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年,30余位老兵,23万字寻访实录......哈工程人这样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致敬英雄的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4-10-28

2023年10月25日

是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纪念日

不久前在哈工程举办的

电影《志愿军》观影仪式

曾担任志愿军铁道兵的

抗美援朝老战士李明武

到场观影

全场观众自发响起热烈掌声

向英雄致敬!



抗美援朝的战火催生了

中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工程技术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三去朝鲜战场、筑造不毁坑道的陈赓

铸就炸不断钢铁运输线的刘居英

亲历长津湖战役的谢有法......

无数“最可爱的人”来到哈军工

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深深烙印在哈军工优良传统中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

有这样一群师生

他们从2016年发起

关爱“五老”

(老战士、老领导、老劳模、

老专家、老教授)

实践活动

怀揣着“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的初心和使命

抢救抗美援朝史料

传承抗美援朝精神

他们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世辉老师和他带领的

红色火炬社团

历时7年,李世辉本人及其带领的学生

寻访了30余位老战士

整理出23万字的寻访实录

这场师生与老战士间的

双向“奔赴”

为老战士带去了关怀与温暖

也给师生留下了

宝贵的精神财富......

寻访 | 致敬“最可爱的人”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伴着窗外清晨的朝阳,94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李明武与“零零后”的年轻人们,共同唱起《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墙上,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颁发的“光荣之家”牌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李明武家的“光荣之家”牌子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李明武任志愿军铁道兵一师一团基建营文书,“我们不仅管修路,还得打仗。他来打我们,我们就先不修铁路了,先打仗,把他们打败了、打回老家去了,我们再修路。”“那时候苦的,三年都吃不上水果、蔬菜,就吃炒面。有时候炒面叫飞机炸了,就摘点山上树叶子就点菜填肚子了。”70多年前的战场往事,李明武仍然历历在目。师生们围坐在他周围,专注地聆听着。

李世辉带领哈工程学子看望李明武

每周一次的拜访,已经成为了老战士与同学们之间的默契约定,越来越多的同学通过红色火炬社团走进了抗美援朝老战士的家,聆听那段历史最真实的回忆,为老战士们带去快乐和青春的气息。

“比起看电影、看纪录片,亲耳听到老战士们讲述那段历史,带给我的感触更大。在与老战士的交流中,我深深认识到,哈军工优良传统闪烁着抗美援朝精神的光辉。”红色火炬社团学生负责人,材化学院大三学生王传霖说道,他从大二开始参与志愿军拜访活动,曾经先后跟在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做通信工作的老战士楼克俊、曾驻守在平康郡,在抗美援朝战场担任作战训练参谋的老战士李文煊、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做护士工作的陈敬玉等老战士接触过。在重要的节假日或者老战士们过生日的时候,社团会联系送上慰问品或者登门拜访。“最近,我们在统计老战士们的衣服尺寸,想要给大家送一批军服作为纪念。”

李世辉为老战士整理志愿军衣服

拜访陈敬玉老战士时,老人情绪一直非常激动,给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二学生宋钰留下了深刻印象。“老战士说,‘真正做出贡献的是那些死在战场里的人。’那场战争,太多战友留在了战场上,再也没有回来,幸存的老战士们的回忆里承载了太多的情感,让我觉得我们确实应该去关怀他们,给他们更多的陪伴、安抚,也对那段历史有更多了解。”

李世辉带领哈工程学子看望陈敬玉

“同学们不管从事哪个专业,毕业以后不管到哪个岗位,哪个地区工作,有志气、有毅力、有决心,你就肯定能干好。”李明武对同学们语重心长地说。“在跟老同志们的接触中,我能感觉到自己的成长。”材化学院大三学生徐宏扬谈道,“哈军工优良传统是老战士们常常会谈到的话题,老战士说到哈军工优良传统包括扎实培养自己的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会跟我们聊今后的人生规划,也会提醒我们今后学习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李明武向哈工程师生寄予嘱托

温暖 | 给老战士带去欢笑

红色火炬社团成立于2023年7月,目前有150余名学生加入,以学校本科生为主,覆盖本硕博三个时段的学生。“社团成立之前,老兵寻访和关爱实践活动基本属于我的‘单干’行为。今年开始,我感觉到应该发动更多学生参与这项工作,通过这种特殊的实践方式,让他们受教育、得启示、付行动。”自社团成立后,李世辉寻访关怀老兵的“单打独斗”,变成了老战士与哈工程师生的“双向奔赴”。

作为社团的学生负责人,王传霖与志愿军老战士李文煊结下了很深的友谊。一次王传霖路过校医院时,听到一声亲切的“小王”,转头一看是李文煊夫妇在喊他。“当时特别感动,爷爷居然记得我的名字和样子。”王传霖很钦佩李文煊的精神风貌,90多岁了却能学习使用微信聊天。“李爷爷经常在微信上给我发信息,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每次跟李爷爷交流,我都觉得很有收获。”

李世辉带领哈工程学子看望志愿军老战士李文煊

材化学院大三学生徐宏扬拜访李文煊爷爷时,得知其曾参与过哈军工建设后,对哈军工优良传统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李爷爷给我印象最多的就是肯吃苦,而且敢为人先。他在读书时、在哈军工工作时、在退休后一直不忘学习,有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徐宏扬谈道,“每次交流完,都觉得自己后劲儿更足了,可以去踏踏实实工作、着眼于当下。”

李世辉与李文煊及其夫人合影

17岁随二十四军七十师入朝,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担任后勤会计、政治部通讯科文书、保密打字员的老战士高友琴在坑道中战斗、工作、生活的往事,让人文学院大二本科生董绍志深深地震撼了。“奶奶的话语是平静的,但是所描述的战争却是残酷的。恶劣的作战环境,让我感到揪心。同时,我对克服千难万险,保家卫国的志愿军战士们的敬意也油然而生。”

抗美援朝老战士高友琴

作为社团指导老师,李世辉与很多老战士保持着联系。“每次收到老战士们的信息,都好像收到了一封真挚的信,能够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貌。”


愿我不忘的人,事事如意。愿我想着的人,幸福安康。愿我在乎的人,永远快乐!早上好!

——抗美援朝老战士李文煊


李明武是世辉同志好朋友。

——抗美援朝老战士李明武


世辉先生,您好,很高兴我们联系上了。黑龙江疫情严峻,尚希多加防护自己。善自保重。

——抗日战争老战士夏世铎


“老战士们对我们哈工程师生的关怀都非常感谢,很热情地和我们讲述自己的过去。他们希望年轻人能把抗美援朝精神传承下去,让后人还记得老一辈曾发生过的事。”王传霖说。

铭记 | 关怀战争的亲历者

2009年,李世辉在南开大学读博士,通过党支部,他认识了抗战老兵、著名历史学家魏宏运,并开始照顾他的日常生活。“说是我们照顾魏先生,我倒觉得是我们这些学生偏得了近距离接触学术大师、感受大师魅力、学习为人为学之道的机会。”在参与照顾魏宏运的过程中,由于老人不习惯使用电脑,李世辉担起了帮助老人打印发送文稿的工作。“魏先生对于东北抗联的历史颇有研究,他自己就曾参加革命,做地下工作者。他和我交流过许多对东北抗联的研究,我也帮他编辑过相关论文给期刊社投出去发表。”博士生阶段的学习,让李世辉深刻感受到了抗战历史的厚重,也萌生出了寻访关怀老战士的想法。

李世辉与魏宏运合影

“第一次拜访抗美援朝老战士,是在2018年,通过一位黄埔军校老战士提供的电话,我联系上了两次获得抗美援朝纪念章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楼克俊。”李世辉回忆道。拜访当天,楼克俊老人早早在家门口等着他,眼神充满了期待。送别时,李世辉望着楼克俊,“他的眼神又是依依不舍的,像是在想你什么时候再回来看看我。”不久,李世辉登门收到了楼克俊为他写的一幅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刃无欲则刚。

李世辉与楼克俊合影

从2016年来校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后,李世辉先后亲自前往天津、沈阳、上海等地。他先后拜访过东北抗联女兵、黑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敏,曾任抗美援朝志愿军高炮指挥所和防空情报兵第二〇五团报务员的张恩儒,抗美援朝志愿军四十二军一二四师三七二团五连一班班长孙洪章,参加中国青年远征军教导队、在缅甸作战的抗战老兵孙钊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老战士。“一直以来,在我内心深处都有这样的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民族反侵略、寻求解放的伟大斗争,这些历史需要永远铭记!”寻访关怀的经历,让李世辉从老战士上学到了很多,他于2021年担任了“志愿军老兵帮扶计划”黑龙江省团队负责人。

李世辉带领哈工程学子看望抗战老兵孙钊

李世辉的寻访活动得到了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认可。哈工程对李世辉主持的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项目“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提供建设经费支持。烟台市莱山区敬仰志愿军老兵帮扶计划公益服务中心、深圳市越众公益基金会为李世辉的寻访提供慰问品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忘记走过的过去。”历史要铭记、精神要传承,李世辉将自己7年间寻访、关爱战争老兵的过程整理出来、结集成23万字的寻访实录《致敬最可爱的人——老兵寻访实录》,即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不求雕饰,只想原滋原味记录自己寻访、关爱老兵的过程,以期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作用,对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帮助。”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主任,李世辉在授课时也会将自己寻访关怀老兵的故事融入到理论教学中,让同学们更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背后的鲜活案例。“思政课老师首先得做一位有情怀的老师,才能教出有情怀的学生。”

“动机是朴素的、情感是单纯的。”每位老兵都有一颗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一段戎装在身的不凡经历,寻访、关爱、记录、倾听,是传承,是温暖,是陪伴。哈工程人始终牢记历史,一直寻访关怀着“最可爱的人”。

今天,向烈士致敬!

《志愿军:雄兵出击》主创走进哈工程!

致敬!

他们是抗美援朝战场走出的“将军教育家”天团!

红色记忆① | 毛主席点将,陈赓大将高起点创建哈军工

陈赓大将:一个甲子的传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heu19530901  —


撰文 | 李柄成 肖漳贝

摄影 | 朱成奥 查路遥

视频 | 洪围铭 王辰宇 新闻中心视频部

排版 | 雒婧璠

编辑 | 李颖超

责编 | 霍萍

审核 | 吕冬诗 金声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哈尔滨工程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