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项项获奖!哈工程学子的蓝天梦

工学新媒体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2-07-18

上月,在浙江海宁市举办的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决赛中,哈工程收获颇丰,获一等奖五项,二等奖五项,三等奖三项


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暨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与欧洲新概念飞行器设计大赛(ACC)、世界航空设计大赛(SAE)并称为世界三大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因此参赛高校及科研机构众多,可谓高手如林。


哈工程大学生飞行器创新工作室的34名同学经过一年多的认真准备,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在参加的对地侦察与打击、电动滑翔机、限距载重空投、水火箭助推航天器及模拟搜救五个项目中我校均获奖项,其中水火箭助推航天器项目和模拟搜救项目分获全国团体第二名、第三名的好成绩。


让我们走近大学生飞行器创新工作室,深度了解获奖背后的故事。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这样一支优秀的科创团队,是否每天就只在实验室中度过?他们终日都与航模相伴吗?


带着疑问,小编走进了那间航模队的“玻璃房”。那里像是一个展馆,里面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飞机航模。


本届队长黄晨昊正在与几位队员讨论,见到小编,热情地招了招手。随后,下届队长李泉枚也匆匆走进实验室,面色沉着而冷静。

今年,是哈工程大学生飞行器创新办公室创建的第15个年头。在平日长时间的学习与生活中,经过一点一滴的磨合,所有同学的心都已经聚在了一起。彼此交流,增进了解,早已经把实验室当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队长黄晨昊介绍说:“由于每年的比赛通常都在10月份,所以在比赛前,会利用暑假为同年的比赛做充分的准备。学校11号楼三楼的玻璃房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平时就在这里做实验,进行集训。平常也会视训练的强度而进行适当的放松,开展一些与比赛无关的小活动。大家聚在一起,工作与休息交替进行,一起做航模,一同出去玩。”


队员之间美好而又纯粹的友情真让人羡慕,在相仿的年纪里,遇见了彼此,遇见了最好的自己,他们怀揣着属于工程学子的蓝天梦想,携手并进,走向未来。

高手如林日,择善而从之

当谈及对各个高校的印象时,李泉枚搓了搓手,不紧不慢地说:“我觉得众高校各有所长吧,各有其新奇的东西与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北航在限时载重空投(通称三公斤)项目上具有突出优势,年年夺冠。因此在比赛中,我们与其他高校交流,学习他们的长处,吸取他们的优点与创新点,从而完善自我,为下一年的比赛做准备。”


而谈及哈工程的优势时,队长黄晨昊目光坚定、微笑着说:“我觉得与其他高校相比,我校最突出的是我们学生不屈的品格。每位同学都有着顽强的精神,更能吃苦。“


队员们离练飞场地较远,进行飞行训练时,大多需要坐一小时公共汽车,再步行四十分钟才会到达,训练场的条件也有限,为弥补条件上的不足,大家更加努力,这样反而成就了每位队员,使每一个人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航模队在技术方面有着很多优秀传承,各位飞手们不断继承、创新,更快地学习成长,加上飞手们本身就十分出色,能力较强,有着最适合自己的飞行训练方法,因而较其他的985高校相比并不差甚至更有优势。

盛开如花海,蝴蝶便自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光阴在我们手中绽放绝美的色度。对于航模队来说,每一次实验都是对自己的历练,每一场比赛都收获了更好的自己。


所有队员在赛前都认真努力地作准备,在赛场上团结一致,为共同的目标,为心中的梦想而拼尽全力,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由于航模容易损坏,队员们都考虑好细节,尤其是出外场比赛,团队更加重视对实验模具的保护,防止意外的发生。在每一位队员眼里,航模也有生命。

当谈及在本次比赛中最大的收获时,黄晨昊说:“首先,就我自己来说,我的创新能力在比赛中得以提高;其次,在每次比赛中我们都能见到更多新奇而又有趣的设计,并且在对比后,懂得了如何完善航模,如在飞机梁上面,我们学校采用碳管梁,而其他高校选取复合材料,因此在明年的比赛中,我们也会考虑将复合材料应用到飞机梁上,除此之外,还应学习其他技术,改进动力装置,解决飞机动力相对不足的问题;最后,这次比赛参赛学校有百所之多,参赛人数也不少,这是更大的交流平台,认识了更多的朋友。”。


李泉枚说:“在高考前,我本来打算报考和航空航天相关的专业,却没有想到我的爸妈认为这个专业不太适合女孩子,所以我报考了其他专业。而通过航模队,离自己心中的梦想越来越近,通过比赛,丰富了知识阅历,提高了创新能力,拓宽了自己的眼界,遇见了来自不同学校的各种各样、但却与自己有着相似灵魂的人,彼此相谈甚欢,收获友谊。且本次比赛为全国性比赛,航模队代表哈工程与更多的985、211高校在交流,竞争中擦出了更多的火花,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后浪推前浪,吾辈当自强

在对地无人机比赛项目中,哈工程飞行器完全由学生自主开发设计,实现自动化自主飞行,在自动控制技术方面展现较高水平。


在几年前由哈工程张德欣教授倡导设立的模拟搜救项目上,学校飞行器在机械控制方面实现了与神经网络图像算法的结合,技术难度高于其他高校,在今年也收获了团队第三的好成绩。

工学精神得以传承,作为哈工程学子,更应自强奋进,当谈及对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有何建议时,李泉枚从三个角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应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时刻为项目注入新鲜血液;其次,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拓宽自己的视野,可以通过在网络上浏览有关航模的信息,对此进行深入的了解,丰富创新知识,增强创新能力,并且还要掌握一些基础软件——如画图和编辑程序的应用;最后,应提高社交能力,相互团结提高凝聚力,彼此沟通交流,互相进步学习,加强与其他高校的沟通。”

让我们一起回顾比赛的精彩瞬间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d3021753gni  

“宝刀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每一项成绩的取得

都有艰辛的努力和付出

不要问钟声为谁敲响

它就是为你而鸣

不要问灯塔为谁点亮

它就是为你而闪光

加油!哈工程飞行器团队!

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尚在航线上!

推荐阅读

1

30年不懈“挑战”,哈工程捧得优胜杯

2

创办2家公司,打造仿真软件服务航母,点赞这位哈工程“创业英雄”

3

新华社盛赞,100万+关注,哈工程为“一带一路”定制人才



    哈尔滨工程大学    

—  heu19530901  —


撰文 | 王璐瑶

排版 | 李少硕 齐萌 钱正龙 国星昊

责编 | 霍萍

审核 | 吕冬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