©ICYWORKS


2018年1月25日,被寄予厚望的两大铁道项目同日投用。重庆西站是中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火车客运站,而高铁沙坪坝站不仅是国内首个深入地下八层的铁道项目,完全建成后还将成为连接成渝经济路线的重要门户


沙区老城将会成为四方来客下高铁后看到的第一印象。由此,对内的环线打通,对外多道线路也将在不久全面连接。从内环拓宽到外环辐射,预计从2021年开始,重庆将进入“轨道环线时代”。城际交通环境形势大好之下,如何让沙坪坝焕发新生、如何让“荒漠”变“绿洲”,也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


- 图源华宇城


随着消费水平、消费模式、消费习惯、消费体验的不断升级,传统五大商圈已经不能满足更好的消费需求,交通拥堵、商圈同质化、功能不完善等亟待提升。


于是,一场大刀阔斧的城市更新序幕就此拉开。首先是对三峡广场进行升级改造,2015年,随着怡馨大厦爆破拆除,沙坪坝扩容提质工程也拉开帷幕,除此之外,小龙坎广场到三峡广场之间的那群老房子也是拆迁进行时,以后将形成辐射周边区域6平方公里的“泛沙坪坝大商圈”,而高铁的加持也将为这里带来源源不断的外地资金流。


- 图源华宇城


作为最早一批城市生活的探索者、并且从重庆起家的城市运营商华宇集团,敏锐捕捉到了这块区域蕴藏的无限可能。紧随城市发展的步伐,在毗邻三峡广场的凤天大道,为当地人重建了一座新“城”。


· 三峡广场,2020年10月。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凤天大道拥有高度密集的城市优越资源配套:内环+环线联通全城,优渥的教育环境,中国西南地区医疗重镇,更有那条栽满了梧桐的沙区“第一大道”。华宇城的出现,将满足整个片区高品质消费、娱乐、休闲需求。


· 凤天大道附近,2020年10月。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在未来的沙坪坝,华宇城还将打造一种名为“LSC”的新型商业形式。这种集餐饮、休闲娱乐、商务、情景体验于一体的消费时间型商业,将开启重庆市场的先河,解锁城市商业发展的新方向,为“沙区”人们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


除了一座匠心打造的商圈新地标,华宇城为周边的住宅区也做了全新规划设计,符合当地居住者的实际需求,并且提供了更便捷和更人性化的选择。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华宇城项目效果图


作为重庆城市更新的示范区,沙坪坝肩负的责任重大。改建一座城市并不简单,在沙区的更新过程中,华宇城尝试成为一个“样本”,去致敬城市的过去,也为城市的未来助力


· 2019年。摄影: ICY©ICYWORKS


-


后记


重庆近年的各项重大举措和如火如荼的城市更新计划,也重新吸引了不止本地人、还有外地人的关注。


刚毕业的DD是典型的北方人,从事艺术策展方向的她选择离开北京来到沙坪坝,在沙坪坝南街、靠近重庆大学的一个老社区内,DD和小伙伴们开了一家看上去像物理“实验室”的咖啡厅。


DD说:“想做一家纯粹又新鲜的社区咖啡馆。”像DD这样的“新沙坪坝人”还有很多,他们就是看准了这个老城区未来发展的多元化和可能性。


· 摄影:雨婷、涩々©一筑一事


这样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新与旧的碰撞不止带来感官刺激,还体现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年轻人与老一辈的对话和交流上——当沙坪坝除了拥有三峡广场外,未来涌现出更多、更新的业态时,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回归和到来,未来可期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


主编  |  牧之、鹤鹤

编辑  |  涩々

撰稿  |  涩々

校对  |  言四

摄影  |  雨婷©一筑一事、ICY©ICYWORKS,或来源网络

设计  |  小杨


-


延伸阅读

 更多“新旧”重庆 


明暗磁器口

重庆特钢厂:跨越100年的“西南工业之母”,如今只剩锈与骨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筑一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