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荐
全解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火箭筒:70式62mm反坦克火箭筒(上)诞生于中苏冲突
我国56式/56-1式40mm火箭筒、69式40mm火箭筒均是仿苏产品,它们采用无后坐力炮的发射原理,发射筒需要承受住一定的火药燃气压力,因而对筒身的强度要求较高,筒身质量难以减下来,而且其需要双兵(射手与副射手)操作使用,属占用兵员编制的武器。
70式火箭筒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单兵反坦克火箭筒,其采用火箭发射原理,火药燃气压力完全由发动机燃烧室和喷管承受,因而其发射筒的质量得以大幅度减轻,便于步兵携带,是一种不占兵员编制的武器。
诞生于中苏冲突大背景中
70式火箭筒的研制工作早在1967年就已经开始,但真正使这一项目得到充分重视,并在短短3年内研制成功,却是后来发生的珍宝岛保卫战促成——
1969年初,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长期纷争最终演化成为武力冲突。3月2日,中国边防军被迫对入侵珍宝岛的苏军开展自卫反击行动。根据首战的经验,我军为遏制对方装甲车辆的优势,在岛上重要地段布设了反坦克地雷。3月15日9时46分,苏军在首次步兵进攻被击退后,由坦克和装甲车引导步兵发起第二次进攻。我某部侦察排排长于洪东见状,命令战士周锡金开火,设法将苏军出动的4辆T-62坦克引进预设雷场。周锡金用56式40mm火箭筒发射超口径的80mm破甲弹,击中了为首坦克的腰部,但这辆近40吨的庞然大物只是一震,又继续向我军阵地碾压过来。只听两声巨响,该坦克连续触发地雷,左侧履带被彻底炸坏,无法动弹。其他坦克见状,纷纷调头回撤,苏军的第二次进攻随即瓦解。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陈列的在珍宝岛冲突中缴获的苏制545号T-62坦克。虽然其经过修理和重新涂装,但车体左侧负重轮上方被我军56式火箭筒击伤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见。不过,56式火箭筒终究对这种坦克威力不够
当年珍宝岛战场上被击毁的545号坦克。可见其损伤非常严重,左侧的行进装置已全部损毁,这主要是我军埋设的反坦克地雷连续爆炸造成的
在随后的时间内,苏方多次试图将这辆编号为545的T-62坦克抢回或炸毁,但都未能得逞,坦克最终沉入乌苏里江中。鉴于这辆坦克的政治影响和技术价值,我军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克服苏军的重重干扰,最终将它从乌苏里江底打捞出来。
T-62坦克于1965年5月首次在世界上公开亮相,属于二战后苏制的第二代坦克,对当时处于重重封锁中的中国军工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份最宝贵的参考资料,无论是它穿甲能力惊人的115mm滑膛主炮,还是先进的车载红外夜视系统和火控系统,都具有巨大的技术参考价值。T-62被认为是当时防弹外形最好的坦克,炮塔前部装甲最厚处达220mm,是美国M60坦克前部装甲厚度的两倍,车体前装甲与地平面夹角为30°,即使炮弹射中坦克也极易发生跳飞。根据实战检验,我军步兵当时装备的56式75mm无后坐力炮和各种反坦克手榴弹都难以对它构成实质性威胁,虽然周锡金打出的那发40mm火箭弹击穿了其左侧2、3负重轮上方较为薄弱的车体侧装甲,但未对坦克及其乘员造成致命损伤。
我国的56式40mm火箭筒无法有效打击苏军的T-62主战坦克,而后来的69式40mm火箭筒(配用超口径的85mm破甲弹)当时尚未定型,且该火箭筒也存在质量较大、操作复杂等问题。于是,珍宝岛事件促使我国开始加快研制质量轻、口径小但威力不减、便于操作的新式火箭筒,以解决我军反坦克能力不足的问题。
我国军工部门采取工厂、研究所、院校“三结合”的方式,很快就研制出新式火箭筒,于1970年12月设计定型,命名为70式62mm火箭筒。但由于其发动机采用超硬铝合金制造,当时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不能大量提供制造发动机所需铝材,加上当时击发机存在可靠性问题,因而未能投入生产装备部队。
70式火箭筒前发射筒和后发射筒连接为一体时的全貌
70式火箭筒的前发射筒(下)和后发射筒(上)分解状态
70式火箭筒零部件示意图
三大创新
武器性能实现跃进
70式62mm火箭筒与56式、69式火箭筒相比,具有三大创新。
创新之一:发射原理不同
56式、69式火箭筒采用无后坐力炮式发射原理,而70式火箭筒采用火箭发射原理。后者的发射药在发动机内燃烧,火药燃气经发动机喷管迅速喷出,产生强大的推力,从而使火箭弹获得较高的初速。由于火药燃气压力只由发动机燃烧室承受,发射筒只起导向作用,所以对发射筒本身强度要求较低,可使用轻质材料制造,极大减轻了武器系统质量。
创新之二:组装发射方式更快捷
56式、69式火箭弹的弹体平时放在包装筒内,发射前取出,并与弹尾结合,再将整弹从发射筒前端插入,操作步骤较多,实战中易延误时机;而70式火箭筒由一次性包装筒(兼后发射筒)和可多次重复使用的前发射筒构成整个武器系统。火箭弹平时以整弹状态放置在后发射筒内,发射时只要将后发射筒结合到前发射筒上即可发射,操作便捷,操作速度高于56式、69式火箭筒。
创新之三:采用新型轻质材料
70式火箭筒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和玻璃钢等新型材料,有效减小了武器系统的质量,70式发射状态下的总质量不到56式的一半。
破释武器之秘
70式火箭筒由前后两个发射筒及火箭弹组成。
70式火箭筒折叠式准星竖起状态
折叠表尺呈竖起状态特写
前发射筒后部的左右两侧设有连接卡槽,用于与后发射筒上的卡销配合
待击拉柄位于扳机护圈上方的短槽内,训练阻铁扳手(图中已扳至训练位置)位于握把上方,扳机保险位于扳机护圈后方(图中处于保险位置)
分解状态下的70式火箭筒后发射筒
后发射筒前端连接部设有导电铜片和上下各一的导向销
后发射筒后密封盖取下时所看到的内部细节。可以看到发射筒上下导电销上接有导线,左右有固弹片,中心有白色塑料固弹螺
70式火箭筒后发射筒半剖图
前发射筒
70式火箭筒的前发射筒由发射筒体、瞄准机构、发射机构和连接筒等组成。
发射筒本体由浸环氧树脂缠绕玻璃纤维的玻璃钢制成,其口部套有铝合金加强圈,加强圈左侧设有前背带环。准星座设在加强圈顶部,可向后折叠,以方便携行。圆柱形准星通过准星滑座安装在准星座上,准星滑座可左右调整,准星可高低调整。准星由准星罩保护,同时准星罩也可起遮光作用。发射筒后部套有一个铝合金制成的连接筒,除了强化发射筒断面强度外,还起到连接后发射筒的作用。立框形表尺装在连接筒上部的表尺座上。表尺的游标上有两个缺口式照门,上面是一个大缺口,用于概略瞄准,下面是一个小缺口,用于精确瞄准。表尺板上刻有5个分划,分别对应50m、100m、150m、200m和250m的射击距离。表尺不使用时,可向前折叠于发射筒上部的凹槽内,免遭损坏。另外,照门缺口左右各有一条水平荧光线,准星后部也有一个荧光点,以此实现简单的夜间瞄准功能。
发射机由发射机盒、扳机、扳机保险、训练阻铁、待击拉柄、击锤、压块、压电电路等组成。
压电电路的核心部件是压电晶体,在受到压迫时,其会释放出上千伏电压。压电晶体位于握把上方的发射机盒内,当后发射筒插入前发射筒并旋转到位后,通过导线及其他导电零件构成导电回路,用于给火箭弹的点火机构点火。压电晶体前设有金属压块,受击锤撞击后,压块会压迫压电晶体使其释放电压。击锤与外露在右侧的待击拉柄相连,发射前将待击拉柄前推,待击拉柄将击锤挂在前部,形成待发状态。扳机保险设在扳机护圈后部,将其向上扳到位后,阻挡扳机不能向后运动,形成保险状态。
70式火箭筒的握把右侧上部刻有“训练”和“发射”字样,当扳手位于“训练”位置时,内部的训练阻铁向上抬起,挡住击锤头部,击锤被扳机释放后,向后运动时只能撞击到训练阻铁,碰不到金属压块,就无法使压电晶体释放电压而点燃火箭弹发动机。在平时训练时,这套装置可以避免压电晶体因受到反复撞击而降低寿命。
当扳机位于发射位置时,训练阻铁位于下方位置而不会阻挡击锤。扣压扳机后,击锤在簧力作用下向后撞击金属压块,金属压块压迫压电晶体使其产生高电压,通过导电回路使火箭弹的点火机构发火,高压火药燃气向后喷出,将火箭弹推出。
发射机导电装置
62mm单兵破甲火箭弹
后发射筒
后发射筒主要由发射筒体、前后密封端盖、火箭弹和导线等组成。
后发射筒前部设有两个导向销,用于与前发射筒连接和定位。在后发射筒尾端设有两个对称的挡弹片,固定在发射筒内壁上。火箭弹发动机喷管内装有电点火头,通过导线及零件与前发射筒的导电回路连接。
后发射筒两端各有一个用电木(小编注:电木即酚醛塑料)制成的密封盖,密封盖上带有橡胶圈,用以确保防水防潮。后密封盖内侧面还有一个短路片,当后密封盖盖上时,会将电点火头的两根导线短路,形成短路保险,即使点火电路接通,也无法使发动机点火,因此射击前必须取下前后盖,否则无法发射。
下期预告
本文下篇将继续介绍70式62mm反坦克火箭筒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火箭弹,并展示其改进型70-1式火箭筒,同时论道了这一火箭筒在我军武器装备史上的历史地位。敬请关注。
(本文发表于《轻兵器》2009年第7期上半月刊,公众号文有删改)
突破传统的兵器盛会,你若不来,怎能精彩?
揭秘中国蛙人装备——QSS05式4.5mm水下手枪
那些年,难以忘怀的拆枪课
只是截短而已?没那么简单:QBZ5.8mm短步枪的结构特点与技术攻关
编辑:曾振宇 李昊
校对:魏开功
轻兵器官方微博:@轻兵器
轻兵器头条号:轻兵器
轻兵器快手号:QBQ_208
轻兵器抖音号:qingbingqi
有专业有态度的公众号,欢迎扫码关注,领取你的最权威轻武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