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丈量上海“哥伦比亚生活圈”,逛不腻的街区、读不尽的城市故事...
编者按 ///
上世纪20年代,在今上海延安西路,美国建筑师哈扎德于此设计并兴建了供外籍侨民休闲娱乐的“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今上生·新所),这便是上海“哥伦比亚生活圈”第一处建筑。
随后,美商普益地产公司在安和寺路(新华路)和哥伦比亚路(番禺路)周边购进百余亩土地,为外籍侨民打造高档住宅圈。由此,“哥伦比亚生活圈”全貌形成。
建筑奇才邬达克在此设计过多幢花园洋房,风格迥异、美轮美奂,被称作哥伦比亚住宅圈内的精华建筑群体。
如今,一幢幢建筑铅华散去,隐匿于法桐树下,斑驳的光影洒落在陈旧的乳白色外墙上,散发出浓厚的历史气息。部分老派建筑更新改造,在保留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城市肌理,新与旧在此交织,展现出别样的上海风情韵味。
今天,撰稿人敬波实地走访老上海“哥伦比亚生活圈”,为我们捕捉老上海旧日风景的当代表达。
第一次从交通大学地铁站走到新华路的时候,就被这街道深深地吸引,很难用言语描述那是怎样一种感觉,有新奇、有激动、有兴奋、有忐忑。
从道路两旁高大法桐树的叶子缝隙间溜进的璀璨阳光,爬上那一栋栋从历史中走来的建筑,这景象怎能不让一个从未到过上海的、才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的我心中升起对这方土地的热爱呢?
新华路上的历史建筑 / 图片由敬波提供
我住的地方离公司就一公里左右的距离,是在从新华路穿过法华镇路就能到的番禺路上。住的时间稍微长了,才知道这里就是老上海“哥伦比亚生活圈”,也会对周围的人、事、物慢慢产生感情。
时隔两年再次来到这里,走在新华路上,看着阳光依旧从法桐树叶间穿过;看着街道两旁那些或是三年前就有的,或是新开的小店;看着路旁的我从未看过有人使用过的红色电话亭;看着街道两旁的“老建筑”;总会不经意想起这就是上海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也是最珍贵的回忆吧。
上为新华路番禺路十字路口,下为新华路上的电话亭和历史建筑 / 图片由敬波提供
提到老上海“哥伦比亚生活圈”,我们不得不先提一下邬达克——一位与上海相互成就的传奇建筑师。邬达克在上海待了近30年,设计了近百幢各类的建筑。这些建筑许多已经成为上海城市面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上海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筑遗产的重要文化名片。
邬达克在“哥伦比亚生活圈”设计了英国、美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多种风格的多幢花园洋房,其中包括番禺路的邬达克旧居(邬达克纪念馆),新华路119弄、155弄、185弄、211弄、329弄、今外国弄堂以及孙科别墅等。
番禺路
番禺路就是旧时的哥伦比亚路,全长2000多米,横跨长宁、徐汇两区,与新华路交汇,是沪上有名的街道,也是老上海“哥伦比亚生活圈”的两条主要干道之一。
午后番禺路 / 图片由敬波提供
幸福里作为现在番禺路上的重要节点,前身是上海橡胶研究所,其体量并不大,占地仅5908平方米。为响应“城市更新”的号召,幸福里在2016年进行改造,形成了“一”字型动线。
还记得2018年第一次来到幸福里的感受:虽然街道不宽,但是有精致的水景,干净有序的街道,三三两两的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办公或者看书,空间给人的感受是浪漫温馨的。但如今的幸福里却是被小摊占据街道,狭窄的街道显得拥挤无比,不过我们期待着它在不久的将来拥有更好的风貌。
幸福里 / 图片由敬波提供
而由近40年历史的建筑改造而成的西班牙式老洋房——越亚西墅也成功成为番禺路上极具格调的新式热门打卡地。被爬山虎轻吻的外墙是她耀眼的外衣,吸引着来来往往的男男女女。
越亚别墅 / 图片由敬波提供
邬达克旧居(现为邬达克纪念馆)位于番禺路129号,这座英国乡村都铎风格的别墅于1930年建造。邬达克曾在阁楼旁养鸽子,作为被战争驱赶一生的人,这位天才建筑师内心对和平与自由充满了深深的渴求。平时参观邬达克纪念馆的人并不多,在一个晴朗的午后,当阳光洒进这个小院,很难不被它吸引。
邬达克纪念馆 / 图片由敬波提供
新华路
新华路北侧紧邻法华镇路,东起淮海西路,西至凯旋路,长2434米,是1958年填埋法华浜后形成的一条马路,作为老上海“哥伦比亚生活圈”的两条主要干道之一,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新华路也是上海有名的景观道路,历史建筑和梧桐树是新华路的名片,在秋季的“落叶不扫”也是上海的著名街景。
新华路上的历史建筑 / 图片由敬波提供
走在新华路上,总会被一栋栋具有“异域风情”的老建筑吸引,这些建筑都是时代缩影,他们见证了新华路的历史,如今作为新华路的一张张名片向世人展示这条文化底蕴与历史底蕴兼具的梧桐大道。它们有的摇身一变成了咖啡馆,有的成了餐馆,有的依旧是住宅,也有的成了附属单位,不变的是它们仍旧守望在这条路上。
新华路上的历史建筑 / 图片由敬波提供
上生·新所
“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旧址曾在1950年代被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接管。2016年,万科集团将这里改造成了现在的“上生·新所”。
上生·新所更新建筑 / 图片由敬波提供。
“上生·新所”主要由孙科别墅、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海军俱乐部3处历史建筑、11栋贯穿新中国成长的工业改造建筑和4栋风格鲜明的当代建筑组成,占地70多亩。
上生新所更新建筑 / 图片由敬波提供。
“上生·新所”自2018年开放以来,逐渐成为了上海一处新的文化艺术汇聚地,一个集办公、娱乐、休闲、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活力地带。在入口的喷泉广场一侧会发现一幢伊斯兰风格的建筑,这是与泳池相连的“秀场”,经过改造设计成为了“上生·新所”入口的标志性建筑。
上生·新所入口的喷泉广场 / 图片由敬波提供。
这栋建筑就是曾经的海军俱乐部,其内部的海军俱乐部附属游泳池是上海最早且唯一被保留着英制尺寸的露天游泳池。泳池四周的柱子有着极强的秩序美感,泳池中的倒影更是加强了这种美感。
左为上生·新所”入口的标志性建筑,右为海军俱乐部附属游泳池 / 图片由敬波提供。
建于1924年的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通过改造升级,现为独具特色的“茑屋书店”,给这座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
鸟屋书店 / 图片由敬波提供
孙科别墅在“上生·新所”的最里面,享受着闹市中的宁静。最早,它是建筑师邬达克的私宅,他为感谢孙科的帮助,还没有来得及入住就将其转让给了孙科。去年11月,孙科别墅在精心的修缮后对外开放。这栋历经90年风雨的老洋房保留了那个时代的印记,为参观的人们展示着它的独特魅力。
孙科别墅 / 图片由敬波提供
本文作者
敬波
上海汝何文化创意工作室创始人,汝何建筑摄影主摄影师,自由撰稿人。微信公众号:汝何建筑摄影,微博:Rh-photographer
·
关于“一筑一事签约撰稿人计划”
作为专注“建筑与生活方式”的内容平台,一筑一事正式开启内容共建与多元化的“签约撰稿人”计划,期待借此链接深耕于不同领域、拥有独到见解的撰稿人,为他们提供自由的创作空间、优质的传播平台、专业的编辑指导和活跃的社群交流,并为读者呈现更有趣有料的优质内容。
* 合作联系:hh@zsstudio.net
💡
添加「一筑一事」
ZS·小筑理微信号:zsstudio-info
欢迎添加“ZS·小筑理”👆
加入一筑一事读者群
抢特别福利 / 分享城市灵感 / 发现志趣同好
主编:牧之、鹤鹤
编辑:慧莹
撰稿:敬波
摄影:敬波
校对:昨山
设计:阿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