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故事 | “只手”战命运,不甘成就他的不凡
编者按:当同学们怀揣梦想、带着朝气来到我们这所“军工圣殿”“精英摇篮”,你是否已经适应全新的大学本科或研究生生活?是否找到了自己的学习窍门和方法?
贴心的小程为你带来“小程故事”栏目,邀请优秀“小程”撰写自己的学习研究成长经验故事,并精心录制成音频,希望可以让大家“取取经”“探探路”“开开窍”。
人物简介 /Profile/
刘宜柱,男,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期间,获得“黑龙江省三好学生”“校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109中学支教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研究生阶段获得两次“一等学业奖学金”、两次“校三好学生”。202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成功入职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我出生在一个边陲小镇——佳木斯市建三江前进农场,和当地大多数家庭一样,家里主要以务农为生,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姐姐,生活朴素且平静。但我的出生给整个家庭带来了“一点点”不一样,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忘了带右手”,是的,你没看错,出生时我就只有一只手。大家从小的梦想可能是成为科学家、明星那样伟大的人,而成为一个普通人,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学习工作,是我最大的梦想!
老师,我也能打扫卫生
”
小时候我并没有觉得我和同龄人有什么不一样,我们一起捉蝌蚪,爬大树,下河游泳……直到我要开始写字,父亲用右手拿着我的左手一笔一画地写着方块字,心里虽满是学习写字的兴奋,可是隐约间有些奇怪:为什么父亲用右手写字,而我却用左手呢?
小学入学前,班主任老师有点担心我没法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好在有父亲的提前教育,让我无论是识字还是算数都在同龄人中排在前列,最终得以顺利入学。小学和初中我都在家附近上学,周围的同学们大多是从小见过的,相对比较熟悉,适应起来没有太大问题。印象深刻的是迈入高中校门的那一天,那似乎是我人生中收获异样眼光最多的一天,大概是因为我是他们从小到大见过得最“不一样”的人。
刚开学的那一阵子,第一次见到我的同学和老师们都用异样的目光注视着我,每当我走过时甚至会不自觉地让出一条路。下课铃声响起,周围的同学们三五成群,而我便是形单影只,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心里不免有些落寞,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大家,融入班集体,能够成为和大家“一样”的普通人,但又畏缩着不敢走上前,怕他们觉得我是个“另类”。
这样的孤独一直持续到开学两个月后的一次集体大扫除,当时班里除了我之外的其他同学都被分配了单独的打扫区域,我知道这是为了照顾“不便”的我,其他同学共同分担了属于我的那份扫除任务。看着同学们忙忙碌碌的身影,我在教室里显得特别“突兀”,我也想上手去帮大家做点什么,但又不知道怎样开口。
我找到了班主任老师,鼓足勇气和他开口:“老师,我也能打扫卫生。”老师愣了一会儿,但似乎是看出了我的“窘迫”,应许了我。于是我用左手拿着扫把,到处帮忙,虽然有些力不从心,但是总是进了我自己的一份力气。“宜柱,太感谢啦,麻烦你了。”“不客气!”我微笑着回复。我表面淡定,但心里因为这句感谢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当再次听到同学们的呼唤“这里的垃圾需要聚成一堆,那里的垃圾要收到垃圾桶里,这里的地还要再扫一下,那里的垃圾桶需要人扶着……”我第一时间冲上前帮忙,虽然笨拙不便,但每个人真诚的道谢让我成就感十足。这次大扫除活动,同学们感受到了我其实也没有那么“不便”和“不同”,渐渐地也愿意与我接近,大家结伴玩乐的时候也会叫上我,甚至在高三的时候还收获了好几个知己好友。
这是我高中时期的一件小事,但也是我成长路上十分重要的一步,我明白我不仅可以打扫卫生,也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做许许多多普通的事情。我相信一颗勇敢、不服输的心,定能帮助每一个人成功面对命运的磨砺。回到课堂生活后,偶尔还是会收到第一次见面的同学们异样的眼光,但我早已学会将这些抛之脑后,努力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认真面对每一天。
辅导员,我想当班长
”
小学、初中、高中,每到一个新环境,我都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被当成“怪人”,需要让同学们“适应”我这个比较特殊的存在,所幸我已能够成为一个“普通人”。步入大学,新的世界在我面前展开,新的同学们、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成长平台……一切都让我眼前一亮。
在完成日常学习任务的同时,我也十分渴望像其他同学一样争取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自我、成就自我。当时正值大二分专业班级重组,相应的班委也要重新推选。“竞选班长,突破自己,证明我不仅可以普通,更可以优秀!”这个想法出现在我的脑中。但在我心里不免有些担忧,身体条件能不能胜任工作?同学们在思想上是不是会有“残疾人也能当我们的班长”的质疑?能不能服务好大家。每当该下定决心参选的时候,我就会陷入思想斗争。就这样一个人思想斗争了好久,我最终决定跟辅导员老师去商量商量。老师知道这个情况后,非常支持我的决定,他劝我大胆去尝试,不要有太多顾虑,“老师会为你打CALL,你只管努力去做。”最终,我如愿当选了新班级的班长,全心全力地谋划班级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当时班级有一位同学在步入大学之后,每天在寝室沉迷打游戏,逃课更是家常便饭,仅一个学期他便由于学习成绩的原因被学院下达了预警通知。了解到这些情况,我便拉着他一起上课、一起自习,而他觉得自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知识也学不明白,彻底开始“摆烂”。我心里十分着急,一遍遍地劝导他、一次次地拉着他去学习。终于,他的情绪爆发了,他对我咆哮道:“你又不是我爹,别管我,我就这样了,我再怎么学也追不上了。”我听后十分激动,扯下衣袖露出我的右臂对他说:“我只有一只手我都行,你有什么不行的!你的条件比我好得多,在我面前你凭什么讲放弃!” 这是我第一次主动把自己的“伤疤”展示给他人,他忽然呆住了。
后来他跟我说,当他看到我那短小瘦弱的残臂时,突然感觉脸上火辣辣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想挖个地洞钻进去”,他说。慢慢地,他不再抗拒我提出的“邀请”,跟着我一起学习,我利用课余时间帮他补习一些落后和挂科的课程,终于到了大三上半年,他所有考试完全通过,成功摆脱了挂科的旋涡,走上了大学生活的正轨。在他向我表达感谢之时,我的内心深处也有深深的满足感,同时我也很感谢他,是他让我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追求——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从以前的经常被人照顾到现在可以为他人提供帮助,这使得我越来越自信,在辅导员老师的引荐和自己的积极争取下,我又担任学院学生党支部副书记以及办公室助理等职位,无论是社会实践还是志愿服务,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我受到了鼓舞,是这些感谢证明了我不仅能够成为一名普通人,更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老师,我也能参与项目实战
”
当我以为已经适应普通人的生活时,新的困难摆在了眼前。编写代码是计算机专业硕士的“吃饭本领”,而单手编写代码极大地限制了我在科研工作中的速率,其他同学用半小时完成的内容,往往我需要近两个小时,而项目推进都是有时间节点的,我很怕自己会耽误整个团队的进程。看着身边同学团队作战的忙碌身影,我甚至对一直以来的努力产生了质疑。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毋庸置疑,但是我绝不能只依靠关爱和照顾。
问题解决也很“简单”,“想”只有困难,“做”才有答案。那就“做”起来!编码速度慢?那就“练”呗。在别人运动、休息、娱乐的时候,我都在实验室练习训练用左手进行速打。短时间不行?那就加长时间呗。别人每天在实验室8个小时,我就在实验室16个小时。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加倍的时间付出助力在编码速度上实现了追赶,有了质的提升,直接影响的是我的打字能力从最初一分钟10几个字到现在已经能够一分钟60个字了。
踟蹰了良久,我鼓起勇气走进了导师办公室,认真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刘老师,我想正式参与到项目中来,您看可以吗,我现在编码速度已经和师兄一样了。”本以为老师会不信任我,可没想到,老师的一番话让我汗颜。“宜柱,你是不是误会啦,不是因为你的编码速度才不让你写,咱们新入学的同学都有一个适应期,好好沉淀才能更好地发挥。继续加油,你每晚在实验室的努力老师都看在眼里。”老师的一番话让我大受震撼,原来在我默默付出的时候有这么多人在关心关注着我,这让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而更受鼓舞的是老师还给我安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板块。
进入到项目后,我虽内心做足了准备,但难度加倍的挑战一个又一个出现在我面前,“单手”艰难敲进去的程序代码却调试到深夜也得不到理想的结果,搓痛头皮也想不出的idea……我一度觉得好难,但也一度又一度告诉自己,戒急戒躁、调整方案、反复尝试。从最初的学习文献检索开始,到后续一些重大课题项目研究的参与,我不断突破着,也收获着;一面感受着做学术的严谨求实,一面感受着做科研的痛并快乐。研一结束时,我已在人机交互、动态识别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不错的科研成果。
“苦”字贯穿了三年的硕士求学生涯,每次从实验室走回宿舍的深夜,月光,是陪伴我唯一的“人”;改不出代码的时候,喜欢在晚上骑着单车围着大学校园“兜圈圈”,那时候真的觉得大学校园像一座围城,我怎么走也走不出。而再次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再度回望这三年,我庆幸还好那些苦,我都撑了过来。
带鱼只能生活在40到100米深海海处,因为那里水压很强,只有足够多的压力,才能够让它正常的生活。有些人注定就是负重前行,就像乌龟和蜗牛不能没有壳一样,他们可以很慢,但是他们可以很坚定。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强大,就在于它能够长期地背负着那些东西前行。时间久了,因此就变得深刻,因此变得敏锐,因此变得沉稳。
人生多磨难,但在大学学习成长的这一程是我最宝贵的财富。今后,哪怕遇到再大风浪和荆棘,我都将用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回报社会,传递爱和梦想。目前,我已经毕业来到人生的下一站——小米公司,在第一次与团队的同事们介绍自己时,我自信而从容地说:“大家好,我是一个忘记带右手来到世界上的普通人,但是,我将拼尽全力将人生过得不再普通!”
小程故事 |
我,“橄”不同!
小程故事 | 办公司、赢国赛、
留校直博……“浴火重生”的他百炼成钢
小程故事 |
一“波”雄起,数学人浪漫与现实的奇妙碰撞
小程故事 |
与命运斗争,这个不同凡”响“的男孩的直博路
哈尔滨工程大学
— heu19530901 —
编辑 | 李宇婷
统筹 | 于欣欣
来源 | 小程故事工作室
朗读、音频处理、排版 | 李孝龙
音频统筹 | 李颖超
责编 | 霍萍
审核 | 吕冬诗 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