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残障”的是人还是环境?4家成都“无障碍空间”这样回答——

建国 一筑一事
2024-09-03


你是否想过一个问题?


假设某一天,你因事故、疾病或老去而腿脚不便,耳不聪,目不明,反应迟缓,在成都,你还有哪些地方能去,还有哪些事情可干?


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最新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竣工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2318个,总建设规模612.3万平方米。均摊到中国8500万残障人士,以及44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人,每人仅0.047平方米。


什么概念呢?字面意义上的无立足之地。


名为包容性设计的设计理念认为,“残疾”的并非个体,而是环境。仅以所谓平均值、多数人的需要设计出的环境是不合理的,不应是环境规定了其适用群体,而要从人的需求出发。


本期我们分享成都4处的残障人士友好空间案例,尝试了解「无障碍」这三个字背后,空间及其运营者都在做出怎样的适度支持。





星巴克手语店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08:00-22:30

地址:双成二路98号华润万象城C地块


万象城二期南侧,靠近华润一系列住宅项目,成都第一家星巴克手语店已经在这个既靠近商圈也靠近社区的位置驻扎了一年有余。


成都万象城星巴克手语店的手语店招牌 / 图片来源©星巴克


除了店招牌显眼的手语标识,手语店的装修风格与其他普通门店几乎无异,改变之处都在微妙的细节。


首先是方正。动线设计考虑到行动不便人士使用的便利性,门店两个入口往吧台方向的通道都是笔直的


直通道规避视觉盲区 / 图片来源©星巴克


除了大门的宽度足以容纳轮椅出入,店内还设置一处无障碍客席区。


这张长桌与其他门店不同,设计为刚好可以嵌入轮椅的高度,将座椅抽开后,轮椅使用者可以更方便入座。这个位置也是店内熟客最喜欢的办公区域。


无障碍客席区 / 图片来源:星巴克


其次是一整套的无障碍点单动线设计。整体吧台的高度较普通门店更低,特别是点单收银区域,以减少人与人沟通的障碍。


高度更低的吧台 / 图片来源©星巴克


点单处的语音识别系统由一块平板完成,绿底的显眼贴纸提示顾客可以对着平板点单,“您可以说出您的需要”。平板上同时设置常用的快捷服务,比如“你有会员卡吗”,点击后平板直接发音。


和其他门店不同,手语店的点单系统是双面屏,便于顾客确认。出品区还有一面大屏,你在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店会经常看到,左屏显示刚下的订单,右屏显示做好的订单。



双面屏语音识别系统 / 图片来源©星巴克


配备这么一个简单的语音转文字功能后,通常只能在饮品区操作的听障天使伙伴,也能像其他健听伙伴一样轮岗,换到前台的收银岗位。


另外,手语店的烟雾报警器是闪动报警的,还有一部分墙面贴上了毛毡,具备一定收音作用,帮助仍具备一定听力的听障天使伙伴吸收店面噪音。


咖啡教室是星巴克的日常活动,在手语店,店长圈圈通常会组织起更多客人,加入手语教学的内容,互动游戏会找与手语表达性质接近的,比如你画我猜,店内的电视屏幕也会循环播放圈圈带领伙伴和客人们拍摄的手语视频。


店内墙面装饰 / 图片来源©星巴克


据圈圈介绍,目前店内共有5名健听伙伴和5名听障天使伙伴,并即将再调来1名新的听障天使伙伴,其中一名叫Kevin的伙伴还是全国第一位听障的店副理。


星巴克手语店的伙伴们 / 图片来源©星巴克


目前,星巴克在上海、北京、广州、杭州、成都、青岛、天津、沈阳等地均设有手语店。


从后台走到前台,从咖啡师到管理岗,能通过配备特殊的点单、出品设备,实现听障人士职业成长、晋升机会的平等,或许是星巴克手语店更值得参考之处。



黑暗中对话


营业时间:周二至周四10:00-18:00;周五至周日10:00-20:00

地址:滨江东路232号


滨江东路上,占地960平米的黑暗中对话已经开门营业9年。


以黑暗为主题进行沉浸式体验,通过增强大众的同理心以促进社会偏见的消除,黑暗中对话成都馆是从德国总部引进中国大陆的第一家体验馆,也是全球唯一一个以城市为主题的体验馆。


黑暗中对话 / 图片来源:建国©一筑一事


这里大概是成都除了地铁、机场外,盲道设置最清晰无阻的地方。从室外的人行道,经过一个带扶手的缓坡,一直延伸到场馆内,整个一楼的动线设计上都铺设了盲道。馆内处处标识也都带有盲文的翻译。


室内铺设盲道 / 图片来源:建国©一筑一事


二楼即是神秘的“黑房”,黑暗中对话的主要体验区域。为保证各位之后的体验,以下将以纯文字的方式,以我的亲身体验简单描述下这个空间。


“黑房”的入口 / 图片来源:建国©一筑一事


分到一根盲杖,经过一段弱光区,你将直接进入一个绝对黑暗的房间。墙壁是不可依靠的,它蜿蜒崎岖,并不指向某个确定的前方或终点。当你跟随导赏员,听到一扇扇门打开的声音,你才能意识到,这是在未知布局的不同房间穿梭。

 

场景绝对比你想象中丰富和真实,户外、景区、市井街巷,因此路途也会比你想象中险峻得多。撞车、撞柱子、撞电话亭,躲避全靠听和摸,好在黑暗中的导赏员会比你更清楚你的境况,会提醒你哪里有危险。

 

一开始,盲杖大概率只能为你起到不到50%的指引作用,满地乱戳,小步挪向导赏员声音的方向。后来,你越来越自如了,尤其踩上盲道,迈步都变大胆了。总时长75分钟的体验,大多数人反馈,感觉只过了30-40分钟。


走到弱光区,你重返光明了 / 图片来源:建国©一筑一事


这种心路历程是被“设计”过的。


黑暗中对话成都馆的馆长袁梦涛介绍,房间的交错布置,可以增强体验者的体验感,“不仅是往前走、没有危险就足够了,还要让人们渴望探索”,而且这样更接近生活场景。


刚开始5分钟,体验者通常处于自我保护阶段,眼睛之外感官的调动从脚开始,踩上石子路,然后是手,抚摸栏杆和雕塑,再接着是耳、鼻、舌,体验者从恐惧黑暗到逐渐习惯、开始享受视觉被屏蔽的世界。


到最后,既没有使用盲杖,也没有佩戴什么红外设备的导赏员会坦白身份:他们是视障人士,是早已习惯生活在黑暗中的人。


一楼等候区的感官体验装置 / 图片来源:建国©一筑一事


2013年成都馆建立后,第一批导赏员的出现颠覆了当时社会公认视障人士在中国大陆可以从事的职业,比如按摩师。


我的导赏员田田告诉我,虽然更多视障朋友在读书阶段还是只能选择医疗和音乐领域,但她知道有些人成为了心理治疗师,还有人在Apple这样的大公司工作。



盲文标示和盲道 / 图片来源:建国©一筑一事


“所以说,视障人士是不是如我们想象当中,失去了整个世界呢?不是的。在他们熟悉的环境里,他们可以无所不能。


问题在于,我们的社会是否给视障人士提供了一个无障碍的环境,和足以让他们熟悉环境的宽容度,让他们去到可以胜任的岗位。


黑暗中对话的一角 / 图片来源:建国©一筑一事


某种程度上,黑暗中对话既是对视障人士的无障碍空间,也是对健视人的障碍空间。这些障碍的设置最终都指向一个问题:视力或许是视障人士的短板,那他们的人生及价值就到此为止了吗?


一如黑暗中对话在品牌的盲文翻译中暗藏的比喻:五个字的盲文各少了一个点,但这个词仍能被轻易认出。


黑暗中对话的盲文 / 图片来源:建国©一筑一事



星空里咖啡书店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10:00-18:00

地址:竹林巷78号


星空里,一家专注为心智障碍者提供支持性就业机会的咖啡馆,关照对象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唐氏综合征、智力发育迟缓等人群,它的属性从位置上就展露无遗。


店铺位于锦江区残联的一楼,曾经是残联的办事大厅,今年翻修之前,星空里的外墙都还是和办公楼统一的水泥灰。


星空里 / 图片来源:建国©一筑一事


三年前,残联有意改造办公楼的闲置空间,找到长期在公益领域活跃的星巴克,希望能在桂王桥交界竹林巷这个并不热闹的街角,建一个能帮助残障人士融入社会的兼顾公益和商业的空间。


合作最终没有达成,星巴克负责公益方向的伙伴向残联介绍了杨娟,当时还在中学教书,业余参与边远地区儿童生理卫生、心理卫生帮扶的一名语文老师。



星空里的室内 / 图片来源:建国©一筑一事


没有开店经验的杨娟零租金盘下了这个物业,规划着要把这里做成一个能让更多人了解心智障碍者的窗口。她选择了咖啡馆。


虽然从商业角度考虑不是最优项,但咖啡业态在当下已经沉淀出开放、鼓励交流的文化符号。对心智障碍者来说,以往社会提供的工作类型总是简单重复劳动,不需要和外界接触,杨娟想尝试突破一下,“同时也能为心智障碍者提供一个相对安静且包容的环境”。


180坪的室内加上180坪的户外空间,星空里有充足的空间同时容纳下咖啡消费、公益售卖、小型画展、融合工坊和社区居民公共空间。杨娟时常要在这里组织一些活动,诸如露天电影和摇摆舞会,“给孩子们涨涨见识”。


星空里的户外区域 / 图片来源:建国©一筑一事


为了覆盖更多残障伙伴和家庭融入社会的需要,星空里还开设了三个融合工坊,组织合唱团和手工艺品的教学,店内处处摆着他们的作品。前年圣诞节,星空里和IFS合作,给IFS楼下的37棵银杏树穿戴上心智障碍者编织的毛衣和围巾。


心智障碍伙伴绘制的画作 / 图片来源:建国©一筑一事


店内的招牌产品是10万秒咖啡。对心智障碍者来说,要记住咖啡的制作方法并很好控制住自己的手指,是比健全人更困难的,吧台的墙上也长期挂着两排塑封过的饮品制作图示小册。端出这杯咖啡的背后,是特需伙伴持续一年、每月工作22天、每天实践3次、每次耗费130秒的十万余秒的练习。


特需伙伴是星空里对这些身着橙色工作服的心智障碍者员工的称呼,意思是特别需要我们,特别被我们需要 / 图片来源:建国©一筑一事


一开始,杨娟没有刻意对外宣传星空里的特殊,也更希望星空里成为一个社区店,头年的顾客基本都来自周边居民。


因为没有进入一家残障友好咖啡厅的心理预设,也没怎么接触过心智障碍者,客人和特需伙伴发生过一些冲突,比如在结账问题上,有重复刻板行为的伙伴会一直提醒客人买单,引发不快。


这种自然发生的冲突在星空里的另一位主理人肖钦心看来,未必是一件多坏的事情。


星空里的一个小型画廊 / 图片来源:建国©一筑一事


她将其比喻为地震演习,有肌肉记忆了才能救命,同理,“唯有接触心智障碍者,才能更好去理解他们的意思。撕裂和摩擦来自于我们都闭上了耳朵,没有真正去听别人在说什么。”平等对待,首先需要残障人士出现在社会的日常中。


这个思路同样适用于其他店铺。最初不知如何服务残障人士不要紧,“可以坦率地去问他们需要什么,在探讨出合适的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良性摩擦应当是被允许的。”



一介·巷子里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10:30-18:30

地址:玉林三巷26号


位于玉林三巷的一介·巷子里,是这两年被成都人讨论最多的无障碍空间、残障友好空间尝试。


硬件上,一介建筑设计的巷子里为空间的无障碍设计提供了许多可参考的说法。


一介·巷子里 / 图片来源©一筑一事


比如,出入口的设计有必要考虑轮椅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包括设立缓坡,通道设计足够的宽度,采用平行滑动的开关模式以规避推拉门的不便。


比如,在动线设计和座椅区域考虑视障人群的使用需求,配备盲文标示,放弃崎岖的动线,更少的视觉死角同样能服务于听障人群。





巷子里的无障碍设计 / 摄影:ICY©ICYWORKS


巷子里的设计师张唐希望它拥有一个平台的作用,“让残障人士更多地走出家门、走向社会,扩大自己的生活圈”。这一理念还同样适用于玉东社区的老年群体。


一介团队走访发现,除了大家传统认知的残障人群,一些80到90多岁的老年人同样存在身体和心理上的障碍,他们中的很多人因为“没事做”、“不相识”和“缺乏安全感的未知性”而避免到社区活动。


为残障人士更好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无障碍设计,自然而然地和适老化改造走到了一条路上。如今,更合宜的称呼巷子里的方式,大概是社区友好空间,而不仅仅是残障友好空间了。


残障人士友好的无障碍设计,同样适用于适老化改造 / 摄影:ICY©ICYWORKS

 

这算得上是一种观念转变的趋势:残障不是一类人群,而是一种状态。人的一生中,都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处于某种残障状态。


花不语残障人工作室的主理人Piggy解释,“社会所提供的无障碍,其实并不是残障人专用,坐婴儿车的小孩、老人、生病的人和残障轮椅使用者,他们有同样的需求。我们在倡导一个多元的社会的同时,其实自己也可能是其中的受益者。


巷子里 / 摄影:ICY©ICYWORKS


在成都,硬件上完全符合无障碍、残障友好的空间可能还是不多,尤其是当残障伙伴想要单独出行,前往普通店铺消费时。


要求硬件上的迅速改善不现实,比如卫生间的宽度不能说变宽就变宽,Piggy每次都会尝试和店主交涉,能不能有一些容易做到的改变,像是双方一起出钱,为轮椅使用者朋友准备一个可拆卸的坡道,因为他们其实并不喜欢被抬着进去。


公益短片《残障不是一个人的事——残障的社会模式》 / 视频来源©Piggy


进步还是在发生的。


2021年,滴滴74城上线“无障碍出行服务”。同年,支付宝推出的“蓝风铃”计划,开发无障碍商家服务工具包支持残障人士就业。


今年4月1日起,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正式开始实行,无障碍相关建设要求,同样适用于适老化改造。


电影《触不可及》剧照



-


不被看见,继而不被理解,继而被群体推开。


这既可以说是对残障人士的人生困境的总结,也可以说是对存在于社会各处的、随时在涌现的所谓“少数派”的困境总结。


女性、性少数、残障人士、老人、孕妇、孩童、某一阶段正罹患疾病的人、由于疫情而脱离正常生活秩序的人……人类社会的文明力量不止于正义,移情、关怀、尊重亦不止于个人行为。


-


 后记 

 残障友好团队/个人推荐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个空间,目前,成都还有岩羊、炳林牛肉、无声有甜等店铺均支持残障人士就业,良木缘(新城市广场店)等店铺也在尝试为服务残障人士做出改变。


作为参考,我们整理了一些base成都、重庆正在做残障友好相关的团队/个人,亦欢迎大家补充,或者参与进来。



-公众号-

花不语

你看起来好动听

轮寻锦城味

海缘

BlueSheep

爱聚星空里


-视频号-

圈了个圈er






主编:牧之

副主编:忧忧

编辑:建国

撰稿:建国

图片:详见图注

校对:昨山

设计:龙龙©ZSDC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筑一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