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待了很久的新片,看完五味杂陈

罗绮薇、麦旋风 正點观影 2022-03-17


想不到!


以往需要在暑期档和国庆档之间“夹缝求生”的中秋档,今年却好生热闹!


假期首日总票房破亿,除了势头很猛的《峰爆》以外,徐帆和张婧仪主演的《关于我妈的一切》也不甘示弱,甚至还有大半个娱乐圈都在帮它宣传。


在今年亲情片扎堆的情况下,我也很期待这部片子会如何讲关于母亲的故事。


然而,看完之后五味杂陈~



《关于我妈的一切》



电影改编自韩国高分电影《世界上最美的离别》,都是讲平凡家庭里“伟大母亲”的故事。



但和原版不同,仅从片名来看,韩国版的重心在于“离别”,而《关于我妈的一切》更聚焦于讲“母亲”的故事。


影片中主人公季佩珍(徐帆 饰),是一名即将退休的地理老师。



她为人儿媳,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姐。


多重身份的她在家庭里像个圆规一般,一生都在围着家人转。


然而,表面上看起来井井有条的家,实际上是一地鸡毛。


面对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婆婆(吴彦姝 饰)时,她需要像带3岁小孩一样每天又哄又骗。



面对事业低谷期且对家务事“撒手不管”的丈夫李文舫(许亚军 饰)时,她需要事无巨细地照顾丈夫的起居生活。



面对独自在北京奋斗拼搏的女儿李小美(张婧仪 饰)时,她更是每天“语音轰炸”,无时无刻地操心着女儿会不会吃不饱穿不暖。



光是操心自己小家庭的“三大巨婴”还不够,她还得操心整天找她要钱的“吸血”弟弟(陈明昊 饰)。



看到这儿真的无语了,请问季佩珍是所有人的妈吗?


可是回过头来似乎也不难理解,因为像季佩珍这样为了全家人“牺牲”的母亲挺常见的。



但如果只看家庭里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肯定没法把故事讲下去,有矛盾就要解决矛盾,只是没想到电影解决矛盾的方法竟然是“死”。



身为“主心骨”的季佩珍被查出罹患绝症,时日无多。


接着剧情就开始以二倍速发展,矛盾开始得以缓解。


原本活在季佩珍保护下的“巨婴”们一夜长大,而且都能幡然醒悟,瞬间get到季佩珍对他们的好。



虽然我明白“死者为大”的俗话,也了解该好好珍惜余下不多的时间,但这个反转还是让我猝不及防,一下子没缓过来。


而且从根本来说,他们之间的心结并没有真正解开,只是暂时被“藏”了起来而已。


忽视了真正的矛盾,这部片子也就失去了最扣人心弦的部分。



但是,这部片子依然有让人哭的魔力。


当看到季佩珍的头发每天越掉越多,最后剃成光头的场景时...


当小美责怪母亲干涉她的感情,季佩珍解释说自己等不了时...



瞬间泪目。


在病魔面前,无所不能的母亲是如此脆弱,又如此伟大。即使是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她心里装的仍然只有家人。





掐指一算,自打年初《你好,李焕英》火了之后,有关亲情题材的电影数量与日剧增。


大家似乎都想吃这口“香饽饽”。



光是“母爱"这一题材,今年就有好几部片子。


像万茜和李庚希的《兔子暴力》,走的是妈妈像小孩,小孩保护妈妈的“错位母女”路线。



而不久前吴君如主演的《妈妈的神奇小子》,则展现了残奥会冠军背后的女人的故事。



但由于这两部都不算是特别大众的题材,成绩自然无法与《你好,李焕英》相匹敌。



再看回《关于我妈的一切》,从题材来说,它其实算是比较贴近大众贴近生活的剧情,且和《你好,李焕英》一样讲述的都是关于“死亡”的故事。


但距成为“爆款”,还差了点火候。


一是因为它太普通了,对比《你好,李焕英》有贾玲首次执导和“穿越”的噱头,这部电影只是平铺直叙地讲故事,甚至有种把家庭伦理剧搬到了大银幕的感觉。



二是因为它所传递的很多价值观已经不再是很多中国家庭的缩影了。


在以前,确实会有很多女性结婚生子后,她们的人生都是为了别人而活。



但现在就完全不是这个调调了。


这种一味选择全身心奉献的观念已经慢慢被淘汰。


时代在变,观念在变,观众的审美和品味也在变。


可影片却没变,它并没有根据时代色彩来调整,所以在观看影片的时候,这种与时代的“切割感”多少会让人有点不适。


横向对比打不过,纵向对比也挺拉胯。


为了更合观众的口味,《关于我妈的一切》在改编韩国原版时做了很多本土化的处理,改得更加温和。



比如婆婆没那么招人嫌、丈夫没那么冷漠,但改了这些人物特色之后,其实也是扼杀了该有的戏剧张力。



加上原版已经是十年前的作品了,对于母亲形象的描绘自然是那个时代的产物,现在早就不流行这一套了。


所以,这部片子对于传统母亲的刻画上过于脸谱化,仍停留在母亲要牺牲自己来成就大家的维度,观影心理自然会有落差感。


但又不得不承认,这是国产电影的通病。无论是翻拍还是改编,都只是模仿到皮毛,很难去触摸到精髓之处。




再来谈一谈演员。


其实这部电影里没有演技特别拉胯的。除了灵魂人物徐帆,像一众配角,诸如许亚军、张歆艺都是能推动剧情发展的角色。


提到许亚军,相信很多人都想起了他在《人民的名义》里扮演的祁同伟。



这次出演性格温和的丈夫,不仅一“洗”了以前留在人民心中“黑化”的腐化形象,而且看到他快要失去妻子时孤单、弱小、无助的样子,着实让人心疼。



而饰演季佩珍病友的张歆艺,把一个顽强、渴望求生的病人刻画得栩栩如生。



无论是她外表无惧死亡内心恐惧的那种洒脱和纠结的心绪,还是她在临终前对于活着的渴望与不甘心,情绪都十分到位。



就两个字,拿捏!


真的不看不知道,原来二姐也是一个被遗忘了的好演员。


至于饰演李小美的张婧仪,虽然说这次的表现并没有她在《风犬少年的天空》时那么出彩,但也算得上是踩着合格线。



最后就要讲讲这部赞颂母爱影片的灵魂人物——扮演母亲的徐帆。


老实说,刚开始看电影的时候听到徐帆讲台词特别出戏。



或许是我太“刻板印象”,没法习惯徐帆说话的语气和腔调,总觉得作为一个持家有方的成熟女性,她的形象应该是沉稳的,而不是那么娇滴滴。



但看过她真人秀或者其他采访才知道,其实徐帆私底下就是一个“小公主”。



讲话永远细言细语,不管对着谁都会以“撒娇”攻陷对方。所以只能说这是她的先天条件,难以避免。



不过老戏骨终究是老戏骨,上一秒我还在因她说话的腔调而“出戏”,下一秒就会因她的表演而“沦陷”。


比如好几场情绪高涨的戏她都成功带出了观众的眼泪。



像得知女儿原来很讨厌自己多年来的束缚时的错愕与痛心;还有大年三十时吸血弟弟前来与自己冰释前嫌;还有影片最后丈夫李文舫在海边依偎时她呢喃着无时无刻回想起她的画面...



一旦她开始演苦情戏码,我就要准备好纸巾,因为真的会忍不住共情,狠狠流泪。


于是我就在入戏和出戏的反复横跳之间看完了这部电影。


其实讲到徐帆,最先想到的还是当年她在《唐山大地震》里饰演的母亲。



至今我仍然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这一场景记忆尤深,还有多年后母亲与姐姐重逢时的那一跪,试问谁看了不觉得撕心裂肺?



想了想,感觉徐帆自《唐山大地震》后,接的几乎都是母亲的角色,像《一地鸡毛》《1942》《再见,少年》无一不是饰演母亲。



坊间也称她为“母亲专用户”,面对这一标签时,徐帆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并不惧怕也没有打算“撕”掉,相反她更乐意去做绿叶来衬托年轻人。


不畏惧后浪,甚至甘心做绿叶来衬托年轻人,这也是“老母亲”的一个典型心态。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不功不过的电影。


而我对这部电影的感受也十分矛盾,一方面它确实为了煽情而投机,可另一方面它确实能让人潸然泪下,真的让人又爱又恨。



所以也难怪电影的口碑两极分化。


感性的人看了会觉得这是不可多得的“催泪”电影,理性的人看了只觉得电影情节设置的并不合理。


但要较真来说,电影确实还欠缺了一些诚意。


无论是从故事还是从制作来说,有些地方很跳脱,而且也切割成了很多细碎的情节,让人无法串联到一起。


所以还是希望导演以及其他影视工作者可以吸取经验,精进作品。



不过作为一部以“感人到哭”为卖点来营销的电影算是成功的,它的确有让人哭的能力,是值得一看的。



撰文:罗绮薇、麦旋风

微信编辑:刘芳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