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电联的宽带救赎支一点招

2016-05-23 freeskyzai 科技杂谈

【摘要】电信业务的客户到底如何细分?目前电联除了竞争因素外,自身是不是也有很多于宽带发展不利的问题呢?




| 科 | 技 | 杂 | 谈 |

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



本文作者:freeskyzai

本文来源:通信人家园(C114中国通信网旗下论坛) 

杂谈投稿邮箱:631255063@qq.com


前两天发表的帖子《为中国移动的固网宽带策略喝一下彩》,引来讨论声一片,谩骂声、讨伐声、对战声不绝于耳,个人其实喜欢论战的声音,但反对人身攻击,这不是论坛的初衷,也不是对人的尊重,任何言论都是自己的一个理解,平和很重要。希望这次的帖子不被大家骂,而是共同探讨。


近期对电联某省进行了一定的调研和论证,由于不是内部人,说起来某些事情可能会想当然,请行家里手批评指正。



电信业务的客户到底如何细分?


我们都讲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那我们的市场、客户到底是怎样的需求、怎样的区分呢?个人分为3类。


第1类,最多的一类,资费敏感性客户,通信总体支出较为重视,约占40%至50%;


第2类,服务便捷型客户,谁的服务更容易贴近自己,更易选择谁,因为他们觉得时间成本、体力成本等等也非常重要,不愿在选择这类事情上花费太多精力,约占30%左右;


第3类,品质体验型客户,他们对使用体验有很高的要求,比如服务、实际网速、是否卡顿、游戏时延等,要求很高,资费对于他们并不重要,关键是真好,约占20%左右。以上区分也可能某一些客户占据其中2类甚至3类,这里不再进行详细划分。



目前电联除了竞争因素外,自身是不是也有很多于宽带发展不利的问题呢?


一是由于长期缺乏增长点,在获得移动业务牌照后,资源重点倾斜、人员重点倾斜、精力重点倾斜、架构重点倾斜,对宽带的关注度有所下降。具体表现是:


投资成本畏首畏脚,老是害怕新小区入住率低,而不敢投,而前几年中国这种城市化进程、新小区大面积建设的过程,电联压力很大,造成阵地都没有,很多小区连拼刺刀的机会都没有;


投资不能及时到位,审批流程层层延迟,往往比竞争对手晚一个月才进线,黄花菜都凉了;


机构为了适应移动业务发展,实施专业化,这对移动业务非常有利,但对宽带业务却是致命的,我看的这个省,城市区域设置了类似小区驻地管理概念的一条线,但请注意,这条线由于其产生的过程,最后分流来的人,都是其他线分拣后的人员,不是说他们水平不够,而是在年龄、干劲、接受新事物等方面不够了,所以他们很难有整合资源的能力,很难在以宽带为基础的销售层面做很大、很多的事情。乡镇区域更是如此,专业化细分以后,各自分立,各管一摊,原来引以为豪的一级乡镇政府单位也没有了,乡镇人员更多需要自律,没有一个统筹的人了,靠县里对口的各条线负责人去管理,成本太高了,又一个无法整合资源,无法统一行动,某一时期搞个小运动更是没招。


二是宽带业务主导思维观念严重,在上一篇帖子中已经说明,记住61.8%黄金分割点,这个在很多地方都能适用。一直将自己作为主导,所以在思路上就会受到限制,在竞争对手在出台竞争性策略以后,没有及时应对,害怕新政策带来的老用户收入下降,殊不知竞争对手打的就是这个心态。


很多人说,电联的移动网低价策略怎么没有打动移动公司,反而移动公司的宽带网打动了电联呢,这里面两个业务的用户更换成本不可同日而语,而且用户的体验感知差别较大,移动号码换号成本很大,需要通知别人、需要更换很多地方的联系方式,宽带需要吗?移动号码需要关注信号质量,需要通信非常通畅,而且是全国区域,宽带只要有了线,在家里使用,没有特殊的需求,就能满足大多数人的使用,宽带能和移动号码比吗?依托移网号码带动宽带,和依托宽带带动移网号码比,那个难度更大呢?更何况移动公司那强大的渠道体系,延伸至县乡村的超级人脉资源。


三是考核上让人觉得怪怪的,据称某商今年为了大幅度提升“智慧XX”,制定了对各省及分公司的考核占比要求,而对其前期大规模发展的“X家庭”不管不问。


oh my god!真不敢相信,这两个业务对末端用户的体验请问有很大的区别吗?就为了自己的数字让基层逼着用户换套餐吗?是不是有些好玩?前些年在一些省搞的宽带年交赠机,明明可以保障现金流、同开同停保障风险可控,一直没见到推出,宽带和终端的捆绑没有,这里面甚至连交叉补贴都没有,何谈以宽带带动移网业务发展,真心觉得有些意思。


你不是来支招的吗?怎么成了找茬的了?真心不是找茬,是想列出产生目前状况的原因,找到问题所在,解决方案也就好说了,下面列举一下不成熟的思路,支一下招,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前期帖子中,曾经说过“战略决定结构、结构决定结果”,目前的生产一线架构确实可以进一步优化,以更好的适应“移网+宽带”的重点业务发展。在城市区域,建议将“渠道中心”与“驻地小区中心”合并,形成区划的大网格,类似原有老电信时期的社区,但目前仍是专业化,可以看到,目前营业线、集团客户线、中小商户线、大渠道线、再加上“社区线”,感觉更为合理,原来老的社区确实更多重视商户、大客户,现在的社区线可以更多的注重中小渠道和宽带,而且整合了人力,大家容易形成战斗力,宽带+移网的融合业务更容易发展。在乡镇区域,建议恢复营维分离后的部分乡镇支局功能,即现在的支局更多关注渠道、关注驻地小区、关注政府和商户,在乡镇区域,由于人员相对集中,各方关系基本都绞在一起,反而一个支局更容易对付这样的局面,而不是自己企业人为的将其割裂,这个类似联通晓初董事长提的“小CEO”概念,但我一直建议不要把太多的财权、物权下放,他们就是一个销售中心,不能因为其他太多的事情影响了他们销售的精力。


或许好多人会说,你这不是复辟吗?不是!请看一下,城区的目前这个社区线和原来的社区线差别很大的!乡镇的支局和原来比也差别很大的,不再管营维,但可以组织营销,整合资源。任何一个业务外在的表现,都需要公司相关人员、相关部门、相关后台的运转模式支撑,这个运转模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业务发展的好坏。


二、敢于竞争,建立以“公众用户家庭通信”和“大客户附属人员家庭通信”为基础的竞争策略,细分区域、大力度竞争。


什么概念?宽带有其必须接入到一个房子的特点,即家庭,这里把单身也可以作为一个家庭对待,让家庭的更多通信需求发生在你的公司身上,就会让客户更加忠诚和有效。


这个策略主要针对资费敏感性客户和服务便捷型客户,要以“家庭通信总支出”来与竞争对手对比,而不是仅仅对比某项业务,具体策略就是包装有竞争力的、分竞争激烈区域的“融合产品”,类似E系列或智慧系列,只要保障公司总体收益上升,而不是单纯以某个产品的优惠去应对。


当前电联原有集团客户体系和优势没有发挥,更多的将集团业务与其附属的家庭业务割裂了、将其移动业务大客户与家庭固网通信割裂了,很多的都是移动号码用移动公司的,而家庭宽带用电联的,而且享受极低的折扣。那问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下一步如果移动也给集团客户的家庭非常优惠、甚至不要钱的固网资费,电联还怎么玩?所以在趁着电联宽带还有一点出口优势、品质优势和内容优势的时候,尽快实现集团客户附属家庭的竞争力产品推广。


三、包装电联宽带产品的独特优势。电联目前宽带侧还有什么优势呢?品牌、品质、出口、稳定、服务等会有一些,但这些不能经常性让客户有感知,因为一旦客户使用后,你所提供的装、移、修他们会感知很少,因为需要的客户太少了,所以需要创造出一个这样的应用,让他们随时感知,这个应用就是IPTV或者说是互联网电视。


为什么?因为从体验角度看,人们越来越多喜欢点播、喜欢快进、喜欢浏览视频,而这些都需要稳定的、高速的网络来保障,电视更需要末端阻播来保障,这些恰恰是电联的优势,我家现在就在用一台互联网模式的电视,每次调进度条,就能看到网络的下载速度,不用等待的感知和等向日葵的转圈体验差别太大了!而且再加上电联的先发优势,请一定将IPTV的优势发挥出来,这里当然要带上互联网电视,如何有效结合,非常有文章值得去做,建议在移动还没有快速增长用户的时候,迅速建立规模优势。这里小提一下广电,下一步广播电视的有线信号将成为争夺的焦点,而广电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下一步的命运真的难说。


四、强调品牌、不断深化品牌。可以从服务、品质上给与线上与线下的广泛宣传和炒作,形成一个事件营销,把为用户创造的核心卖点、核心好处予以充分论述,让你为客户服务提供一个品牌保障,有效涵盖品质体验型客户的需求。


五、至于投资啊、流程啊、光改啊、渠道啊,这里就不提了,因为这是一个公司的基础管理和销售模式,由内部人去发挥吧。


简单想了这么多,万望各位不要拍砖,非常欢迎大家讨论支招,毕竟一家独大对于广泛性客户服务是不利的,我们还是希望各家的竞争为广大用户带来福利、带来实惠!


科技杂谈已经开通文章评论

点击下方“评论”表达我的态度


【昨日文章索引】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加入 “科技杂谈菁英会”。



2013年度最佳IT原创自媒体

2014年度最佳新媒体人

2014年度最受企业关注自媒体

国资委微公益行动联合发起人


| 新科技 | 睿思想 |

已入驻百度百家、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网易阅读

一点资讯、互联网实验室,北京时间

犀牛财经自媒体联盟(xinews)成员

WeMedia成员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sophie030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