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切皆都有规律:你可以从这两个方向开始下手

怡叔 百闻不如怡见 2019-11-01


呀又一个看起来很枯燥的话题 —— 探索客观规律,和探索的两个方向。


其实这是今年我跟无数的同龄人聊天归纳出来的 —— 我发现,这群8090后到了今天这个年纪,大家或多或少都开始理解我们实际上是在做什么:


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在探索客观规律


不论你是好奇心人、是追求精致利己还是世俗成功、又或是认识自己、想make sth different.......这些标签背后,逃不出我们对客观规律的理解,然后利用规律、符合规律去取得自己想要的。而这或许是“自然” 或 “上帝” 或 “科技” 或 “人类社会”最终想要的。


那何谓两个方向?


大致可以理解为:我们以怎样的态度或角度去看事情,进而帮我们更好的理解规律、解决问题。我想这也可以算两种比较浅层的思维模型了。



1.0 第一个方向是:「向外探索」


向外,意思是自身之外,目的就是认识世界。所以你也可以叫它“探索世界的底层逻辑”,或“底层算法”blabla,不用在意这些“说法”。


向外探索的概念认为,这个世界(宇宙)存在了N条决定一切的法则,而我们所做的所有事情都:


①没有超出它的范围 

②如果想做的更好,就得拟合它。



1.1 规律的抽象层次


宇宙法则.....听上去像是“万有引力”?或什么“超对称理论”这样的深奥理论吧?


它们只是其中比较底层的、高级的规律。引致的具体现象可能是多元宇宙这种复杂的理论,也可能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苹果落地砸到人”这样的现象。



这些客观规律之间,是有梯度级别的。有的高度抽象,有的则非常具体。


一般来说,越抽象越本质,比如物理公式。



为了方便理解,我建议可以把所有规律可以按照“抽象程度0-10”打分。


用一些经典的纪录片来举例吧:



许多底层物理规律的抽象程度可能是8-10分的程度。我非常推荐一个纪录片叫《粒子狂热》,讲述希格斯玻色子是怎么被验证、发现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它的抽象等级非常高,接近与探索宇宙基本法则了。




而有一部叫做《算法-现代生活的秘密规则》的BBC纪录片,则简单易懂,因为它讲的各种计算机算法,以及怎么影响我们日常生活,属于中等抽象级别的客观规律,可能只有5-6分。



如果你去看一部关于饮食减肥方法论的纪录片,找到如何吃东西最健康,那么这个东西的抽象层级可能就是2-3分,每个人都可以看懂并应用。


这些越具象的规律并非比抽象的更加低级,而是更加偏向于某个具体领域的运用,指导的范围更狭小。



1.2 从我们身边找规律


接下来,如果沿着那些神一般的底层规律往下递推,可能就会衍生到生态规律、气候规律(为什么有梅雨季?),再到社会规律、经济规律(为什么会股灾?)


到达微观后,可以是一件件具体的任务(Jobs),可以是为什么会肥胖、如何赢得一盘游戏,以及为什么你和你女朋友总是吵架的规律性现象。


你注意到这里的“为什么”了吧:


我认为“为什么(WHY)”是最伟大的问题,因为不断地问why是一种探寻客观规律、迫近客观规律的过程。只要这样去迫近,任何现象总能找到其规律。


说回我们熟悉的商业营销领域,我们不断能把广告做好是因为符合心智规律,能把初创品牌做大是因为符合市场规律:


还记得数月前,与一位增长飞快的运动服饰品牌创始人聊天,我请教她是怎么0-1的。


她与我分享了当下KOL投放的一些经验:在没有识别工具之前,他们人工识别的准确率极低,投放的ROI只能在1的边缘上下徘徊。慢慢的,依靠着人工实验+自己的产品素质过硬,他们越来越顺手,渡过了早期的0-1。这里的规律似乎就可以抽象成:产品差异 + 精准投放。(背后人的因素很大)


而她们现在到达了5这个阶段,她就在咨询我关于如何通过emotional branding帮品牌上一个台阶的问题。其实这时,复杂因素陡然放大,除了产品好、KOL投放ROI高,她们需要能打动认知留下记忆的message,需要大规模投放,或者是所谓能突破圈层的好创意。我给她的建议偏向于回到实用价值的信息,但用情感和创意的方式表达。


因为我总结的规律是:一个实际上还没有reach更多潜在群体的品牌,过早做价值观营销太早了。这种总结,来自许多假大空的概念和社交传播战役,我们做得多了,知道哪些没用。


你看,营销行业比较容易出现人为经验为主的规律。它的抽象层级不高,可能只有3分,但是对实践的指导也越具体可行。


我们行业每年都有无数本理论、实战书籍,我们读营销书籍的时候,我想首先就是搞清楚它的抽象层次,看是不是拿来指导真正的实践。其次才是去看书的智慧浓度




总而言之,我们生存的小圈子、社会以及宇宙,正是由一条条本身互相影响和递进的规律规则着的。借用数据化的思考,我们的一切行为,例如一次加入购物车的行为、路边一颗砂砾的滚动,都可以被某种程度数据化。就像是记录游戏数值一样,可以被记录下来,进而进行研究、对比、预测下一步。


曾鸣老师的某个课程里就用阿里自身解释了所谓“数据智能”的概念:


淘宝天猫把所有人都贴上标签,不论是买了啥、加购物车了啥、看过啥信息、看了几次.....这种人类所有线下行为的线上化、实体行为的虚拟化、数据化,这也算代表了商业层面,向外探索的最高水准。虽然是为了2B服务、盈利,但它们实际上在迫近客观规律。


向外探索,认识世界。这个方向与许多理论都不冲突。


比如你依然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圈、专注于哪里;你依然要脚踏实地,接地气的做事情。它只是帮我们养成一个习惯:“我们其实可以凡事都问为什么,进而刨根问底的提升抽象层次,更宏观的看待世界对我们的影响”。



2.0 第二个方向是:「向内探索」


向内探索的目的,我认为就是“认识大脑”。这不仅仅是那句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有局限,我们要做的是认识普遍人性。


其实向内与向外探索是完全分不开,因为:“你看在我文字的当下,是带有主观性的。”


这种主观性在任何情况下不会消失,只会增强或减弱。评价这种主观性的标准也多种多样,没有一个简单的“好”or“不好”。这种主观性既然100%不可避免,就导致了被误导与蒙蔽的可能性。


举个例子,在科学方法中,人类想出了类似“双盲实验”的方法去解决“实验参与者本身带有主观偏见”这个问题:




2.1 那么具体探索啥呢?


我认为是探索「人们大脑 输入、处理、输出的方式」


输入→处理→输出,实际上是现代脑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简化,实际上这个过程很复杂,比如它更可能是接近下图这样的:





再具体点,我们是去探索这个过程中的弱点和盲点。


人性的弱点,虽然表现各种非理性行为上,但本质上还是来自认知层面的误区,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大脑的构造决定的。


比如,相信很多朋友有听说过三脑理论了:


这个理论由神经科学家Paul Maclean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肯定不完美,但已经足够有启发。


我们的大脑不是被上帝或谁设置成这样,而是一步步进化而来,所以一些原始大脑的优良传统也被保留了下来:比如遇到危险,爬虫脑会启动生存系统,帮我们迅速判断要不要逃跑。




比如遇到异性,杏仁核会启动情绪系统,帮我们产生各种情绪。而且一般来说,这种情绪要么是正向要么是负向的,不存在中间地带 —— 这也使得为什么我们容易出现误判。


总体来说,能让我们跟动物区别开来的最大差异在我们的外脑部分。但有违常识的是,我们的大脑极少启动这个部分,用理性去帮我们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分析怎么解决。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


我有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容易飘飘自得,把某些交流变成知识炫耀,既让人不舒服也打不到沟通目的。


所以我给自己强化了一个原则,也是给更多聪明人的小建议:如果接下来你想传递的信息是为了炫耀(如显示自己懂得多、见识广、人脉丰富啥的),且对达成目的没有帮助,那就不要说。因为从长期来看,这会让你越来越没什么好值得炫耀的。



人性的弱点主要是一种人类认知方式上的缺陷,而认知的盲点,是指我们天生所知有限。


Ray dalio大概说过:“我们不知道的远比我们知道的多。而相比你所知道的,你所不知道的也重要的多。”


同样,巴菲特也提出了能力圈的概念,要求人们在能力圈内投资:




芒格说多元思维模型就那么几百条,也不多,但他也承认: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种方式。换言之,不是所有人都能搞得定那些深奥规律的。



所以,在我们漫漫人生旅途中,发现自己有所不知,并且真心请教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是必然发生的。


可惜,这并不是意见真正简单的事儿。而且智者们发现,越是聪明和认知能力强的人,越容易在这点上栽跟头。


其实这就是前面所说的人性弱点 —— 当你带上我们的情绪和自我,谦逊将远去。



2.2 找不同领域的规律


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这几年商业领域最为追捧的大师们,包括芒格、巴菲特、ray dalio等等全都是金融投资圈的大佬.....是不是他们这个圈子里有智慧之人的密度特别高?还是说就他们特别会总结规律?




其实还真是这样,这正是我想借此分享的一个可能的认知误区:


理性的读者一定很崇拜这些理性圣人(我其实叫他们机器人),但他们的原则、法则、规律不仅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有的时候会让你陷入思考而不是行动


为什么?个人认为,正是金融投资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站在对抗人性第一线,而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一次次决策,和背后的计算分析工作。他们的工作本身就是 —— 总结市场和人性规律。


换句话说,Steve jobs是不会总结出这些规律原则的,但这不妨碍类似的创造者,创造出了一样了不起、甚至更了不起的社会价值。


所以合理利用某些领域智者的原则,不要陷入纯粹思考的误区。


也可以说,向内探索不是在那里抱着头冥思苦想,自怨自艾或者沾沾自喜。好的做法可能是继续前进,观察、记录、改进。


给你自己一个小本子,像我们初高中一样做个错题集,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处理方法、结果写下来。 —— 要知道人的惯性之强,就连我已经记录过的、错过2、3次的问题,我还是依然再犯....谁也不是圣斗士,大家都一样。



3.0 做个小总结吧:


向内探索、自我认知的程度,会非常影响我们向外探索的收益值。


反过来,向外探索的程度,也会是每一次向内探索的反馈器。


今年最喜爱的一句话来自山本耀司: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向外探索是一个照镜子的过程。


我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这个过程始终在运用我们的认知能力,这个过程越丰富,每个人自然也更有机会看到真实的自己,不断进化。


我相信,始终从这两个方向去找规律,会成为我的人生乐趣。





百闻不如

  探索「客观商业规律」


*笔者现在消费品初创公司负责市场与品牌

欢迎找我聊天,分享你的经验与见解







此号发布的其他系列深度思考文章:


品牌营销:

弄懂这张图,重新理解Branding

衡量品牌传播最完美的KPI是什么?

战略的要义

有没有一种天下无敌的策略模型?


行业思考:

论行业之一:广告公司不存在战略

中国营销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Marketing Science

策略思考是怎样影响品牌实效的:从麦当劳创意赢百万比赛说起


案例分析:

8000字分享丨独角兽Harrys教科书级别的成功launch

NIKE就是好广告,衣二三就是差广告?

给“饿了么”出了个小创意...


个人成长:

妄想依靠《得到》,你只会什么都得不到

如何正确添加微信好友?

你最近半年读了什么书?

Ray Dalio又分享了什么好东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