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旅游队”+“爱国哨”套餐说再见吧
新一届中国男篮参加的5场NBA夏季联赛,以1胜4负的战绩而告结束。从首战以41分惨败而遭遇不少球迷的声讨,到之后的比赛状态渐入佳境,其中更是击败对手黄蜂队、时隔12年再度获得夏季联赛的胜利。纵观整个赛事的表现,中国男篮获得的评价也经历了一个由贬到褒,最后回归平静的过程。
从比赛过程来看,男篮此次参加夏季联赛的表现见仁见智,毕竟这次展现的并非中国队的全部实力——除了老将易建联因伤缺席外,王哲林、丁彦雨航、郭艾伦这几大主力均有或多或少的轮休,主帅李楠的目的仍然是人员考察,尝试不同方式的球员组合,因此这支男篮依然属于“半遮半掩”的姿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次男篮出征夏季联赛所费成本不小。中国男篮一行是于6月29日启程前往美国的,先在波特兰进行集训和教学赛,之后飞赴拉斯维加斯参加NBA夏季联赛,球队在海外停留的时间将有20天左右。
那么既然本届男篮的目标是在本土举行的男篮世界杯赛,那么为何要球队又非要劳师以远前往美国打夏季联赛?而姚明又为何非要争取机会,将中国队参加美国NBA夏季联赛办成男篮的制度呢?
爱国哨+水货对手:尴尬的国内热身
如果单从成本的角度考虑算一笔经济账,男篮留在国内参加系列热身赛的收益无疑是最高的。除了长途旅行而产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大幅度降低以外,男篮在国内热身还可以起到巡回表演的目的。根据惯例,中国队在国内举行热身赛的地点,大部分会选择那些没有CBA球队的非一线城市,在当地起到推广篮球影响力的作用。由于举办地平时很少能看到如此高水平的篮球赛事,市场上往往是一票难求,由此可以为赛事主办方带来一笔不菲的票房收入。
过去几年男篮的热身赛正是以这种形式为主。像今年6月来华与中国队进行热身的澳大利亚NBL联队,他们已经是连续第四年在这个时间段来此与中国队展开系列赛,每年7-8月固定举办的斯坦科维奇杯赛,也是在国内举行避免中国男篮的长途跋涉。此外,中国队坐镇国内的比赛对手还包括来自其他大洲的球队,如伊朗国家队和安哥拉国家队等等。
以上这一系列比赛在国内举办,尽管从经济角度特别是篮球市场的开发方面收效显著,但比赛本身对于男篮的帮助却是极其有限的,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队坐镇主场之利,对手在开始阶段难以展现出良好的竞技状态。以对阵澳大利亚NBL联队为例,双方基本是每年固定连打3场,比赛周期在一周以内。由于对方是远道而来,需要时间和场地方面的适应调整,因此往往在第一场比赛中全面落于下风、甚至将不理想的状态延续到第二场,只有第三场才真正发力。如此一来,真刀真枪有质量的热身赛只剩下一场或者一场半,对男篮的锻炼价值显然是大打折扣。
第二,主场作战裁判的倾向性问题不可避免。由于这些热身赛在国内举办,就地取材的原则下只能由国内裁判进行执法,这样在吹罚尺度上难免就会朝着对中国队有利的方向倾斜。尤其是在一些比分焦灼、最后关头决胜的赛事中,裁判的争议吹罚绝大多数令中国队获利。有个别场次裁判的吹罚倾向性甚至直接左右了战局,连部分中国球迷都看不下去,讽刺其为“爱国哨”。中国男篮一旦适应了这样的吹罚尺度,当他们走出国门参加中立场地举办的国际比赛时,往往会因为来不及调整而吃亏不小。
即便从纯功利的角度来看,国内热身赛“爱国哨”的泛滥对中国队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与国际足联的赛事组织体系不同,国际篮联并未对任何热身赛、友谊赛设置类似于足球中“国际A级赛事”的概念,也就是说除了国际篮联及其下属的各大洲篮联组织的正式赛事以外,男篮所参加的热身赛一律无法产生FIBA积分,无论输赢多少都不会对FIBA世界排名产生任何影响。因此,热身赛的意义就本该在于最大限度模拟可能碰到的各式困难,暴露问题争取在之后的训练和比赛中加以改进,而不是为了虚无缥缈的“面子”去赢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男篮呆在国内参加大量热身赛,最严重的问题还不在于以上两点,而是邀请参赛的对手质量得不到保障。仅以近几年男篮的热身赛为例——2016年6月,中国队与美国职业联队连战3场,以81-77、83-80、84-75取得三战三捷,但对手没有任何一名知名球星押阵,不过是一支追求商业目的的“杂牌军”,其阵容成色可想而知。
2017年6月男篮蓝队代表中国参加“金砖国家”运动会,之前所赢下的两个对手印度和南非均属于国际篮坛的“第三世界”,实力原本就远弱于中国队;冠亚军决赛对手俄罗斯,则由VTB联赛球队轮换成员组成,其中包括俄罗斯U20国青队的4名主力,如此稍具成色的球队已是男篮蓝队这一年热身碰上的最强对手了。
2018年7月下旬来华的斯洛文尼亚队,对方的阵容全部由其国内联赛球员构成,非但没有大牌“海归”德拉季奇、东契奇等人坐镇,甚至缺少斯洛文尼亚联赛顶级强队的主力球员,充其量是一支斯洛文尼亚2.5队或3队;7月28日男篮红队迎战的对手塞尔维亚,球员多数来自于其国内联赛,另有3人分别来自男篮意甲、西甲、希甲联赛,只有核心大将乔科维奇出战过之前的男篮世界杯欧洲区预赛,最多也就是一支2队;7月29日男篮红队再战乌克兰,对手由其国内联赛和斯洛文尼亚等国联赛球员组成,成色更逊于塞尔维亚队。
至于近几年与男篮频繁碰面的老熟人澳大利亚的NBL联队,其所派出的班底与奥运会、男篮世界杯上的精英阵容相比,同样相去甚远。NBL即澳大利亚篮球联赛的简称,NBL联队就是从其本国联赛中选拔的部分球员。而2016-17赛季NBL联赛的工资帽是110万澳元,按当时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不过578万元。也就是说在不缴纳奢侈税的前提下,其联赛一支球队的总薪资尚不如CBA联赛的高薪球员,如年薪700万元的北京队员孙悦。这样的薪资水平决定了优秀的澳大利亚球员不会留在本土联赛打球,如此质量的联赛,其拼凑出的阵容战斗力如何不言自明。
即使是一年一届的斯坦科维奇杯赛事,也早已脱离了其主办者程万琦先生将其办成男篮“洲际杯”的设想。由于每年7-8月间欧美各强队都有自己的比赛任务,又不乐意万里迢迢来到中国、陪伴水平与自己差距较大的亚、非球队同场竞技,斯杯在多年以前就由原6支参赛队缩水至仅有4支球队,来者即使冠以“法国”、“阿根廷”、“克罗地亚”、“德国”等篮球强国的名义,其参赛阵容也基本是陌生面孔,偶尔出现一两名前CBA联赛外援,都会令媒体和球迷像玩寻宝游戏那样,产生无限的惊喜。
无论是一些零星的国内热身赛,被冠以“国际篮球锦标赛”的分站赛,还是一年一度的斯杯赛事,举办方出于商业价值的考虑,在赛事的宣传过程中往往夸大其辞,对斯洛文尼亚队冠以“男篮欧锦赛新科冠军”,将法国、阿根廷等队称为“欧美篮球劲旅”。这固然能够吸引足够的眼球以及票房,但对男篮本身的参赛锻炼价值,就没有自欺欺人的必要了。
最近几年来华热身诚意相对较足的对手,要数伊朗队和安哥拉队。2018年5月底到6月初,男篮蓝队与伊朗队进行了2场热身赛,对方阵容名单包括了巴赫拉米、马沙希耶、阿斯拉尼、贾马西迪、亚哈利查、哈桑扎德等主要轮换球员,是一支正牌的伊朗国家队,对比其当时派遣的最强阵容,仅仅缺少了哈达迪、卡兹米二人;同年7月底男篮红队迎战的安哥拉队,也是正宗的国家一队,球队主帅沃伊特带队征战过2016年里约奥运会,主力中锋莫雷拉、小前锋多尼艾玛悉数在列。这两个对手虽然质量过硬,但由于伊朗、安哥拉在国际篮坛上实力原本就实力平平,即便他们能够精英尽出,对于中国男篮的热身收获也比较有限。
综合以上信息看来,中国男篮留在本土进行热身备战,前来的对手质量大多难以保障,想要参加真正高强度的对抗、起到热身赛预定的效果,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大胆走出去!”
夏联+海外拉练:自我提升法宝
实际上过去几年间,男篮也有远赴海外的高质量拉练比赛。2016年6月男篮主帅宫鲁鸣,就带队前往欧洲进行拉练,在11天的时间内连打5场比赛,对手分别是捷克、土耳其、意大利、加拿大、菲律宾,取得2胜3负。尽管对手阵中也存在部分主力缺席的现象,但其正牌国家队的成色却是毋庸置疑。与这样的对手正面交锋,才能让男篮真正认识到差距与不足。
2018年男篮红队为更好的备战亚运会,曾赴美国夏季联赛参加了5场内部教学赛,分别与奇才、火箭、步行者、活塞和国王过招。尽管这并非公开的正式比赛,但这样的对手绝非之前从前来华的那些“观光旅游队”可以相提并论,令男篮队员增长了见识、提升了对抗能力。亚运会上即使遭遇克拉克森这样的NBA级球星,也能够稳住阵脚、战胜他所率领的菲律宾队,并最终成功问鼎了亚运会的金牌。
今年中国男篮参加的NBA夏季联赛,是球队时隔12年再次现身于夏季联赛的赛场。12年前的2007年,当时为了备战本土举行的2008年奥运会,中国队打了5场夏季联赛,取得1胜4负的战绩。除姚明之外的全部主力球员,借此机会近距离接触到了世界最高水平联赛夏季联赛阵容的威力。加上之后男篮赴欧洲拉练、与多支欧洲正牌国家队交锋后的收获。2008年奥运会上,与核心姚明“合体”后的他们,打出了超高的竞技水平,从“死亡之组”昂首出线,从而被誉为“史上最强一届中国男篮”。
无独有偶,12年后的中国男篮再次出征NBA夏季联赛,同样是为了备战又一次在本土举行的篮球盛会——2019年男篮世界杯。既然想有所作为,必然要有所行动,男篮的又一次夏联之旅由此成行。比起2007年的那次行程,男篮此行做好了更为充足的准备——球队先在美国波特兰进行集训,启程前往夏联比赛地拉斯维加斯后,篮协主席姚明利用自己的人脉,为男篮创造了最好的训练条件和后勤保障,有利于队员们发挥出最佳水平。
NBA夏季联赛的球队构成,尽管不过是NBA边缘人、其中能够最终打上NBA常规赛的球员屈指可数,但他们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NBA总共30支球队每队拥有15个参赛名额,即使算上新规则下的双向合同球员,每队也不过再多出2个名额,理论上最多可容纳510名球员。而对盛产篮球人才的美国来说,其优秀的本土球员可以说数以千计,加上还有不少希望挑战NBA的海外精英球员的涌入,该联赛球员质量比起美国之外的多数国家队,有过之而无不及。
既然夏季联赛是通往NBA的方式之一,为了争夺有限的名额哪怕是NBA球队的试训机会,多数参赛球员必然会全力以赴,如此战斗意志驱使下的他们,对于与之对阵的中国男篮是真正的考验。夏季联赛球队因球员们并非长期合作,因此缺少成型的战术体系,其球风以球员的持球单打、快速机动性为主,这与中国队在男篮世界杯同组对手中的科特迪瓦和委内瑞拉极为相似,对于男篮的精准备战极具针对性。
中国男篮的夏季联赛首秀显得极不适应,以41分遭遇热火队吊打。但接下来他们渐入佳境,逐渐适应了夏季联赛的节奏,全队都呈现出明显的提高,不少球员都觉得收获很大。表现突出的控卫赵继伟认为:“在国内很长时间碰不到这种级别的对手,这样的对抗、这么快、这么高、这么壮,与这样的球队去打比赛,有很多东西是凭想象无法达成的,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感受和体验到,这样的比赛太难得了!”这说明之前无论是参加CBA联赛,还是呆在国内的热身交锋,带给赵继伟的震憾和对篮球的认识理解,都远远不及本次夏季联赛。
男篮年轻内线沈梓捷,是第一次参加如此水平的海外拉练。他认为全队都在进步:“第一场适应不了对方的速度,然后慢慢的适应,直到赢球,我们会阶段性做到最好,还是要控制失误,只有控制好失误才能控制住比赛。”此外,他还认为打这样的比赛,让球队的信心有所提升:“NBA级别的夏季联赛,大家都是来找工作的,强度不可能像国内这么低,用高强度的对抗让球探看到自己,对于国内的比赛或是世界杯的三场球,都会让我们更快的融入对方的节奏,慢慢适应。”
中国队主教练李楠,站上全局的角度看待球队的变化感到可喜:“首先我们在适应对抗、速度这方面,一场做得比一场好。另外我们的球员在临场的应变也做得非常好,我们慢慢在进步,知道怎么去打这样的比赛。”他甚至简炼的概括道:“不来到这里,不知道对方有多强,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
对于此次参加夏季联赛进行拉练的意义,李楠总结说:“我们的失误这几场球居高不下,刨去进攻犯规之外,我们在传接球方面暴露了很多问题,我们在利用对方失误得分方面,跟这4支球队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希望通过比赛发现这些问题,回去要很好的总结,在后面的备战过程中尽量去完善它!”
由此不难看出,本次比赛对于中国队从上到下的认识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夏季联赛之旅男篮可谓不虚此行,而未来几年中国队确定将长期参加夏季联赛,这肯定也会成为中国队提升自己的重要机会。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