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珩:城市的“围困与解困”
城市的困境,某种程度上,是人困境的一种投射。如果你感到倦怠乏味,负重累累,那么可以先感受你身处的环境,是否也同身体一般紧绷,无法放松,无法停步?
刘珩所主持的建筑工作室南沙原创位于深圳,虽扎根于全国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心脏地带,但她始终对于人和城市的困境保持警惕。从业以来,她立足珠三角地区,参与了当地许多公共空间、基础设施类建设,一直以来,都在试图通过建筑,为被“围困”的现代城市,种种切裂之处,寻求弥合与“解困”的路径。
人物 CREATORS
刘珩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NODE)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生长力 #创作力
城中村、割裂感与城市之困
来深圳第一站,我在南头古城。一两个小时快速浏览,直奔一个目的地,“同源馆”,南头古城城中村无数握手楼里的两座,是刘珩主持的南沙原创的近期作品。
同源馆·文化同心
由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设计改造的「同源馆·文化同心」展馆是南头古城博物馆群建筑之一,建筑原为两栋紧邻的城中村居民楼NT33、NT34。面对密度极高、错综复杂的环境,南沙原创试图实现从“握手楼”到文化展馆的转变,用设计去回应古城特殊的地域性和城中村固有的生活形态。
这是我第一次走近城中村,美术馆位于南头古城那条被改造的“正街”,相对宽敞,能并行走上三四个人。但从主干进入支线,那些居民真正生活的地方,是迎面撞来的“一线天”,仅容一辆摩托车通过。这个书里提到的名词,很形象,对比刚刚走过的整饬精致的古城(就在几步之遥),直观来说,有种“割裂感”。城中村与周围的割裂是无法忽略的,在社会和建筑的双重意义上,始于城市的速度与落后于这种速度的人与其生活。
城中村(左)与更新后的古城(右边)/ 摄影:邹邹©ZSDC
就在几小时后,我们来到南沙原创建筑工作室(以下简称NODE)。刘珩待人亲切,一绺蓝色的头发很亮眼,办公桌上,她从不同城市收集来的小摆件十分引人瞩目。从城中村的感受开始,从深圳开始,我们开启了一场漫谈,试图从建筑师对这座城市的营造和亲历,理清人与城市关系的复杂性。
南头古城历史研究及城市设计-总平面(2010)
在过去的十余年里,南沙原创通过一系列针对南头古城周边基础设施及景观提升的竞赛项目,积累了对古城及周边的深刻认识,沙田地的地理形成、人文环境的变迁等往世今生;也包括了对古城未来进一步复合型社区功能的预测在设计上的呈现。/ ©南沙原创NODE
刘珩向我强调,在谈论深圳时,我们决不能忽略的一个信息是:这座城市用了40年,从一座边陲小镇成为人口超千万的大都市,浓缩了西方工业革命的150年历程。因此,在这样一座充满了关于快速和高效意象的城市,谈论诸如慢、闲散、生活等词,是一件有点困难的事情。
其实早在2010年奥迪未来城市设计竞赛,刘珩就谈到了城市之“困”,“深圳在繁荣外表下,对高效的追求必然伴随城市功能分区的高度明确和单一,大规模的机动性也必然导致城市空间的切裂、社区的孤立……”刘珩认为,城市解困首先需要理解:除了“发展”,城市与人也都有“闲散”的需求。在深圳谈闲散或许比其他城市更加奢侈,但那时的刘珩便率先提出,
城市需要实现从“困”向“闲”、从资本效率向生命体验的转化。
这个想法,现在看来也颇具前瞻性。2010年初,那时的深圳正处于城市化的风暴中央,野心勃勃地令人眩目;当时的刘珩也同城市一样年轻,彼时她刚获得了哈佛大学设计博士的学位,做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决定:离开南沙来到深圳。
1995年,刘珩因南沙开发的契机,受霍英东集团邀请,回到了中国,参与南沙当地的新城建设。她第一眼的南沙不是“真实”的城市,没有高速公路,只有大片沙田地。她在南沙一呆就是十年。后来,从南沙、香港到深圳,刘珩的轨迹与珠三角地区一直紧密关联着。/ 图源网络
深圳从来不乏年轻气盛的开拓者,但刘珩并不属于其中。虽然南沙的闭门造车时光,让她迫切希望与城市更加紧密关联,但学者好反思的天性,以及广州人“闲散”基因的深埋,让她看待一座“新城”的目光,不耽于雄心或喜悦,而多了命运与延宕感。女性天然的敏锐和直觉,也告诉她:城市正在被“围困”,需要“解困者”。
从渔村到都市,深圳今昔对比 / 左图摄影:刘廷芳;右图源:一个深圳
为了更好理解“人”——这个构成城市的原点,当时的刘珩带领团队,还采访过一些生活在珠三角地区的人,其中,湘湘(人物皆为化名)是从湖南来深圳的,对这座城市,“刚来觉得挺好,大都市繁华,现在想回家……那时年纪小,觉得热闹好玩,但是待久了,就会觉得农村人跟人之间能相互信任。”
深圳城中村的务工者 / 摄影:杜杜
关于城市之“困”与“闲”、关于人们选择在大都市的“留下”或是离开,从与刘珩对话后,一直伴随着我在深圳的漫游思考。后来,我还在深圳写字楼下的某咖啡馆里,看到这样一幅有些矛盾感景象:大楼一层一张“流量至上”的大幅海报眼很扎眼;但与此同时,身边咖啡馆的白墙上,手写一张张关于店里救助过的流浪猫和它们的故事,笔触温柔细腻……
此时的深圳,在一个外来者眼中,是复杂、多面并存的,不知真正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是否有比以往更多,放慢、停滞和闲散的需求?
街头与日常生活 / 摄影:邹邹©ZSDC
在效率之城营造“日常”
《时代建筑》曾这样论述建筑师的时代性:
60后建筑师是大师涌现,70后建筑师是中流砥柱,80后是后起之秀,90后建筑师是新兴力量。
刘珩作为建筑师成长与成熟的年代,在建筑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交替之间,面临的,也是中国城市的“黄金年代”。
刘珩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师从著名城市学者玛格丽特·克劳福德(Margaret Crawford)。从那时起她便开始深度关注城市社会学。克劳福德在其著作《日常都市主义》中这样赞美日常城市生活,“它描述的是城市居民共有的生活经验……在我们每日、每周以及每年的常规重复活动和环境中可以发现大量美妙的社会、空间以及美学意义。”
刘珩在哈佛时的照片 / 图源网络
对刘珩来说,这种“日常”状态正是城市设计所要追求的空间品质。从南沙到深圳,从2010年关于NODE基础设施走向公共化、日常化的设计及研究开始,刘珩用一件件具体的作品,不断探索着在城市营造日常的可能性。
坪山阳台
坪山区位于深圳市东北部,据历史记载,坪山地区自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居住。在这里NODE搭建了一处“坪山阳台”,这是在深圳坪山河南布净水站的上部建筑,有界而无限,四周开敞,居民可以顺着楼梯上来吹风、远眺,感受城市里的通透感。
坪山跨河人行桥
同样在坪山的作品,这里的北岸是坪山高级中学,南岸则为居住和商业办公区域。这里一个公里范围内没有联系两岸及桥梁,生活极为不便。根据坪山市民的网络公投结果,设计最终选择了Y型平面布局,既造型对称,也恰当回应了当地人的真实需求。
福田婚礼堂
在福田区,NODE设计了位于香蜜公园里的婚礼堂,建筑本身承载了官方婚姻登记处的功能,将“一纸之诺”的美好,用空间的体验延长迂回。刘珩希望这里能够承载靠近永恒,但依然流动的记忆,因此借助中国园林的构景手法,营造变化中的永恒感。
刘珩爱读侦探小说,其中一个故事,讲一个作家在纽约的日常生活,他每天都会选择不同路线到咖啡厅写作。刘珩很迷恋这篇小说呈现出来的时空关系,尝试把侦探的语言转换到设计里,“我希望设计里的每一个路线上,可能都有超过一个的选择,营造一种相对的时间感受。”
这种侦探方法在设计中可以叫做“开放性路径设计”,比如深圳留仙洞和上海南桥书院,“你从哪里进来都是有效空间,不只有一个线路,好几个线路都可以达到同一个地方。”
深圳留仙洞万科云设计公社
这是一个半命题式地下建筑空间项目,其中的A3地块灵感源于埃舍尔的“梯城”及巴拉干自宅中的院落意象,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利用高差和空间密度最大化,形成了一组肩并肩但独立的“七姊妹”院落;对B4地块的设计遵循结构即空间,方案向历史经典结构致敬,将31栋样式各异的建筑归结于六种结构体系,共同组成、
南桥书院
这是上海奉贤区城市更新重点项目,改造包括一座总建筑面积 8700 平方米的校园综合楼、校内运动场和滨河景观。设计上采用“搭积木”错落叠加的手法,将原址中分布散落于不同地点的图书馆、阶梯教室、剧场、食堂、实验室、美术教室和音乐教室等原型空间拼贴推叠成一座“空间魔方”, 衍生出系列有趣新颖的场所。
在刘珩看来,尤其是特殊时期后,深圳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我原来也觉得是个效率城市,似乎每个人来这里的目的可能都是为了事业、赚钱,我也类似。”但当被迫停下的时候,友情、休息、生活本身,便开始浮现了。
对比家乡广州的亲切感,刘珩认为深圳不会也不必仿照其他城市作为模板,而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南方性”。作为一座新城,“效率感”是属于这座城市的底色,且一切都还在发展与变化着。如果能够利用好这座城市优质的公共设施、讲究规则的秉性,刘珩认为这种效率不会裹挟人的焦虑,反而会方便日常。
珠三角地区的部分城市——香港(上左)、广州(上右)、珠海(下左)、佛山(下右) / 图源网络
建筑以外
不可否认,因工作强度、性质及部分女性可能不会在早年被鼓励成为建筑师等错综原因,如今女性建筑师相对男性,尤其在刘珩最初成为建筑师的上世纪90年代,是屈指可数的。问及对女性身份的看法时,刘珩很坦诚,“如果换成男性提这个问题,我觉得可能存在一些误解,但如果是女性谈这个问题的话,可能会产生共鸣。”
她认为,女性创作者多共享一种更敏感、直觉性的气质,“但这也并不是女性特有的。”逐渐地刘珩发现,建筑师,以及每个职业角色,在不同的阶段都是会有不同性别表现的,
“性别实际上有点像光谱,不是说绝对的女性或者男性气质,人总是流动的。”
6位普利兹克奖女性获得者
每看到一个场地,刘珩首先会思考,空间应该怎么样跟场地发生关系?侧重关系的思考方式,也是性别赋予创作者的特性。刘珩自幼在少年宫习舞,直到现在仍关注并欣赏舞蹈,尤其是现代舞。在她看来,现代舞就是一种关联的形式。随时随刻,人和某个特定对象,比如风、场地、物件或另一个人产生互动。这种流动与关系,形塑了后期她对建筑的基本理解。
除了舞蹈,生命早期的许多第一次尝试都对她产生影响,小提琴、大提琴、击剑,如果有平行世界,或许她会成为艺术家。但她最终选择了建筑。“纠结而伟大”,如今刘珩会这么评价这个职业;“拐个弯儿”,建筑和她爱的音乐或者舞蹈一样,不是直接讲出来,要通过图、工具和作品跟这个世界沟通,是隔了一层的。
在工作室,刘珩向我们细数她从世界各地淘来的小摆件 / 摄影:邹邹©ZSDC
“您好像更偏爱抽象的事物,”刘珩笑笑,和我分享她与导师张永和的一次聊天。作为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张永和认为建筑师“首先应该是喜欢物,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不是抽象的事情。”而刘珩说,
如今的我比较倾向的,是简洁起来又有质感的表达形式,可以抽象,也可以具体,可以是一个公式、或者一幢建筑、一支舞蹈等等。
去年底,刘珩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场半程马拉松,在深圳南山区,用21公里的距离再一次度量自己生活了许多年的街区。
跑马拉松,可以找回许多被过去忽略的,比如路的坡度、空气的风和热。当跑过深圳大学前那段路时,刘珩第一次发现,自己无数次路过的地方其实是有缓坡的,这种坡度或许在平日感受不到,但一旦跑起来,随着心率上升,知觉同疲惫一起被放大。
跑者是没有身份的,一张号码牌、一具身体,便能概括所有。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刘珩向往的状态。在建筑师、教育者、管理者之外,她有时也希望能褪去身份,去跑步、跳舞、听音乐,或者就是一个人,什么也不做,体验生命本身的喜悦。如今,刘珩更想要对生活做减法,“至少把1/3的时间还给自己”这是她的一种期待。
刘珩书架上的马拉松号码牌
编者后记
一次采访后,决定要多多跑步了。
同为女性,在采访刘珩前,我个人最好奇的问题是,她是如何成长为一名女性建筑师的。随着谈话的深入,我发现,这个过程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阻碍与冲破的叙事,而是关于一个人,是如何找到她的所爱,并以建筑为载体工作和生活的。
“性别是流动的”,城市也是,对于刘珩看待个体与公共身份的视角,我亦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我们究竟可以如何从个人通向“庞大”的城市呢?我想起来她谈论马拉松时,眼睛闪闪烁烁的光,决定回家后就像她说的,在城市里跑起步来,用脚步这种具体的方式,体验流动的身体与城市。
*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关于女性建筑师,你能想到多少个名字?
沙井古墟:一座深圳“城中村”的新生
编辑
Lin
主编
牧之
副主编
忧忧
撰稿
Lin
校对
诗艺
平面设计
Gary©ZSDC
摄影
详见图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