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CRISPR关键专利判归美国华裔生物学家张锋团队
2月16日,美国专利及商标局传来重磅消息——该部门宣布,隶属于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德研究所继续保有2014年获批的CRISPR-Cas9应用专利,也让这项革命性基因编辑工具的专利之争大体尘埃落定。
本世纪最重要的生物发现
毫无疑问,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是本世纪最为重要的生物发现之一。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实现对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在可预计的未来,将在治疗疑难杂症上大有市场。2015年,《科学》将它评为年度突破;助力这项技术诞生的科学家们也先后获得了有“科学界奥斯卡”之称的“突破奖”,在分子生物学界影响深远的“格鲁伯遗传学奖”,以及表彰重大生物医学突破的“沃伦·阿尔珀特奖”。然而,它的专利归属却被卷入官司风波。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的这场专利官司,因为涉及数十亿美元,争夺的对象又恰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最为明星的“基因魔剪”的CRISPR-Cas9,而广受关注。官司的核心人物正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学家詹妮弗·杜德娜和博德研究所实验室主任、华裔生物学家张锋。
杜德娜和张锋
目前,已有数个关于CRISPR的生物技术公司成立,涉及数亿元的风险投资。其中就包括张锋创立的、已经公开募股筹得9440万美元的公司Editas Medicine和杜德娜创立的、获得诺华两轮共计8500万美元投资的公司Intellia Therapeutics。
美国专利及商标局的“宣判”
延续多年的专利之争
据张锋此前接受美国媒体STAT的访谈中提到,2011年2月,他第一次接触到CRISPR,并直接在老鼠和人类的细胞中研究CRISPR系统的有效性。2012年春完成基础工作后,为有更重大的进展突破,暂时没有发表。
直到2012年6月,杜德娜发表了利用原核生物的CRISPR系统在体外编辑试管中的DNA的论文,张锋实验室争分夺秒,在2012年10月向《科学》投稿,并在2013年1月3日在线发表,率先在人类细胞上实现CRISPR基因编辑。
专利之争也在那时拉开帷幕。2012年5月25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向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提交了与CRISPR相关的专利申请。同年12月12日,张锋与博德研究所也向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提交了申请,申请对象是在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组上进行CRISPR-Cas9基因编辑这一方法。
CRISPR相关专利申请一览
尽管在申请时间上,张锋比杜德娜晚了近7个月,但他通过缴纳70美元的快速审核通道,凭借能证明自己比杜德娜更早做出实验的实验记录本,在2014年4月15日,获得了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关于CRISPR的第一个专利授权。专利权限包括在真核细胞或者任何细胞有细胞核的物种中使用CRISPR。这意味着张锋拥有在除细菌之外的所有生物,包括老鼠、猪和人身上使用CRISPR的权力。
杜德娜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认为,张锋只是诸多杜德娜论文的跟进者之一,将CRISPR运用到老鼠和人类细胞上只需要常规技术。但张锋一方的理由是:杜德娜只是预测CRISPR会在人类细胞上有效,自己是第一个将CRISPR运用到人类细胞中的人。
直到15日,这场延续多年的专利之争才终于落下帷幕。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判决并不会影响CRISPR-Cas9系统在科学界的应用。作为一家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博德研究所乐于将突破性的发现分享给全球科学界,造福人类健康。因此,博德研究所也将继续与Addgene(非营利性质粒库)合作,分享这一重要研究工具。
张锋成为MIT最年轻华人终身教授
日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理学院宣布晋升五位副教授为终身教授,其中就包括年仅34岁的华人科学家张锋。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历史上,钱学森在35岁时晋升为终身教授,并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华人终身教授纪录的保持者。如今,张锋打破钱学森的纪录,成为MIT历史上最年轻的华人终身教授。
张锋于1982年10月22日出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1994年随家人移民到美国,读高中时开始对生命科学研究产生极大的兴趣。他于2004年获得哈佛大学化学与物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化学及生物工程博士学位。
张锋主要研究领域为神经系统功能与疾病,在自然微生物CRISPR系统用于真核细胞(包括人类细胞)的基因编辑工具开发方面做出了最前沿的探索。通过CRISPR及其他方法,张锋深入研究了基因和遗传机制与各种疾病的关联,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紊乱方面。
张锋于2011年加入MIT,同时在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大脑与认知科学部门,以及博德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2013年,他的实验室开发出创新性CRISPR/Cas系统,大幅度提高了编辑基因的可靠性和效率,引起国际关注,因其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他获得了众多荣誉。
2014年,张锋被《自然》杂志评选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之一,2015年获得“年度波士顿人”提名,2016年三月获得加拿大盖尔德纳国际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