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在“西华记忆”旁边的怀诚湖畔,你可知“怀诚湖”名称的由来?
怀诚湖——是为了怀念四川农业机械学院(西华大学前身)的老院长杨诚同志。
清明追思,抚今追昔。今天,听西西讲述首任院长杨诚的生平故事,追思院长风骨,缅怀院长伟业,传承西华精神。
杨诚同志,1916年12月生于台湾省台南市,从小随父侨居印度尼西亚,20世纪30年代初,他怀着赤子之心由印尼回到祖国,先后就读于厦门集美学校、上海光复中学、北平大学。1935年,杨诚同志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初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10月进入延安,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至1939年7月,杨诚同志在安吴堡青训班工作,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荣获中央青委颁发的模范青年奖章一枚。此后,他先后担任延安中央党校班主任、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主席、延安大学校长办公室秘书、中央军委编译局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班主任和党支部书记等职,在延安工作生活了整八年。
1946年2月,杨诚同志调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团,在叶剑英同志领导下的停战执行小组工作,任我方翻译,受到叶剑英同志的高度评价。
在北平军调部驻地,杨诚(中)与军调部中共代表团同志
1948年5月,杨诚同志以副教育长的身份参加了中央团校的筹建工作。1949年4月,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杨诚同志被选为团中央候补委员。1950年4月,杨诚同志担任团中央学生工作部常务副部长。5月,组织上任命杨诚同志为中国学生代表团团长,率团出席在捷克布拉格1950年8月召开的国际学联第二次代表大会。杨诚同志作为中国代表团代表,在大会上被当选为第二届国际学联副主席。
(一排左起)朱德(8)毛泽东(9)冯文彬(10)杨诚(站在冯文彬身后)
(图片摄于1951年11月2日 中南海颐年堂)
中国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受到热烈欢迎,杨诚(前左二)
中国代表团参观莫斯科农展馆优质高产的农作物产品,杨诚(前左二)
1952年11月,国家为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组织上决定调杨诚同志到第二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工作,任命他为航空工业局副局长。为了更快地熟悉和掌握航空工业建设方面的业务知识,他积极要求深入到基层学习,经组织批准他带职下派,在沈阳国营111厂先后担任党委常委、副厂长、厂长,为创建和发展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喷气式飞机发动机制造厂(沈阳国营410厂)做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在沈阳视察我国自己制造的新型喷气式歼5飞机
周恩来在沈阳听取关于新型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介绍
1958年,杨诚同志又被派往成都,为创建中国第二座西南第一座喷气式飞机发动机制造厂选址,筹备、建立了成都国营420厂,担任首任厂长。杨诚同志在沈阳工作期间,曾被选为辽宁省和沈阳市党代表;在成都工作期间,曾被选为成都市第二届党代表、四川省第三届人民代表。
1958年3月8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成都召开扩大会议。1958年3月16日,毛主席在会议期间视察郫县合兴乡红光农业社。一首《毛主席来到咱农庄》传遍大江南北。“麦苗儿青来菜花儿黄,毛主席来到咱们农庄,千家万户齐欢笑,好像那春雷响四方。”1959年4月28日,毛主席作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指示。国家农机部决定在全国七个大区分别设立本科层次的农业机械学院。1960年5月,西华大学的前身“四川农业机械学院”作为西南大区的布点诞生,是全国建成的五所农机院校之一。1958年3月16日,毛主席视察红光农业生产合作社1960年7月,杨诚同志任四川农业机械学院副院长、党总支书记,主持学校工作。从1960年到1963年8月,学院只有杨诚一位院领导人。建校之初,学院地无一亩、房无一舍。为争取尽早为国家培养农业机械化人才,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杨院长下定决心将1960年9月招收的第一批300名学生,送往重庆西南农学院暂时寄读。安顿好新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后,杨院长就带领部分教职员开始寻找办学地址。他们先后奔赴重庆、内江、自贡等12个地、市、县考察。为节约有限的经费,在考察过程中,路程较远的,杨院长乘硬座火车或长途汽车;路程较近的,如灌县、温江县、彭县、郫县等地,杨院长就带头骑自行车前往考察。有一次从内江市到自贡市,因找不到交通工具,杨院长拦下一辆运煤的拖拉机,和大家一起坐在煤车上,颠簸着到达目的地时,满脸煤灰,变成了“黑人”。还有一次去彭县烧鬼坝考察四川省财政金融学校旧址,由于校舍远离县城,交通不便,旧校址既无水,又无电,生活极为困难,当天正下着大雨,杨院长不顾同志们的劝阻,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了十几公里,弄得一身汗水,一身泥土。在学校选址和确定过程中,同志们都说:“延安精神、革命作风,在老院长创办学院的过程中,全部体现出来了。”
上世纪60年代初,学校刚建立时期的校园全景(今第四教学楼、明德广场区域)
经过多次考察与比较,杨院长向四川省委建议,将校址确定在四川农业机械化农场和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学校附近。1961年7月,四川省委同意杨诚的建议,撤销原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将该校校址移交给四川农业机械学院。从此,四川农业机械学院才有了安身办学之地。虽然有了固定的校址,但仍然面临许多困难。“教室里空空荡荡的,连黑板也没有,更可怕的是电线也因搬迁全部拆走了;厨房里连筲箕也见不到;所谓的教研室只有一张大方桌,全校五百多名学生在校期间每人只有一张凳子,上课带到教室,下课带回宿舍……”时任院长秘书沈漪涟回忆起建校初的情况仍然历历在目,因为那段艰苦岁月实在是刻骨铭心。面对重重困难,杨院长不但没有气馁,反而愈战愈勇,借地、借车甚至借老师的事情常有发生。上世纪的60年代是我们国家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师生员工吃不饱饭,体质严重下降,健康状况很差。为了师生的温饱,杨院长借地亲自带头与师生一道扛起锄头,挖地种菜,解决吃菜问题;理论力学课没有老师上,杨院长就到北京航空学院借老师;第一届学生毕业答辩,专业教师人数不够,他又到洛阳农机学院去借老师;由于学院远离市区,交通不便,杨院长不想委屈请来的客人,又到省里去借车。因此有人戏称“四川农机学院建院初期是一所借出来的学校。”
20世纪60年代师生在开垦田地(现求是广场)
在杨院长的带领下,学校筹建成效显著,在1961年高等院校撤、停、并、转的浪潮中得以生存下来,保留了西华大学这颗生命的种子。杨诚同志受命创建四川农业机械学院之前,没有在高校工作的经历。在办学过程中,他常以“门外汉”自居,坦言“我不懂办学”“专业课我不懂”。但是,他又以其一贯的延安精神勉励自己及身边的同志:“不过天下无难事,咱们从头学起。”“不懂、不会都不怕,可怕的是不学不做,不刻苦不勤奋!”杨院长的“从头学起”并非说说而已。退休老教师李绍俭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杨诚院长给他的一个“意外”,即指定他拟订农机专业教学计划,选择好教材后,要将新的教材送给他一份。李老师当时很惊诧地问院长:“为什么?”得到的回答是:“我要从中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科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好地建设学科。”李绍俭老师深受感动,从此之后只要新购教材一到校,李老师必定会给杨院长送一份。在教学工作中,杨院长常常亲自参加教研室组长会议,有时还到教室里听课,找教师谈话,到学生中征求意见。
四川农机学院首届毕业生典礼,杨院长讲话
杨院长十分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他深知实习工厂对工科学生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工科学院没有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不行”。建院之初,虽然经费困难,但他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建实验室和实习工厂。1962年,杨院长向农业机械部申请建设一座实验楼用于学生进行金工实习,该楼就是学校现在的红砖西楼。有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条件,全校师生为之振奋,努力钻研,很快就制造出第一把老虎钳,并参加了成都市举办的“三新展览”,《成都晚报》还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
除了狠抓教学和实践,杨院长特别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注重人才培养的每个细节、每个步骤。他说:“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人才,不然就是偏才、废才。”学生们也不负众望,毕业后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农业机械化事业作出了贡献。此外,杨院长还非常重视师生的身体素质。他倡导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身体力行,带头参加体育锻炼。在他的带领下,全校师生体育锻炼成风,业余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生活为师生们提供了富足的精神食粮,陶冶了情操,坚定了师生建设好学院的信心。1963年杨院长(2排中)与农机学院五好青年和优等生合影
杨院长与四川农机学院首届毕业生合影
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决定着学院的办学质量。由于当时的四川农业机械学院是新创院校,基本上都是青年教师,杨院长非常关心年轻教师的成长。凡新分配来的教职工,他都要亲自接见、亲自谈话,介绍学院发展的前景,鼓励他们安心工作。在杨院长的倡导下,学院采取了“送年轻教师出去进修”“请有经验的老教师进校搞教学示范”“招揽或聘请紧缺师资人才”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
杨院长与在蓉部分教职员合影
图片摄于1961年8月7日 成都青羊宫
在工作中,杨院长完全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国家工作。爱国之情非常浓厚的他深知国家困苦,主动从自己每月微薄的200多元工资中拿出几十元献给国家。而家里,父亲残疾,母亲高龄,还有妻子和儿女,他一人的工资应付这些是不够的,可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回顾杨诚同志的一生,他多次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亲身参与了两座现代化喷气式飞机发动机制造厂和一所新型大学创建和发展的过程。在他身上,真切地体现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人生追求。作为西华大学的奠基人,杨诚同志的名字将永远同西华大学联系在一起,西华师生永远缅怀他。“怀诚湖”一隅
斯人已逝
风骨犹存
杨诚院长的故事在校园里传唱
其精神影响了几代西华人
新时代西华人将继承杨诚院长
爱国爱党、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
延续“知难而进 自强不息”的西华精神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贡献西华力量
清明追思
缅怀首任院长杨诚
致敬
* 特别鸣谢:感谢杨诚院长之女——杨新中老师对本文的指导。
内容来源:档案馆
整理、编辑:王舒
编审:王舒、张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