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纳作品今日开启预售!你的书房,再添一位诺奖作家
“……写作关心的是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或迟或早,残酷、爱与软弱就会成为其主题。我相信写作还必须揭示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冷酷专横的眼睛所看不见的,什么让看似无足轻重的人能够不顾他人的鄙夷而保持自信。我认为这些同样也有书写的必要,而且要忠实地书写,那样丑陋与美德才能显露真容,人类才能冲破简化与刻板印象,现出真身。做到了这一点,从中便会生出某种美来。”
赢得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后,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在他的诺奖演说中如此强调文学与写作。而这位“冷门作家”的名字,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中。
古尔纳获奖海报
上海译文出版社取得了古尔纳10部作品的版权后,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出版工作。
在短短10个月内,完成了古尔纳5部小说的翻译、审稿、校对、印刷等工作,这绝非并非易事——更何况在此期间,出版工作组还历经了长达两个月疫情封控的考验。
但无论如何,就在今天,这位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的简体中文版,终于要与读者们见面了。这也是古尔纳作品首度整体译介引进到国内。
首批面世的是第一辑五本重要代表作——《天堂》《海边》《最后的礼物》《来世》《赞美沉默》。
1古尔纳是谁?
1948年,古尔纳出生于东非海岸的桑给巴尔岛。桑给巴尔一度为独立的岛屿,于1964年与坦噶尼喀合并组成坦桑尼亚。
桑给巴尔地图
1964年,桑给巴尔局势突变,古尔纳移居英国并求学,最终在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直至2017年退休;现在是该大学的英语和后殖民文学的荣誉教授。
虽然古尔纳的母语是斯瓦希里语,但他以英语写作。他书写的故事大多发生在东非沿岸地区,主角多来自他的故乡桑给巴尔。同时,古尔纳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大量斯瓦希里语、阿拉伯语、德语词句——这是他的世界中必须努力保留的另一部分。
古尔纳出生地©Alamy
20多岁时,年轻的古尔纳开始用日记写下自己漂泊异乡的感受,这些内容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关于其他人的虚构故事,最终形成了他的小说处女作《离别的记忆》(Memory of Departure)。
20世纪80年代起,古尔纳陆续出版多部作品。古尔纳还曾负责编辑两期《非洲写作论文集》(Essays on African Writing),出版众多评论当代后殖民时代作家的论文,包括V.S.奈保尔、萨尔曼·拉什迪和佐伊·威科姆。
2006年古尔纳当选皇家文学学会会士,还担任过凯恩非洲文学奖和布克奖评审。
古尔纳作品外版封面
2021年10月,因“对殖民主义的影响和身处不同文化、不同大陆之间鸿沟中的难民的命运,进行了毫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的深刻洞察”,古尔纳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120年历史中第四位黑人作家,上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作家还是托妮·莫里森。
2离散的人,寻着故事回家
身为避难移民,移居英格兰后,古尔纳“饱受思乡之苦与他乡生活之痛”,在长期的贫穷与格格不入之中,他开始进行一种截然不同的写作。《离别的记忆》这本处女作的出版,为他后续写作中持续探索“殖民主义、战争和流离失所造成的挥之不去的创伤”奠定了基础。尽管后来古尔纳再未回到坦桑尼亚生活,但他一直强调他的祖国:
“……那就是作为一个陌生人远离故土、生活在异乡的状态,如果你写的是从爱尔兰来到美国,那也会是同一种状态。一切都没有结束。你的眼前是一种陌生疏离,你无法摆脱过去。”
古尔纳在课堂上
《世界文学百科全书》描述古尔纳的作品时,称他笔下的“生活在两个世界冲突中孤独疏离的主人公,需要寻求情感上的满足。”他的作品关注个人故事和集体历史之间的紧张关系。文学评论人布鲁斯·金(Bruce King)说古尔纳笔下的人物都是离乡背井、被人疏离、不受欢迎的,感觉像满是怨恨的受害者。费莉希蒂·汉德(Felicity Hand)认为古尔纳的《赞美沉默》《海边》和《遗弃》都关心“移民所产生的疏离和孤独情绪,以及其所衍生的关于支离破碎的身份及‘家’的意义的问题”。
在古尔纳作品里,这两者都有体现。如果仔细阅读他在诺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说,他一方面强调了过往的残酷,希望自己的写作能“驳斥那些鄙视我们、轻蔑我们的人做出的那些个自信满满的总结归纳”,另一方面,他又说“写作不是只着眼于一件事情”,要真实地书写,“给脆弱与软弱、残酷中的温柔,还有从意想不到的源泉中涌现善良的能力全都留出空间”。
可以说,古尔纳作品中的动人之处恰与他本人的切身经历及对故土的复杂情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记忆”“难民”“身份认同”“残酷”“爱”与“软弱”等等成为古尔纳作品一以贯之的主题。他像拼拼图一般构建起自己的文学世界,不断拾起每一位离散者和异乡人,召唤并追寻埋藏在心灵深处的故土与他乡的记忆。
也正是这种对异乡人彷徨心灵的深切关照与对移民身份危机的深刻探讨,让古尔纳的作品得以跨越种族、跨越国别,打动每一颗漂泊不定的心。
3五部作品拼出宏大叙事图景
古尔纳的作品故事性强,文笔平实质朴,可读性佳。
首批出版的五部古尔纳作品中,《天堂》和《来世》追溯到桑给巴尔祖辈的故事。《天堂》发表于1994年,是古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借少年未经世事、不加滤镜的视角,讲述了个体嵌于社会动荡、历史变迁大背景中的艰难成长之路,来“努力保存那种记忆,找回人们赖以生活,并以此认知自我的那些时刻与故事”。《来世》是古尔纳2020年发表的最新作品,身处殖民阴影的主人公们机缘巧合下开始读书认字,决意逃离故土与原生家庭,就像老舍在《离婚》中写的那样:“多识一个字便离家庭的人更远一些,可是和世界接近一点。”
《海边》是最能体现古尔纳对难民处境关注的一部作品,尤其是对身处不同文化夹缝中的难民群体的关注,曾入围2001年布克奖长名单和《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短名单。小说以多视角叙述的方式揭开主人公奥马尔背井离乡的原因,将小到家族恩怨,大到殖民独立史的种种记忆拼凑起来,置于宏大的时代社会图景之中。
《赞美沉默》和《最后的礼物》可视作姐妹篇,聚焦移民两代所遭遇的身份危机,并尝试探讨出路何在。《赞美沉默》里,主人公20多年来一直试图融入英国都市新生活,想要讨得所有人的欢心,却活得身心疲惫。一边是再也回不去的家乡,一边是格格不入的他乡,进退两难间,一切希望终成“失望的爱”。《最后的礼物》续写漂泊异乡者的孤独与挣扎,但在本书中,主人公最终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还有一些你必须知道的亮点:
1资深译者团队
全套书译者多是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比如《天堂》的译者刘国枝是湖北大学教授,翻译过约翰·厄普代克、斯蒂芬·金、希拉里·曼特尔、苏珊·桑塔格等名家的作品,她为《天堂》写了精彩的译序;《离别的记忆》译者张峰老师是国内最早研究古尔纳的学者之一,《海边》则是由国内资深译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黄协安翻译,他也翻译过亨利·詹姆斯、厄普代克、阿特伍德以及A.S.拜厄特等多位英美大家的代表作……在翻译时,各位译者都做了细致的考究,译本精良,语言流畅。
2特别收录获奖演说特别收录古尔纳获奖演说未删节全译,读者能一睹跨越两个大陆、多种文明交融下的成长与写作之秘密。部分作品附有译后记和译者序,为读者阅读补充了很好的背景知识。
3精美装帧整套作品由国内著名装帧设计师张志全老师操刀设计。圆脊精装加颇具异域色彩的大地纸竖腰带,两者交相在封面上,给予人们一种不同文明的碰撞感,暗合“异乡人的国土、离散者的家园”的作品主题。
8月25日起
古尔纳作品第一辑5本开启预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