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我们在谈论原生家庭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即使你没有看剧

近期也一定看到过这样的热搜



#苏大强今天作了吗#

#苏明成打明玉#

 

甚至这样的投票



(广坤扬眉吐气.jpg)

 

强势刻薄重男轻女的母亲

毫无主见自私懦弱的父亲

愚孝好面子的大哥

啃老、贪慕虚荣的二哥

几个人物

凑成了《都挺好》里的一地鸡毛



 这部剧

成功戳中无数人根植内心

无力拔除的关于家庭和成长的痛点

也让“原生家庭”

这个尖锐又无力的话题

再一次回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什么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指父母的家庭,

儿子或女儿并没有组成新的家庭,

这样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


2018年9月

一款名为《中国式家长》的模拟游戏上线

以新奇的主题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在10月便登上steam热销榜第二

获得了89%玩家的好评



“玩家在游戏中扮演父母,参与规划一个男孩从出生到高考的全过程。在回合开始时,玩家就需要安排孩子一天要做的事情,不同的事项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数值反馈。而数值决定了孩子的成长方向。”

 

(要运用孩子的技能点

打赢和亲戚邻居的“面子战争”)

 

这个游戏很新颖的一点就是

让一直活在子女角色中的

我们这一代人

有了一个从父母的角度看事情的机会

 

“我不得不减少孩子的玩耍时间,

再玩他就又上不了重点中学啦”

 

 

“感觉自己好像能理解父母的一些做法了”

许多玩家这样评论道

 

成长的时代背景不同

接受的教育不同

两代人之间在某些方面

观念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再加上子女、父母角色的视角限制

我们很难接受父母那些强硬的“为你好”

父母好像也无法明白

为什么我们会把

自我、自由这些词挂在嘴边

“我让你朝东为什么你总要朝西”

 

(电影《伯德小姐》中女主和母亲的争吵)

 

或许我们和父母都需要这样的机会

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看ta的世界

通过沟通

父母孩子双方都作出让步

达成最后的和解

这再好不过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有美满结局

 

(电影《伯德小姐》女主最后和家庭和解)

 

但这世界上实在有太多个家庭

矛盾各异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当生活不能像电视剧那样

以人人“都挺好”的大团圆结局结尾时

当试图和家庭和解的一切尝试

都像是徒劳时

也不要就此陷入怨天尤人

自叹自哀的怪圈

 

今年年初

来自一位北大留美硕士的

控诉父母的万字长文

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和各大网络平台


 

评论中有人站父母这一边

“没有父母的培养怎会有你今日的成就”

“辛辛苦苦养只白眼狼”

也有许多人站硕士这一边

“你认为的对我好其实我并不想要”

有人甚至搬出了豆瓣曾经的一个小组的名称

“父母皆祸害”

 

但其实更多的人

持有的观点是

“家庭的教育确实有问题,

但孩子也疏于自我成长”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观点

即人的性格特征有40%受父母基因影响

剩下的60%

则受子女所处的个性化环境的影响

包括同学、朋友、同事等

 

这也就是说

原生家庭的缺陷确实会对人的成长

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这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性格的所有因素

 

即使一个人继承了父母的基因

且原生家庭有缺陷

Ta依旧可以基于对自己的清晰认知

通过自我调节

通过成熟后对身边环境的选择

成长为更为理想的自己

 

不要觉得自己的原生家庭有缺陷

自己就落人一步

也不要把原生家庭

当作自己一切性格缺陷的遮羞布

当作自己囿于原地丧气消极的借口

 

人的生命由父母而来

生命的意义却并不以父母而终

 

什么样的原生家庭

都没办法阻止你

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推 荐 阅 读

三月樱花落英缤纷,四月生化强人所"楠"

睡在我对床的ta

春天是种出来的

访中南大“南湖湖长”:无偿的行路人

敬其璋:少年醉诗行,独爱此幽篁

寻觅半月连续破九的耀眼新星竟是圈内老前辈

武汉的太阳,我只活半天


文案 | 梁晨露

编辑 | 李蕊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