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贫富家庭的孩子不仅相差了3千万词汇, 还有家长和他们说话的方式

蓝橡树 2019-06-02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詹姆斯·赫克曼曾说,“家庭出生是美国社会不平等的最大来源。”他还提出,减少社会不平等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儿童发展上投资,越早越好。


许多父母已经知道,和孩子说话有利于他们的大脑发育。但麻省理工学院的最新研究发现:和说话内容长短相比,父母和孩子说话的方式对孩子大脑发育具有魔力般的作用,对孩子一生都有影响。


其实,真正的起跑线并不是用花里胡哨的高科技产品堆砌的,而存在于你和孩子之间温情而密集的交谈中。


本文来源: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ID:steamforkids)。“蓝橡树”获授权转载。作者:MIT等,编译:七君。


........................................


3千万词汇的贫富差距


1995年,在一项著名的经典研究中,人类发展学家 Betty Hart 和 Todd Risley 追踪了堪萨斯城的42户有孩子的家庭。他们从这些孩子9个月大开始跟踪观察了他们2年半,记录了这些家庭的对话。


他们发现:来自富裕家庭的儿童在3岁时听到的词汇比贫困家庭的儿童多3千万个。这3千万单词数量的差距能够有效预测一个孩子在9岁时的成绩好坏。


Hart 和 Risley 说,“到了学龄时,不同孩子之间能力的差距是巨大的,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家长越晚培养孩子,差距就越难弥补。”他们认为,“3千万词汇的差异”就是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贫富分化的起点,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影响。


Hart 和 Risley 的研究中,低中高三种收入水平的家庭的累积词汇量

(纵轴为累积词汇量/百万;横轴为儿童年龄/月)


后来的大量的研究指出: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的标准化测试成绩落后于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他们的大脑结构也有差异。


例如,2015年,MIT的脑神经科学教授 John Gabrieli 的团队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扫描了58个12-13岁中学生的大脑后发现: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儿童的大脑结构有显著差异,富裕家庭的中学生的和视觉感知以及信息储存相关的脑皮层更厚,同时他们的标准化测试成绩也更好。这项研究发表在顶级心理学期刊《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上。


“3千万词汇差异”的贫富差距研究在西方世界掀起了巨大的反响,并引领了一股语言早教的商业风潮。基于这项研究,各种软件和 APP 被开发出来,许多家长也满心以为,只要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们多听多看这些高科技产品,孩子的大脑发育就不会落后。可是,这种让科技来替代父母育儿的方法忽略了儿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交互。


能够塑造儿童大脑的,不是你给他们读了多少书、给他们认了多少识字卡片、给他们听了多少音频,而是你是否和孩子有交流。


电影《如父如子》剧照


交流次数的贫富差距


在今年初发表在《心理科学》上的一项研究中,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认知科学家给一些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4-6岁的儿童佩戴了记录家庭对话的录音设备,这些孩子佩戴了记录设备2天,除了睡觉以外都要戴着。


研究者们分析了每个孩子听到的单词数量、自己说的单词数量,以及他们和父母对话的次数。接着,研究者使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他们的大脑进行了扫描。


这项研究发现:不管父母是否有钱,和孩子你来我往的对话才是儿童大脑发育和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


具体来说,在听到的词语数量、自己说的单词数量,和父母对话次数3个指标中,对话次数最能有效预测儿童的语言水平(包括词汇量、语法和言语推理),以及布罗卡氏区的活跃程度(在听别人说话和自己说话时,布洛卡氏区比较活跃)。


在这项研究之前,还没有人发现词汇量的差距会影响大脑的工作情况。这项研究的作者之一 Gabrieli 教授表示,“我们的研究首次发现家庭对话和儿童的大脑发育有关。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对儿童大脑生理发育的影响就像魔法一般。”


这项研究也再次证实了贫富家庭之间的词汇量以及交流量的差距:富裕家庭的孩子平均比贫困家庭的孩子听到了更多单词,也有更多的家庭交流。


Gabrieli 表示,“经济水平更高的家庭的亲子语言交互更多。”不过,那些虽然贫困,但是父母常常和自己叽叽喳喳聊天的儿童的语言能力和大脑活动和富裕家庭的儿童相当。这说明父母和孩子的交流能抵消家庭经济状况不良带来的影响。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哈佛大学的认知神经学家 Rachel Romeo 表示,“许多人知道3千万单词差距的理论,也想让孩子弥补这个差距,但他们仅仅单方面地对孩子说话,或是让孩子看电视。我们的大脑扫描研究说明,语言的交互对于神经元来说有多么重要。”


美国德拉瓦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的教育学教授 Roberta Golinkoff 也赞同他们的观点:“你可以一直不停地对孩子说话,但如果你没有和孩子展开对话,没有关注孩子,你就没有真正地给予他们所需要的技能。”



机器不能教导儿童,只有人类才可以


麻省理工学院的这项新研究也验证了儿童发展领域的一个主流理论——儿童是社会学习者,和自己依恋的成年人的交互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儿童教育领域的权威教授凯西·赫希-帕西克(Kathy Hirsh-Pasek)说,“从很小开始,我们就通过别人来学习。”这一点在一系列的经典实验中得到了证实。


2003年,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被引用超过1000次的研究中,华盛顿大学的学习及脑科学中心主任 Patricia Kuhl 和同事曾让一些6个月-1岁的幼儿学习汉语。


其中一些孩子是跟着老师学习,一些孩子通过观看电脑屏幕上的录像学习,而另一些孩子则是听录音学习。结果,只有那些和真人学习的孩子学会了汉语,而其他2组孩子均不能掌握学习的内容。


Pasek 后来的一系列研究发现:想要让孩子能通过屏幕学到知识的话,那么屏幕里的那个人必须要能够回应自己;如果只是给孩子放事先录制好的视频,那么效果就会很差。


换句话说,对小孩子来说看视频学习是没有用的,要让孩子能学得进去,教学工具必须要有和教师聊天和互动的功能,“机器无法成为同伴,它不具有社会属性。虽然机器可以和人交互,但是它们不会适应交流的对象。”Hirsh-Pasek这样认为



和孩子交流的正确姿势:你来我往


麻省理工学院的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 Romeo 和 Gabrieli 都认为,不管家庭收入如何,多和孩子对话和交流,对他们的大脑非常有好处,“最关键的不仅仅是和孩子说话,而是和孩子对话。不仅仅要给孩子的大脑输入语言,还要使他们的大脑参与人际沟通。”


Romeo 表示,“从我们的研究来看,家长说了多少个单词对于儿童大脑发育来说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对话的数量。”实际上,家长甚至应该减少发言的频率,多让孩子讲话或发表他们的观点。


Gabrieli 建议家长采用被神经科学家命名为“serve and return”(你来我往)的方法——当儿童望着大人、向大人提问,或是发出声音(咯咯笑)的时候,大人要带着有爱的眼神看着孩子,或者发出有爱的声音,同时回应孩子的问题。你来我往这种互动方式能够改变大脑结构,对儿童的大脑发育非常关键。


当小孩子说话、打手势,或者哭闹时,如果大人用有爱的眼神、语言或拥抱回应,那么儿童大脑中和交流以及社会能力相关的神经元连接就会得到强化。如果孩子的监护人对儿童发出的信号和需求很敏感,那么一个良好的“你来我往”环境就能建立起来。


反之,如果成年人对儿童不闻不问、答非所问,那么这将损害他们的大脑发育。如果监护人对儿童的反馈时有时无、牛头不对马嘴,或者根本不反馈,那么儿童大脑相应脑区的发育就会受阻。另外,如果监护人不能和孩子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儿童的大脑甚至会受到二次打击,产生有害的应激反应和压力激素。


此外,哈佛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指出,多年的研究并没有发现什么视频啊、录音啊对幼儿大脑的影响可以和成年人的照顾和教育相当。虽然很多商家宣传他们昂贵的玩具可以提升儿童的心智发展水平,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科学依据。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詹姆斯·赫克曼(James Heckman)曾说,“家庭出生是美国社会不平等的最大来源。”这句话放在许多国家都适用。赫克曼提出,减少社会不平等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儿童发展上投资,越早越好。


真正的起跑线并不是用花里胡哨的高科技产品堆砌的,而存在于你和孩子之间温情而密集的交谈中。



意犹未尽



无规矩, 不自由: 美国学校这样教育“熊孩子”

孩子一遇困难就放弃怎么破?热情又有毅力的孩子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在美国每天有超过3个男孩选择自杀, 因为他们被逼着“像个男人”


你可能会错过橡树君之前的推送,戳文末“阅读原文”可以查看完整列表。


........................................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

  • 全国各省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310

  • 学龄前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5

  • 小学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6

  • 初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28

  • 高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