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西仓,一种非运动式的城市更新

豆奶 一筑一事
2024-09-06


“关于西仓,过多评述或深入分析,都非初衷。本书做的,只是呈现。”

——《市井西仓》卷首语 宋群



西安,一个在旅游推荐下似乎没有死角,却又给人感觉始终“隔着层纱”的城市。


在一个冬季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从东大街与洒金桥的交叉路口步行进入回坊。回坊位于西安城的西北一隅,是一个汇集了本地人和游客的商业消费、日常活动、文化生活的“复杂结合体”。


“蹦蹦”是坊上最普遍的一种交通工具。无论是四轮、三轮、两轮,还是靠两条腿的行人,所有的通行工具都从进入回坊开始降速到一致。无论是游人还是本地人,在四周流动不息的包围中,都只能选择随人潮挪动,或侧身穿梭。


坐在电动三轮车穿过人群,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在运动。 / 摄影:豆奶


在这片人群密度极大的区域里,每个人都像只小小的蝼蚁,但这一群体的移动并不缓慢和无声,而是浩荡的、生长的、轰轰烈烈的。


回坊本身就足以构成一座城池。


大麦市街 / 摄影:豆奶


这里并不陈旧、没有被废弃,甚至比很多地方都热闹,自成一派。这里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会消失,似乎在繁灯初上的夜晚,没有什么可回首和怀旧。


在主要街道快速商业化的同时,原住民的日常生活藏在街头小巷中持续生长,每逢周四、周日,人们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来,聚拢于回坊中一处热闹非凡的市井大集——西仓。



1月20日至1月21日,由Local本地主办的2024“记忆与更新”地方重塑生活节系列活动之「大西仓小聚会」在这里开展,通过主题研讨、市集活动、骑行活动、脱口秀、音乐会、展览等方式创造一场有趣的“合聚”,Local本地主理人宋群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师、博物馆长、策展人、主编、艺术家、创意人等一起,共同揭秘一处由「工业遗留剩余空间」更新而成的新型城市园区——西仓市集文创公园


西仓并不像一个容器,并不是一个静静等待的、旁观者的角色。西仓本身就是由不同力量的聚合和冲突所塑造的,且会随之被打乱又重塑,它本身就是不断变化的一种生态。


那么,如何在这里完成一场更新?如何回应本身就如此具有生长力和冲突感的在地文化?带着这些问题,我走进了西仓。




市井西仓,

一部生猛的微观史书


随着「大西仓 小聚会」活动拉开序幕,西仓四条路围合的仓区,第一次对外开放。


一位家住附近的大娘说:“我就在旁边长大,总听大人说这里就是个仓库,可神秘了。小孩就是越不让你靠近越好奇,这不赶紧来看看到底长啥样。”


大娘似乎有些唏嘘,原来这么神秘的地方里面也就是几个大空房子,但还是拿出手机跟已经离开西安多年的发小打起了视频:你看看,这不是咱小时候总想着进来的地方。


园区内各个时期的仓库建筑 / 图源Local本地

清代永丰仓,建成于1900年 / 图源Local本地


开三轮车的大哥是隔壁县人,虽说没有出生在西仓,但也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年了。他说平日里我们也不往西仓跑,年轻娃儿都在洒金桥,第一次见这儿这么多年轻人来。


开三轮车的大哥们 / 摄影:豆奶


人人都知道洒金桥、大小学习巷,但往北走,到西仓四巷以及教场门,似乎就更多是本地人的天下。没有网红回民小吃,没有皇室的深宫秘史,因此也没有美食博主的安利,少有正统历史的描画。


作为西安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创意机构之一,Local本地团队从2015年开始,持续对这片区域的建筑布局、摊档形态、经营业者、原住民生活形态等进行深度的观察和研究。以城市考古学的方法走进西仓的市井街坊,探寻百姓的生活日常和杂用。耗时3年的时间,将文字、影像、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记录梳理成为一本城市志——《市井西仓》。


《市井西仓》/ 图源Local本地

卫星地图中的西仓 / 图源Local本地


从《市井西仓》中了解到,永丰仓始置于隋朝,清朝初年移至此,为明清时期重要粮仓,因与咸宁县界敬禄仓东西相对,故俗称西仓。清朝此处由满清军队把守,军官喜遛鸟、斗蛐蛐,商贩们自然围拢,形成最早的花鸟市场。


1949前,西仓鸟(鸽)市仍为城内少有的集中市场。1981年,西仓周围的街道正式更名为东、西、南、北四巷。逐渐形成了每周四和周日开市的自由市场,也被称作“档子”。


如今的西仓北巷依旧聚集着售卖花鸟鱼虫的摊档和店铺。 / 摄影:豆奶


西仓似乎不被周围旅游业的景观所浸透,仍然呈现出原有的生猛与生动:街头袒露的生牛羊肉、质优价廉的“古董”和“神药”、遛鸟逗虫叫卖吆喝声的交响、各种废旧纸板塑料的堆砌、一些枯枝败叶的藤蔓爬在墙壁,天空被各色招牌和缠绕的电线分割开来……


西仓集市 / 图源Local本地


在北方城市萧瑟的冬季里,西仓集市如同一张遍布褶皱的彩纸,把无数的人和物夹在了起伏的缝隙与肌理之中。


清晨的西仓集市 / 摄影:豆奶


从清代的永丰仓,到民国年后的军库、面粉厂,西仓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制度化的、自上而下的关系。而以西仓四巷为主的市井集市又将其包围,老百姓们每逢周四与周日来这里“闹”上一遭。这种自下而上的生长力,带有冲突感和野性的力量,或许正是被忽视的普通人的叙事和历史现实。


清晨的西仓北巷与夜晚的西仓南巷 / 摄影:豆奶


楚师傅回忆起童年在西仓斗蛐蛐的场景,惋惜地说道:“这里就是70后小孩的游乐场,而00后的孩子们甚至没有听说过西仓,反而是因为回坊旅游在抖音上大火,才又回到这里。”


后现代媒介造就了同质性的景观,回坊被整体性地抽象为一篇篇“不踩雷美食攻略”,西仓作为一个文化杂糅体的复合性与百姓生活的真实样态,再次于“主流”和“潮流”之下隐身。


借由「大西仓 小聚会」活动,人们再次走入西仓,在熟悉的城市中探寻那些陌生的记忆,触摸真实的城市性格。


原住民、摊贩、集市中的熟客以及每一个过路人,共同塑造具有极强内生性和自我更新力的西仓。在悠长历史中,不同力量在这里形成微妙的平衡和互文,也塑造了西安豁达、豪放的独特市井。


《市井西仓》里写道“逛西仓集市,很难空手而归。”果不其然,我在旧书摊上购入了两本只在外公口中听说过的小人书。他念大学时,出校门左边不远就有一个小人书摊,他常去书摊混在一群小学生中看连环画,一分钱一本。 / 摄影:豆奶




观察与研究,

为了更好的在地共生


能够触及和连接不同人群关于在地文化、城市记忆与日常生活的故事和经验,得益于Local本地长期以来的工作方式。


在对谈中得知,Local本地最初对西仓进行研究,扎根于此3年,并非为西仓项目做准备。多年持续的投入和深耕,才最终让这个机会出现,在这里去实践更多可能。


对于Local本地而言,观察与研究,不只是城市更新项目的案头与调查工作,而是基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情感,用具有颠覆性和创造性的视角、方法与实践,聚集对于这片土地的情感认同和时代共鸣


「大西仓 小聚会」活动现场 / 图源西仓市集文创公园


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从来绕不开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而从《市井西仓》到《城市街道与市民记忆——西安东大街:图像,文字与口述》,Local本地持续对传统的宏大叙事进行反思,将目光聚焦普通百姓的生活日常,尽可能从多种视角呈现丰富的、多样态的西安城市生活。


《城市街道与市民记忆——西安东大街:图像,文字与口述》对东大街的建筑形态、街巷生活、文化商业等各个方面进行整理记录与系统性呈现。/ 图源Local本地


对在地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再表达,无论是对与传统的城市文旅还是新兴的更新与营造实践中,都已不是新鲜事。


而在Local本地进行观察与研究的视角中,可以察觉到一种非常核心的、一以贯之的价值判断——即有意识克服对研究对象的“客体化”,同时避免将平民百姓的日常“浪漫化”。


西仓集市文创公园的7号空间呈现了以《市井西仓》为主题的展览,将书中场、市、招、档、述等内容进行可视化表达,用有趣的摘录和拼贴引发现场互动。 / 图源西仓市集文创公园


“述”一直是Local本地在呈现和表达城市记忆时重要的方法。口述历史把发声和表达的空间更多留给参与者与当事人,减少从主观视角去定义某种对当下“有价值”和“有意义”的表述,避免对历史的二次重构。试图保证故事和语境的完整性,正是Local本地始终尊重个体记忆的表现。


同时,在艺术介入的过程中,展现一种本真的、复杂的生活状态,而非将其视为一种“景观”。从文字到影像,Local本地都试图以去中心化的表达,探索在这个时代让更多人的声音被听见的方式。


《市井西仓》一书中呈现了108位卖不同类商品的西仓摊主,此次展览中将他们的手绘头像铺满一整面墙,与观众在此相遇。 / 图源西仓市集文创公园

西仓集市文创公园的10号空间用作《城市街道与市民记忆——西安东大街:图像,文字与口述》的展览空间,保留超大厂房的结构和车间的设施。 / 图源西仓市集文创公园


Local本地独特的研究视角也对应了一套关于城市更新与社区营造的方法,以多元主体的参与为核心,更贴近地方、更聚焦人群。


正如西安市博物馆协会会长、西安半坡博物馆荣誉馆长张礼智谈到,Local本地的主理人宋群与他的团队所做之事有三重意义:关注普通人,关心过去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关心如何为普通人创造未来更好的生活。


Localand是由Local本地发起创建的城市文化复合空间群,由本地社区营造中心、本地书馆、碧山供销社、西安城市影像博物馆,以及多个品牌空间组成。/ 图源Local本地


作为一次全新的更新实践,如何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共好,是西仓项目想要回应的一大议题。在此次对谈中,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刘克成,策展人、社区工作者、童年秘密档案馆发起人胡燕子,策展人、乡村建设者、《碧山》杂志书主编左靖等学者和实践者,从建筑、艺术、社区营造等多种视角,提出了未来西仓市集文创公园的发展可能性。


借此机会,Local本地希望搭建一个集合各方力量、平衡多方利益的平台,共同思考什么是更适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城市。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如同西仓本身的生发性,需要由无数个体的实践和参与,另一方面,也很难在一朝一夕中有所解答,就如同Local本地的工作,需要三年五年,乃至更长久的时间。


然而,这些城市快速变迁中转瞬即逝的问题意识,或许就是出奇迹的“小力”,也将成为未来时代了解当前这个时代的窗口。


《市井西仓》展览现场 / 图源西仓市集文创公园


从西仓出发,记录更多普通人的声音,让更多不同年龄、民族、性别和身份的群体“在场”,本身就是作为构建未来多样性历史的努力。


在当下求新求变的环境中,Local本地的理论取向与工作方法引导人们思考,更新不一定是要颠覆性的再造,不一定要产生某种“作品式”的新事物。在对谈中,众建筑/众产品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何哲肯定了Local本地专注于记录的意义:“人们往往忽视记录的意义,实际上,记录比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更有价值。


可能只是转换视角、揭露遮蔽、记录记忆本身,或许已经是对“在地”最好的诠释,也是“社造”最贴近于人的方式。


主会场9号仓库里聚集了年轻人、小孩、中老年人、小动物们,充满“聚会”的热闹氛围。 / 图源西仓市集文创公园




“因地制宜”的重塑


在「大西仓 小聚会」的对谈活动中,著名建筑师刘克成分享了一个令所有人动容的故事:


上世纪90年代在旧房拆迁过程中,负责领导带着建筑师们家家登门拜访。


面对一位固执的老太太,大家再三劝道:“老娘,您能不能考虑下咱们城市的大事儿?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耽误了这么多人的大事。”老太太立马拍桌而起:“文化的事儿哪能说是小事儿。”


“记忆与更新”地方重塑生活节以“可表达的城市”“可触摸的城市”“可持续的城市”为主题进行了三场对谈,现场观众坐在几十种不同样式的旧椅子凳子上认真聆听。 / 图源西仓市集文创公园


后来改造中对北院门的整体方案进行了调整,很多历史的记忆得以保留。刘克成认为,“难以运动的地方才是城市文化的核心。”


某种程度上,西仓以及周边四巷所生长出来的生态无论在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都是“难以移动”的,更新正是应该牢牢附着在这些不可移动的东西上。


未来这里将形成「三馆十集」的复合型场景:「三馆」将以「西安市城市记忆博物馆」、「西仓市集博物馆」、「Local本地艺术馆」为主,延续Local本地对在地文化的深入研究与客观呈现,并通过开放流动的公共艺术,形成能够激发更多活性的「街区博物馆」。


「十集」将年轻群体的消费场景与原有的生态深度链接,特别延续了西仓传统市集的「鸟集」、「鱼集」业态,在野生市集的自由合聚与生长中形成可持续的、打破边界的文化园区。


集市是西仓的核心价值和标签特性,未来这里将持续思考如何延续“老集市”,融入“新市集”。/ 图源西仓市集文创公园


回到开篇的问题,如何在具有极强自发性的场域,实践更新与重塑?


现代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城市更新是必然的趋势。从1.0版本的景观改造,2.0版本的产业革新,再到进入3.0阶段的多方参与,四处都涌现出一些成功的样本。而对既有模式的复制,或许都不是西仓或者西安这座城市的解法。


在试图去寻找一种普遍的方法论的过程中,Local本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城市更新不是一场“齐步走”的运动,需要更多的耐心,需要打破对“创造新事物”的迷恋,在行动之前回到观察和记录本身。


西仓的空间模型 / 图源西仓市集文创公园




-


西安有一句老话讲:“有什么找不到的东西到西仓去。”


在西仓文创集市公园首次露面后,这里将继续关闭酝酿,等待下一次与更多人相见。这里似乎依旧带着某种神秘感,让人难以想象未来会长成什么样子。


但它不会变成第二个上海鸿寿坊,也不会是成都望平街、广州东山口、北京烟袋斜街,没有可复制的模版,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韧性,这正是今天城市更新真正让人期待的原因。







主编:牧之

副主编:忧忧

编辑:豆奶

撰稿:豆奶

校对:SHERI

设计:豆奶

摄影:详见图注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筑一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