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令华人魂牵梦绕的家乡美食 你家乡的美食上榜了吗?
马上就要过年了,你的朋友圈是不是已经被各种美食攻陷了?
CNN评选了14道最令中国人魂牵梦萦的“思乡菜”, 从麻辣小龙虾到腌笃鲜,从兰州拉面到白斩鸡……
CNN认为,尽管这些菜的原材料运输便利,餐馆也遍布全球,但只有在家乡才能吃出“家”的感觉。快来看看你的家乡菜上榜了没!
兰州拉面
在中国苍茫的大西北,兰州拉面是最具标志性的美食。
在半开放式的厨房窗口,能看到拉面师傅炉火纯青的功夫。
一小块面团在他手中百般搓揉,然后反复拉抻,最后在案板上“啪”一声入锅,端着一碗“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面,才感觉回到了家。
白斩鸡
在中国,人们往往认为带着骨头的鸡肉是最美味的,白斩鸡就是一道典型菜。
白斩鸡不加调味烹煮,色泽金黄,皮脆肉嫩,佐以虾子酱油,百吃不厌。
肉固然好吃,但最美味的其实是骨头,搭配酱汁,能吸吮出奇特的味道。
麻辣小龙虾
大约在过去10年间,小龙虾席卷了中国。
几乎所有城市中都有小龙虾,从春天直至初秋,“小龙虾夜奏曲”已经成为一种仪式。
吃麻辣小龙虾,根本不需要筷子,上手就可以了。
街头烤串
中国最令人难忘的餐点并不在米其林星级餐厅。
他们在嘈杂、拥挤的街头吃着刺激味蕾的食物——北京的簋街、上海的云南南路、南京的明瓦廊,美食家们可以品尝各种新鲜的烧烤。
在中国的街头吃烧烤,每一口都是美味与这个国家特有的街边风情的组合。
涮羊肉
在中国,除了四川的麻辣火锅和广东的滋补火锅,涮羊肉在寒冷的北方最受欢迎。
涮羊肉在清代就已开始流行,铜锅炭火,夹起一片切好的羊肉片放在锅中,一翻腾就熟,蘸着芝麻酱,心满意足。
腌笃鲜
作为长三角地区最受欢迎的家乡菜,最好吃的腌笃鲜并不在餐厅,而是在妈妈的厨房里。
腌笃鲜是道时令美食,每年初春鲜嫩的竹笋、冬天制备好的咸肉,加上高汤打底,佐以百叶结小火慢煨,无需盐和味精,一锅浓汤洋溢着奇妙的鲜香,这种味道在异国他乡,实在难寻。
冰糖葫芦
这是北方冬天的标志性小吃。
冰糖葫芦林林总总地插在木架子上,鲜艳的红色山楂裹着透明的糖衣,晶莹剔透,吃一个在嘴里,酸甜夹杂。
臭豆腐
这种“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东西是种发酵豆制品,在湖南、浙江绍兴、台湾尤其流行。
各地的臭豆腐配方有所不同,但绝对令人欲罢不能。尽管味道“犀利”,但臭豆腐香脆在外,细嫩在内,蘸着辣椒酱、酱油、香油甚至泡菜,都各有滋味。
糖炒栗子
一到秋冬,街边就垒砌起一口口巨大的铁锅,厨师们挥着臂膀,在铁锅中来回翻炒在黑色沙子中的板栗。
炒出来的板栗油光锃亮,香甜软糯,大冬天捧着一袋糖炒栗子,光是闻一闻这热气腾腾的香甜味儿,就让人垂涎三尺。
鸭血粉丝汤
秦淮河畔,老饕吃的鸭子花样繁多,从盐水鸭到桂花鸭,最流行的,还是一碗鸭血粉丝汤。
粉丝配上鸭血、鸭肠、鸭肝,另加入豆腐、姜汁、榨菜……起锅盛到大汤碗里,最后撒上切碎的小葱和香菜、胡椒粉轻轻一搅,香气扑鼻。一天三顿,南京人几乎天天吃鸭血粉丝汤。
水煮牛蛙
水煮是川菜的特色做法,水煮牛蛙更是普罗大众青睐的美食。
牛蛙洗净去皮斩块,腌好后和辣椒、泡椒、花椒、豆瓣等翻炒,后煮熟端上桌时,汤还在冒着泡;众人围着这一大碗水煮牛蛙,配着喷香米饭,香辣四溢,刺激着人的味觉神经。
哈尔滨红肠
哈尔滨红肠是相当受欢迎的冷切肠。
人们从熟食店买回来,单吃也好,夹着面包吃也好,配着蔬菜吃也好,这种原产于立陶宛的红肠质地比香肠更嫩,比美国热狗香肠紧实,比英国的香肠更干。
桂林米粉
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桂林不仅仅有天堂般的风景。
清爽的米粉配上特制的酸笋、酸豆角,佐以油炸花生或蒜末、葱花、芫荽、辣椒……吃一回就忘不了。
桂林处处都是米粉店。有的人喜欢干捞,有的人喜欢汤粉,加的肉也各不相同,每一道细细吃来,都有不同滋味。
阳澄湖大闸蟹
对于江浙沪人来说,金秋时节,如果不来上一顿大闸蟹,简直不能好好过日子。
每年秋天,肥美的大闸蟹被一批一批送到家庭厨房、街边饭馆以及豪华酒店。家庭主妇们忙着从菜市场购入这些美味,仅需洗净放进锅内蒸熟,蘸着姜醋,鲜美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