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声医述 | 王祖贻:甘做铺路石的省医“活字典”
两甲子栉风沐雨
数代人薪火相传
诞生伊始
省医就与世界接轨
仁术济世,求实创新
任岁月荏苒
名医辈出,初心不改
为探寻百年老院基业长青的奥秘,生动还原医院发展脉络,继承发扬“仁术济世,求实创新”的省医精神,医院启动了“生命回响,杏林流芳——医声医述之老专家口述历史”项目。
对省医老专家、老前辈的个人成长经历、亲历的医院发展的重大事件、见证的学科发展、难忘的医患故事等通过个人访谈,影像、文字的搜集和整理,在记录中传承、在弘扬中发展,不断续写省医记忆。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官方微信将开设“口述历史”专栏,邀请广大网友与我们一起,追随前辈的足迹,感受那些直抵人心的往事。
本期人物
王祖贻,1927年出生,浙江象山人,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安徽省立医院内科、血液科主任,安徽省医学会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安徽省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1954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分配至安徽省卫生厅第一门诊部,后转入安徽省立医院大内科。20世纪80年代初参照国外先进模式在我省首次提出大内科分立专科的思路,打造了安徽省第一个拥有独立专科的内科体系。20世纪80年代末带领团队开展了安徽省首例骨髓移植,使医院成为当时全国首批开展骨髓移植的少数单位之一。1981-1983 年期间,在南也门医疗队完成援外工作,与全队同志诊治了上万例病人,获得当地人民和在南也门打工同胞们的热烈拥护。
六十年从医之路
小编:
您1948年上的大学,当时还未解放,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您选择学医的原因是什么?王祖贻(以下简称“王”):
我的家乡在浙江宁波象山的一个县城,当时家乡的流行病很多,像疟疾、痢疾甚至于霍乱我都碰到过,我的祖母就曾生过霍乱。那时候县城缺医少药,没有什么正式的医生,很多老百姓生了病无法医治,希望改善家乡的医疗卫生条件是我从医的一个原因。并且在那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了杭州,看到那里医院的医生很受尊重,让我觉得医生一个高尚的职业,这是我从医的另一个原因。再加上那时候我的生物学和化学在全班是最好的,我就去考了浙江大学医学院。
▲王祖贻(右一)全家福
小编:
求学期间,老师对您有哪些影响?王:
我们的院长是全国流行病学的专家,很多老师是解放后从美国回来任教的,都是各个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老师们对我们的要求是很严格的。那个时候没有教科书,内科学论之类的教科书都没有,都是抄笔记,老师讲我们记。一下课,我们学生都到图书馆去看书,当时我们的教授对我们讲,你们将来出来应当是医生加老师,所以我们学习都是很努力的。
小编:
您是如何来到安徽的?王:
在1954年的2月份,我完成了在上海的实习,就被分配到安徽来了。最开始是被分配在安徽省卫生厅第一门诊部,主要的工作是看门诊。1957年,安徽省卫生厅第一门诊部撤销了,当年4月,我就调到了安徽省立医院内科。
那个时候内科大概有二十几位医生,三个病区,百来张床位,后面陆续又来了几位医生。当时内科没有分科,各种疾病都收治在一起,伤寒、痢疾、肾脏病、心脏病等都不少,但血液病很少,医生对血液疾病的认识也不多。
▲20世纪60年代初安徽省立医院航拍图
用行动诠释医者的执着与责任
小编:
您在1969年下放到黟县,在当地乡镇卫生院待了好几年,您在下放期间都开展了哪些工作?王:
1969年,我下放到黟县,住在一个没有开工的茶厂。在当时大队建的一个卫生室里,带着四个赤脚医生,给村民看病。除了在卫生室看病,县医院和公社医院的病人我都看,我们关系都很好,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他们对我们也都是很尊敬的。我们走了之后,大队和公社里还经常有人到省立医院来找我看病。
当地的病人以老慢支较多,因为他们的房子都有问题,屋顶上面都是空的,不能保暖,冬天抽烟的人也很多,所以我想这可能是老慢支多的原因。除此之外,当地结核病也不少、癌症也不少。
那时候老慢支的病人用药都是土霉素,当时算是比较好的药了,用的效果也不错。许多病人对我们的医疗技术还是很满意的。
▲在田间地头为群众诊疗
小编:
1981年至1983年期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您到南也门进行了为期2年的援外医疗工作,当时南也门医疗情况如何?援外医疗队开展了哪些工作?王:
在1981年至1983年,我去了南也门。到南也门去的时候,很多中国去的务工人员得了一种传染病,我去看的时候确定是病毒感染,问当地人他们以前发生过哪些传染病,他们说登革热,这时候我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确诊为登革热。后来我们医疗队看了大概有上千例登革热的病人。援南也门期间,我和全队同志诊治了上万例病人,当地人民和在南也门工作的同胞们对我们是很感谢的。
▲王祖贻(二排中间)与队友门援南也门出发前合影
▲王祖贻与队友门援南也门
指导完成安徽省首例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
小编:
在大内科任职期间,您首次提出大内科分立专科的理念,能谈谈当时的情况吗?王:
为促进学科发展,1983年,我担任大内科主任期间,提出了大内科分立专科的思路。当时我跟科室的同事们一起,开会商讨分科的方案,确定了分设哪些专科,安排好了各个专科的床位、人员,形成了报告,向当时医院分管内科的副院长陆正伟报告,获得了同意。
从此,医院大内科就分为了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肾脏内科、消化内科等。伴随着学科的发展,我就专攻于血液内科。
小编:
20世纪80年代末,您是如何带领团队在安徽率先开展骨髓移植的,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王: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在我国开始发展,但全国能开展骨髓移植的医院不多,安徽在这方面的水平也比较落后。为了迎头赶上,我安排科室医生张明水去加拿大学习了骨髓移植技术。
20世纪80年代末,一位20岁左右的小伙子因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复发,转到了我们血液内科。我和几位医生一起,研究确定治疗方案,对他进行了骨髓移植。尽管当时医院的条件比较有限,但治疗过程很顺利,没有出现大的并发症。这是当时安徽省首例骨髓移植,也使得我们医院成为当时全国首批开展骨髓移植的少数单位之一。
▲王祖贻教授(前排左二)参加安徽省血友病管理中心成立暨中英法血液病研讨会
小编:
首例骨髓移植成功后,医院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如何逐渐发展起来的?王:
首例骨髓移植成功后大家备受鼓舞,我当时表示要继续开展骨髓移植,随后医院建立了层流病房。1995年,血液科孙自敏成为科室行政副主任主持工作,这时候我觉得她的能力已经足够独当一面了,我就放心地慢慢放手了。从此以后,主要由孙自敏主任带领继续开展此项技术。1999年医院血液科成立脐血干细胞移植团队,大力开展脐血移植临床和科研攻关。2000年,血液科成功为一个5岁的小女孩进行了脐血移植,这是安徽省首例脐血移植,很快又给一个差不多年纪的男孩成功进行了脐血移植,两例脐血移植同时成功,这在全国也还是第一家,现在两个孩子情况都非常好,那个小女孩还成为了一名护士。
如今,我们医院血液内科造血干细胞移植年移植总例数已跻身全国前五位,脐带血干细胞移植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全球脐血移植病例数最多的单中心。最早接受脐血移植的病人已经像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了近20年。
▲1996年,王祖贻教授参加血液病学知识普及暨新展学习班
▲2000年,血液科孙自敏团队为5岁女孩小袁成功完成脐血移植,这是安徽第一例脐血移植
▲如今,接受移植后健康生活了20年的小袁,成长为一名白衣天使
▲2007年庆祝造血干细胞移植100例暨干细胞移植病友俱乐部成立大会
▲血液科是国内开展脐血移植最早、完成例数最多、疗效最好的移植团队,是中国脐血移植的主要完成单位和重要力量,也是目前全球脐血移植病例数最多的移植单中心,已经完成1000余例
助力青年人不断前行,让医学发展后继有人
小编:
您怎样理解医学?您觉得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王:
医生和患者关系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医生想病人好,病人也想医生把他治好,用最少的费用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这是病人和家属的想法,也应当是医生的想法,所以医生不在病人身上下工夫是不行的,我们作为省医人,应当为省医努力,为国家努力,为人民好好服务,这就是我的希望吧。
▲王祖贻教授在门诊为患者诊疗
▲王祖贻为患者查体
小编:
您认为医学发展到今天,要成为一名现代的、合格的医生,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对青年医生的成长,您有什么建议?
王:
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但是医生也是一个辛苦的职业,要想做一个好医生,必须要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我觉得一定要鼓励年青医生好好搞临床、好好看书,临床、看书、看书、临床、理论与实践不断反复结合,这样子才会不断提高。
▲王祖贻教授带领血液内科开展病例讨论
▲王祖贻教授虽然九十高龄,依然坚持学习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血液内科学术主任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出血及血栓性疾病亚专科主任
在我们的心目当中,王祖贻教授无论是简单的疾病还是复杂的疾病,他都会积极地去查资料,了解疾病的最新进展,给病人用最好的治疗。
我们年轻人不仅从老主任的身上学到了实实在在的临床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从王主任身上学会了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甚至是优秀的临床医生。
邮箱:
ahslyyxcb@163.com
联系人:
方萍、方雯、朱伟华、吴家炜
声明:本文由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发布,版权归医院所有,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如需转载授权,请留言申请,转载请注明出处。
策划 / 胡礼源 方萍 主编 / 李矗 方萍 责编 / 程玉涵 方雯 组稿 / 方雯 组图 / 黄歆
主办单位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 安徽新媒体集团
热门阅读推荐
■ 【医者心·奋斗情】我院孙敬武教授荣获第三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称号
■ 【医者心 · 奋斗情】孙自敏:为血液病病友点亮生命的灯盏
■ 山地车赛冠军遭遇“爆发性心肌炎”!驱车300公里,这个团队又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