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北外滩 | 当年的浙兴菜场
▲悦读+志愿者服务队招募中,点击报名
老邻居阿宝在“邻里情”的群里发了浙兴里小菜场的视频,墙体斑驳,历经沧桑的菜场,廉颇老矣,引发邻居们一阵阵叹息。1930年由浙江兴业银行在建造浙兴里的同时所建的菜场,约定俗成称之为“浙兴菜场”。当时我们居住在溧阳路853弄瑞康里,从弄堂口出来,到斜对面的浙兴菜场也就百步之遥。
浙兴菜场是二层钢筋混凝土大楼,底层是菜场。那时的菜场哪有如今菜品丰沛?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年春节前去小菜场。为了在春节里办一桌招待亲戚的年饭,父母亲就将我和两个妹妹从暖和的被窝里拖起,顶着星光和冷飕飕的寒风急匆匆赶往小菜场。母亲用一口绍兴家乡话叮嘱我们,去迟了,手掌宽的带鱼卖脱了,只有皮带窄的小带鱼,招待客人多没有面子啊。
去小菜场是断然不能忘了带各种票证,鱼票、肉票、蛋票、豆制品票。紧俏菜的摊位前常常有小板凳、砖头、篮头、旧草帽排成的蜿蜒长队,成为我们至今挥之不去的记忆。一到菜场里铃声响起开秤,这些物品摇身一变立马都变成了一个个大活人。我至今还记得浙兴里小菜场里设有公平秤,为了避免买卖双方不必要的误会和纠葛,位于菜场醒目位置的公平秤成了顾客口中的“黑脸包公”,给购菜人校验,解除了购菜人对所购菜品份量、收款的疑问和纠纷。当时沪上报刊和电台为此大力宣扬过,这是很暖心得民心的举措。
暖心的还有小菜场在春节前隆重推出的“盆菜”。所谓“盆菜”,就是将蔬菜和少量荤菜搭配拼盆供应,如番茄搭鸡蛋、毛豆辣椒、豆腐香菇肉糜、芹菜肉丝等。盆菜一经推出就受到顾客,特别是双职工的追捧。现在流行的“新雅”“杏花楼”“吴茂兴”等速冻半成品,究其实不过是将当年的盆菜复制粘贴而来,可以说,浙兴菜场摊头琳琅满目的盆菜是名副其实的“老祖宗”。
许多外区的市民慕名来到浙兴菜场买菜,除了菜源相对丰富,很重要的原因是这里还出了一个劳动模范安根娣。记得那个春节前的星期天早上,父亲领我去菜场买菜,看见那个中年女营业员热情地和消费者打着招呼,手脚麻利地为大伙选购各色蔬菜等。围拢的人群七嘴八舌,各有诉求,那位女营业员笑盈盈地胸有成竹一一应答,眼到手到,钱货两清,脑筋是“煞煞清”,不用猜,准是业务高手。父亲告诉我,她就是多次获全国商业特级劳动模范的安根娣。当时沪上报刊、电台对她热心、耐心、贴心服务顾客作了大量报道,在周遭居民的口中是当之无愧的“民星”。
▲全国商业特级劳动模范、虹口区浙兴菜场营业员安根娣(谢伟民摄,来源网络)
溧阳路的浙兴菜场现已动迁,每次路过,透过浙兴里封堵的水泥墙,还可以看见她落寞的身影。
往期推荐
文章来源:《虹口报》2024年01月12日
作者:金洪远
讲述人:小熙
编辑:葛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