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数据透出不祥信号,通缩要来了,比通胀更糟!
干货!要点!每日总裁微摘:参考、案例、管理、健康, 读书。订阅点上面蓝字“成道总裁塾”
来源:智谷趋势,华尔街见闻
眼看央行放水,不少人担忧通胀再起,但当下的局面好像有点不对劲儿,越来越多的经济数据指向了相反的信号——通缩,比通胀更糟!
今天,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12月份的进出口数据,以美元计价:
出口同比下降4.4%,创2016年12月以来最大降幅;
进口同比下降7.6%,创2016年7月以来最大降幅。
同时也因为进口下降幅度较快,12月贸易顺差扩大到570.6亿美元,为2015年12月以来最大。
近来,各项经济指标接连出现“不及预期”的情况,现在又多了两项。
1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个月数据显示: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返回“1字头”,同比涨幅从2.2%跌至1.9%,创6个月新低。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跌入“0时代”,同比涨幅从2.7%跌至0.9%,创2年新低;
两大指数涨幅收窄的速度令人意外。具体而言, CPI的同比回落主要是因油价暴跌,直接将交通和通信项拖入负增长,-0.7%;而PPI因油价、黑色金属冶炼的价格下跌,环比出现45月以来最大跌幅,-1%。
这些迹象都在强化一个必须警惕的趋势:通缩预期正在抬头。
多数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对通货紧缩很陌生,反倒是对央行一轮轮放水带来的通货膨胀更害怕。
通胀在一天天地提醒你,你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今天不买,明天就不止这个数。今天不敢举债加杠杆赚钱,明天可能就会跑输通胀。很多时候,我们存在银行的储蓄,就因为通胀而变成实际上的负利率。
现在,形势已发生了变化,中国的工业通缩预期升温。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显示工业产品的出厂价格快速下降,表面上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带来,但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当前工业运行中的需求不足。
12月官方的制造业指数已经发出了不容忽视的信号——PMI跌破50%的荣枯线,创34个月新低。其中,新增出口订单这个领先指标还在进一步下探,这意味着什么?
这说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出口不断下降。
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走势也在印证国内内需不足的事实。
通缩,正从想象回归到现实中。它通常意味着供过于求,物价下跌,货币的购买力上升。
生活在通缩中意味着什么?
一旦形成通缩预期,消费者会攥紧手里的钱,谁也不敢花钱,道理其实是差不多的。
由于商品需求难振,会进一步加剧企业的艰难。投资活动也会消退,企业信用违约风险居高,本来应该注入到生产活动中的资本都涌向了低风险资产,进一步打击企业的融资。
所有人都感觉到挣钱越来越难,整个社会进入恶性循环
为什么央行在放水,经济却遭遇通缩?
实际上并不矛盾。中国经济靠债务融资为主,在贸易顺差正在逐步减少、房地产投资大幅放缓、消费短期内也难以大刺激下,通缩会进一步加剧偿债的压力。
央行希望能把水引导进实体经济,刺激民间的投资生产活动。定向降准一次又一次,民企纾困政策密集出台,银行也积极响应,多家大型国有银行已经下调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低到几乎无法覆盖银行资本金和违约风险的水平,但眼前的形势下,谁还敢借钱投资呢?央行放出的水只能泡在银行间,因为市场借贷需求不太大,市场也没有太多好项目能让银行投资。
问题是他们只会这个,别的不会啊!这是典型的锤子定律,如果你手上的工具只有一个锤子,你看啥都像钉子,忍不住要砸一下子。
寒风袭来,请抱紧自己!
更多精彩:
合作、入群,联系请注明
总裁校友云平台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