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控制,是一场双人舞

李雪 李雪爱与自由 2020-10-21

Marina Abramović 这张插图借用了一万遍,但还是太好用太形象了



文 | 李雪



01



要么被控制,

要么被抛弃?



如果我们从未品尝过无条件的爱,会误以为关系只有冷漠和控制两种。


太多的父母会威胁孩子“你不要我管是吧,以后任何事儿我也不管你了。”——这会让孩子感到要么控制,要么被抛弃。


这也正是我们如此惧怕自由的原因:我们内心不自由,也恐惧给孩子完全的自由。因为恐惧,我们会对自由去投射各种负面的联想。


那真正的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从一切恐惧中解脱,从一切制约中解脱。自由的人会很有同理心,不愿意伤害别人,他并不是因为害怕被惩罚,而是因为他能够感同身受。自由的人做事很投入,并不是因为焦虑未来,而是因为享受当下。



02



愚孝,是在等父母向自己认错



愚孝的孩子,经常为父母过度付出的孩子,表面上看,他们是特别孝敬父母,特别爱父母。其实他们做这一切牺牲,做这一切付出,内心都是在等着父母对自己说一句“对不起,我们错了。”


但可悲的是,愚孝的孩子无法意识到自己是在等待父母向自己认错。他们反而会拼命地美化父母,把父母歌颂的很伟大,歌颂父母为自己付出很多。为什么他们要拼命美化父母呢,就是为了掩盖自己内心对父母的恨。


这是扭曲的结果就是,最终通过各种无谓的牺牲和付出,让配偶、让孩子等周围所有人都对不起自己,最终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没有人愿意接近的“怨圣”。



03



控制,是一场双人舞



很多人抱怨父母对自己密不透风的控制,甚至自己大学都毕业了,父母还在管着自己的所有事情,这样就被父母逼得好像无路可逃。


控制,是一场双人舞。成年人之间,一个人是不可能单方向控制另外一个人的。

比如最近有个新闻视频,儿子27岁了,妈妈打小就对儿子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她偷看儿子的日记,拆掉儿子房门的锁,在儿子洗澡时推门就进,不放心儿子工作就跟踪他,在面对儿子不满时,这个妈妈说:我想知道儿子在做什么,我不该那样做吗?


这位妈妈的强势控制有目共睹,仔细看,儿子其实也一样在死死抓着妈妈,要求妈妈理解自己、尊重自己,妄图控制妈妈如他所愿。

事实很清晰:这个妈妈从来都不具备尊重别人的能力,她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于自己给别人带来的痛苦视而不见。妈妈妄图操控儿子,儿子妄图改造妈妈,这个双向的控制欲造就了一段痛苦纠缠的关系。

所以明白真实因果的人会知道:对于小孩子来说,痛苦来源于父母的控制欲;对于成年人来说,痛苦来源于是自己对父母的控制欲。

囚禁你的,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当你感觉自己被父母逼得没有空间,可以有一个觉察:我能够被父母控制成这样,不仅因为我的父母很“极品”,想要控制我;而且因为我也很“极品”,我想要改造他们。我想要他们明白控制我是对我的伤害,我想要让他们悔悟,我想要让他们变成一个好的父母,能够学会不再控制我,我想要他们变成一个能够看见我的人。


就是这样,子女与父母双向的改造欲望才会让我们陷入在控制的关系中,不可自拔。如果你不想再改造他们,这场“双人舞”就结束了。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十余载,创办「初心心理」;畅销书作家,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京东、亚马逊、当当、淘宝等平台皆有售。


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合作行为艺术的图像






/    延 伸 话 题 解 读    /



一部分家暴,是施虐受虐双方的合谋



这是一篇“政治不正确”的文章。谴责施暴者,同情被家暴的女人,几乎是所有家暴话题的统一价值观。然而真相,总是要有人说出来:婚姻关系中没有弱者,施虐和受虐是双方共同需要的心理需要。看清真相,才能终结不幸。



文 | 李雪



01



一部分“受害者”身份,

是种主动追求的角色。



如果父亲对母亲有肢体暴力,孩子大多站在母亲一边共同谴责父亲。我反对一切家庭暴力,同时想说,婚姻关系中没有绝对的弱者(一些宗教教义不允许女人离婚,甚至集体残害女人的地区除外),婚姻是两个成年人自愿的选择。


有些家暴,女人确实是无辜的。男人婚前伪装得很好,结婚后本相毕露,妻子有一点不如自己所愿,他就施暴。甚至跟妻子没有任何关系,自己内心有不爽,比如自卑,就拿妻子撒气。这种情况,女人都能很快醒悟,坚决离开,而且不留后路。遇到极端难缠的,甚至举家秘密搬迁,坚决远离这种男人。


而有些长期存在的家暴,女人并非都是无辜的受害者。在很多家庭里,家暴是一种合谋,女人通过激怒男人,不断被家暴,获取了受害者的道德资本,紧紧抓住受害者角色不放,呈现出比海洛因成瘾还难以戒断的“受害成瘾”。


这是什么样的心理动力呢:在家暴的合谋中,女人一直在通过情感隔离、被动攻击等隐蔽的方式激怒施暴者,也就是说,这样的女人即使跟没有家暴习惯的男人再婚,遭受家暴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因为女人会继续控制不住地激怒对方,把对方逐步“训练”成施暴者。



情感隔离,就是最容易激怒别人的一种方式,例如,老公对妻子说话,妻子毫无反应,就像没听到一样,或者反应的内容跟老公说的话毫无关系。


这就是一种隐蔽的攻击:你对我如同不存在一样,我通过默不作声来无视你、鄙视你。这种无形的冷漠,会激怒男人大骂甚至动手达人,男人被激怒时,女人会有隐蔽的快感产生,并且进一步加强了自己受害者的道德资本:你看,这个男人就是这么没素质,这么暴虐,我一句话都没说,他就打骂。


还有很多其他隐蔽的攻击,明知道哪些举动能够激怒男人,故意去做这些举动。比如有的男人最怕被嘲笑收入低,有的男人最受不了在哥们面前被揭短,只要碰到这些敏感点,男人就会爆炸,然后这些女人就会像着魔一样,有意无意的去碰触这些敏感点,引爆男人,然后向所有人哭诉,这个男人是多么暴虐,自己多么可怜。


比如有一个案例中,女人因为靠在墙上穿裤子,被男人破口大骂摔门而去。最初是这样,女人靠着墙角穿裤子,男人看到后,对女人说,干嘛在墙角里穿,好像个受气的仆人一样,站着穿又站不稳多难受,做到沙发上好好穿。女人好像没听见一样,继续靠墙角穿裤子,男人看着很烦躁。后来演变到,只要男人在家,女人就选择走到男人面前,靠着墙角穿裤子,男人被激怒,破口大骂,摔门而出。这个男人说:我就搞不懂了,为啥我在外面脾气挺正常的,只要一回家,就火大得不行,各种事情都能让我发火。这是什么原因呢?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怪事,一个人经常向你控诉配偶或者同事欺负她,你劝她离开关系,她会找出千万个理由证明她对此无能为力;如果你付诸行动帮助她离开受虐关系,比如找律师起诉离婚,她反而会调转矛头攻击你。因为受害者是她主动追求的自我身份。通过寄生于施受虐关系,受虐者内心隐藏的施虐欲得以释放。


那么这些攻击欲望是如何来的呢?



02



“受害者”的攻击欲源自:

童年时期被忽视的愤怒。


 

童年被极度被忽视的孩子,对父母的攻击欲望是毁灭性的,它如此可怕以至于绝对不能被意识接受,所以会通过反向形成的心理防御机制转化成“父母养我不容易我要好好孝顺”,大家庭中最被忽视的孩子往往成为最孝顺的孩子。


可是,意识上孝顺了父母,潜意识里毁灭性的愤怒却不会消失,它会通过施受虐关系释放出来。


为什么男人更容易成为施虐者呢?因为社会和父母对男孩的集体投射如此。比如,父亲可能对打架输了的儿子说“打不赢不许回家”。或者,在恶劣的生存环境里(家族受外人欺负、家庭生在在文革动乱之中等等)母亲会期望儿子站出来保护家庭。所以儿子更容易通过向外界施虐来释放攻击欲。


直接释放攻击欲的男人,男人味活了出来,虽然有各种问题,但比较容易赢得女人的青睐,尤其是那些自我压抑攻击性的女人。


而严重被忽略的女孩,很容易成为受虐者,因为集体潜意识对女孩的投射倾向于压抑。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孩最可能获得一点点关注的方式,是付出和牺牲。通过照顾弟弟妹妹,为父母分担责任,同时压抑自己的欲望,获得“好孩子”的安慰。“好孩子”的背后,是积累得越来越多的愤怒和攻击欲望。

 


03



受虐者激怒他人攻击自己,

由此释放了自己的攻击欲。



压抑攻击欲的“好女人”,对表达攻击没有障碍的“坏男人”,总是会一见钟情。“好女人”无法直接表达攻击,可是攻击欲总要有个出口,怎么办?最容易实现的方法,通过激怒他人来攻击自己,受虐者也隐蔽地释放了自己的攻击欲。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形象的被称作“点煤气灯”,通过点燃别人心中的怒火,来体验释放怒火的快感。这就是为什么,“老好人”身边的人,总容易莫名其妙地感觉愤怒。

 

受虐者是不是一辈子只会通过受虐来释放攻击欲?施虐和受虐的心理本质相同,也容易互相转化。


比如,在老公和其他人面前是受害者的女人,单独面对孩子时很可能变成歇斯底里的施虐者,把孩子折磨到崩溃,看到孩子彻底无助的样子甚至会露出不易察觉的微笑。孩子向其他人若诉说妈妈如何可怕,所有人会联合起来否认他的痛苦,告诉孩子:“你妈妈多么不容易多么可怜,她为你付出了一切,她爱你只是不会表达,你要体谅她。”



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特别容易被当枪使,被受虐方统一战线攻击施虐方。


如果孩子真的被妈妈唆使主动攻击爸爸,一是,孩子和爸爸之间的情感链接断裂。二是,过程中妈妈并不会保护和捍卫孩子,因为受害者需要的只是被迫害的感觉。整个施受虐游戏中最受伤其实是孩子。



04



找到源头释放愤怒,

才能斩断痛苦轮回。



当愤怒指向伤害你的人,那愤怒释放完就完了,不会永恒。当愤怒指向他人,无论释放多久也不会释放完,而且一个链条一个链条的接力下去,让伤害不停歇。



认识真相,不是为了声讨谁,不是为了评判对错功过,而是为了从我开始,斩断痛苦轮回。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十余载,创办「初心心理」;畅销书作家,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京东、亚马逊、当当、淘宝等平台皆有售。


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合作行为艺术的图像;"axe angels will fall"广告截图






大家好

我是公众号「李雪爱与自由」与「初心心理」的编辑

如果您恰好有心情打赏

请~尽~兴~






/    延 伸 阅 读    /




《 不做人际关系中的“殖民地”



《 守住界限的6个技巧



🌟《 哪里有改造,哪里就有反抗 》🌟






尹建莉 & 李雪【对谈】: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原生家庭」与「回归当下」




点 击 观 看 对 谈 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