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剪辑师的角度,怎么看这台8K电影相机
以下分享来自B站UP主【谜一样的剪辑师】
上个月,哥们儿要送给我一台相机——佳能EOS R5 C。他说这是目前市面上最强的民用摄影机,双系统,既能拍照,又能录像;能拍8K 60帧RAW,拍4K是超采;性能强,机身轻;有风扇不会过热。但我对拍摄没什么兴趣,所以我很不礼貌地走神了,8K 60帧RAW跟我一个剪辑师有什么关系呢?好像更大的分辨率只是给了我们更多的构图空间而已吗?
说来我也算是个“老剪辑”了,对构图、焦段、调度这些拍摄技巧都有一定了解,今天我就是想站在一个后期老手的角度,说一下我最近使用EOS R5 C的一些主观感受。一方面,我会聊一下我个人的使用心得,然后另一方面我觉得就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以一个职业的后期制作角度,聊一聊从成片倒推出来的摄影机的功能对后期制作的一些影响,希望能够对大家所有帮助。
EOS R5 C是有一个双系统的拨盘,这个是在其他的相机上面很少见的。往左是PHOTO 模式,往右是VIDEO模式,中间就是关机。
先说这个PHOTO 模式。这几年剪过这么多片子了,我自认最终的画质还是有一定的理解,也有一定的话语权。我想说EOS R5 C特别是配上RF 85mm F1.2 的镜头,拍出来的东西真的特别漂亮,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再来说说EOS R5 C电池续航问题。我发现如果拍照片,EOS R5 C大概拍一个小时左右就没电了,视频则更多短,那么问题来了,户外拍摄,当续航不够的时候,我该怎么办?
我使用了朋友推荐的一个方案,就是外挂充电宝,利用充电宝给相机供电。但是挂充电宝就需要安装兔笼,在兔笼上面挂上把手,把手上面再加上充电宝,这个时候相机整体就会偏重,手持的时候可能会比较累。
其实第三方厂家还提供了好几个方案,我觉得最好用的一个方案应该就是用希铁的底座。
然后另外一个体验就是EOS R5 C自带散热风扇,所以它不存在过热关机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功能。前两天我出去拍照片,当天北京的温度接近40度,但是我一直拍了三个小时,它依然没有过热的现象。相机散热这个问题我是非常在意的,因为我平常在家里自己弹琴,包括我老婆做一些手工,会拿相机记录下来,比如之前我们拿 GOPRO 还有Insta360都录过,但是录大概 10 分钟,相机就过热关机了,这是非常糟糕的。
EOS R5 C两个菜单是完全不同的,它的菜单非常简单直观,只需要按一下MENU ,然后你进来就能一目了然。连拍模式,然后还有测光模式,还有白平衡,一般我都是选择自动白平衡,对焦我设置的是连续AF。
如果我平时自己要拍东西,我肯定不会想着手动对焦,这东西可能对于单兵作战来讲有点过于麻烦了,所以一般拍一点小东西的话,我就会启用这个连续 AF 让它自动对焦,但是它这个对焦也是要缓慢地去过渡的。
在我们的职业工作当中,像剧组里面一般全都是手动对焦。我们有一个跟焦员专门去控制焦点,当相机、演员或者物体在移动的时候,都是需要有跟焦员不断地去变这个焦点,把焦点定在着重体现的这个人或者物上面。影视创作当中非常在意这个事,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用自动对焦的。
Log文件是当前我们工作流程里面最常见的一种拍摄的原始素材格式,因为它黑的地方不是死黑,然后高亮的地方也不会过曝,所以在剧组里面都是拍摄 Log素材,然后在后期剪辑的时候进行转码,对 Log文件进行还原,把它还原成BT. 709正常的色彩,然后再进行剪辑。
分辨率其实我们一般接触的最多的是4K、8K的文件。从制作角度上来讲就是你越高的分辨率,其实就有越高的越多的裁切空间。它对于我们来讲其实就是可以进行二次构图。未来我觉得随着这些显示技术越来越高,像我们看到一些显示器可能就会有 8K 甚至是 10K 会更细腻。
现在很多人都在追求分辨率,追求参数,但是我觉得刨去分辨率之外,它还能带来一些什么东西呢?我觉得是锐度。很多时候我们做片子,单说画质这一块,我们评判它好不好,就是它够不够锐,细节够不够清楚。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它是分辨率直接能带来的,所以我也衷心希望各位摄影师还是要在前期好好去构图。
归根结底,我觉得现在的一些相机都已经非常强了,参数都非常棒。与其说它们各有优缺点,我更愿意说它们各有千秋。拍出来好东西的,它是人不是设备。现在这个时代,我觉得大家貌似都对电影感有一种谜一样的追求。
我始终认为“电影感”就是个伪命题,特别是在参与过一些电影项目、真正剪完一部院线电影之后,我发现,电影在这个时代也依然是只存在很多行业内工作者的想象里,很少有人能真正的作为主创参与,所以只能想象电影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但其实那种感觉只有深入参与过才能明白。
我觉得越没有什么越要强调什么,可能就是“电影感”这个词汇的由来。今天我想表达一下,但是很难几句话就能概括清楚。如果有说不到的地方,大家也见谅。
简单来讲,我觉得电影它不是一个好看的画面,一个大光圈镜头还有什么平稳的轨道、推拉摇移给人带来的感受。它是一个由情节还有节奏构成的一个整体,是用一种特殊的语言词汇组成的“一本书”。这里面有整个剧组拍摄时的通力协作,营造起一个亦真亦假的空间;也有后期制作时对情绪的整体把控,还有通过各种其他的途径,比如说调色或者是声音制作,让故事更好看更立体。
电影也有起承转合的故事架构,也有只属于它的节奏脉络。我觉得电影如果真的有“感”,它应该是一种情绪不是真实存在,能用肉眼看见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有感觉的电影不局限于具体的长短,但是它应该是有情感的,不管是它本身就有还是说创作过程当中赋予他的有情感才叫电影。所以话说回来,追逐参数是没有尽头的。
我经常看到有人花几万到几十、上百万买摄影机,但是却没有一些像样的作品。我在行业里边工作十余年了,有见过一些不会拍的导演、摄影师,他们把阵仗搞得非常大,剧组里面几十个人非常热闹,但是最终拍出来的画面都是PPT,单看不错,连起来的话就完蛋了。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只注重了“设备”,忽略了我们影视创作者的必修语种:视听语言。站在职业角度,我更希望我们都能多钻研业务,在进取心方面“卷”起来,而不是在参数上比来比去。
还是那句话,拍出来好东西的永远是人,不是设备。
这就是我今天站在后期制作的角度最想说的话。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带着“电影”相机爬山拍VLOG,适合吗?
快被遗忘的Z CAM,要出新机了
我心目中的最强照片视频两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