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华读书报评出2019年度十大好书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 2023-03-14

《中华读书报》征订正在进行,恭请读者朋友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201

这里是由中华读书报编辑部评选的2019年度十大好书(按书名音序排列)。选书的范围: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内地首次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评选着重考量如下因素: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趣味。学界和读者口碑亦曾参考。点评文字除有署名者为特别约请的专家撰写外,其余均由中华读书报编辑部撰写。

1. 《北京风俗图谱》,[日]青木正儿编图,[日]内田道夫解说,张小钢译注,东方出版社2019年11月第一版,138.00元日本著名汉学家青木正儿1925—1926年游学北京,延请中国画师刘延年等绘制了百余幅风俗图。1964年,同样身为汉学家的内田道夫为这批图画撰写了详细解说,以《北京风俗图谱》为书名推出单色印刷版。1986年,该书彩色版印行。本书即据彩色版翻译而来,是这本图文书首次与中国读者见面。书中收录117幅画作,涉及岁时、礼俗(婚礼和葬礼)、居处、服饰、器用、市井、游乐、伎艺8个方面,精美漂亮的图片,加上篇幅不大(每图千字左右)但追根溯源、颇具可读性的解说文字,真切还原了清末民初老北京的风俗、物件和人们的生活情状。中文版翻译、编排、印制都很精心,令人称道。扬之水说:“以图谱的形式详细介绍北京风俗,我所知道的这是唯一一部。”陈平原说:“当时的人们不觉得记录这些有什么重要,但今天看来,很多东西都是转瞬即逝的,当时很普通的事物,现在都要借助图像来了解其细节了。”也许,作为民间画师程式化的作品,书中画作的艺术性不必过高评价;青木正儿没能亲撰解说文字也颇为遗憾,但无论如何,这部书留了下来,而其史料价值、欣赏价值都是相当可观的。在青木正儿倩人绘图的时代,国人刚刚经历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往往视传统为一种负面的存在;此际回望,往昔的种种,却都唤起我们一种美好的怀想。

2. 《重生三部曲》,[英]派特·巴克著,宋瑛堂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4月第一版,98.00元

巴克夫人厚逾八百页的《重生三部曲》是非凡的文学杰作,具备一切达成这一标准的优秀品质。它也远不只是写战争创伤的战争小说和写心理诊疗的心理小说。“现代史诗”这顶桂冠如今固然已遭滥用,戴在它头上却理所应当。但更令人惊奇的是它制造惊奇的能力。它执意而且乐于打破文体、阶级和性的界限或禁忌,显露出勃勃的雄心和圆熟的技艺。考虑到1995年的布克奖已是足够重大的荣誉,中文版长达二十四年的迟到便更令人惊奇。

《重生》(1991)《门中眼》(1993)和《幽灵路》(1995)前后相连但相对独立。作者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实有其人的历史人物作为主人公放进小说,与虚构的角色展开可信的互动,从爱丁堡封闭的部队医院走向首都伦敦的市井生活,直到弹片横飞的前线战壕,场面宏大,又充满逼真的细节,更以罕见的力度,对人物心理做出深入的开掘。战争、性别和弹震症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情绪压抑、男性气概和心理创伤之间构建出了一条可悲的通道。传统的战争文学用抽象的、丰碑式的社会记忆,代替具体的、创伤性的经验。西方的鸡血战争文艺作品更是充斥着对民族主义和男子气概的过度渲染。但从个人层面上讲,巴克告诉我们,战争没有胜利者。

3. 《东往东来:近代中日之间的语词概念》,陈力卫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6月第一版,158.00元

“人文社科用语的70%都是日语借词”“现代汉语里,超过一半的双声词都是从日本引进的”“离开了日语词就没法说话”……多年来,类似论调不绝于耳,但这些说法成立吗?如果不成立,真实的情形又如何?旅日学者陈力卫教授二十多年来研究近代中日之间语词交流的历史,为我们奉献了这本厚重扎实的专著。书中指出,西学“东渐”到中国后,还有一个再“东渐”到日本的情况,明末以来传教士以及中国学者所创制的汉语新词由此进入日语里;而在甲午战争后,日本独自吸收和创造的新词则以留日学生为中介大量涌入中国。通过细致和审慎的具体研究,本书大幅更新了我们对中日语词交流历史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同为旅日学者的沈国威教授出版有《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中华书局,2010),亦颇受好评。两书一起阅读,我们将对现代汉语的日语借词等问题有比较靠谱的认识。本书后半部分则是一种概念史研究,涉及“民主”“共和”““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帝国主义”等概念。作者认为,近代中日韩三国的文化交流实为“概念形成的催化剂”,“概念史研究中的日本因素”不可忽视,这一点,值得从事概念史研究的学者注意。 4. 《珞珈筑记:一座近代国立大学新校园的诞生》,刘文祥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第一版,108.00元本书是刘文祥先生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包含了作者十年间的研究心得。作者以武大人治武大史,得其地利、人和之便,颇能发掘其幽深曲折之处。在利用丰富的中外文档案和口述史等资料的基础上,本书全面展现了1928-1937年间国立武汉大学的建设过程。作者以回顾中西建筑交流史和清末民初中国大学校园的变迁历程开其端,然后详细介绍国立武汉大学的选址、征地、设计建造过程和经费筹集情形,进而叙述校园的总体规划和建筑风格,最后以描绘其“湖畔大学”式的校园生活收束全书。其中尤以对作为国立武汉大学前身各校校址变迁过程的梳理和各类建筑风格的描绘,最为用心。以往研究大学历史者多关注于政府政策和课程设置,对于校园的建设情况较少留意,而对大学建筑感兴趣的人又少谈建筑活动的组织过程。作者兼纳历史学和建筑学研究方法与内容而熔于一炉,将国立武汉大学的建设放置在武汉城市发展的总体历程之中展开论述,并对民国时期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精英与民众的互动以及中外建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等问题作了讨论。这种多维度的深层透视,成为本书的重要特色。本书持论有据,条理清晰,语言通俗晓畅,即使是描绘具体修建情形的部分也不会令人感到乏味,阅读体验颇佳。(蒋渊) 5. 《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美]斯文·贝克特著,徐轶杰、杨燕译,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9年3月第一版,118.00元棉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寻常的一种物品,但不可思议的是,斯文·贝克特所著《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一书,却通过棉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现代世界诞生的故事。这种讲述之所以可能,或是由于在全球资本主义及现代世界的缔造、重塑、变迁过程中,棉花曾处在中心位置。作者的书写,横跨除南北两极之外的主要大陆和海洋,纵贯千余载,尤其是17至20世纪之间这三百年,作者追随着棉花,从田间到船舱,从商铺到工厂,从采摘者到纺纱工到织工再到消费者,以全球视野揭示了欧洲人是如何将资本的力量与国家的力量联合起来,去塑造——通常是以暴力的方式——全球性生产复合体的。阅读这部巨著可以发现,哪里有棉花,哪里有资本主义,作者的研究足迹就抵达哪里。书后大约占全书四分之一篇幅的注释,记录了作者足迹所至之处几乎涵盖了世界的每个角落。这恰好说明了作者何以能在写作中获得全球史的视野和叙事框架。藉此之力他把关于资本主义的叙事带出了欧洲,带出了国家史和地方史的局限,由此形成的全球视角,为我们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现代世界的起源,重新认识资本主义的真相,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不妨说,这是一部气势磅礴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史诗。(解玺璋) 6. 《苏轼十讲》,朱刚著,上海三联书店2019年7月第一版,58.00元本书是作者十多年来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开设“苏轼精读”课的基础上完成的,凝结了作者多年治苏所得。作者以十个主题串联起苏轼的生命历程,并将苏轼置于历史与文化的洪流中,上下观照,既有对苏轼作品的精妙解读,也有对苏轼生平及相关史事的抉幽发微,史笔文心,成就了这部备受好评的“苏轼新传”。关于苏轼诗词中“鸿”“月”等意象的解读,对于苏诗大量使用“诗题”的文学史意义的解读,关于乌台诗案、庐山访禅、王(安石)苏关系等的梳理和分析,以及对北宋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呈现,细致入微,多所发明。如乌台诗案一讲,指出苏轼之所以会因为写诗而被控罪,在于其诗并非手抄传播,而是借助新出现的印刷术而“无限”放大了其“恶劣影响”,这才令皇帝和新党难以容忍;通过细读案件记录(供状、判词等),向我们介绍其时司法领域的“鞫谳分司”制度,论证了此案中司法人员值得称道的专业精神……如此,这篇文字事实上兼有了出版史、言论史、司法史研究的意义,作者之读书得间、以小见大的功夫实在令人赞叹。另外难得的是,整本书的编排以及每一讲的结撰均见匠心,文字清丽流畅,绝非一般讲义和论文集那般欠缺亲和力,作为读者阅读苏轼高一些的新起点再合适不过了。 7.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樊锦诗 口述,顾春芳 撰写,译林出版社2019年10月第一版,68.00元这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的自传,以樊锦诗口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顾春芳教授记录整理的方式完成。本书不但全面讲述了传主的人生故事,梳理了传主亲历的敦煌考古、学术研究和文物保护事业的风雨历程,对莫高窟在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的价值也有深刻揭示。在采写过程中,樊锦诗与顾春芳结下忘年之交,互相成为了“懂对方的人”,因此,樊锦诗先生才愿意敞开心扉,讲述其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以及她顶住来自政府部门的压力,反对“打造跨地区旅游上市公司”和将敦煌莫高窟和月牙泉捆绑在一起的大景区规划两件事的具体内情,等等;也正因此,撰者才能走进传主的心灵世界,向读者展现其素朴而高远的人生境界,从而让这一文本具有了感人的力量。正如北京大学叶朗教授所言:“贯穿《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的就是这种对于永恒价值的精神追求。有了这种精神追求,心灵就得到了安顿。这种精神追求为人生注入了一种神圣性。这种精神追求照亮了这本书每个读者的心灵。” 8. 《应物兄》,李洱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第一版,79.00元

《应物兄》呈现了思想史上曾经发生的争锋、对话及衍变,既是极其具象的又是极其概括的。李洱对知识者精神状况的省察,体现着深切的家国情怀,最终指向对中国优秀文明传统的认同和礼敬,指向高贵真醇的君子之风。小说刻画人物用笔自然,精妙传神,以应物兄为代表的当代文人群像个个栩栩如生,意味深长。小说家在虚构领域熟练地调动各种知识体系,使得小说充满了智性色彩,《应物兄》不仅是一部呈现、探索当代知识生活的百科全书,而且可以被视为一个关于当代文明困境的隐喻。

《应物兄》是写实的,同时又有着强烈的现代主义色彩,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奇妙融合。李洱要驾驭的是人类浩瀚的知识和思想史,在现代观念下,如何把二者化为一部小说所必须的行为描述,李洱做出了很有价值的探索。小说借鉴了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每个篇章撷取首句的二三字作为标题,从容自若地铺展开物、事、情、理,是对现实主义文学精神、文学的先锋性现代性甚至小说本身的重新命名,李洱启动了对历史和知识的合理想象,并将之妥帖地落实到每个叙事环节,令人难以忘怀。

9. 《云中记》,阿来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年4月第一版,55.00元

《云中记》是一部饱蘸深情、庄严隆重的作品,强有力地回应了我们民族历史上关系重大、影响深远的事件。阿来不是在汶川地震发生的当下凭一腔热血投入写作,他对灾难性事件给人们造成的心灵创伤以及创伤如何修复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思考,终于找到了属于他的独特表达方式。故事围绕一位藏族祭师阿巴展开,云中村因为地震之后潜在的次生地质灾害而搬迁异地,离开了祖辈生活千年的地方以后,村民们的物质、精神生活都经历了沧桑巨变,阿巴内心越发不安,他返回已成废墟的村子,在每一户人家前,焚香起舞,诉说过往……这个故事,有清晰准确的实证背景,又有波澜万丈的灵魂演出;如此辽阔,又如此细腻。一座村庄、一个人、一群亡灵,就是一个世界。

《云中记》是体现文学的高贵与尊严,同时也是有极高难度的写作,体现了“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时刻系怀天下苍生、设身处地为别的生命着想的仁者胸怀,写出了人性的尊严与命运的悲怆。吉狄马加说,《云中记》像不断回旋的复调,把现实、梦境、神话与地震过程中每个人感受到的具体细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深刻地反映了灾难发生之后,民族文化的历史记忆与民族精神脐带断裂后的溯望,可说是5·12大地震之后沉淀下来的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品。

10. 《中国造园艺术》,曹汛著,北京出版社2019年11月第一版,88.00元

本书是梁思成弟子、古建筑学家、园林学家、文史学者曹汛先生关于古典园林艺术的论文结集。上编是对中国造园艺术、叠山艺术发展历史的整体论述,以及关于沈园、网师园等具体园林的纠谬和考证文字;下编是对历史上的造园名家如计成、张南垣、李渔、叶洮、戈裕良等的研究。通过上编几篇概说文字和下编的人物研究,本书大略勾勒了中国造园艺术发生、发展、成熟、衰落的历史,可作为一本园林艺术简史来读。刘知己尝言:“史有三长:才,学,识。”曹汛先生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正在于其识力之高,往往片言只语就说出了一处园林乃至一种造园风格的成败得失,其对中国园林艺术秘密和精髓的深刻揭示堪称罕见。而其对一些具体园林史问题的考证,征引史料之丰富、分析论证之绵密,亦令人赞叹。尤不可错过的是他的一些纠谬文字,如《陆游〈钗头凤〉的错解错传和绍兴沈园的错认错定》考出陆词写于成都张园,与绍兴沈园没有关系,“红酥手”绝非唐琬之手,而是一种奶油酥皮点心,甚至唐琬这个名字都是好事者无中生有编造的;如《石涛叠山“人间孤品”,一个媕浅而粗疏的园林童话》指正对象是园林研究大家陈从周先生,考出扬州片石山房与石涛无涉,其求真精神、考证功夫、凌厉文风都令人过目难忘。

本文为中华读书报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留言。欢迎转发到您的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