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一遇困难就放弃怎么破?热情又有毅力的孩子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小马君 蓝橡树 2018-09-14


孩子做事情特别容易放弃怎么办?网红教授Angela Duckworth,是“Grit(恒毅力)”最早的提出者(于2013年提出),她认为对长期目标的热情和坚持,才是促使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Angela教授的著作《恒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极能力》,刚出版就牢牢占据了美国亚马逊教育类书籍Top1,还被《福布斯》选为2016年必读商业书。


在书里,她除了阐述“恒毅力”是成功很重要的因素外,在如何培养“恒毅力”上更是有了很大突破,我知道这才是父母最想了解的部分,所以今天就试着用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话,总结一些“干货”出来。


作者:小马君;本文来源:公众号“常青藤爸爸”(ID:ivydad_ivydad)。“蓝橡树”获授权转载。

........................................


坚持≠恒毅力,

恒毅力是看不到希望依然选择坚持

以前,我一直以为“恒毅力”和“坚持”是一件事情,其实不然。


“恒毅力”指的是你有一个清晰的“长远目标”,并且一直保持高度的热情去实现这个目标,即使当下不断遭遇失败,并且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但你依然选择相信最终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这跟坚持的区别是,恒毅力强调的是如果你是看到希望再努力——这没什么的,难的是当你看不到任何成功迹象的时候,依然对这个目标报以高度的热情和坚持。


当我彻底理解这个概念的时候还是感受到了震撼。比如一个有“恒毅力”的孩子,并不需要你在他身边不断地鼓励他说,“你再努力一下,就可以拼好了。”而是那个你盯了半天,觉得他根本不可能拼得出,想要帮他收玩具时依然不让你管,一定要拼完才肯罢休的孩子。


这股“倔劲儿”才是决定他未来是否成功的关键。Duckworth发现“恒毅力”比智商更能预测这个孩子未来的成功,好消息是,这项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孩子心中的偶像,是最好的“恒毅力”培养助手


Duckworth认为孩子是否有“恒毅力”去完成一件任务与他是否被引导从一个“抽象的人物”来思考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


比如给5岁孩子一只碗,里面掺杂着红豆和绿豆,让他把两种豆子分开盛在不同碗里,如果无聊了可以玩一会儿iPad(几乎是全天下孩子们最喜欢的东西)。


然后研究者开始观察孩子的反应,刚开始孩子都会很兴奋地挑豆子,但很快就会进入一个无聊和纠结的状态,眼睛就瞄向了iPad。


这时候,成人与孩子预设有三种不同的沟通方式:


第一种,成人会对孩子说,“你可以问问自己,我做的够努力了吗?”


第二种,成人用第三人称和孩子沟通,比如“小红做的够努力了吗?”


第三种,成人会把孩子引导到一个超级英雄上,首先成人会问,“你最喜欢的超级英雄是什么呀?”孩子可能会说,“我喜欢蝙蝠侠!”接着成人可以拍拍孩子说,“小蝙蝠侠,你觉得你够努力吗?”


让人非常惊喜的是,当孩子被引导从“超级英雄”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会坚持继续分豆子,而很少选择放弃去玩iPad。


为什么会这样?Duckworth在分析时指出,如果没有引导,孩子就很容易从自己的视角思考问题,这时能想到的就是那些痛苦,为了快速消除这些痛苦,他们会想办法,比如玩iPad。


可是当孩子被引导到从“超级英雄”的角度来思考时,他们会暂时忘记自己已经坚持了这么久的痛苦,和iPad可能带来的愉悦感,而是把全部的思考重心放在了“超级英雄”的特质上。他们会想到超级英雄身上那些坚持,不放弃的品质,希望自己也能和心中的偶像一样,于是就会选择坚持去完成任务。


其实孩子刚开始对所有事情都是有兴趣的,大部分的老师在开始阶段也一定会想尽办法让孩子感觉到好玩,有趣。可是从产生兴趣到技能培养一定会经过一个漫长的“重复”与“练习”的过程,讨厌它是人之天性。如果你想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可以多引导他们从“超级英雄”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只让他们反思自己是否已经尽力,这样也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历过“无聊”,

才知道兴趣是不是选错了


今天喜欢小提琴,明天要去学滑冰,后天又想学踢球。很多父母抱怨,自家的孩子总是三心二意,干啥都没长性。这其实特别正常,但是我不建议父母马上同意让孩子放弃,至少需要他经历“重复的无聊感”。


Duckworth反复强调,一个人如果要有恒毅力,关键是找到一个“对”的兴趣。言外之意,大部分你认为的兴趣,最终都是错的,如何分辨对错,就必须让孩子经历“无聊感”。


比如孩子吵着要学小提琴,你就应该和他沟通好:“刚开始学是很开心的,中间肯定会有重复和无聊的过程,但是你需要坚持,眼看僵尸就要吃掉自己了,小喷菇也依然不放弃继续朝它喷啊喷的是不是。只有当孩子经历了无聊,也选择了坚持,你们仍觉得这不是一个“对”的兴趣的时候,才可以放弃。


如果没有经历“无聊重复”,光让孩子尝到入门的甜头就同意他放弃,那就等于放弃了一次验证兴趣是否合适的机会,这和一开始就什么都不学没有区别。


当然父母也不应该走另外一个极端,一条路走到黑。大部分孩子一开始的兴趣都是不合适的,他要尝试很久才能发现那件他愿意投入一辈子激情的事情,因此请容许他一开始选错“兴趣”。



正确的“刻意练习”,才能帮助孩子成为高手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Anders Ericsson一直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如何获得杰出表现,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他说天才都是“训练”出来的,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这对父母们有什么提示呢?


  • 只设定一个特别具体的小目标


比如你发现,孩子在做数学题的时候经常忘记“先乘除后加减”这个概念。那么你就可以找一些专项题目来让他练习巩固,注意,这个目标的设定一定是针对孩子的某个具体的弱点,不能是一个泛泛而谈没有针对性的目标,或者涵盖孩子已经掌握的知识点。


  • 给孩子具体反馈,直至达到小目标


孩子在练习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很多反馈,告诉他你最直观的感受及建议,直到他能独立达到预先设定的小目标,那么这项“刻意练习”就结束了,可以重新再定制一个新的“小目标”。


“刻意练习”可以帮助孩子把一个特别长的目标精细化,准确化,让他们有具体的方法去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从而变得更加有毅力,不愿意放弃。


“目的感”越强,孩子的恒毅力也就越强


有的孩子遇到难题不肯思考直接就放弃了,他们往往还伴随还着一个疑问是“为什么要读书?”其实这种没有恒毅力的背后是“目的感”的缺失。


以前孩子读书那么拼,因为目的特别明确,只有上大学这一条出路可以改变命运,当“目的感”越强烈的时候,孩子的“恒毅力”就会越强。而现在,行行出状元,如果依旧老生常谈“只有考上重点大学才能出人头地”,谁信啊!


所以,现在的父母要做的,首先是帮助孩子找到一个“兴趣”,再从这个兴趣出发去寻找合适的目的感。


就算孩子只有一个“打游戏”的兴趣也无妨,你和他说,现在“电竞”也是有职业化出路的,你可以自己去调查到底怎样才能在这个行业成功?是否有文化水平的要求?进入专业的训练队伍对于文凭和语言是否有要求?让他自己带着兴趣找到合适的“目的感”,才能重新构建他的热情,从而建立起“恒毅力”。



事实胜于雄辩,

分享自己通过恒毅力改变现状的故事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通过努力改变结果的正能量故事,千万不要吝啬和你的孩子分享。你需要让他们拥有成长性思维,相信通过努力一定可以改变现状,并且想尽办法让他们展现自己的努力。


可能很多人已经看过了Duckworth教授在TED上关于“恒毅力”的演讲,却很少知道这次演讲背后的故事吧——


当时TED制作人Juliet先找到Duckworth邀请她去演讲,Duckworth非常开心。可是紧接着,Juliet告诉Duckworth, 他们会有一个视频会议,需要Duckworth预演一遍,然后给她演讲内容提一些修改的建议。


网红教授听了一脸懵,“什么?我的专业领域需要你来给我提建议?”


几天后,Juliet与Chris一起听Duckworth的演讲,很是不满,发了一顿牢骚。他们说Duckworth用了太多专业词汇,幻灯片也很杂乱,例子都听不懂,思路也不清晰。


Duckworth心里也很不爽,到底要不要吸取大佬的建议?最后她是这样说服自己的:大佬们对于恒毅力肯定没有我了解,但他们对于如何给观众讲故事一定比我专业,我要逼迫自己相信他们的建议。


紧接着她就重新写了演讲稿,并在两个女儿面前练习。女儿说,“妈妈,你为什么每一次都要说嗯,啊这些语气词呢?这太容易打断我的注意力。”另外一个女儿说,“妈妈,你紧张的时候可不可以不咬嘴唇?”


Duckworth根据女儿的意见,再一次修改演讲稿,并且反复练习。最后一天,当她站在舞台上演讲的时候,那种自然与自信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几乎不会有人察觉到她所经历的一切。


相信这段经历也会让她的女儿明白,自己的母亲就是“恒毅力”最好的实践者,并且她成功了。


Duckworth TED演讲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x0349sd6078


常青藤爸爸,该公号由耶鲁大学毕业、在世界顶级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运营,旨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意犹未尽



开学了, 请告诉孩子: 天才来自刻意练习, 苦练中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

被“稳定”祸害的父母, 正逼孩子丧失人生可能性

中学生必背古诗文翻5倍!公然和“减负”对着干, 黄玉峰为何却说“改得好”?


你可能会错过橡树君之前的推送,戳文末“阅读原文”可以查看完整列表。


........................................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

  • 全国各省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310

  • 学龄前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5

  • 小学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6

  • 初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28

  • 高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