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平:产业转移与中国区域空间结构优化
▲ 李国平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副主任。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施向内地倾斜、均衡布局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了沿海和内地两大板块的经济空间格局。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实施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中国区域经济总体呈现出不均衡的增长格局,区域差距不断扩大。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旨在缩小区域差异的区域政策,使得中国区域间差距呈现缩小态势,区域经济逐步从不均衡发展进入相对均衡、协调发展的阶段。
在这一大背景下,笔者所著《产业转移与中国区域空间结构优化》一书从产业转移和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出发,聚焦于中国产业转移过程和空间结构的变迁,全面回顾了中国经济空间格局演化和产业优势的地理变迁历程,从不同视角和尺度深入探讨和分析了区域不同行业的产业转移特征和趋势,以期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和产业转移指导政策提供决策支撑。全书共分为五篇,简述如下:
包括第一章(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相关研究回顾)、第二章(产业转移相关研究回顾)、第三章(产业转移与空间结构演化的关联机制),是本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指导框架
本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区域经济学者针对中国经济的空间组织构架,以及中国区域差异与空间发展平衡性两个重要论题的研究,首先重点对影响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四类主要因素进行了总结,并基于区域发展阶段视角对主导中国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其次,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的重要理论和实证研究,对经典的产业转移理论及基于新经济地理的空间一般均衡理论框架所观察的相关逻辑机制等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基于产业转移的过程、动因和效应的视角对主要的实证研究进行了评述,基于政策研究视角,在整合要素流动和产业关联两种集聚机制的空间经济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相关研究在国家和区域层面围绕产业转移的激励和管控策略;最后,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构建了一个整合要素转移和产业关联两大集聚机制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作为探求产业转移与空间结构相互影响的理论平台。
包括第四章(中国经济空间格局演化与区域产业变迁)、第五章(中国制造业的区域转移与空间结构演化)、第六章(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区域转移与空间结构演化)、第七章(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区域转移与空间集聚)、第八章(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是本书实证分析板块的核心
该部分依据不同产业属性差异,对典型产业及行业类型的产业转移与空间结构演化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多角度展示了区域产业转移对于中国空间结构特征变迁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探究了不同产业类型转移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条件,力图为产业转移政策的制定提供针对性依据。本篇首先在全局视角下定量判别并刻画了中国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的阶段及其特征,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区域经济集聚程度变化进行测度和分析,阐释了中国经济空间格局所经历的沿海—内地均衡发展、沿海化非均衡发展,以及东、中、西部相对均衡发展的主要历程,发现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化与区域产业结构和竞争优势的变迁密切相关;其次,聚焦于产业转移特征最为显著的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分析其转移强度和路径,发现其转移过程涉及多个空间层面,总体上遵循自东向西、从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转移的基本规律,且不同行业具有一定的差异;再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纺织服装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全面回顾了这两大类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历程,在不同空间尺度视角下分析和刻画其细分行业的转移特征及对空间结构演化所产生的效应,并使用计量方法对微观尺度的产业转移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选取作为产业链分工体系中高附加值环节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研究对象,从行业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其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整体集聚程度正在上升,而市场潜能是影响该产业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
包括第九章(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制造业转移与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第十章(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分工与区域转移、第十一章(北京都市区产业郊区化与经济空间演化),是本书实证板块的主要部分
区别于第二篇的分行业视角,该部分将空间尺度作为主要切入点选取典型地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包括城镇群、大都市圈和城市等不同空间层面上,产业地理格局变化同样具有推动和控制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和方向的效应。本篇首先选取泛长江三角洲地区,系统归纳了泛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及其典型行业的区域转移特征及其产业职能分工现状,进而利用基尼系数方法刻画空间集聚程度的演变过程;其次,选取京津冀地区,将区域分工水平作为着眼点,刻画和归纳了制造业区域内转移的特征和趋势,并从不同角度划分转移类型,进而对分工与转移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北京都市区产业郊区化这一具体的产业转移过程和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并从就业集聚、空间结构和地域分工格局等多个角度对郊区化的效应进行测度,发现北京都市区的就业分布明显呈现郊区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就业分布的集聚程度有所增加,说明该过程并非“一般分散化”,而是分散化的集聚。
包括第十二章(回归式产业转移的转移模式与动因)和第十三章(回归式产业转移的优化效应),是本书微观案例研究的主要部分
本篇首先从回归式产业转移的概念阐释及与其他产业转移形式的区别分析出发,提出了典型地区回归式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模型,并从实证研究角度证明其理论假说;其次,对典型地区的回归式转移动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回归式产业转移过程发生的主要动因是土地要素;最后,分析和评价了典型地区回归式产业转移对包容性城镇化发展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化效应。
包括第十四章(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特征和趋势)和第十五章(面向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产业转移推进路线与政策),是本书的政策研究部分
本篇首先分析了中国区域空间结构在全国、大区、都市圈等多个空间维度上的发展态势,认为中国区域空间格局的基本特征依旧为点轴格局,同时轴线延伸与交错促成了部分地区的准网络化发展,不同大区和省市的空间格局所处阶段有一定差异,但均表现为由点状到线状、继而向多中心和网络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其次,提出在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导向下,中国未来应继续坚持自东向西的区际产业转移推进路径,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大区层面,东部沿海地区应重点推动区域内部优势分散化的扩散式转移,促进空间格局继续向“多核心、网络化”演化;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因地制宜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应积极推动空间格局由“点轴”向“网络化”演化。在都市圈层面,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作为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优化开发区域,产业转移推进的重点是在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之间构建基于价值链分工的区域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 中国区域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及作用机制框架示意图
《产业转移与中国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建立了产业转移和空间结构演化间的理论关系和均衡框架,揭示了当前中国多空间层面、不同程度且涉及多个产业类型的产业转移过程及其特征,对产业转移助推下的空间结构变迁过程进行了深入刻画,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国家产业转移和空间结构优化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参考。
【相关阅读】点击文章名阅读全文▼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李国平等著《产业转移与中国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4)一书“前言”,有删减修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ISBN 978-7-03-047554-1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