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见马岩松的刺与对抗

昨山 一筑一事
2024-09-06


三月末的上海春意渐浓,突然造访的冷空气在一个周一降下了一场夜雨。茂名南路57号,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兰心大戏院门前,聊着刚刚散场的一场对谈,这是纪录片《我与建筑师有个约会》第二季影片的首发活动,一筑一事受邀观影,新一季的首集是《马岩松:我的刺》。


时隔三年,建筑人文媒体“一言一吾i-Talk”创始人朱丽康又一次站上舞台中央,向人们介绍起这部由她出品的纪录片。两季影片第一集的主人公,建筑师马岩松也再次出现在影片首发活动的现场,另一位对谈嘉宾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


上:兰心大戏院,下:对谈活动现场️©一言一吾i-Talk


把建筑作为方法——这是此次对谈的主题,朱丽康希望借此机与两位业内大咖探讨建筑师在后疫情时代的责任与愿景。


过去三年的生活让许多人都开始重新审视空间、建筑、城市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关的各种讨论频繁出现在公共视野中,公众关注着身边甚至远方的种种建筑与空间,建筑师也在实践着不少相关的思考。


借此机会我们与马岩松和朱丽康聊了聊,关于这些问题以及生活的一些思考片段。




马岩松的“刺”与“对抗”


在兰心的后台见到马岩松时距离活动开场已不到半小时,下午才从北京飞来上海的他行程安排很满,采访前刚结束了一次简短的项目洽谈。


就像影片开场马岩松回看三年前的那集一样,我们的聊天也先围绕着过去与当下这组对照关系展开。


马岩松在活动现场©一言一吾i-Talk


我觉得这三年的环境一直在把人往下拽。”过去的三年里谁都不轻松,马岩松亦是如此,即使如今生活的秩序已逐渐恢复,他也还是会担心那种束缚创造力的环境所带来的惯性,会让他要再用好几年才能回到以前的状态,这是他最害怕的事。


“所以我现在会有意识地想反弹。”面对过去那种慢慢束缚人的环境,马岩松觉得现在很需要一种对抗,他不断回想起曾经“不用想太多,尽情设想纯粹建筑的远大理想”,而他的反弹和对抗其实早已在进行时。


马岩松作品:美国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设计效果图©Lucas Museum of Narrative Art

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的压轴展览——“蓝图北京”,由马岩松担任策展人。©朱雨蒙

马岩松作品:浙江丽水机场设计效果图©MAD


马岩松在过去三年经历了四次隔离,但他并没有被困在原地,从建筑设计到艺术创作再到策展,他步履不停,陆续发布的几个建成项目和概念方案一如既往地收获着大量关注与讨论。


于是随着《我与建筑师有个约会》的镜头,观众同马岩松一起去到南海大地艺术节、嘉兴火车站、衢州体育公园,看见了这些新项目的更多细节和背后的故事。


这些项目看起来依然很马岩松——有着先锋、艺术的形式,但究其内涵,是关于人、建筑、城市、自然等多重关系的思考,这其实是他一直坚持的理念。


马岩松在南海大地艺术创作的艺术装置《时间的灯塔》©田方方

马岩松作品:衢州体育场©CreatAR Images

马岩松作品:嘉兴火车站©奥观建筑视觉


如果说过去人们关于马岩松的印象是强调个性表达、争议不断的先锋,当观众通过这段跨越三年的影像叙事更进一步认识这位明星建筑师之后,便会发现如今的他更像是一位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寻找自我价值,并帮助人们去表达的艺术家,那些尖锐、带刺的设计和理念正如他在影片中所说的,“我就是所有人的一员,我的刺也是为大家而长”。


这种刺在影片中还有更直接的展示,那是马岩松与Dior合作设计的“流星椅”——前面保留着这款椭圆背椅的经典造型,背后则布满了刺。


马岩松设计的流星椅©一言一吾i-Talk


这种反差感是马岩松对历史的一种表达。他平时设计建筑时也经常要面对种种“已知的传统的经典”,“传统文化是什么?传统环境是什么?我们自己在这个语境中应该怎么存在?


带着这样的思考,马岩松希望把自己抽离于现实,他做的既不像传统,也不像日常所见的现代,他想做一些新的,但又能与传统长在一起的东西,“我把自己放在一个抽象、未知的状态”,这种并置会让人感到奇怪,但他觉得“并置是把传统的精神抽脱于形式的一种方法。”


纪录片《马岩松:我的刺》©一言一吾i-Talk



把建筑作为一种方法


围绕建筑的大部分传播主要还是在展示成绩,但展示想法对大家来说更重要,也更利于交流。与社会有关的一些话题是值得讨论的,围绕这个讨论,再回到各自的行业和位置后都能产生一些作用。”


马岩松的这番话就像是对这场对谈本身及其主题的一种诠释——把建筑作为一种方法。如今人们对建筑的认知早已不是盖房子那么简单了,无论是以建筑设计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还是从建筑延伸到更多议题的讨论,建筑不再只是专业之内的事,更是社会性的公共议题


对谈现场©一言一吾i-Talk


两层、能坐七百余人的兰心大戏院在这一夜座无虚席,足以说明公众对建筑这一话题的关注。


对谈的内容也满足了观众的期待,既有建筑圈的热点——普利兹克奖、“网红建筑”和建筑改造更新,也有建筑师常被问及的“空间艺术性与功能性的平衡”、“建筑师如何让城市变得更好”,以及由对谈主题延展出来的社会性讨论——建筑师如何把“建筑作为方法”去改变社会的种种问题。


对谈现场©一言一吾i-Talk


在这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建筑的确是被作为了一种方法,一种以建筑为话题原点,引出更广泛讨论的方法,而这个讨论则从建筑学科的专业本身扩展至范围更大、情况更具体的种种社会现实问题之中。


尤其是在最后的观众提问环节,从人工智能、就业焦虑到城市建设,透过这些不同的话题更能感受到观众关注建筑时的多元视角这些观察和发问都源自一段段真实且具体的生活经验,它们更接近建筑的本质——满足人的实际需求,又关照、表达着人的思想文化


座无虚席的兰心大戏院©一言一吾i-Talk


马岩松的实践中也能看到这种影子,从当初争议相当大的朝阳公园,到如今备受好评的嘉兴火车站、衢州体育公园,他在探索着如何用建筑去表现自然与人的情感关系,也在思考着城市空间里的人文关怀问题,而这种思考和探索更不只限于建筑


比如他为南海大地艺术节创作的装置《时间的艺术》,超现实的形式感让一座废弃的市场大楼再次成为老街上的视觉焦点,就像是把过去与未来的并置于当下,唤起关于城市化中建筑与人的关系的思考。


《时间的灯塔》©田方方

市场大楼原貌©MAD


再比如刚落幕不久的展览“蓝图北京”,马岩松邀请了20位国内外建筑师/艺术家参与到这场关于未来都市的想象中,同时还展出了关于8位(组)建筑师的文献研究,以及4部中国近现代充满想象力的电影影像。观众能通过这场展览收获相当数量的专业干货,也能漫游在那些看起来很疯狂的想象中,由此去畅想自己心中的未来之城。


马岩松在现场导览©MAD

“蓝图北京”展览现场©朱雨蒙


在建筑师之外,马岩松常被冠以艺术家之名,无论是他的建筑设计还是他所做的这些事确实都很有艺术家的感觉,但他并不觉得自己是在跨界,“不管是艺术装置还是建筑空间,最终都是拿一个实体给人提供一种感受。”马岩松显然已经很习惯把建筑作为一种方法了,但无论以何种形式与公众接触,他觉得传达的信息才是关键。



普通人与建筑师的对话


影片《我的刺》安排了一个段落给网友提问马岩松,素人配音的旁白读着网上收集来的问题,马岩松在镜头前一一回答。


这些问题既不是对建筑专业的学术讨论,也无关对行业现象的严肃思索,但通过这些看起来并不专业的路人般的提问,观众可以从马岩松的回答中看到他更真实的一面。这种让普通人与建筑师对话的设计是朱丽康在第二季影片中的新尝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纪录片《马岩松:我的刺》中网友对马岩松的提问©一言一吾i-Talk


从2019年创立“一言一吾”起,朱丽康就一直想通过媒体的方式去拉近普通人与建筑和建筑师之间的距离,从音频节目到纪录片再到线下活动,她做了许多尝试,对内容品质的追求是她不变的原则,尤其是在纪录片《我与建筑师有个约会》的制作投入上。


第一季第一集,朱丽康与马岩松在巴黎街头边走边聊©一言一吾i-Talk


最新的这集影片从去年11月开始拍摄,前后折腾了近三个月才制作完成,和第一季一样保持着高成本的制片规格。朱丽康深知做纪录片不赚钱,但她想一直拍下去,并且要保持内容的独立性,“我们会接一些商业项目来养我们的纪录片,这也是我们的一个IP,要像保护宝宝一样保护好它。”现在看来,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可行的。


第二季第一集,朱丽康在衢州体育场的看台上采访马岩松©一言一吾i-Talk


但不确定性仍是朱丽康需要面对的,多年的媒体从业经验并不意味着在瞬息万变的媒体环境中可以永立潮头,她能做的是坚持初衷,再根据时代的浪潮去变化,“不能因为环境一直在变就改变初衷,然后也做不了什么长远的事情。”用人文的视角在关于建筑的传播中做一点点改变,这是朱丽康从未动摇过的信念。


点击播放纪录片《马岩松:我的刺》(上、下)



-


一言一吾的办公室在一座101岁的小楼里,采访结束时,透过小楼的开窗望向外面的这座城市,能看到前一日的夜雨并未冲淡上海街头渐浓的春意,人们活在各自的日常里,获得着真实的忙碌或闲适。就像这趟采访我们所关注的话题一样,人与空间、建筑、城市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在这些生活的日常里被感知、被讨论,并超越建筑专业本身,成为值得被关注的公共议题。






主编:牧之

副主编:忧忧

编辑:昨山

撰稿:昨山

摄影:详见图注

校对:SHERI

设计:阿吉©ZSDC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筑一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