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兄台,怎样读书比较合适?

怡叔 百闻不如怡见 2022-09-23



*周末没更新的时候,偶尔会发发评述和还不错的老文


这周看到一篇红杉编译的一篇文章(为什么一年读100本书都不会助你走上人生巅峰?| 红杉Library),提供了两个很有价值的观点:


  • 读书行为的直接意义在于理解内容并获得启发,而不在于速度。如果速度影响到了理解,那么得不偿失了。

  • 阅读过的内容只有真正能留下印象,并运用于某种实践,才有价值。


这是两个看起来很简单的观点,相信大多数读者相比会发出“诶呀这个谁不知道”的感受,但其实理解与做到总还隔着N次这样的感叹。



1

首先,关于阅读速度。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很精妙的比喻:“读书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无论你怎么加快速度,字还是一个个从左到右蹦出来,视觉限制了一个基本速度,大多数人都在固定区间里(比如300~500/min)。


更关键的是,我认为阅读更像是一种“对撞”。是两个脑子之间的对撞,好内容就像就像个锤子砸过来 —— 想想我们顿悟的那一刻,和“被锤懵了”也差不多吧。




书作为锤子,撞的是你的脑袋里已有的信息、概念甚至情绪。所以对撞的速度不是关键,砸的力度很重要。这个力度,很明显不只是跟对方的“重量”有关,我们都学过相对速度,如果你的脑袋是一张纸,那么锤子就砸过去了。如果你的脑袋也是个重量级的“锤子”,那就碰撞出火花。这个重量,就是咱们自己思考的深度、阅读的广度、生活经历。



2

其次,关于阅读实践。


我想到两个人的故事:


  • 费曼方法

    费曼教授有个著名的学习方法,那就是把你学会的东西教给一个陌生人。如果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把这件事的道理说清楚,那大概算学会了。


  • 叫兽方法

    李叫兽作为一个值得学习的同龄人,一直有个方法让人记忆犹新:他学习一个理论之后,第一步是找到5个同样能够印证此理论的场景,这样加强记忆、促进理解。第二步则是立刻思考自己的哪些行为可以用这个理论改进,比如对自己写文案技术的改进。


费曼教授的做法更偏向与非常深刻的理论研究,譬如量子物理。这与费曼的研究和教学经历有直接关系:讲透一件事情、传达清楚很重要。


叫兽的做法与其说是方法论上很先进,不如说是执行力很强大,再往下说,不如说是:想透了,态度好。


相信大家每天都能从各种信息平台,获得无数理论(比如得到APP的每一条音频都试图告诉你一个道理)。那么你能做到每一个“噢!说得好有道理啊!”的瞬间,都去找5个案例去深入理解和强化记忆么?


我们大多数人做的事情是,“好有道理!”,就完了,其实归纳总结的过程比接受新知识重要的多。



3

关于接受什么信息。


说到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出现:那么多理论,我难道每一个都归纳总结、教给别人?


这个问题一来涉及到我们学习/阅读的目的,另一方面涉及到我们的信息筛选。


如果我们的信息攫取都来自于每天听本书、播客分享、各种信息流这些碎片渠道 —— 那么你脑中其实很难拥有一个很有重量的锤子去跟另外一个锤子对撞。


读书当然是加码的好方法,但阅读方向也应该有所侧重。


千百年来,书籍也有千百亿册,尤其是现代人有了个人品牌(personal brand)意识后,书籍从单纯的智慧记录转向成了营销介质 —— 这其中大多数书籍,不过是少数经典书籍的二次创作。


我觉得,所谓经典的衡量标准一直没变 —— 原创的、系统解读的智慧著作。它们通常很难过时,因为它们大多讲述的是底层规律。


当然咯,即便如此,为了让阅读变成愉悦的事情,我们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目的去阅读大部头。


调剂,或者说阅读的平衡永远是读者的智慧。


讲到这里,我这篇小感想就结束了。


下面是一个活动召集和一篇老文推荐,enjoy。







近期产生了做一个读书会的想法,算是个小彩蛋吧。


上海线下读书会 · 同行者征召

读书需要交流,读书也是一个遇到同行者的好方法。因此我想在上海尝试举办阅读的交流活动,让更多大脑对撞。如果你有强烈兴趣,请回复「读书会」三个字,查看详情与加入方法。










其实2年多前我曾经写过一个谈“慢读书”的话题,角度也略有不同。现在看看也还过得去,趁周末分享给还愿意点开的朋友:



标题:年轻人请勿快读书


记得业内名人姐夫李先生曾写过一篇文叫《快读书,活两辈子》,主要说明了一个观点:“现代人要跟得上社会潮流,得快读书,比如一周两本这样的速度”,然后噼里啪啦晒了几十本最近几个月读的书单。


除此之外,咱们营销传播圈的前辈,如老金等,也经常晒他们恐怖的年度书单。比如老金本人2015年读了199本书,2011年最多曾读过500本,这数字倒真是令人乍舌。相信有很多小P孩心里会想:“不愧是成功人士啊!我一年都看不到2本书呢...”。


多读书,当然是好事情!但是不是要像前辈们这样“快读书”呢?对于咱们年轻人而言,我的想法很直接:


请勿如此“快”读书!


这样的斩钉截铁,自然是有解释:


类似上文提到的前辈们,大多是500强高管或自己开公司的老板。他们“快读书”,我认为原因大抵有三:


一来,他们看书大多是“观其大略”。目的决定方法,他们阅读的主要目的在于「跟上时代和休闲娱乐」,加之有经验和理解力的支撑,因此读书时不会太囿于细枝末节,而是抓主线、学精神、品味道。


二来,他们阅历丰富、理解能力强,有这些才能支撑的起快速阅读。此时他们的脑神经是联通的,过去的阅历/信息和经验会帮助他们更快理解新书的内容,甚至预见书接下来的内容。因此,书自然也越翻越快。


三来,从书单来看,他们的阅读面较广较杂。一部分小说、期刊、杂志等休闲读物,然后是诗歌、散文等文学读物,偶尔夹杂一些论述性的书籍,长篇经典并不多见。相对而言,这些书并不难读,自然也读得快。


总之,他们有快的底气,快读书能完成他们的目标。


但如果年轻人们也冒失的跟风模仿(当然总比不读好),追求快速和量大,再晒个书单.....那可能就有点东施效颦,误入歧途了。



对大多数年轻人,我更推崇「慢读书」。


不是真的让你“放慢速度”,而是让你注意留有时间,做到以下四点:



读有所因

读有所选

读有所思

读有所用



1.读有所因:搞清楚读书的目的


做任何事情都得先搞清楚目的。你的阅读是为了成长?学习?是为了开拓视野?事业发展?还是为了自身娱乐?这当然不是功利,而是正确认识自己。大多数人阅读都是为了娱乐和取悦自己,排解无聊,他们读的大多是fiction(小说作品)书籍,如红楼梦、哈利波特等,这里我们不多讨论。而年轻人应该多读non-fiction(论述类)书籍,阅读这类书籍的直接目标就是「学习」。


许多人认为我都已经工作了,还需要学习么?“学习”这个词汇在大家心理是有阴影的,因为听上去就让人回想到高中时代。所以我更喜欢说“成长”,因为你无时无刻都需要成长,成长是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阅读、读书,更多是为了获取快速成长。


带着成长心态去阅读,是最基本的出发点。



2.读有所选:选择哪些书籍阅读


如果你的目的是成长,那么具体又应该读那些类别的书籍呢?其实和“目的”仍然息息相关。如果是学生,那么追求的可能是全面成长、开拓视野。如果是已经毕业数年的白领,追求的可能是专业领域,对自己职业有助。当然大家也都希望均衡发展嘛。


所以,以一个同时追求全面成长和对事业发展有所助益的人为例(其实就是我自己),我推荐从三类书籍下手。



元方法类书籍:这类书籍将传授“你方法的方法”,帮你完善基本的思维、逻辑体系,而这些是中国教育最缺失的东西。成长类的书籍则帮助你心智成熟,摆正三观,使内心更加坚毅,这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泛科学类书籍:这类书籍主要是指社会、自然科学类的书籍,包括哲学、心理学、文学、经济学甚至物理学这类广泛但有用的学科知识。通过它们你会初窥其他领域的信息,拓宽视野和知识面。可以以兴趣爱好为标准选择。


专业领域书籍:这类书籍就是你在选择加强的专业领域的经典理论及实践书。如果是跨专业工作,例如很多广告人,其实可以适当读读营销领域的专业书籍。结合实际工作,会经常有醍醐灌顶之感。


以上书籍类别并不一定MECE,你可以从中再择经典和感兴趣的阅读。当然,相对所花时间也要长一些。



3.读有所思:思考才是重头戏


许多年轻人看似每年读了许多书,然而没有理解和思考,不能真正对自己有所帮助,最终流于表面。(自测:如果你有“这本书我看过啊!感觉写的挺好的,但就是记不清它讲啥”的感觉,那你可能就有这个问题)。书看的太快,好似完成任务。但这个任务其实是你自己布置的,给自己交差其实没必要伪装。快速阅读完不是目的,甚至获取信息和知识都不是目的,真正获得思维和心智的成长才是目的。


怎样做呢:如果你平时读书的时候是9分读,1分思。我建议健康的比例应该是6分读,4分思考。


思考什么呢?


第一层:思考文中观点背后的意思?(我弄清楚意思了没有?)

第二层:思考这句观点在我生活中见到的印证?(和我有没有关?)

第三层:能否质疑这个观点或规律?(有无不同意见?)

第四层:这个观点和你见过的其他观点有关联么?(和其他是否有关?)

第五层:我是不是能在此基础上拓展、总结出什么?(上下游?)

..................


其实有4分甚至更大比例的收获,是来自于你自己的感悟。这些感悟是自己的大脑和书中内容联结所突然出现的,一旦这种感觉出现,你就知道其实思考比读产生的价值更多。


举个实际的例子:


《营销管理12版》里介绍到AIDA(awareness-interest-desire-action)这个消费者反应模型。所以我做的事情包括:查询AIDA模型提出的时间、对比AIDA和电通AISAS模型的区别、查阅这类漏斗模型还有哪些、回忆最近参与的项目中与该模型对应的广告节点、发现随着时代变迁几乎没有那个模型还能适应15年的消费者等;


类似的思考可以从各种角度发散,衍生很多问题和更多行动。我建议你用笔直接在书上写写画画,把自己看到这段的感想和思考记录下来。通过书写,可以更快整理思绪。



4.读有所用:转化了才是自己的


想要让阅读到的知识和概念真正成为自己的,定要及时转化,否则还是容易忘记。最好的转化方式是将它们用起来,其次是教给别人,最次也要做读书笔记或思维导图。写文章进行阅读总结,是性价比较高的转化方法。




写文章的时候,下笔时空无一物,最能考验你到底是否有理解和记忆。如果理解了书本观点,用自己的说法写下来,甚至举出实际的案例来佐证,就是真正吸收和巩固了这些知识概念。如果只有记忆,那么原封不动记下来也不算太差,起码真正遇到问题时,会立刻想起来这本书来翻。这样做转化,等到工作中真正遇到问题,也会非常快的调动自己的记忆,解决问题。



关于具体怎么转化,我认为在平时阅读就应该开始了,不一定非得等到通篇读完。一些国外的理论书籍,举个例子如《引爆点》、《让创意更有粘性》等,其实每一章都有经常的观点,观点背后甚至有出自美国各大学的科学实验支持。所以阅读这些内容时,完全可以思考“这个观点or实验,可以作为什么观点的佐证呢?”,然后立刻拿笔记录下来,归档入库。未来写文章时,他们就很快为你所用。



总之,只有经过转化,这本书的阅读才算真正完成。



结语


慢读书,是给自己留有时间:让自己充分认识到读有所因,然后做到读有所选、所思、所用,这就是我的一点读书心得。如此一来,你会发现「阅读-思考-转化」的体系便形成了,诸君这时请看,“阅读”本身其实只是其中的三分之一嘛。


所以年轻人,“慢慢”读。“读书”的功课更多在“读书”之外。





百闻不如

  探索「客观商业规律」


*笔者现在消费品初创公司负责市场与品牌

欢迎找我聊天,分享你的经验与见解







此号发布的其他系列深度思考文章:


品牌营销:

弄懂这张图,重新理解Branding

衡量品牌传播最完美的KPI是什么?

战略的要义

有没有一种天下无敌的策略模型?


行业思考:

论行业之一:广告公司不存在战略

中国营销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Marketing Science

策略思考是怎样影响品牌实效的:从麦当劳创意赢百万比赛说起


案例分析:

8000字分享丨独角兽Harrys教科书级别的成功launch

NIKE就是好广告,衣二三就是差广告?

给“饿了么”出了个小创意...


个人成长:

妄想依靠《得到》,你只会什么都得不到

如何正确添加微信好友?

你最近半年读了什么书?

Ray Dalio又分享了什么好东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