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郎恩鸽:怀揣冰雪梦 一心迎冬奥

韩文苑 北京青年周刊 2020-09-18


这是一支脱胎于农民、立足于延庆,致力于推广普及冰雪运动的公益志愿服务性质队伍,也是延庆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补齐我国冰雪运动的普及程度和竞技水平的短板,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具体体现。这支冬奥冰雪休闲小镇上土生土长的冰雪运动先行军,用自己的努力展现着北京风采,也带动更多农民吃上“冰雪运动饭”。我们采访了滑雪队的队长、创始人郎恩鸽,发现这是一段人与城市共同成长的故事。
 
 
以“冰雪”为生
 
 
在我们的印象中,农民似乎以“土地”为生。但郎恩鸽不是大众以为的那种农民,他以“冰雪”为生。他的家乡——张山营镇田宋营村(位于延庆区西北部),因为北靠燕山群峰,这里拥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全北京最早使用人工造雪技术的大型滑雪场石京龙滑雪场就建成于此。冬季,这里冰雪封山,很是好看。
 
事实上,郎恩鸽就读的小学就在石京龙滑雪场附近,对他来说,滑雪是无师自通的技巧,是他童年重要的乐趣来源,也是这段美妙故事的开始。
 
职高毕业,在一段短暂的北漂经历之后,郎恩鸽回到延庆,成为当地一名协管员,同时打理着家中的6亩玉米地。但田宋营村地势低洼、下雨易涝,玉米收成不佳,为贴补家用,郎恩鸽想到了养羊。
 
2014年,他花费1万多元购买了十余只绵羊,正式成为一名“羊倌”,从零开始,学习放羊、给羊接生、喂药、打针等技能。加上后来购入的几批羊,两年之后,羊群数量增加到300多只。
 
羊群带来了收入,却成了村里的难题。因为没有地方盖羊圈,郎恩鸽的300只羊实际上处于散养状态,走到哪儿啃到哪儿,还留下许多粪便。由于放羊造成环境污染,村里、镇里的领导也多次找他谈话,劝他另谋生计。
 
2015年,中国申办冬奥会成功。张山营镇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三大赛区之一,负责高山滑雪、雪车雪橇等项目的举办。因为冰雪赛事,这个在当时还没有多少人知道的地方,一下子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延庆上下开始全力筹备着,开展系列活动,加大力度封山育林、保护生态。郎恩鸽就在这个过程中突然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一想到几年后,家乡就要变成一个美丽的冬奥冰雪小镇,他狠了狠心,把羊全卖了。
 
卖羊亏了不少钱,也令他失去了一份收入来源。说实话,这让他很心疼,但在他作为表率,第一个把羊卖掉之后,其他养羊的村民也陆续都把自家羊卖了,郎恩鸽宽慰自己,也算为家乡筹办冬奥会作出了一点小小贡献。
 

2016年冬天,和往年一样,郎恩鸽和朋友们相约去滑雪,看到几支滑雪队正在场内训练,郎恩鸽感到十分羡慕,他突然有了个想法——冬奥会就在家门口举办,是该干点儿什么了。他对朋友说:“咱们成立个滑雪队吧,这样把爱好变成职业,把滑雪技能传授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爱上滑雪。”
 
对于郎恩鸽的想法,朋友们都表示赞成。他们从小就在雪场里摸爬滚打,对于冰雪运动深深热爱,滑雪水平虽不能和专业运动员比,但在朋友圈里都是响当当的,不过,他们没想到,这个决定还得到了张山营镇政府的支持。
 
申办冬奥时,北京提出了“三亿人参与冰雪”的目标,这对发展冰雪项目既是要求,又是机遇。完成这一目标,需要完善冰雪运动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夯实冰雪运动“金字塔”底座,每一条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农民滑雪队正式成立
 
 
2017年7月11日,延庆海坨农民滑雪队正式成立,首批18名队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都来自附近的各个村庄,职业也是五花八门,有司机,有焊工,有打工者,有农民,还有公务员,但雪龄都在10年以上。张山营镇政府为他们配备了滑雪装备。其中,延庆综治办工作人员郎恩鸽任队长,张明硕任教练,池双庆负责安全工作,赵龙负责外宣、中小学生培训,孙颖负责广告对接等事务。
 
周三晚七点到九点是海坨农民滑雪队固定的训练时间。每至此时,队员们都要来八达岭国际会展中心的运动场馆内,在室内模拟滑雪机上练习。郎恩鸽说,队员们平时都有工作,只能抽出业余时间来参训。
 
党的十九大提出,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为郎恩鸽带领队员们向冰雪产业就业转移展现了新的希望。滑雪队成立后,郎恩鸽积极对接镇区两级党委政府,为队伍争取专业滑雪培训机会,帮助队员提高滑雪技能水平。
 
2017年12月,在延庆区委组织部和区体育局的支持下,队员们在万科石京龙接受了第一次专业滑雪技术培训,来自瑞士的专业滑雪教练亲自教授队员们如何培训初学者滑雪。
 
纸上得来终觉浅,与瑞士教练接触的15天无疑是一段重要经历。郎恩鸽感慨,国内国外针对初学者的培训真的有差别。国内教练更习惯于教授动作,也更多通过口头语言,去讲解一个动作该怎么做,有时会很难理解,但是瑞士的教练们就擅长寓教于乐,同样是教授小孩子,他们就乐意创造一个个小游戏,把知识点融在玩耍的过程里。“他们并不是就为了把这个动作教会而去教学,他们可能会通过肢体语言、表情和眼神,让孩子觉得,爱上这项运动更重要。”
 
但这场培训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从培训者转为受培训者,郎恩鸽更切身地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就是彼此尊重,在培训别人时,端正的态度最为重要。
 
其实最初,当听说这是一支由农民组成的队伍时,教练们曾隐隐担心过培训难度会太高,“他们就觉得我们的滑雪技能是最初级的,结果他们没想到培训的时候还比较轻松。”
 
虽然这次培训节奏紧张、强度大,大家都格外珍惜这次机会,有的队员发高烧也不请假。农民滑雪队的时间观念、纪律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教练们的一致肯定。最终,11名队员都顺利通过考试,取得了瑞士国家职业滑雪指导员证书。
 
2017年,郎恩鸽在滑雪队训练,被记者抓拍的滑雪照

学以致用。拿证的第二天,郎恩鸽就带着队员们走进了张山营镇姚家营中心小学,为孩子们讲解安全知识、雪板使用技巧等,为他们上冰上雪打下基础。他内心拥有美好的愿景——冰与雪从小就是他们生活乐趣的来源。往年,每到冬季,郎恩鸽隔三差五就会到雪场滑雪,他说,“拿着滑雪板在雪场上滑一天不吃不喝也不会觉得累。”两岁半的儿子受郎恩鸽的影响,也喜欢滑雪,经常模仿滑雪的动作,只要穿上郎恩鸽大大的雪鞋就特别开心。现在,郎恩鸽希望冰雪运动能够感染到更多的人。
 

从山沟走向国际
 
 
从2017-2018雪季开始,农民滑雪队先后走进张山营镇三所学校,为中小学生义务讲授滑雪基础知识,还带领全镇100多名中青年农民走进滑雪场从零开始学滑雪,同时帮助蓝天救援队、医疗救援服务等志愿者团体提高滑雪技能。
 
农民也能成为国际教练,这个消息很快在村镇里传开,不少人开始自发申请加入队伍。在张山营镇政府的支持下,滑雪队开始进行免费的滑雪培训,前来报名的农民非常多,首期训练营就有50余名普通农民参加培训。
 
培训是义务性质的,是大家完成本职工作后自愿加班加点的选择。有些队员住得远,来回滑雪场需要很长时间,一培训就是早出晚归;相比平时,周末来接受培训的人会更多,有时忙起来,一天只顾得上吃一顿饭;队员们几乎不休息地在冰场上教人上冰上雪,冬天天气寒冷,但滑雪服里,他们的衣服一直被汗水浸湿着。
 
不管需要克服什么困难,队员们的积极性都特别高,大家没有一句怨言。他们深入延庆区各个志愿者团队,普及滑雪知识和安全知识。
 
不到三个月时间,延庆海坨农民滑雪队累计培训学员就达5000余人次。同时,滑雪队也在发展,队员数量从18人增加到30人,覆盖张山营镇、八达岭镇、旧县镇、香营乡等多个乡镇。
 
2018年3月,在延庆区和吉林市的协调下,郎恩鸽率领延庆海坨农民滑雪队集体前往吉林市万科松花湖滑雪场参加培训。
 
在这次培训中,他们不仅提升了滑雪运动水平,还第一次接触到了专业的滑雪场各项技术工种。从吉林回来的郎恩鸽决定组织队员积极参加各类滑雪场专业技术培训,更坚定了他争取成为全区农民向冰雪产业方向转移就业的带头人的目标。
 
2017-2018雪季,区委区政府、区体育局、张山营镇组织去吉林学习竞技滑雪,体验驾驶压雪车、造雪,学习修理雪板等

2018年5月,北京延庆区启动了“服务冬奥世园,促进绿色发展”大培训活动,计划在5年内培训10万人次,为服务冬奥会、世园会提供人才保障。郎恩鸽敏锐地捕捉到这次机会,他组织滑雪队积极参与培训活动,用实际行动,真正成为全区农民向冰雪产业转移就业的带头人。
 
2019年4月30日上午,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作为第三十三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郎恩鸽受邀参加了纪念大会,得以近距离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
 
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郎恩鸽作为观礼嘉宾,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讲话,观看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这成为他人生新晋的高光时刻。
 
2022年冬奥会即将来临,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郎恩鸽带领的滑雪队又有了新目标,那就是学以致用,服务冬奥会,并完成从业余到专业的转型,从山沟走向国际,向世界展现新时代农民的风采。郎恩鸽说,他们现在正组织队员每周学习冬奥和滑雪专业英语,为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搭桥。


 
Q -《北京青年》周刊
A - 郎恩鸽
 
 
Q 描述一下你滑雪时的感觉。
A 让我在雪场上滑一整天,不吃不喝也不会觉得累,跟大家在一起训练和玩,一直挺开心的。
 
Q 你们义务培训了许多人,你觉得大众对于滑雪运动最大的误解是什么?
A 有些家长会盲目地让孩子去学习竞技滑雪,有时候,孩子的身体素质可能真不行,但家长就认为这是一项能够训练出来的技能。其实不能盲目地学,要理智判断、理智进行选择。
 
Q 有没有人对你说过“觉得你现在做的事情很有意义”这种话?
A 有,好多人都说过。我经常去宣讲,很多社区的居民、孩子,都会说这件事,说特别羡慕我们能参与冬奥会,还能经常滑雪,这对于他们是挺遥远的事情。
 
Q 所以,你是能很真切地体会到冰雪运动和志愿服务的荣誉感和参与感的?
A 每次给志愿者培训的时候,从开始到结束,大家都学习到很多知识,他们从不会到会,这个转变会让每个志愿者都很开心。看着他们每天不知疲倦地练习,我们虽然付出了很多,就也并不觉得累了。还有就是设想一下未来,如果我们队员真的能去为冬奥会服务,这个老了之后给孩子们讲也会感到很自豪吧。
 
Q 现阶段,滑雪对你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A 我觉得大家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积极参与进去,把全民健身一直推广下去,而且马上冬奥会就要开了,希望能在冬奥会上做一些事情。
 
Q 你感觉目前在国内推行冰雪运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A 对于咱们大众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啦,真正走到雪场上去体验和学习,对外的交流还是很重要的。
 
 
我们脚踏实地,一定会超越很多国家
 
 
Q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你是怎样见证的?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A 我今年30岁了,从我小时候一直到现在国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我们的环境,还有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感觉我们国家和人民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在走,我们脚踏实地,一定会超越很多国家。
 
Q 说一件在你记忆中,与祖国息息相关的、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事。
A 2015年的7月31日,就是中国申冬奥成功的那一天,当时宣布是中国,北京和张家口将有资格举办这一届冬奥会,这件事令我印象特别深刻。2022年北京举办的冬奥会中有三个项目是在我们张山营举办,到时,我们会迎来全国各地的朋友,还能向许多外国友人展示我们张山营镇的新农村变化。
 
Q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你的祝福是什么?
A 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越来越强大。10月1日,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观看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使我深受鼓舞、热血沸腾。在盛大的阅兵式现场,一个经历千锤百炼日益强盛的大国气势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倍感骄傲自豪。我为祖国的强盛倍感幸福,内心情不自禁地高呼: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表达的是空前的民族自豪感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表达的是中国人民走向复兴之路的自信和决心。
 
Q “祖国”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A 祖国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大家庭。
 
Q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都是追梦人,你的中国梦是什么?
A 我的中国梦就是做好自己,服务好2022年冬奥会,能够参与进去,多服务,多奉献。
 
Q 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你是怎样理解“追梦”的?
A 我认为“追梦”就是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做一个有梦想的人。像我们就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滑雪技术,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建设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Q 在“追梦”的道路上你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A 我最难忘的还是我们滑雪队的事。2017年7月11日,我们的滑雪队成立了。
至今为止我们的队伍都很团结,做了很多志愿者服务,两个雪季培训志愿者达到6500人次,同时我还参加了很多场宣讲活动,把我们延庆张山营的变化展示给了许多人。
 
Q 在你追梦的过程中,你认为激励你的是什么?是什么让你走向成功?
A 我觉得激励我的第一是我的队员,第二是冬奥会给我们这次机会,争取在2022年冬奥会上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的这个念头,让我们能够聚在一起,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用,克服所有困难。
 
Q 面对追梦道路上的困难,你是怎样应对挑战的?
A 困难肯定是有的,我们更愿意把困难当作动力,齐心协力,去完成自己的任务。
 
Q 当你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定成绩时,你对荣誉感和自豪感有什么体会?
A 自豪感是来自于我们延庆张山营马上就要迎来冬奥会。与此同时,2019年的世园会在北京举办,这场盛宴吸引大量的外国友人来到延庆,看到了我们的人居环境、城市街道还有百姓的生活都是特别舒服的。但我觉得不论如何,都要求我们自身首先去掌握很多东西,提高自身的涵养和技术,保持谦虚,努力进步,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因为我是北京延庆海坨农民滑雪队队长,因为是农民,我才有机会到现场观礼,才有机会赢得五四青年奖章的荣誉。今后,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北京延庆海坨农民滑雪队带好。为家乡,为冬奥做出我们的贡献。


文、编辑  韩文苑
摄影  解飞
资料图片  郎恩鸽
图片编辑  刘艺琳  


识别二维码
下载“北京头条”APP


“让现在告诉未来”



相关阅读 & 近期热点


曹舒慈:足尖撑世界 青春吐芳华


刘保献:忠诚守护“北京蓝”

陈皓:联合国里新青年


亓昊楠陈杨夫妇:宅在故宫修文物


谭正岩:不忘初心是根骨 甘做国粹传承人


中国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天宫二号总体主任设计师柏林厚:

我追寻的航天梦 就是我的中国梦



点击以下封面图,一键下单新刊 
「 2019年10月10日   艾敬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