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就在路边”能做点什么?
“我们相信创作和生活紧密相连,路边看到什么,被感动了,有了冲动,就做点东西。”建筑师李涵说。
2013年他放弃了稳定的职业,与妻子胡妍一起创建了绘造社。这个团队如今由李涵、胡妍和张欣桐三人组成,致力于建筑绘图、建筑设计和城市研究的实践,希望以更接地气且多元的方式记录城市景观。
不久前,绘造社来到成都玉林颂空间,在成都以街区尺度和街头文化著称的玉林片区,策划了名为“就在路边”展览。我们以玉林为起点,跟随李涵穿梭于繁华的北京三里屯、宁静的京郊平谷,再飞越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去看,建筑师在路边发现了什么?你还会有冲动,逛逛、瞧瞧城市的路边吗?
人物 CREATORS
李涵
绘造社创始合伙人
#生长力 #创作力
作为绘造社的创始人,李涵与胡妍去年一同受邀来到雪城大学锡拉丘兹校区进行教学工作。
雪城大学与绘造社的缘分始于在北京的合作项目,那次的合作不仅让双方建立了深厚的联系,更对当时的成果感到满意。因为这次成功的合作经历,雪城大学在去年再次邀请李涵与胡妍前往美国进行教育交流。
李涵于2023年春在雪城大学教学时的场景 / 图片提供:李涵
李涵于2023年春在雪城大学教学时的场景 / 图片提供:李涵
雪城大学的教育氛围比较轻松,李涵和胡妍可以基于个人兴趣出题并授课,这种自由的教学方式吸引了十几位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假期时,李涵和胡妍则会选择回国,参与各类展览活动。
也就是在最近的“gap”期间,绘造社受刘家琨邀请,在玉林颂开展了一次展览,将近几年的作品进行了回顾与总结。
一个“就在路边”的展览
本次展览较为全面地回顾了绘造社近几年的作品,在展览筹备之初,绘造社与刘家琨对展览的主题进行了多轮讨论和调整。
最初,他们考虑过将展览命名为“游荡者”,但后来觉得这个概念可能已经被过度使用——特别是在去年“City Walk”这个词变得非常热门之后,他们觉得需要寻求一个更独特且与城市气质紧密相关的主题。
随后,他们又考虑过“记叙文”这个名字,但刘家琨说,成都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城市,这个名字会过于“文绉绉”,可能无法完全体现成都的特色。最终,他们决定将展览取名为“就在路边”,这个名字既直白又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能够很好地反映成都的市井气息。
“就在路边”展览现场 / 摄影:邹邹©ZSDC
展览地址位于玉林颂,这是一个由建筑师刘家琨所创立的综合性空间,融合了理想性、专业性和实验性。它扎根于玉林的老居民楼之中,与街头巷尾紧密相连,为设计与生活的交融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场所。
玉林颂位于玉林,这是成都最具有市井气的片区 / 摄影:邹邹©ZSDC
就在路边的空间与“就在路边”展览相互融合,将创作和生活紧密相连。绘造社深入挖掘并观察那些被忽视的城市景观与生活日常细节,并通过轴测图、漫画图面和模型等媒介进行表达展现。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进入了“就在路边”的展览,就仿佛打开了《路上观察学入门》。行走在路上的观察者,用眼睛发掘着普通日常中的乐趣,分享着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生活的热爱。
跟随绘造社的作品,我们的视角从繁华的北京三里屯,延伸至宁静的京郊平谷,再飞越到大洋彼岸的美国。
在这些真实与虚构并存的街头画面中,我们从建筑的独特视角,洞察了城市生活的不同尺度与气息,探寻其间的共性与差异。
“就在路边”展览现场 / 摄影:邹邹©ZSDC
受美国著名漫画家Chris Ware的启发,李涵也开始运用连环画这一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在他眼中,连环画是一种极具独立性和独特性的媒介,它能够通过连续的画面来表达时间的维度,进而表达过去与当下时空的变化,从而实现叙事的功能。
《就在路边》
《就在路边》是由四个小故事串联在一起的:《老书虫》《钥匙铺》《R!SING》和《路边餐厅》。《就在路边》是绘造社为在玉林颂 · 设计空间举办的同名展览特别创作的,也是本次展览中最大的一幅作品,将玉林颂沿窗一侧的11个墙板全部填满 / 摄影:邹邹©ZSDC
对于建筑师李涵来说,建筑图纸本身就如同一部独特的连环画,涵盖了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透视图等多种表达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建筑的多维度特性。同时,他也在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媒介与创作形式,如模型和拼贴等,进一步丰富和拓宽自己的艺术创作边界。
“就在路边”展览现场 / 摄影:邹邹©ZSDC
绘造社曾经在2023年时创作了《理想城市》,作品通过微观视角,将市井空间的诸多元素进行精细拼贴,从而生动展现了城市的理想角落。
在李涵的眼中,他所喜爱的“理想城市”并非刻意雕琢而成。那些经过规划而快速崛起的都市景观,对他并无太大吸引力,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温度的“新”城市,他更是兴趣索然。
《理想城市》
“理想城市“是一个经典主题、建纳师,犹如众神,致力于从上到下创造一个完美的城市,其目标是实现“公正的生活”。今天,这样的主题可能显得有些脱离实际,但设计宏伟的城市仍然是建纳师的梦想。绘造社试图从相反的方向构建“理想城市”。从一个微小的地方开始,他们将市井空间的元素—建筑、道路、桥梁、市政设施、交通工具、生活用品进行高密度拼贴组合。城市的面貌逐渐显现出来。总体而言,它并不是一个“理想城市”,但它拥有许多理想的角落。这些角落独立而相互连接 / 摄影:邹邹©ZSDC
相较之下,成都玉林就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城市”。在筹备“就在路边”展览的闲暇之余,他漫步于玉林的街头巷尾,深感惬意。李涵观察到,玉林的房价相对实惠,仅需两三千元便可租得一套宽敞的两居室。
生活于此,出行设施亦是便捷。无论是路边小吃摊,还是熙熙攘攘的菜市场,这里的生活设施应有尽有。虽然表面看似稍显杂乱,但这种杂乱之中却蕴藏着生活的丰富多样性与市井的鲜活气息,令人感受到浓厚的人情味与归属感。
充满市井气息的玉林街头 / 摄影:邹邹©ZSDC
“一个理想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经过人们实际使用的城市。”李涵说。百年的岁月流转与人潮往来,使得城市的原始规划布局与市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并不断被市民的实际需求所塑造和改变。
正是这种历经时间磨砺的高密度使用痕迹,才为这些城市注入了更加丰富且细腻的纹理与生命力。
来自路边的城市观察
一开始,在设计院从事建筑师的李涵还对大型建筑项目产生过兴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涵逐渐开始感到找不到存在感。在北京的工作经历使他的关注点逐渐转向了普通的、民间的、日常的建筑。
他对这些建筑产生了特别的喜爱,它们通常规模不大,可能是自家搭建的小屋、阳台上的小棚子,或者居民楼中的共享空间,但这些建筑无不透露出一种自然而然的建造逻辑与独特肌理,这让他深感着迷。
北京居民区的自建阳台 / 图片来源:李涵
绘造社将绘制城市视为一种深入观察城市的方式,其作品不仅是在捕捉城市的物理形态,更是在深入挖掘城市文化的内涵,并会根据不同的城市特性和创作需求灵活地选择运用各种媒介进行创作。
去年1月,绘造社受邀参加坪山美术馆与三联生活共同举办的“小城之春”展览,展览将目光聚焦于中国众多小城的变迁。李涵生活在北京,却从未涉足其远郊区县,因此他以访客的身份来体验小城市的生活。
他随机挑选了北京周边的平谷——
这并不是一个特殊的小城,而正是因为它足够普通,因此李涵希望用一种外来者的视角重新观察这些日常的角落。
在平谷,李涵体会到了与大城市截然不同的人情味儿。当地居民的那份淳朴与真诚,和大都市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形成了鲜明对比。
车棚对于平谷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停车的地方,街坊邻居还会将车棚进行改造,这样大家每天都可以“风雨无阻”地来车棚里打麻将,这也是大多数退休老人消遣时间的方式 / 图片来源:2021三联人文城市季、李涵
漫步在平谷的街道上,李涵偶遇了一位老者在路边摆摊售卖国光苹果。国光苹果对李涵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水果,更承载了他满满的童年回忆。然而,随着市场上新品种苹果的涌现,国光苹果在大都市中已难觅踪影。但在这遥远的平谷小镇,这一经典品种却得以保留。
李涵离开平谷时,特意带回了一袋国光苹果。虽然它们的味道已不再是记忆中的那般……
李涵在北京平谷偶遇了售卖国光苹果的摊位 / 图片来源:2021三联人文城市季
在中国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发展浪潮中,随着市民对生活环境品质要求的日益提升,街道变得更为整洁,商店逐渐品牌化,精品店和现代化商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同时,这种发展也导致了一些原始、粗糙但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其聚集了丰富多样的生活元素和人文气息,如今却逐渐消失在现代化的浪潮中,被规范的社区所取代。
李涵也希望通过图像和模型来记录和展现这些即将消失的生活场景。
纽约商业区中心的马厩 / 图片来源:李涵
美国锡拉丘兹与北京平谷,尽管相隔万里、时差12小时,但这两座小城却散发着相似的气质,绘造社选择以同样的媒介——纸建筑,来捕捉这种独特的共鸣。纸张的脆弱与柔软,恰如小城市所展现的特质。
“就在路边”展览现场所展呈的纸建筑 / 摄影:邹邹©ZSDC
如今李涵身在纽约,他依然在细致地观察着生活的每一个日常角落。他尤其喜欢在老城区的街巷中悠然闲逛,目光总被那些由普通人自行设计建造的住宅所吸引。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建筑,总能激发他无尽的思考与兴趣。
而纽约这座城市,不仅拥有繁华的都市景象,还汇聚了丰富的艺术展览、博物馆珍藏以及众多精彩画作。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李涵逐渐对一些“偏门儿”艺术家和建筑师的作品产生了浓厚兴趣。相反,对于那些被热议的大师级人物,他却显得意兴阑珊。
纽约的艺术区壁画 / 图片来源:李涵
李涵总是觉得,这些大师虽然技艺高超,但过度谈论却让他们失去了原有的新鲜感和神秘感。相比之下,他更愿意去发掘那些未被过度曝光的小众艺术家和建筑师,感受他们作品中的细腻与创意。
介于建筑与艺术之间
绘造社平时似乎都是“冲动”型创作——看到穿着黑白黄各色的人穿梭在北京三里屯小店中就有把它画下来的冲动,看到美国的锡拉丘兹房屋也有画下来的冲动,看到高速公路两侧的建筑有了把它们做成模型、画成画儿、再编个故事串起来的冲动……
在人们传统的认知里,建筑师往往是理性的化身,而艺术则更多地与感性相连。然而,绘造社却巧妙地介于建筑与艺术之间,打破了这一固有界限。
绘造社在北京工作室的图纸 / 图片提供:李涵
建筑师在设计之初,常常依赖于感性的启发和灵感的闪现,过于理性可能会扼杀这些灵感火花。而当设计从构想走向现实,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建筑师,便都需要理性的严谨和逻辑的支撑来逐步实施和实现他们的创作。
对于绘造社而言,他们在艺术创作和设计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这种感性与理性的平衡。在概念和想法的孵化期,绘造社更倾向于感性的探索和发现;而在想法确定之后,后期的执行和具体功能的实现则必须符合理性的标准。
绘造社在北京工作室进行拼贴工作 / 图片提供:李涵
纵观新一代的美国年轻建筑师,他们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关注实际的房屋建造。由于教育系统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建造实体房屋显得不太“划算”。
因此,美国建筑风格逐渐倾向于观念化,实践形式愈发多样化。如今,建筑师们更致力于拓展建筑的外延,探索建筑与更广泛议题、环境的联系。即便他们出身于建筑专业,但视野已经超越了建筑本身的传统范畴。
纽约街头的脚手架 / 图片来源:李涵
在雪城大学访学的这一年里,李涵将工作节奏慢了下来。教学之余,他开始梳理自己过往的作品,有了充裕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和自我反思。
他开始审视图纸绘制的技巧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是否应该勇敢尝试全新的艺术创作风格,以及自己的创作方向是应更侧重于艺术表达,还是应该回归建筑设计的初心。
李涵于2023年秋在雪城大学教学时的场景 / 图片提供:李涵
黄昏时的锡拉丘兹,李涵总能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到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而这些也都成为了李涵日后的创作灵感与素材 / 图片提供:李涵
在数字化工具风靡的当下,其对工作流程的影响日益显著,同时也帮助李涵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绘图方法。但对于李涵而言,他的“数字时代”可能会“定格”在几款使用频率最多的软件上,他会像工匠一样继续打磨这些软件,即使它们可能已经成为老古董,被新一代的建筑学生所遗弃。
在未来,李涵也可能会尝试一些能够提高效率的新工具,但并不会将其视为全新的创作手段。因为,
高效率可能会增加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使用了技术就一定能提升作品的创造性。
与“闷头”学习新技术相比,李涵更愿意花时间去体验生活、感受城市的脉搏,更能打开思维,通过“叙事建筑”表达个体的感受,从路边的琐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一筑一事
展览:就在路边
展览时间:2024年3月16日 - 6月23日
艺术家:绘造社
场地支持:玉林颂·设计空间
主办方:家琨不建筑
Exhibition: On the Roadside
Exhibition period: March 16 - June 23, 2024
Artists: Drawing Architecture Studio
Venue support: Yulin Song Project Space
Sponsor: Jiakun Non-architects
编者后记
纽约时间与成都(北京)时间相差12小时,李涵老师将采访时间定在了北京时间早上10点,展开了此次“跨越时空”的采访。
当我在采访中问到李涵老师,在纽约有没有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有趣的事情?李涵老师回答说,前几日租车行驶在路上,遇到红灯时前车打了右转灯却没有转向,他感到奇怪——因为按照中国交通规定,通常右转不用管红绿灯。
等了一会儿,前车才在绿灯时转弯。后来他想起,在纽约,右转也要看红绿灯,他意识到这是纽约与其他城市的不同,还在微信上与我说,等我来到纽约可别忘记了。
也正是这种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才构成了绘造社的有趣作品。或许在未来,李涵老师也会将这有趣的一幕用纸建筑的方式记录下来,提醒更多的人:在纽约,红灯亮起时,请耐心等待,不要右转。
*点击下方文字,看见更多与人对话的设计:
李涵:老北京“偏门”建筑师的奇妙“屋”语
“友好的”商业空间设计,如何与人对话?
编辑
桃桃
主编
牧之
副主编
忧忧
撰稿
桃桃
校对
肖肖
平面设计
Gary©ZSDC
摄影
详见图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