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线上看展·宅出品味 | 元宵节至,一睹文物的风采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 2022-05-02


今日元宵至,明月逐人来

疫情当前,祝君安康~


今天,剧小院为您呈现

“皖乐徽声——安徽音乐戏曲文物展”

带您线上领略皖乐徽声的音韵悠长


导演:王萌  摄像:白予思  于涛
音频:苗颖  视觉包装:王远姝


乐舞江淮 百戏萌生


安徽音乐戏曲文化源远流长,从原始歌舞到金石乐悬,再到汉唐百戏、滑稽戏、说唱等艺术形态的产生,歌、乐、舞、装扮、舞台等戏曲的构成要素逐渐成熟,为后世安徽戏曲艺术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

上古之音

新石器时代的双墩遗址、凌家滩遗址、薛家岗遗址、禹会遗址等文化遗存是安徽地区上古文明的代表。这一时期,原始音乐和舞蹈伴随着文明发展而产生,在这些原始文化遗存以及后世的文献中,发现了一些乐器和关于象征性表演的记载。

陶人首(复制品)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7300年)

安徽省蚌埠市双墩村出土

蚌埠市博物馆藏




刻划符号陶片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7300年)

安徽省蚌埠市双墩村出土

蚌埠市博物馆藏


玉人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500年)

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村出土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玉冠饰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500年)

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村出土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陶埙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6000年)

安徽省望江县汪洋村出土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陶豆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4100年)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村出土

蚌埠市博物馆藏


金石乐悬

商周时期,礼乐制度逐渐形成和完善,以“金石乐悬”为代表的宫廷贵族乐舞在春秋战国之际达到极盛。乐舞表演主要用于祭祀、礼仪、庆典、宴飨等场合,并衍生出一定的娱乐性和叙事性。安徽地处江淮之间,出土的乐器种类繁多、制作精美,文化交融特征明显,艺术元素丰富。
单扉铜铃

二里头文化时期(前2070-前1600年)

1972年安徽省肥西县馆驿大墩孜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勾连云纹大铙(náo)

商(前1600-前1300年)

2003年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出土

马鞍山市博物馆藏


龙虎纹鼓座

春秋(前770-前476年)

1980年安徽省舒城县九里墩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编钟

春秋(前770-前476年)

安徽省合肥市征集

合肥市文物管理处藏


甬钟

春秋(前770-前476年)

1980年安徽省舒城县九里墩出土

舒城县文物管理所藏


铜钲

战国(前475-前221年)

阜阳市博物馆藏


铜虎钮錞于 (chún yú)

战国(前475-前221年)

安徽省涡阳县徐广楼村出土

阜阳市博物馆藏


公卣(yǒu)

西周(前1046-前771年)

1965年安徽省屯溪市(今黄山市屯溪区)弈棋三号墓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兽首鼎

春秋(前770-前476年)

1988年安徽省庐江县岳庙发现

安徽博物院藏


雅俗共赏

秦汉以来,宫廷乐舞进一步丰富,民间乐舞也得到广泛普及,通过不断的交融与整合,汉唐宋元时期的乐舞文化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安徽地区汉唐时期的歌舞艺术、散乐百戏等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经历一系列继承发展,最终为宋元时期戏曲艺术的诞生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乐舞百戏画像石拓片
汉(原文物)(前206-220年)2003年安徽省萧县圣泉乡圣村M1出土萧县博物馆藏
玉舞人

汉(前206-220年)

1975年安徽省天长市安乐镇北岗村出土

天长市博物馆藏


乐伎铜俑

汉(前206-220年)

舒城县文物管理所藏


乐人魂瓶

西晋(265-316年)

1987年安徽省青阳县庙前镇新发村西晋墓出土

青阳县博物馆藏


陶塑迦陵频伽

隋(581-619年)

1973年7月安徽省合肥市郊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真子飞霜铜镜

唐(618-907年)

安徽博物院藏


说唱陶俑

宋(960-1279年)

2006 年安徽省宿州市西关步行街运河遗址出土

宿州市博物馆藏


青白釉仙人吹笙壶

宋(960-1279年)

1994年安徽省宿松县城东郊天圣三年(1025年)宋墓出土

宿松县博物馆藏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女伎乐木俑

宋(960-1279年)

2014年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弋江镇铁拐村铁拐组宋墓出土

南陵县文物管理所藏


影青釉戏曲人物瓷枕

元(1271-1368年)

1982年安徽省岳西县店前镇司空村出土

岳西县文物保护中心藏


假面之戏

安徽池州自古深受吴、楚巫风影响,有“无傩不成村”一说。唐宋以降,池州傩开始吸收宋元杂剧、南戏、明代说唱等表演艺术形式,形成具有戏曲情节、角色行当和舞台砌末等特征的成熟傩戏,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

铁铳(chòng)

清 (1644-1911年)

池州市博物馆藏


铜钹(bó)

宋(960-1279年)

池州市博物馆藏


傩舞——舞土地 土地公公面具

清 (1644-1911年)

池州市博物馆藏


傩舞——踩马 关云长面具

清 (1644-1911年)

池州市博物馆藏


傩戏——《刘文龙》 刘文龙面具

清 (1644-1911年)

池州市博物馆藏


傩戏——《陈州放粮》 包拯面具

清 (1644-1911年)

池州市博物馆藏



诸腔并陈 百花齐放


明代以降,安徽地区各种戏曲艺术在地域文化的滋养下融合吐纳,孕育发展出众多地方声腔。徽调徽腔在“徽班”的经营下实现了向“国粹”京剧的嬗变,凤阳花鼓跟随着平民生计的脚步走遍大江南北,黄梅调从民间的生活小戏终成引人注目的“黄梅戏”。长江、淮河两岸戏曲活动盛行,构成了诸般风韵、百花齐放的盛景。截至2015年,全国共有剧种348个,其中安徽31个,位列全国第三。


徽郡风化

徽州地区戏曲艺术源远流长,诸多剧种均有涉及。其中,目连戏扬善重孝的主旨与徽州崇儒重教的社会氛围高度契合;徽调则在吸纳明末清初四大声腔剧种基础上逐渐成熟,伴随徽商的崛起声誉日隆。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献艺,为“国粹”京剧的出世和流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郑之珍编《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

明万历十年(1582年)刻本

安徽博物院藏


光庆堂“罚戏”碑拓片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

原碑位于祁门县彭龙村


“村戏图”扇面 

清(1644-1911年)

安徽博物院藏



汪宗沂填曲《后缇萦南曲》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刻本

安徽博物院藏


祁门县“馀庆堂”古戏台模型
现代安徽博物院藏
徽班戏服

清(1644-1911年)

安徽博物院藏


木雕“赵子龙单骑救阿斗”梁柁

清(1644-1911年)

安徽博物院藏


木雕“郭子仪上寿”花板

清(1644-1911年)

安徽博物院藏


悲欢交响

凤阳花鼓源于明代,它是悲苦的化身,与凤阳地区自然灾害频繁,百姓被迫逃亡的经历有关。而它的表演形式又是欢快的,说唱结合,载歌载舞,可谓是一首悲欢交响曲。凤阳花鼓对传统戏曲的发展影响深远,其表演形式和题材被昆曲、京剧、汉剧等诸多声腔剧种吸纳借鉴。


“红梅记”图青花瓷碗

清康熙(1661-1722年)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




《凤阳花鼓》剧本

民国(1912-1949年)

夏玉润藏


山野来风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原是由湖北黄梅一带流传的采茶山歌、小调,与安庆地区的方言、文化结合而形成的民间小戏。通过借鉴吸纳,黄梅戏发展成为具有平民情怀和浪漫主义精神的戏曲种类,并逐步成长为全国知名的重要剧种。

戏神阁

清(1644-1911年)

安庆市博物馆藏


程演生撰《皖优谱》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

安徽博物院藏 


严凤英演出《女驸马》时穿的蟒袍

20世纪60年代初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藏

潘璟琍演出《女驸马》时穿的公主蟒

20世纪60年代初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藏


严凤英演出《碧玉簪》时佩戴的点翠头面

20世纪50-60年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藏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独具地域特色的音乐与戏曲艺术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寄托,增强了区域认同感和凝聚力。在安徽这块横跨长江、淮河,地处南北之冲的土地上,呈现出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文化面貌。从商周的钟鼓之乐,至汉唐的乐舞百戏,再到宋元明清的戏曲艺术,安徽多姿多彩的音乐戏曲文化跟随时代的步伐一路向前,时至今日仍活跃于舞台之上,丰富着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空镜摄影:甘源




往期精彩

线上看展|“皖乐徽声——安徽音乐戏曲文物展”亮相国家大剧院

线上看展 | 听听兽首鼎讲“皖乐徽声”展文物背后的故事




文案 | 张晓杰、张媛媛、杨佳丽

编辑 | 陆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