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跟建筑师去熊猫家“串门”,会发生什么?

三街 一筑一事
2024-09-06


怎样让大熊猫以最好的状态无忧无虑地吃竹子?


熊猫馆的饲养员在思考这个问题,社交媒体上熊猫的“云爸爸”和“云妈妈”们在思考这个问题,建筑师也在用熊猫眼看着图纸,挠头思考着这个问题。这样一个关于大熊猫生存福祉的严肃问题,或许只有熊猫本熊不需要思考。


大熊猫的新豪宅——熊猫新舍坐落于成都市北郊的茂林修竹之中,是隶属于成都国家大熊猫研究繁育基地园区内的扩建项目,占地12,809㎡,面积相当于两个足球场。这里不仅仅是大熊猫吃喝玩乐的地方,同时也涵盖了动物行为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赏等多样化功能。


建筑该如何以适合的姿态介入自然一直以来都是建筑界被反复讨论的话题,而当建筑的使用对象由人变为大熊猫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


大熊猫本就生存于自然的环境之中,如何使人的活动介入的同时又保留住这份自然?面对这个让各国熊猫馆设计师头痛的问题,成都熊猫新舍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熊猫新舍

隐于自然的大地艺术


走入成都北郊的竹林,远远望见如同竹笋般的熊猫塔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穿过蜿蜒的景观栈道,便可在一片仿佛没有尽头的绿色中发现熊猫新舍温暖的木制格栅,这些格栅灵动而又充满秩序地藏匿于竹林中,好像某种巨大的植物。


经栈道到达熊猫馆 / 摄影©XIMU image


若是从空中俯视熊猫新舍,便会发现这些“巨大的植物”其实是四个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的“圆”。


它们分别镶嵌于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势上,用圆形天生的包容,适应并消解着环境带来的挑战与变化,四个巨大的“圆”各自又通过蜿蜒的栈道相连,最终在竹林中展现出完整的大地艺术图景。


亲近自然的设计思路 /  图片由EID Arch姜平工作室提供


“我们希望采取低冲击的介入策略,将对于山体的侵蚀与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营造出适合大熊猫栖居的环境。”EID建筑事务所的首席建筑师姜平表示,熊猫新舍的设计概念缘起于景观、建筑和大地艺术的融汇。


成都熊猫新舍建造过程 / 摄影由EID Arch姜平工作室提供

融于自然的大地艺术 /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在竹林的环绕下进入展馆,第一眼看见的便是大熊猫的室内活动场,在透过木制格栅照射进室内的光影中,游客甚至可以将身体贴近玻璃,去数一数大熊猫的黑眼圈旁有多少根杂毛。


成都熊猫新舍游客流线 / 图片由EID Arch姜平工作室提供

大熊猫室内活动场 /  摄影©XIMU image

经过下沉处理的地面 /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姜平告诉我们:“因为大熊猫会对于近处俯视它的人类产生紧张感,所以在游客的参观动线与视线组织方面做了调整,对于室内靠近熊猫的部分进行下沉处理,让人与熊猫处在平视的高度上,来增加动物与人的亲近感。”


再沿着圆环廊道向前走,便可在半开放的室内空间望见大熊猫的主要活动区域,近距离观看大熊猫在自然环境中的一举一动,看大熊猫缓慢地手脚并用爬上树枝搭的木台,在众人的围观中悠闲地啃着竹子。


半室外游览窗口 /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为了生活与工作所烦心的人往往能够从安静干饭的大熊猫身上得到治愈,或许是因为我们从这种荣辱不惊的物种身上看见了自己所向往的心态,这样一瞬间的共情使我们在烦躁的生活中获得了片刻宁静。


环绕着熊猫新舍走上丘陵地势高处的看台,才得以看到熊猫新舍的全貌。圆形的大熊猫主要室外活动场所被划分为了不同的区域,游客可以从远处的看台上俯览整个中央庭院,观察大熊猫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看见或社牛,或社恐的不同性格的大熊猫的生活状态。


室外游览平台 /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室外游览平台 / 摄影©Kuratnik Nikolai


大熊猫的智力相当于3到4岁的人类孩童,除了干饭与睡觉以外,玩耍与大熊猫间的社交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丘陵地貌的起伏带来的丰富的景观环境,加上最大程度保留自然,消隐建筑本体的设计手法,让熊猫得以在原生的环境中释放天性。


 摄影©XIMU image


“在成都熊猫新的四个场馆中,非密闭空间占比达到了55%,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能耗与碳排放,形成一座可呼吸的建筑,令大熊猫与访客都可以沉浸式地体验与自然的互动。”不管是圆形的建筑布局,还是可呼吸的木纹格栅,EID建筑事务所始终都在调整着建筑介入自然的姿态与在地性理念的实践。


在成都熊猫新舍中,建筑本身并非是整个设计所突出的重点,所有的视觉焦点,都留给了自然与熊猫。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卡塔尔 丹麦 荷兰

异国他乡的熊猫馆


大熊猫不仅仅是我们的国宝,也多次出国担任外交友好大使,目前全世界已经有23个国家拥有中国出借的熊猫,其中有一些国家为大熊猫修建了熊猫馆,更有几个国家的熊猫馆令人印象深刻。如何让熊猫能够更好地吃竹子?不同国家的熊猫馆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众所周知,卡塔尔在世界各国中是懂花钱的。卡塔尔曾经以2022年世界杯为契机,向中国租了两只大熊猫,而专门为它们建造的熊猫馆造价则高达3.6亿人民币。卡塔尔熊猫馆的建筑造型参考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势,像是一座起伏的人造丘陵,而其内部更是别有洞天。


卡塔尔大熊猫馆:丘陵般起伏的建筑造型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同于温润的天府之国,卡塔尔的气候干燥且炎热,对于大熊猫的饲养提出了巨大挑战。


熊猫馆的设计师选择把巨量的金钱花在刀刃上,在地下挖空一层作为熊猫的主要活动场所——熊猫花园,同时专门为熊猫们配备了智能温控系统,全年保持新风与恒温环境,严格按照四川卧龙当地的环境温度与湿度进行调整,同时熊猫花园内还有一座恒温的温泉池,以供熊猫随时泡澡。


卡塔尔大熊猫馆:熊猫花园与恒温水池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说卡塔尔熊猫馆给出的关键词是“科技”的话,丹麦的哥本哈根动物园熊猫馆则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哲思。


哥本哈根熊猫馆是为来自中国成都的大熊猫“毛笋”和“星二”设计的新家,建造熊猫馆除了为了让两只大熊猫自由玩耍、自由干饭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这两只异性熊猫创造适宜的交配条件。


哥本哈根大熊猫馆:太极样式的平面布局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哥本哈根熊猫馆由知名设计公司B.I.G.创始人 Bjarke Ingels操刀,设计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图案,将场地分为阴阳两部分,分别作为两只熊猫独立的栖息场地,利用太极图案两端不同方向的抬升以减弱中部隔挡的存在感,使景观与建筑融为一体。


哥本哈根大熊猫馆:场地抬升 / 摄影©Rasmus Hjortshoj


为了促进大熊猫繁殖,两只熊猫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都会避免相互见面,只有在春季的发情期才会被允许进行“约会”,不过即便如此,因为大熊猫的状态与对环境的挑剔等原因,也常常出现一方没有交配兴趣的情况。


哥本哈根大熊猫馆:PanPan小餐厅 / 摄影©Rasmus Hjortshoj


游客可以沿着“太极图案”的外围逐渐向下走,在下降的过程中看到熊猫馆的培训区域与竹子冷藏室等功能空间,进一步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也可以去往一层的PanPan小餐厅,在用餐期间同时观察两只大熊猫。


相比于卡塔尔与丹麦,荷兰大熊猫馆采取的方式则更为直接,或许是为了减轻大熊猫的思乡之情,荷兰选择仿照故宫建造一座9000㎡的皇家宫殿。


荷兰大熊猫馆:源于中式古建筑的建筑形体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荷兰熊猫馆所用到的琉璃瓦和故宫所用是同一厂家,宫殿的木结构由30多名中国建筑师设计、组装好,再拆卸开来运到荷兰,并由中国工人在荷兰当地建造。


荷兰大熊猫馆:中式的意境与布局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建筑造型以中国寺庙建筑造型为主,如果只看照片的话很难想象这座建筑会在荷兰,或许大熊猫也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离开了中国。



EID Arch 姜平工作室

建筑的在地性思考


无论是中国的成都熊猫新舍,还是专门为旅居海外的大熊猫所建造的熊猫馆,在表明人们对于大熊猫的喜爱与关注外,因为大熊猫对于环境的特殊需求,也更加突出了建筑师对于建筑与自然关系和在地性的重视。


作为成都熊猫新舍的建筑设计方,EID Arch姜平工作室在设计中融入了自身对于在地文化的思考,作为一个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事务所,也一直在平衡全球化与本土特质,在过去的十几年间,EID Arch的首席建筑师姜平的建筑实践逐渐由美国回到中国,将全球的视野、前沿的设计能力与本土的文化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EID Arch姜平工作室工作场景 / 摄影©EID Arch姜平工作室


“在全球化趋同的设计实践背景下,能够坚持本土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维度。从这个角度而言,优秀的设计通常是要回应在地性的特点,优秀的建筑既是本土的,也是全球的。”姜平如此说道。


EID Arch的实践项目是多元化的,这些项目并没使用固有的建筑语言与建筑形式去刻意营造自身的建筑风格,而是像成都熊猫新舍一样,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进行在地性的思考,结合本土的条件,使用适合本土人群的设计语言。


在上海浦东民生码头E15-3街区城市更新项目中,面对周边新旧建筑杂糅的城市环境,EID Arch将整体化解为四个竖向高度不同、互相契合的玻璃盒子,以更加内敛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城市新旧融合的故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浦东民生码头E15-3街区城市更新:场地周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成要素,为基地限定出独特场域边界 / 摄影©是然建筑摄影


在西藏墨脱气象中心项目中,采用围合的格局,院落的回廊顺应地域性气候,屋顶通过曲折变化使建筑形态与峡谷山体走势相呼应,尊重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将门巴族、珞巴族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语汇相融合。


西藏墨脱气象中心项目在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中荣获“公共设施:市政和公共事业建筑类”荣誉提名,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香港分会年度最高荣誉奖。


"该项目结合了气象中心的功能,以及为社区服务的生活空间和基础设施。建筑的形式采用了西藏传统建筑元素,以实现当代建筑的地域性表达,并很好地融入了现有城镇的文脉和肌理。"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评委如此点评道。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墨脱气象中心位于中国西藏林芝境内雅鲁藏布江的大拐弯处,基地周边群山环绕,景色壮丽 / 摄影©EID Arch姜平工作室


在EID Arch姜平工作室应邀为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而创作的公共艺术装置——微缩自然MicroNature中,实验性地融入一个模拟微观自然形态的空间艺术装置,让其作为人造环境的一部分;在彰显自然与人工对比的同时,也用巧思带给人们参与感极强的沉浸式互动体验并创造街区中的趣味,以针灸式的介入方式激发焕新城市的想象力,宛若一个来自未来的时空隧道,连接着石库门传统里弄街区与摩登现代商业的百年传奇,呈现了一段古与今、中与西、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对话。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微缩自然MicroNature位于上海“新天地”马当路沿街的城市新旧交界节点上 / 摄影©EID Arch姜平工作室、©朱润资


2023年2月21日,EID Arch首席建筑师姜平当选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FAIA)。作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建筑事务所,回顾其发展历程,其一直重视建筑与环境的整体性研究。通过建筑实践将对于环境的关心与建筑创新设计策略融入到公共空间与自然环境之中。


建筑该以什么样的姿态介入自然环境、在地文化,以及建筑如何服务使用群体一直以来都是设计师反复思考的问题,只是大熊猫馆的特殊性使这个问题更加显性。


成都熊猫新舍夜景 / 摄影©XIMU image


在考虑熊猫馆的设计时,建筑师会自然而然地将熊猫的需求放在首位,但在面对其他更常见的建筑类型时,很多设计师有时会忽略掉实际使用人群的实际需求,将自身的形式语言置于需求之上,从而对人的感受造成影响。而实际上,人们需要的是隐性需求的挖掘与探索,进而形成具象化的空间。


优秀的建筑并不一定一眼夺目,有时将建筑消隐于自然,服务于需求,也是一种巨大的成功。






主编:牧之

副主编:忧忧

编辑:三街

撰稿:三街

摄影:详见图注

校对:爱琳

设计:阿吉©ZSDC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筑一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